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别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一带一路”,俄语国家,区域国别,人才培养
国别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卢春月[1](2019)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国家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俄语国家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国家,与我国合作不断深入,对俄语国家区域国别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培养俄语国家区域国别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师资不足及教材匮乏等实际困难,进而提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议,旨在为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保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刘扬[2](2019)在《项目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课程CIPP模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对于通晓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为满足国家对通晓对象国国情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东北某高校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展了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教学的探索。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有必要对区域国别研究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本文以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型为研究框架,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步骤评价项目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建议。研究采用了定性为主定量辅助的混合研究方法,借助半结构化访谈、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本研究跟踪观察了3门区域国别研究课程,选取了15名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学生和5名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调查问卷面向52名区域国别研究方向的学生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1份。研究得出以下结果:首先,研究发现项目依托教学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师生都对项目依托教学表示出较高的接受度和意愿。尽管课程的开设受到了来自校方和学院等层面的支持,但是在教学材料(如教材)上仍存在不够充分的情况。第二,通过对不同教学设计的对比发现,授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设定存在差异,导致各自在课上使用的教学设计彼此不同。第叁,在课程教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讲座、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中缺少师生和同伴交流的问题,小组合作中的组员表现存在差异,导致对项目完成的贡献参差不齐。第四,在结果评价中师生对于自己的表现和项目教与学的成果基本满意,项目依托教学在区域国别研究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适切性;另外,教学评价需要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措施。(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01)
李琼[3](2018)在《面向美国高中生的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从宏观上讨论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理论、观念和原则。本项研究旨在探索一套编写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模式。该模式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为今后从事面向美国高中生的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工作的同仁们提供具有典型意义的标准化教材编写范式。本文是对这项研究工作的全景式展望和简要介绍。(本文来源于《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任文[4](2018)在《新国别市场风险识别及进入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充分识别新国别市场的风险,并针对不同国别制定适宜的市场进入模式,是国际化发展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新国别市场风险识别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建筑施工企业进入新国别市场需要面对的首要风险。驻外国的政局变动和社会动荡,以及因为政治因素所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都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蒙受巨大损失。在政府换届(本文来源于《施工企业管理》期刊2018年06期)
陆长平,周云峰[5](2016)在《对外投资模式、国别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作为技术引进、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种主动的技术获取方式,可以获得核心技术,是未来我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基于发达国家的研究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促进母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在日本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爱尔兰的跨国公司(本文来源于《国际贸易》期刊2016年07期)
王蕾,卢新海[6](2015)在《美国投资海外耕地国别选择模式的地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地互动关系显示,土地既是人类活动的空间场所,也是人类养活自身的资源来源和改造世界的对象。自然地理载体——土地,是一个静态要素,但当人们在政治经济活动和国家关系处理中首先思考自然地理时,地理要素转为地缘要素,继而成为影响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的重要依据。本文从阐述美国自然地理、地缘特征入手,结合其海外农业开发的历史,解析特定地缘环境影响下,美国粮食地缘战略的形成以及由该战略部署的当前美国投资海外耕地的全网式国别选择模式与特征。(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5年36期)
马春燕[7](2015)在《国别化教材合作开发模式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热"和汉语对于国家软实力的作用使研发国别化的汉语教材成为当务之急。目前的国别化教材缺乏,尤其是优质、多语种、针对不同层次汉语学习需求的教材还十分缺乏。开发出具有针对性,体现立体化、个性化的教材将在极大程度上助推汉语的国际传播,从而实现汉语国际传播的现实和长远价值。国别化教材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教育系统和出版系统的共同作用。本文通过对这种开发模式的探讨,试图探索出一条海外汉语教材编写、出版、发行的新路,推动海外汉语教育,提高我国软实力。(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5年12期)
解静[8](2015)在《借鉴与开创——反洗钱监管模式的国别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系统比较美国、英国、瑞士、澳大利亚四个典型西方国家反洗钱监管模式的基础上,归纳出各国监管模式的主要特点及优势所在,总结出我国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反洗钱监管模式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对我国反洗钱监管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商业文化》期刊2015年09期)
蒋文燕[9](2014)在《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出版模式、编写理念与推广策略——以《匈牙利汉语课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匈牙利汉语课本》是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在国家汉办支持下编写的一套国别化汉语教材。其出版模式是中外合编、国内排版、国外出版发行;在编写理念上,它以促进中匈文化的双向交流来展现国别化特色;在推广策略上,则尝试以编排的区分度提高教材的适用范围,建立使用者反馈机制来检验教材推广的有效性,并依赖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在匈牙利各地推广教材。这种出版模式、编写理念及推广策略是国别化汉语教材的一种尝试,或可为国别化汉语教材立项与实践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期刊2014年01期)
李宁[10](2013)在《不同福利模式下劳动市场制度安排的国别观察——兼论转型期我国劳动市场的政策取向》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选取不同福利模式下的典型发达国家为观察对象,从工资决定机制、最低工资、失业保障以及劳动市场政策等方面对其劳动市场制度安排展开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不同制度安排下劳动市场功能绩效、产出绩效以及公平绩效的差异,在借鉴相关经验或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市场应采取前瞻式干预政策与事后补偿政策并重的策略,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社会包容式发展。(本文来源于《调研世界》期刊2013年12期)
国别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国家对于通晓相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大。为满足国家对通晓对象国国情的外语人才的需求,东北某高校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展了区域国别研究课程教学的探索。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索,有必要对区域国别研究课程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本文以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模型为研究框架,从背景、输入、过程和结果四个步骤评价项目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建议。研究采用了定性为主定量辅助的混合研究方法,借助半结构化访谈、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本研究跟踪观察了3门区域国别研究课程,选取了15名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学生和5名课程授课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调查问卷面向52名区域国别研究方向的学生发放,回收有效问卷共计41份。研究得出以下结果:首先,研究发现项目依托教学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绝大多数师生都对项目依托教学表示出较高的接受度和意愿。尽管课程的开设受到了来自校方和学院等层面的支持,但是在教学材料(如教材)上仍存在不够充分的情况。第二,通过对不同教学设计的对比发现,授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设定存在差异,导致各自在课上使用的教学设计彼此不同。第叁,在课程教学阶段,学生主要通过讲座、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习中缺少师生和同伴交流的问题,小组合作中的组员表现存在差异,导致对项目完成的贡献参差不齐。第四,在结果评价中师生对于自己的表现和项目教与学的成果基本满意,项目依托教学在区域国别研究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适切性;另外,教学评价需要改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别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卢春月.“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俄语国家区域国别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2].刘扬.项目依托区域国别研究课程CIPP模式评价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3].李琼.面向美国高中生的国别化汉语教材编写模式研究[J].叁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4].任文.新国别市场风险识别及进入模式[J].施工企业管理.2018
[5].陆长平,周云峰.对外投资模式、国别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J].国际贸易.2016
[6].王蕾,卢新海.美国投资海外耕地国别选择模式的地缘分析[J].当代经济.2015
[7].马春燕.国别化教材合作开发模式探讨[J].中国出版.2015
[8].解静.借鉴与开创——反洗钱监管模式的国别比较[J].商业文化.2015
[9].蒋文燕.国别化汉语教材的出版模式、编写理念与推广策略——以《匈牙利汉语课本》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4
[10].李宁.不同福利模式下劳动市场制度安排的国别观察——兼论转型期我国劳动市场的政策取向[J].调研世界.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