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宝马、本田、大发、中国燃料电池车——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国际研讨会”(四)(论文文献综述)
朱明原,刘文博,刘杨,齐财,李瑛,李文献,张久俊[1](2021)在《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科学技术:挑战与前景》文中研究表明氢能是可持续的二次清洁能源,产业链主要包括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环节.燃料电池是氢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处于产业链的核心地位.以氢能产业链为主线,围绕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化进展,对制氢、储氢、加氢站、氢能燃料电池电堆及关键材料,以及车用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的技术特征、产业化进展、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挑战进行了概述,尤其对中国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重点介绍.为了加速氢能与燃料电池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还提出了几点需要克服挑战的研发方向.
彭华[2](2019)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最早应溯及人们对重化工业产业体系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的反思。而随着新产业革命的兴起,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的燃油车在技术上逐步走向成熟并实现了商业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也因之渐行渐丰。身为港人,目睹祖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政策迭出、市场起伏,深感相关研究亟待深化。特别是,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家庭大型消费品,已经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宠,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推动下蓬勃发展,在东部沿海多地形成高度集聚的生产基地。而与此同时,传统的燃油车既有技术成熟的市场信任,也有优势产能的留恋固守,那么,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究竟如何,其空间分布是否有章可循,是本文探讨的目标和出发点。已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问题的研究,可以大而分之为三个主要领域:其一,关于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二,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研究;其三,关于政策激励与消费支撑等主要影响要素的研究;其四,关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特征的研究。总体而言,关于已有研究尚未将关注点放在空间分布的研究上,相关资料梳理多为数据整理而缺乏深入的总结。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3年至2008年的技术验证与科技示范期。第二阶段是2009年至2012年的“十城千辆”一期。第三阶段是2013年至2015年“十城千辆”二期。第四个阶段是2016年至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阶段。2018年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已经达到了1256000辆,为2014年年销售量的16.80倍。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在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2.2%,为2011年的55倍。无论产销量还是市场份额都居世界首位。在动力电池、电动机、充电桩、整车技术等领域,中国也在迅速崛起,但仍然存在诸多技术难关亟待攻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空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传统燃油汽车生产基地的空间布局,但是又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东北地区仅有吉林省一家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同时,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呈现明显的集中趋势,集中在我国华东、中南以及西南地区。其中,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最多是华东地区,共有新建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89个,其中山东省以23家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排名全国省份第一。中南地区为42家,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广东等省份。西北地区的有12家,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等省份。西南地区有31家,其中四川14家。从省级层面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四个省份;华中地区的湖北省;华南地区的广东省;西北地区的陕西省;西南地区的重庆。新能源汽车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要素,包括研发与制造基础、技术与知识溢出、政策与地区经济、消费市场接近性等四个方面。从研发和制造基础来看,原来具有传统燃油汽车的区域有较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研发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产业支撑,且有着完善的配套产业链,利于企业自身供应链的把控和成本控制。从技术与知识溢出来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聚集起到了正向加强作用。新能源汽车对各种制造以及信息化技术要求更高,专业技术人才之间、企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当地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技术研发支撑,作用较为突出。从政策与地区经济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意味着前瞻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必不可少;而其在特定地区的集聚,受当地政府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市场准入上的扶持政策影响甚大。从消费市场接近性来看,区域市场分割的现实使新能源汽车厂商主动选择主要消费市场所在区域,而这些地区主要是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其地方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对道路、充电桩等公共设施进行投资。此外,当地的气候与地形也会影响新能源汽车在该地区的销量。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北与西部地区往往不具备集聚发展的区位优势。而通过计量分析,我们发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R&D经费、相关政策的数量均对新能源产业集聚有正向加强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个数起到决定性作用;较高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则具有排斥作用。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看,本文从市场规模、政策走向、技术趋势等方面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证。发现我国目前燃油政策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削弱了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预测2020年与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分别到达820万辆与3940万辆。新能源汽车巨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带动充电桩、光伏、风电产业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结合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判断,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政策将会倾向于优化产业结构,保证产业高质量发展;单一技术路径被多种路径并行发展模式取代;补贴政策继续实行“退坡机制”,并在一段时间以后补贴政策或全面退出。最后,本文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充满必要性与机遇性,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了更好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第二,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第三,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第四,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第五,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李响[3](2019)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及混合动力仿真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石油、煤炭等为主的化石能源被大量消耗,而其中汽车内燃机的能源消耗量也占据相当比例。目前,使用锂电池为动力源的新能源汽车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内燃机汽车,实现汽车的“零排放”,但锂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使用寿命还无法达到内燃机的水平。因此,燃料电池作为新型的动力源,具备长续航、“零排放”的优点,是汽车动力源发展的新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论文主要通过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实验及混合动力仿真研究,使燃料电池系统能够高效稳定运行。同时,开展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及多能量源控制仿真研究,为混合动力实验平台的搭建提供理论指导。首先,通过燃料电池测试平台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进行性能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输出性能的影响,得出:循环水温越高,输出性能越好;过量氢气系数越高,输出性能越好,但导致效率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在低电流密度下应适当降低,在高电流密度下应适当升高,使输出性能达到最佳。然后,利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实验数据以及锂电池的实验数据,结合能量管理策略,基于LMS AMESim仿真软件,对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得出:混合动力系统可以满足所需选定工况的动力型需求;减少燃料电池功率波动并使其工作在适当区间;稳定锂电池SOC状态;利用DC/DC变换器进行功率分配。本文通过性能试验得出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高效稳定的运行参数,结合试验数据与能量管理策略进行混合动力仿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于洪霞[4](2019)在《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Bodies(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自20世纪以来,汽车市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由于国际性科研与技术交流越来越频繁,所以汽车类科技资料的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汽车英语属于科技文体,以其严谨性、准确性和简洁性为特征,还包含大量的专业术语,准确翻译科技英语是国际间技术交流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笔者认为对汽车英语的翻译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实践报告以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Bodies这本书的第九章为基础,首先对翻译项目和翻译过程进行简要介绍,重点分析了汽车类科技英语的词汇、句法的语言特点,接着阐述了词汇翻译、句子翻译以及语篇衔接方面遇到的难点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从科技英语词汇的翻译、被动句和主语从句的翻译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运用直译、音译、增译、省译和转换等方法,力求将原文本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给读者。最后总结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翻译启示。本文研究目的旨在为汽车专业英语的翻译提供更加系统的翻译策略参照,为以后研究同类型文本的人员提供借鉴。本次研究意义在于为汽车专业人士带来更多可读性资料,便于新技术的引进b研究,同时提升笔者的翻译技能。
林婷[5](2018)在《氢燃料电池车燃料周期能耗与环境效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氢燃料电池车(FCV)具有运行阶段高能效和零排放的优点,被认为是应对机动车导致的能源危机与环境影响的重要技术路径。但是,氢能上游生产过程存在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并且不同制氢路径的能源和环境效益差异显着。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不同制氢路径下的FCV节能减排效果,对全面准确评估FCV对能源和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FCV燃料周期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的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FCV燃料周期分析的本地化数据库。研究选取多种典型FCV燃料路径,分析FCV轻型车及公交车相比传统汽柴油车的节能减排效益。并分析我国氢能资源储备和FCV的燃料成本,综合考虑了环境、资源、成本等因素,为FCV发展路径提供政策建议。同汽油车(GV)相比,2015年FCV轻型车在可再生能源制氢路径下,具有显着节能减排效益,尤其是在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路径下,燃料周期化石能耗和CO2、VOC、NOX、PM2.5排放的削减比例均超过80%,节能减排效益优于混合动力车(HEV)和纯电动车(BEV)。应用CCS技术的煤制氢路径整体效益仅次于可再生能源,CO2、NOX和PM2.5排放削减比例分别为78%、68%和41%。焦炉煤气(COG)制氢路径的燃料周期化石能耗和CO2的削减比例约60%,PM2.5和NOX排放削减比例分别为32%和21%。FCV公交车相比于柴油公交车(DV),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和COG制氢路径下,可具备化石能耗、CO2、VOC、NOX与PM2.5排放削减效益。2030年,电网电力电解水制氢路径下FCV轻型车PM2.5排放比GV高24%,煤电比例下降至40%时为盈亏平衡点。公交车在天然气制氢路径下的PM2.5排放比DV高21%,燃料消耗量下降至4.8 kg/100 km时可实现PM2.5减排。2030年100%可再生电力制氢路径下,FCV车队(200万辆,其中轻型车187万辆,公交车13万辆)将节约511万tce化石能耗,减少1060万吨CO2、3050吨VOC、43455吨NOX、874吨PM2.5和940吨SO2排放。综合考虑环境效益、资源储备及成本等因素,我国在发展氢能及FCV过程中,近期可考虑利用COG等工业副产物制氢,中期发展低碳煤制氢路径,远期发展以可再生电力电解水为主的绿色制氢技术。
尤雯青[6](2018)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专利计量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空气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各国都逐渐重视对环境和能源的保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大大减少废气排放,从而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增加各国能源安全的目的。新能源汽车主要由动力系统、底盘系统、传动系统、车身系统等组成,其中动力系统尤为重要,燃料电池因为其自身具有的优势成为较为理想的选择。目前,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中又处于怎样的位置?这些问题对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准确、全面的了解全球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现状,本文将专利计量等研究方法引入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态势分析中,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工作:一是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的基本态势进行了分析,其中包含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区域发展态势和主要国家技术布局三方面。二是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的技术主题进行了分析,这一章节筛选出该技术的核心专利、技术热点以及主题时序演化。三是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中专利权人的竞争与合作进行分析。本节根据综合指数法结合专利申请量、平均被引频次和平均同族专利数将全球专利权人进行排名,再结合专利权人申请量挑选出重要专利权人,对重要专利权人进行分析,同时对主要专利权人进行合作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在该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保护国的位置,而日本则是技术原创国;德国和美国既是重要的技术原创国,同时也是技术保护国。从技术主题来看,全球研究中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的研究方向较全面,涉及燃料电池整体、燃料电池零部件及相关配件、燃料电池活性材料、相关构造及燃料电池制造材料;近5年全球研究热点为燃料电池活性材料和零部件;中国涉及的热点技术主题与领先国家相比要少,但可通过日本、德国的技术研究弥补自身技术空白点。通过全球专利权人申请量和综合竞争力的分析可知,中国近五年在该技术领域有大的进步;全球重要专利权人主要为企业,全球重要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通用汽车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各自具有特有优势,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研究主题广、专利数量大,通用汽车公司以其拥有的研发机构为支撑在该技术领域获得大量发明成果,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在燃料电池气体研究上具有优势;在合作关系上,全球主要专利权人的合作关系主要以区域为划分。
傅韬[7](2018)在《Ag/Pt双金属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和产物无污染等优点,可用于解决解决人类现在面临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其昂贵的造价阻碍了它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因此如何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是能源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课题。现今燃料电池阴极中使用的贵金属Pt催化剂催化氧气还原反应的活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上的需求,因此在燃料电池阴极上需要投入使用大量的昂贵催化剂,这是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降低Pt基催化剂中的Pt用量同时还能提高其催化活性的方法。其中在纯Pt催化剂中引入其他金属的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其他金属的加入可以减少催化剂内部无法参与催化反应的Pt原子数量,提高Pt原子的利用率,进而提升Pt基催化剂的单位铂质量催化活性。Ag金属的晶格参数与Pt金属相近,两者容易生长在一起,而且Ag金属的价格远远低于Pt金属,因此,若将Ag与Pt结合成双金属催化剂,可以显着降低Pt基催化剂的成本,并有可能带来催化性能的提高。本论文探索了 Ag/Pt双金属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应用中的可行性,研究了一系列Ag/Pt双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其电催化性能,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首先我们用一锅法合成负载于碳上的Ag-Pt合金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利用XRD、EDS、元素分析、XPS等手段证实了 Ag-Pt合金的形成。对制得的催化剂进行催化性能表征发现,性能最佳的Ag-Pt/C样品的催化活性约为商业化Pt/C催化剂的2倍,并且稳定性有所提升,且用Ag-Pt/C样品制成的膜电极组件具有比商业化Pt/C催化剂制成的膜电极组件更高的最大输出功率。Ag-Pt合金催化性能相比Pt/C有所提高的原因是Ag的掺入减少了体相中无法接触到氧气的Pt原子的数量,提高了 Pt的利用率。DFT计算结果证明,Ag-Pt合金表面对氧气的吸附能比纯Pt表面略低,并且Ag的掺入可以提升Ag-Pt合金的稳定性,因此Ag-Pt合金催化剂相比纯Pt催化剂有所增强。(2)为了获得催化活性更优良的Ag/Pt双金属催化剂,我们把研究的目光转向Ag@Pt核壳结构。我们通过调控实验条件实现了顺序还原法制备Ag@Pt核壳结构纳米颗粒,并利用电镜、XRD、EDS、元素分析、XPS等手段证实了Ag@Pt核壳结构的形成。将纳米颗粒负载在碳上后进行电催化性能表征,发现其催化性能远远不如商业化的Pt/C催化剂,仅为商业化Pt/C催化剂的一半,稳定性相比商业化Pt/C催化剂也没有提升。通过理论计算发现沉积在Ag基底上的Pt壳层氧吸附能过高,降低了氧还原催化过程中的氧中间体脱附速率,导致总体的氧还原催化速率下降。氧吸附能过高的原因是Ag基底的晶格参数大于Pt表层,因此Pt表层受到了 Ag基底的应力作用,这个作用被XPS的Pt4f高分辨图谱所证实。这部分结果说明Ag基底Pt表层的结构不适合用于催化氧还原反应。(3)吸取了 Ag@Pt结构的教训,我们通过调控实验条件实现电势置换法制备粒径在17 nm左右的空心多孔结构Ag/Pt双金属纳米颗粒(HP-Ag/Pt)。我们利用电镜确定了样品的空心结构,然后用深度的XRD、EDS、元素分析、XPS等手段进一步证明空心壳层的外部是纯Pt,内部是Ag-Pt的合金。将纳米颗粒负载在碳上后,HP-Ag/Pt/C样品表现出了后3倍于商业化Pt/C催化剂的质量比活性,而且催化稳定性也显着高于商业化Pt/C催化剂。XPS的Pt4f图谱证实在HP-Ag/Pt结构中Ag-Pt合金基底对Pt壳层不再有很强的应力作用,相反,沉积在Ag-Pt合金上的Pt表层对氧原子的吸附能低于纯Pt表面,改善了氧还原催化过程中吸附与脱附的平衡,因此HP-Ag/Pt表现出了更优秀的氧还原催化能力。我们通过DFT计算证明了这个结论。这个结果说明,通过调控表面结构,Ag/Pt双金属体系可以克服Ag对Pt的副作用,表现出优秀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及稳定性。(4)上一部分的工作所制备的纳米材料粒径偏大,其比表面积存在着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利用引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备了超小尺寸的Ag晶种,然后在室温下用电势置换法制备了尺寸更小(约6 nm)的空心多孔结构Ag/Pt双金属纳米颗粒(Ag-Pt@Pt)。对制备得到的多个样品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后发现Ag/Pt双金属样品的氧还原催化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当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上时,其氧还原催化质量比活性可达商业化Pt/C催化剂的5.3倍,并且催化稳定性同样高于商业化Pt/C催化剂。这是因为纳米颗粒的尺寸变小,电化学表面积增大,因此Ag-Pt@Pt纳米颗粒表现出了更优秀的氧还原催化能力。我们通过DFT计算证明了 Ag-Pt@Pt的表面具有更优良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另外,石墨烯相比普通的碳载体有着更高的导电性和稳定性,因此Ag-Pt@Pt/rGO样品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本章的结果说明,更小的尺寸带来更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高相同的Ag/Pt双金属表面结构的催化性能,而且引入适合的载体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催化性能。(5)我们将室温下合成Ag/Pt双金属材料的方法拓展延伸,成功实现了以Ag为中介在Nafion膜上生长了连结牢固的Ag/Pt双金属催化剂。所用的制备条件温和,不会对Nafion膜造成破坏,操作简单,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性,并且可以调控Nafiom膜上的Pt载量。Pt在Nafion膜上的生长十分稳定,超声半小时不会脱落,而且生长的厚度仅为几纳米,Pt的利用率极高。Nafion-Ag/Pt膜在与碳纸热压后直接可以制成MEA,大大降低了 MEA的制备难度,且能够在极低的Pt载量下可以输出较高的功率密度,本章中的成果是使用传统方法9.8%的Pt用量就得到了约1.3倍于传统MEA的输出功率密度。这个结果说明Ag/Pt双金属体系可以帮助降低MEA的制备难度,从而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综上所述,本论文的工作通过形貌调控、表面结构设计等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的Ag/Pt双金属催化剂,解决了 Ag/Pt双金属应用于燃料电池阴极催化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 Pt基催化剂的性价比,开发了可替代商业化Pt/C催化剂的廉价高性能催化剂,并且进一步发展出以Ag/Pt双金属体系为基础的新型燃料电池MEA。因此,Ag/Pt双金属体系可以在制备廉价的替代材料和降低MEA制备难度方面帮助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在燃料电池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浩然[9](2017)在《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能源及环境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成为传统汽车业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条件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一经问世,就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产销量大幅增加。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与传统汽车强国的差距较小,为我国汽车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契机。而通过出口打开国际市场,切实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力,是增强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水平、赶超其他汽车工业强国的必经之路,所以应尽早对其出口进行研究,使之成为新的出口增长点。作为我国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代表,比亚迪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技术水平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比亚迪公司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布局,新能源汽车出口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出口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出口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先分析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重点选取汽车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也是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现阶段的主要目标出口国,然后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进行梳理,为后文具体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随后着重分析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后利用SWOT模型,结合国际贸易相关理论,揭示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经过对比分析该企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其出口增长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竞争力,同时也为我国其他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出口打开国际市场提供借鉴。
王奕琳[10](2017)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以比亚迪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绿色环保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作为有国民支柱产业之称的汽车产业也将面临转型。我国汽车的石油消耗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为缓解环境压力,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政府仅在2016年就出台的大量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希望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实现制造业的“弯道超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是大势所趋,正因为如此,一批优秀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或正在酝酿走出国门。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先企业比亚迪正是其中的一员。自比亚迪在2008年推出首款新能源汽车“F3DM”以来,陆续推出了“王朝”系列等新能源车型,2016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3%,全球市场份额13%。进军海外市场的第一步就是对进入模式正确合理的选择。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相关理论,对决策模型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出优劣势,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特点,借鉴ROOT分析模型的思想,得出适用于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海外市场的决策模型——影响因素和进入模式关系模糊模型,又可称为FS分析矩阵。矩阵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需要进行影响因素的选取,另一个维度是对新能源汽车海外模式的备选。本文认为,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键因素有六个:国内政策、国际市场规模与潜力、竞争对手、产业吸引力、企业内部资源禀赋以及产品特性;对于新能源汽车海外模式的备选,本文认为比较合适的备选模式有整车直接出口、合资、独资建厂、海外并购以及战略同盟。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模式的适应程度打分,最后通过T0PSIS方法进行分析,选取最适宜比亚迪进入海外市场的模式。最后,对模型得出的进入模式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模型得出的结论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历程具有比较大的重合性,因此,该模型可以进行推广,为我国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二、宝马、本田、大发、中国燃料电池车——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国际研讨会”(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宝马、本田、大发、中国燃料电池车——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国际研讨会”(四)(论文提纲范文)
(1)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科学技术:挑战与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氢能与燃料电池应用的意义 |
2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现状 |
2.1 上游:氢气制备、储运及供给使用 |
2.1.1 氢气制备 |
(1)化石能源重整制氢. |
(2)工业副产氢气的回收提纯利用. |
(3)电解水制氢. |
(4)太阳能制氢(包括光催化和光热解制氢). |
2.1.2 氢气储运 |
(1)高压气态储氢. |
(2)低温液态储氢. |
(3)固态储氢. |
(4)有机液体储氢. |
2.1.3 加氢站 |
2.2 中游:氢能燃料电池系统(以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 |
2.2.1 电堆 |
(1)膜电极(MEA). |
(2)催化剂. |
(3)质子交换膜(PEM). |
(4)气体扩散层. |
(5)双极板. |
2.2.2 辅助系统 |
(1)空气压缩机. |
(2)燃料供给系统. |
2.3 下游: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 |
2.3.1 固定式领域 |
2.3.2 运输式领域 |
2.3.3 便携式领域 |
3中国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及政策扶持 |
3.1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
3.2 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功率密度及寿命 |
3.3 加氢站的核心技术 |
3.4 政策引导、技术标准及检测体系 |
4结束语 |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新能源汽车与可持续发展 |
1.2.2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进步 |
1.2.3 政策激励效果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1 能源危机的预见性 |
2.1.2 减少排放的紧迫性 |
2.1.3 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升级 |
2.1.4 可持续发展与需求变化 |
2.2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相关理论 |
2.3 产业空间集聚相关理论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
3.1 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介绍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3.1.2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3.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对比 |
3.2.1 国内外新能汽车整车技术现状 |
3.2.2 国内外动力电池相关技术发展现状 |
3.2.3 国内外电动机技术发展现状 |
3.2.4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技术对比分析 |
第4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 |
4.1 中国汽车产业空间分布情况 |
4.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空间分布情况 |
4.2.1 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布局情况 |
4.2.2 新能源汽车销地分布情况 |
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
4.3.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现状总览 |
4.3.2 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发展现状 |
第5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要素 |
5.1 研发与制造基础 |
5.2 技术与知识溢出 |
5.3 当地政策的引导 |
5.4 消费市场接近性 |
5.5 中国新能源汽车集聚因素的实证研究 |
5.5.1 数据的获取与指标的建立 |
5.5.2 模型的建立 |
5.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6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瞻 |
6.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预测 |
6.1.1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影响因素的灰度分析 |
6.1.2 基于Bass模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保有量预测 |
6.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走向 |
6.3 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判 |
6.4 小结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1.1 发展规划政策 |
7.1.2 技术与能源限制性政策 |
7.1.3 配套基础设施政策 |
7.1.4 推广与补助政策 |
7.2 国外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1 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2 日本新能源汽车政策 |
7.2.3 德国新能源汽车政策 |
7.3 国际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对比分析 |
7.4 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7.4.1 创新推广新能源汽车方式提升市场购买需求 |
7.4.2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
7.4.3 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与引进 |
7.4.4 合理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
7.4.5 完善配套产业建设与售后保障固废回收机制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及混合动力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燃料电池的历史与发展 |
1.2.1 国外燃料电池发展与现状 |
1.2.2 国内燃料电池发展与现状 |
1.3 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分类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PEMFC基本特性 |
2.1 PEMFC的结构特点 |
2.1.1 总体结构 |
2.1.2 双极板 |
2.1.3 流场 |
2.1.4 催化层和扩散层 |
2.1.5 质子交换膜 |
2.2 PEMFC基本原理 |
2.3 PEMFC的电压特点 |
2.3.1 PEMFC理论电压 |
2.3.2 PEMFC活化极化 |
2.3.3 PEMFC欧姆极化 |
2.3.4 PEMFC浓差极化 |
2.3.5 PEMFC极化曲线 |
2.4 PEMFC相关数值计算 |
第3章 PEMFC的测试设备及实验方法 |
3.1 实验用PEMFC电堆 |
3.2 PEMFC试验台 |
3.2.1 空气压缩机 |
3.2.2 冷冻式干燥机 |
3.2.3 冷水机 |
3.2.4 电子负载 |
3.2.5 空气加湿器 |
3.2.6 流量控制器 |
3.2.7 燃料电池测试台 |
3.3 燃料电池测试平台监控系统 |
3.4 PEMFC测试的方法与流程 |
3.5 PEMFC研究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MFC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4.1 温度对性能影响 |
4.2 过量氢气系数对性能影响 |
4.3 过量空气系数对性能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仿真 |
5.1 混合动力结构分析 |
5.1.1 PEMFC动力系统 |
5.1.2 PEMFC与辅助能源动力系统 |
5.2 模拟仿真软件介绍 |
5.3 仿真模型建立 |
5.3.1 驾驶员模块建模 |
5.3.2 PEMFC模块建模 |
5.3.3 锂电池模块建模 |
5.3.4 DC/DC变换器建模 |
5.3.5 整车及电机模型建模 |
5.4 燃料电池-锂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
5.5 模拟计算及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Bodies(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项目背景 |
1.2 项目意义 |
第2章 翻译过程简介 |
2.1 译前准备 |
2.2 源文本分析 |
2.3 译后校对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 |
3.1.1 专业术语 |
3.1.2 非专业词汇 |
3.2 句法层面 |
3.2.1 被动句 |
3.2.2 主语从句 |
3.3 语篇层面 |
3.3.1 照应 |
3.3.2 连接 |
第4章 实践总结 |
4.1 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 |
附录2 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氢燃料电池车燃料周期能耗与环境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引发的能源和环境问题 |
1.1.2 氢燃料电池车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1.2.2 汽车生命周期评价 |
1.2.3 氢燃料电池车生命周期评价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建立氢燃料电池车燃料周期分析方法和基础数据库 |
2.1 氢燃料电池车燃料周期分析方法 |
2.1.1 研究边界及评价指标 |
2.1.2 氢燃料电池车燃料路径的选取 |
2.1.3 能源消耗评估方法 |
2.1.4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 |
2.2 氢气原料生产阶段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库 |
2.2.1 能源消耗和CO_2排放数据库 |
2.2.2 污染物排放数据库 |
2.3 氢气制备、储运阶段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库 |
2.3.1 氢气制备 |
2.3.2 氢的储存和运输 |
2.4 车辆运行阶段燃料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数据库 |
2.4.1 轻型车燃料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 |
2.4.2 公交车燃料经济性和污染物排放 |
第3章 氢燃料电池车单车燃料周期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
3.1 轻型车WTW结果分析 |
3.1.1 化石能源消耗 |
3.1.2 CO_2 排放 |
3.1.3 大气污染物排放 |
3.1.4 敏感性分析 |
3.2 公交车WTW结果分析 |
3.2.1 化石能源消耗 |
3.2.2 CO_2 排放 |
3.2.3 大气污染物排放 |
3.2.4 敏感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氢燃料电池车资源、成本、环境综合效益分析 |
4.1 氢能的资源储备分析 |
4.1.1 氢能资源产量地区分布情况 |
4.1.2 我国当前氢能储备分析 |
4.2 氢燃料电池车燃料成本分析 |
4.2.1 氢气生产成本 |
4.2.2 氢气加注成本 |
4.2.3 总燃料成本 |
4.3 氢燃料电池车车队节能减排效益分析 |
4.3.1 不同制氢路径节能减排效益的比较 |
4.3.2 氢燃料电池车车队节能减排效益 |
4.3.3 制氢路径的发展建议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专利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技术态势研究中的专利分析应用 |
2.2 相关领域专利分析研究 |
第3章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分析框架构建 |
3.1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专利分析框架构建及指标选取 |
3.1.1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态势框架 |
3.1.2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竞争态势框架 |
3.2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专利分析总体框架 |
3.3 数据获取 |
3.3.1 数据源选取 |
3.3.2 专利检索 |
第4章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1 新能源汽车用汽车燃料电池基本态势分析 |
4.1.1 总体发展趋势 |
4.1.2 区域发展态势 |
4.1.3 主要国家技术布局 |
4.2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主题分析 |
4.2.1 热点分析 |
4.2.2 主题时序演化 |
4.2.3 核心专利 |
第5章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竞争态势分析 |
5.1 专利权人申请量分析 |
5.2 专利权人综合竞争力分析 |
5.2.1 专利权人综合竞争力 |
5.2.2 专利权人近五年综合竞争力 |
5.3 重要专利权人分析 |
5.3.1 重要专利权人核心专利 |
5.3.2 重要专利权人技术主题时间趋势 |
5.3.3 重要专利权人研究热点分布 |
5.4 专利权人合作分析 |
第6章 结论 |
6.1 对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总结 |
6.1.1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基本态势总结 |
6.1.2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技术主题总结 |
6.1.3 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竞争态势总结 |
6.2 研究贡献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Ag/Pt双金属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燃料电池介绍 |
1.2.1 燃料电池的历史 |
1.2.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组成 |
1.2.3 燃料电池的分类与特点 |
1.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介绍 |
1.3.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理 |
1.3.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构造与整体系统 |
1.3.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势 |
1.3.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存在的问题 |
1.3.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状况与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的化学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用的原料 |
2.1.2 实验用的仪器 |
2.2 材料制备 |
2.2.1 活性材料制备 |
2.2.2 旋转圆盘电极样品的制备 |
2.2.3 传统燃料电池MEA的制备方法 |
2.3 氢氧燃料电池的组装与测试 |
2.4 材料的表征技术与仪器 |
2.4.1 催化剂活性材料的结构表征技术 |
2.4.2 催化剂活性材料的电化学表征 |
2.4.3 理论计算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锅法合成碳负载的Ag-Pt合金氧还原反应催化剂 |
3.1 引言 |
3.2 本章工作内容 |
3.3 实验部分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3.4.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3.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Ag@Pt核壳结构纳米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4.1 引言 |
4.2 本章工作内容 |
4.3 实验部分 |
4.3.1 材料表征 |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4.4.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4.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空心多孔Ag/Pt双金属纳米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本章工作内容 |
5.3 实验部分 |
5.3.1 材料表征 |
5.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5.4.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5.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空心Ag-Pt@Pt/rGO复合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制备 |
6.1 引言 |
6.2 本章工作内容 |
6.3 实验部分 |
6.3.1 材料表征 |
6.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6.4.2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测试 |
6.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Nafion膜直接负载Ag/Pt双金属催化剂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本章工作内容 |
7.3 实验部分 |
7.3.1 材料表征 |
7.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实验条件对Pt负载量的影响 |
7.4.2 材料的结构、形貌表征 |
7.4.3 Nafion-Ag/Pt的燃料电池性能测试 |
7.5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相关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9)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和出口前景的研究 |
1.2.2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力的研究 |
1.2.3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的问题 |
1.2.4 关于促进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对策的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 |
2.1 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
2.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及概况 |
2.2.1 混合动力汽车 |
2.2.2 纯电动汽车 |
2.2.3 燃料电池汽车 |
2.3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
2.3.1 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
2.3.2 欧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
2.3.3 日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
2.4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
2.4.1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现状 |
2.4.2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环境 |
2.4.3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配套环境 |
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 |
3.1 比亚迪公司概况 |
3.1.1 比亚迪公司简介 |
3.1.2 比亚迪三大产业布局及发展历程 |
3.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 |
3.2.1 比亚迪汽车出口的概况 |
3.2.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现状 |
4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4.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优势(Strength)分析 |
4.1.1 技术后发优势 |
4.1.2 核心技术优势 |
4.1.3 低成本优势 |
4.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劣势(Weakness)分析 |
4.2.1 研发投入相对不足 |
4.2.2 制造工艺仍有差距 |
4.2.3 传统汽车出口竞争力不高 |
4.2.4 品牌缺乏国际竞争力 |
4.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机会(Opportunity)分析 |
4.3.1 各国鼓励新能源汽车的进口 |
4.3.2 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不断提高 |
4.3.3 我国巨大的市场促进竞争力提升 |
4.3.4 人力及原材料成本较低 |
4.3.5 政策支持及我国对外合作的不断加深 |
4.4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威胁(Threat)分析 |
4.4.1 新能源汽车出口竞争加剧 |
4.4.2 充电基础设施较少 |
4.4.3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及“反全球化”浪潮 |
4.4.4 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和技术法规滞后 |
5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策略 |
5.1 SO策略分析 |
5.1.1 不断扩大产品的出口规模 |
5.1.2 积极进行产品的国际营销和推广 |
5.2 ST策略分析 |
5.2.1 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
5.2.2 加强对目标市场标准及技术法规等的研究 |
5.2.3 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更多便利 |
5.3 WO策略分析 |
5.3.1 加大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
5.3.2 加强与跨国车企之间的合作,促进造车工艺提升 |
5.3.3 坚持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并行发展 |
5.4 WT策略分析 |
5.4.1 加强对欠发达国家市场的开拓 |
5.4.2 加速在国内市场的发展步伐,巩固国内地位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以比亚迪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和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
2.1.2 新能源汽车 |
2.2 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贸易理论 |
2.2.2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2.3.3 研究评述 |
3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
3.1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
3.1.1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状况 |
3.1.2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状况 |
3.1.3 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状况 |
3.2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 |
3.2.1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概况 |
3.2.2 我国新能源汽车的进出口概况 |
3.2.3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模型 |
4.1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决策模型的发展 |
4.1.1 Horst模型 |
4.1.2 Hirsch成本模型 |
4.1.3 净现值法 |
4.1.4 Rugman模型 |
4.1.5 多层次分析模型 |
4.2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综合决策模型 |
4.2.1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决策模型的建立 |
4.2.2 TOPSIS分析法 |
4.3 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 |
4.3.1 母国因素 |
4.3.2 东道国因素 |
4.3.3 产业因素 |
4.3.4 企业因素 |
4.4 进入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备选模式分析 |
4.4.1 贸易式进入模式 |
4.4.2 契约式进入模式 |
4.4.3 投资式进入模式 |
4.4.4 战略联盟 |
4.5 决策模式的建立 |
5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决策 |
5.1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本土及国际化发展历程 |
5.1.1 比亚迪公司简介 |
5.1.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本土市场表现 |
5.1.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国际化历程及现状 |
5.2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决策模型的赋值分析 |
5.2.1 国内政策 |
5.2.2 国际市场规模与潜力 |
5.2.3 竞争对手 |
5.2.4 产业吸引力 |
5.2.5 企业内部资源禀赋 |
5.2.6 产品特性 |
5.3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决策分析 |
5.4 决策模型的决策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全球产业内交流,提高研发水平 |
6.2.2 构建合理人才培养机制 |
6.2.3 加强政策引导作用,打通上下游产业 |
6.2.4 完善法律体系,增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6.2.5 提升品牌意识,完善售后和维修体系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宝马、本田、大发、中国燃料电池车——记“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部件技术国际研讨会”(四)(论文参考文献)
- [1]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科学技术:挑战与前景[J]. 朱明原,刘文博,刘杨,齐财,李瑛,李文献,张久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研究[D]. 彭华. 吉林大学, 2019(02)
- [3]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性能试验及混合动力仿真研究[D]. 李响.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4)
- [4]Materials for Automobile Bodies(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于洪霞. 沈阳理工大学, 2019(03)
- [5]氢燃料电池车燃料周期能耗与环境效益研究[D]. 林婷. 清华大学, 2018(04)
- [6]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专利计量分析[D]. 尤雯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7]Ag/Pt双金属材料在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D]. 傅韬. 厦门大学, 2018(07)
- [8]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9]比亚迪公司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增长策略研究[D]. 李浩然.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10]我国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以比亚迪公司为例[D]. 王奕琳.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