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岳根全

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岳根全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脾切除,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文献综述

岳根全[1](2006)在《肝硬化脾切除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肝移植是根本治疗肝硬化唯一和最有效的手段。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与原位肝移植和辅助性原位部分肝移植相比具有不切除宿主肝脏,术中无需完全阻断下腔静脉及门静脉,不存在无肝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小等优点。但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仍存在移植肝萎缩这一难题,而如何保证移植肝门静脉充足的血供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本课题即针对这一难题建立新的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进行研究。 目的 在脾切除、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动物模型基础上,观察其术中、术后的血流动力学、血电解质和血生化改变,及宿主肝、移植肝的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灌注压的改变,从而为临床开展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提供依据。方法 10只健康幼猪作为供体,10只肝硬化猪作为受体,体外切除供肝左叶,右叶作为移植肝。受体行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将移植肝肝上下腔静脉通过腹腔引流管与受体肝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肝门静脉与受体脾静脉端端吻合,移植肝肝动脉与受体脾动脉端端吻合,胆管置管外引流。术中于开腹后、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后10min、肝上下腔静脉部分阻断后10min及移植肝血流开放后10min四个时间点取血检测钾离子(K~+)、实际碳酸氢根(AB)、剩余碱(BE)浓度及PH值,并观察各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及宿主肝的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灌注压,于移植肝血流开放后10min测定移植肝的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灌注压,并于术后第3天再次测定宿主肝及移植肝的门静脉压力和门静脉灌注压。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及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共建立脾切除、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模型10例,1例于术后2小时死于移植肝断面出血,1例于术后1小时死于心力衰竭,至术后第叁天存活8例,手术成功率80%。存活的8例模型猪术中开腹后K~+、AB、BE浓度分别为4.35±0.36 mmol/L、24.74±2.06mmol/L、1.16±0.30mmol/L,PH值为7.40±0.03,HR、MAP、CVP分别为132.00±4.75次/min、122.25±6.25 mmHg、5.55±0.46 cmH_2O柱,宿主肝的门静脉压力为25.46±2.37 cmH_2O柱,门静脉灌注压为16.97±2.19cmH_2O柱。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后10min宿主肝的门静脉压力为26.26±2.64 cmH_2O柱,较开腹后(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院》期刊2006-05-01)

俞建光,陆森,陈家华,易永祥[2](2003)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的效果。方法 用家猪配对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随机分为两组 :I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肝动脉结扎 ,门静脉缩窄 ,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 ;II组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建立血供 ,其它手术内容与I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II组受体成活率显着高于I组。I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术前 ,II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着变化 ,I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II组。I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 ;II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 ,肝细胞存活良好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I ,II组自体肝脏均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能造成急性缺血性肝衰。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可以治疗肝衰 ,效果良好。供肝必需建立良好的动脉血供。(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03年09期)

赵伟,俞建光[3](2003)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 (肝衰 )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分两组。A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它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B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着高于A组。B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着改变 ,A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术前 ,术后第 2天A组胆红素显着高于B组。B组供肝胆汁分泌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两组受体均有术后白蛋白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结论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足以纠正肝衰 ,在临床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治疗急性或暴发性肝衰患者(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3年05期)

孟兴凯,岳根全,杨成旺,史留斌,彭淑牖[4](2003)在《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历史回顾及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分析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历史进展 ,认识到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推动了辅助性肝移植的发展 ,使相关疾病的治疗更加先进和科学(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俞建光,薛迪广,赵伟,陈家华,易永祥[5](2002)在《猪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建立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制备、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方法 :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叁组 ,A组 :受体肝脏和肝动脉保持原状 ,其门静脉缩窄 ;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B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C组 :受体肝动脉结扎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 ,其他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 ,肝功能和肝脏血流情况 ,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A组、C组受体 3d以上成活率显着高于B组。A组、C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着改变 ,B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术前 ,术后第二天B组胆红素显着高于A组、C组。C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 ,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A组、B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足以造成急性肝衰模型 ;保留受体肝脏动脉血供、减少门静脉血供对受体肝脏功能无严重影响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足以纠正急性肝衰。(本文来源于《肝胆胰外科杂志》期刊2002年04期)

易永祥,俞建光,刘俊卯[6](2002)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术的叁种模式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术最佳模式。方法  2 8头幼猪随机分成供体组和受体组 ,分 A、B、C叁种模式进行异位部分肝移植。结果  C组模式从解剖学、血流动力学角度均优于 A、B两组。结论  C组模式优于 A组和 B组模式(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02年05期)

俞建光,刘俊卯,殷国平,陆森,张健[7](2002)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 (AHPL T)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方法。方法 按照猪肝脏的解剖结构 ,切除左半肝 ,将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观察受体存活率、肝功能、供肝胆汁分泌情况及病理改变 ;分组按不同方法处理供肝断面 ,A组单纯缝扎 ,B超用大网膜衬垫后缝扎加医用胶涂布 ,观察断面的处理效果 ;分析总结。结果  1.用供肝右半肝植入的方法 ,行 AHPL T的肝衰受体存活率和肝功能显着优于肝衰模型组 ,植入肝脏胆汁分泌和肝细胞存活良好。 2 .B组供肝断面的撕裂机率和出血率、腹腔出血率、出血所致的病死率均显着低于 A组。结论  AL PL T时 ,用供肝右半肝植入是合适的 ;供肝断面应在衬垫下缝扎 ,并涂布医用胶(本文来源于《肝胆外科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俞建光,易永祥,张健,陆森,陈家华[8](2002)在《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动脉重建的方法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1月~7月,我们进行了猪的同种异体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AHPLT)实验,现将实验情况与供肝动脉重建有关的内容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健康家猪15头,体重25~35kg,雌雄不限,供受体配对移植。2.手术方式按手术模式不同分两组:A组:(本文来源于《外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02年02期)

文海,胡以则,林景泰,黄仲初,彭和平[9](2001)在《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功能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对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时移植肝功能的一系列临床观察与检查 ,探索植入肝功能监测方法及意义。方法 :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13次 ,观察供肝切取、植入肝血流复通进肉眼形态 ,监测血流动力学 ,生化变化 ,胆汁质量 ,行同位素及病理等检查以了解移植物功能。结果 :手术当天死亡 3例 ,存活 3~ 180d ,存活超过 3月 4例 ,若供肝灌注不均 ,植入肝复通血流颜色花斑状肿胀 ,提示供移植的肝功能不良 ,胆汁质和量的突然改变是并发症出现先兆 ,同位素扫描可了解移植物灌流及胆道通畅情况 ,而系列肝活检对植入肝功能动态追踪及临床处理意义重大。结论 :供肝质量 ,植入肝血流复通后移植物形态 ,胆汁分泌质量 ,同位素扫描 ,系列肝组织活检是监测辅助性肝移植术后肝功能状态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01年09期)

文海,胡以则,林景泰,黄仲初,彭和平[10](2001)在《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供肝切取与植入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为临床辅助性肝移植的开展 ,探索供肝切取及植入方法。 方法 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 13例 ,供肝切取按预分离方法分为A、B两组 ,A组 :标准法 5例 ,B组 :快速灌注法 8例。 结果 A组 :供肝质量优良为10 0 % ,B组 :供肝质量优良占 88%。辅肝移植手术时间为 12 2± 2 8min ,腔静脉和门静脉吻合时间为 40± 12min。 结论 如条件允许应首选标准法预分离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 ,可行快速灌注法预分离。(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 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的效果。方法 用家猪配对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缺血性肝衰。随机分为两组 :I组 ,受体肝脏保持原状 ,肝动脉结扎 ,门静脉缩窄 ,供肝右半肝植入受体右肝下 ,仅建立门静脉血供 ,不建立动脉血供 ;II组 ,供肝动脉和门静脉均建立血供 ,其它手术内容与I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肝脏血流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 II组受体成活率显着高于I组。I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术前 ,II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着变化 ,I组术后胆红素显着高于II组。I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 ,肝细胞大片坏死 ;II组供肝胆汁分泌和血供良好 ,肝细胞存活良好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 ;I ,II组自体肝脏均大片坏死。结论 受体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能造成急性缺血性肝衰。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可以治疗肝衰 ,效果良好。供肝必需建立良好的动脉血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参考文献

[1].岳根全.肝硬化脾切除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D].内蒙古医学院.2006

[2].俞建光,陆森,陈家华,易永祥.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3

[3].赵伟,俞建光.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

[4].孟兴凯,岳根全,杨成旺,史留斌,彭淑牖.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的历史回顾及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3

[5].俞建光,薛迪广,赵伟,陈家华,易永祥.猪急性缺血性肝衰模型的建立和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的作用[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

[6].易永祥,俞建光,刘俊卯.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术的叁种模式对比[J].肝胆外科杂志.2002

[7].俞建光,刘俊卯,殷国平,陆森,张健.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供肝的修整和断面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02

[8].俞建光,易永祥,张健,陆森,陈家华.猪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动脉重建的方法及意义[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

[9].文海,胡以则,林景泰,黄仲初,彭和平.猪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术后移植肝功能监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

[10].文海,胡以则,林景泰,黄仲初,彭和平.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供肝切取与植入体会[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01

标签:;  ;  ;  ;  

异位辅助性部分肝移植论文-岳根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