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论文文献综述
王磊[1](2018)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参数设计问题具有着多参数和多目标的特点。从履带车辆转向的系统的动力性、灵活性和快速性入手,对转向系统的参数模型进行优化,可以对系统参数之间的相互约束问题和相互耦合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本文主要从这一系统的优化参数的内容入手,对系统参数优化问题进行了探究。(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01期)
王鹏,徐立友,周志立[2](2014)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试验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是一种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组合而成的新型传动机构,能够显着提高履带车辆的行驶机动性和工作效率。根据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试验要求,提出了其试验台设计方案,确定了试验台驱动装置及加载装置,设计了试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以东方红1302R拖拉机液压机械无差速转向装置为被试对象,完成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转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运转平稳,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4年08期)
曹付义,周志立,徐立友[3](2014)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转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建模通用方法,考虑车辆转向时履带滑转(滑移)及转向中心偏移等因素,在对车辆转向受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转向动力学模型,采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根据提出的转向性能评价指标,结合实例样车,采用仿真与试验方法研究了履带车辆转向性能,行驶试验的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反映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设计及行驶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4年13期)
曹付义,周志立,张明柱[4](2014)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双功率流转向系统,在对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原理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包含发动机、液压闭式回路系统、行星排及负载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数学模型和Simulink仿真模型。结合实例,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进行了仿真及试验研究,对比表明所建模型能有效表达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性能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参数下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性能分析及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机械传动》期刊2014年06期)
郑国宏[5](2013)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是机械转动和液压传动相结合的履带式车辆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有着高效率和无极调速的特点,非常符合履带车辆驾驶员转向的需要。为了确保驾驶员有着准确的转向意图,杜绝转向系统行使中的控制难题。文章就此构建了系统数学模型,设计出转向系统的控制策略,以此达到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行驶要求。(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29期)
曹付义,周志立,徐立友[6](2013)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是履带车辆的一种双功率流转向系统,其参数设计属于多参数、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该文在对优化参数及评价目标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履带车辆转向动力性、转向灵活性和转向快速性等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数学模型,根据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采用层次化划分问题空间方法处理系统参数之间的相互约束和耦合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方法,结合实例样车设计需要优化出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与已得到实车验证的系统参数偏差最大不超过3.5%,表明所给出的优化方法可满足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3年18期)
伍迪,姚进,李华,钱波[7](2012)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实现驾驶员转向意图,解决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转向行驶控制问题,该文在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力学理论和模块化方法,推导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动力学方程,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根据履带车辆转向行驶理论和转向安全要求,结合系统数学模型,设计了一种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单元与液压泵排量控制器相互配合实现转向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安全有效,能准确实现驾驶员转向意图。(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王鹏,周志立,曹付义[8](2009)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操纵系统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是结合了液压传动无级调速和机械传动高效率等优点的一种新型履带车辆转向机构。本文根据履带车辆的转向特点,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操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建立转向操纵系统运动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其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转向操纵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动态特性,能满足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行驶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曹付义[9](2009)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性能分析与参数匹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液压机械无级传动原理的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能有效改善车辆的转向性能,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履带车辆转向型式。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及试验研究等方法,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设计理论及方法、特性建模及仿真、车辆转向性能、转向系统参数匹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在总结履带车辆及其转向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构成、工作原理、车辆转向性能和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转向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需解决的问题。在对输出分流传动和输入分流传动两种基本的液压机械传动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履带车辆的转向要求,确定了一种新型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传动方案,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降速增扭等优点,适合农用履带车辆使用。设计了方向盘控制的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操纵系统,通过对转向操纵过程的分析表明能满足履带车辆转向性能的要求。对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的转速、转矩、功率及效率等静态特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转向系统性能与系统参数的关系,研究了履带车辆不同工况下系统内部的功率传递及系统效率的计算方法。建立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系统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为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设计、参数匹配及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履带车辆转向时接地履带、车辆与地面的相互运动关系,给出了履带滑转(滑移)及转向中心偏移时转向半径和转向角速度的计算关系。采用坐标变换,建立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运动轨迹模型,通过转向运动轨迹仿真,分析了转向阻力的变化。建立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动力学模型,根据提出的转向性能评价指标,仿真分析了履带车辆参数对其稳态和瞬态转向性能的影响,为实车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匹配是一个多指标、多变量的非线性优化问题,遗传算法是求解多指标、多变量非线性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建立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匹配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参数匹配流程。对农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进行了参数匹配,对匹配结果进行了校核,该匹配方法有助于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开发。对不同工况下的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特性及装备该转向系统的履带车辆转向性能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09-09-01)
曹付义,周志立,张明柱[10](2008)在《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运动轨迹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履带车辆的转向过程是一种复合运动过程,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是履带车辆的一种新型转向型式。基于履带车辆转向运动学及液压机械差速转向原理,建立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运动轨迹模型,该模型适合履带车辆所有行驶工况。采用MATLAB软件模拟履带车辆稳定转向和非稳定转向运动轨迹,分析履带车辆转向运动轨迹随不同工况的变化规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性能及行驶控制系统开发。(本文来源于《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08-09-01)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是一种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组合而成的新型传动机构,能够显着提高履带车辆的行驶机动性和工作效率。根据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试验要求,提出了其试验台设计方案,确定了试验台驱动装置及加载装置,设计了试验台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以东方红1302R拖拉机液压机械无差速转向装置为被试对象,完成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转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试验台自动化程度高、运转平稳,满足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论文参考文献
[1].王磊.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的研究[J].智富时代.2018
[2].王鹏,徐立友,周志立.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装置试验台设计[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4
[3].曹付义,周志立,徐立友.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机构转向性能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4
[4].曹付义,周志立,张明柱.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动力学建模及仿真[J].机械传动.2014
[5].郑国宏.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6].曹付义,周志立,徐立友.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
[7].伍迪,姚进,李华,钱波.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控制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2
[8].王鹏,周志立,曹付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操纵系统性能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曹付义.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性能分析与参数匹配[D].西安理工大学.2009
[10].曹付义,周志立,张明柱.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运动轨迹模拟[C].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2008
标签:履带车辆; 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 参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