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116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116例临床分析

钟雪(河南省正阳县陡沟镇卫生院河南正阳463000)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7-0113-02

【摘要】目的总结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为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积累经验。方法对选取的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研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诊断上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漏诊误诊率高。治疗上视病人情况分别行粘连松解术、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根治术等收到了良好效果。结论提高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有助于提高该病的诊断正确率。同时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人的需求,行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它部位。该病已成为妇产科常见病及多发症之一,发病原因很多,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其发病机理现在主要认为有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等。其临床表现常不特异,易被误诊。我院2001~2010年10年间通过妇科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116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4.1%。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正确率及治疗效果,更好地预防该病的发生,现对该116例进行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1~2010年通过妇科手术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116例,占同期妇科手术的4.1%,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或漏诊误诊者56例,占48.28%。年龄分布:116例平均年龄38.6岁,最小22岁,最大58岁,生育年龄妇女发病率较高,最多在30-45岁之间。婚龄与其关系:116例中结婚年龄在23岁以下者79例,占68.1%,结婚年龄在24岁以上者37例,占31.9%,其中35岁结婚的1例。本组病例早婚妇女发病率较晚婚妇女高。

1.2主要临床表现

1.2.1痛经占49.14%,其中原发性痛经11例,继发性痛经46例,无痛经59例。本组病人大多为继发性痛经,且多为进行性加剧。由此提示我们:凡中年以上开始痛经持续多年不愈者,且有进行性加剧,应疑为本病。无此典型症状者也不能排除该病。

1.2.2月经异常月经过多为本病症状之一,仅次于痛经,本文116例中有月经过多伴经期延长者53例,占45.69%。大多数病人以月经过多为主诉入院。

1.2.3不孕本文116例有不孕病史者69例,占59.48%,其中原发不孕41例,继发不孕28例,造成不孕的原因可能与盆腔粘连,子宫变形及卵巢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1.2.4体征本病的主要体征有子宫增大,子宫后倾固定,附件包块,附件增厚及阴道后穹隆结节等。116例中子宫增大89例,占76.72%,触及阴道后穹隆结节9例,占7.76%,扪及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27例,占23.28%,盆腔粘连71例占61.21%。

1.2.5合并症多合并慢性盆腔炎,本组病例约一半以上合并盆腔炎病,合并子宫肌瘤者7例,占6.03%,合并卵巢肿瘤3例,占2.59%。

1.3治疗方法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人的需求,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有生育要求,病情较轻者行粘连松解术;对无生育要求,症状较重,45岁以下者行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对近绝经期,症状明显,行根治术。

2讨论

2.1关于诊断的问题

2.1.1通过对1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析发现,本病通过临床表现明确诊断较困难,原因是病灶小时有症状及体症不明显,而且本病的症状与体征并非本病所特有,也可见于其它的病,如盆腔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所以临床上常易误诊及漏诊。本院近10年统计结果显示术前误诊和漏诊率较高。然而术前确诊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所以凡属盆腔肿块伴有痛经,月经过多,不孕或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而久治未愈者,均需注意与本病鉴别。

2.1.2中年以上的妇女,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剧伴月经过多,或阴道不规则流血,不孕,性交疼等,人工流产后肛门坠胀痛,检查时后穹隆增厚或有结节,有的可见紫兰色小点,骶骨韧带增粗或有小结节,均有触痛,经期更甚或附件包块,包块带粘连于子宫后壁,盆壁侧后及直肠前,以上均为本病之特点。

2.1.3子宫或盆腔肿块有周期性增大及缩小的规律由于异位之子宫内膜在经前及经期发生充血和出血,可使子宫及肿块较排卵前期为大。近年来随着阴道B超的应用普及,在月经周期之不同时期检查,发现包块有增大缩小的规律变化,对明确诊断该病有重要意义。

2.1.4剖腹探查手术时诊断子宫浆膜下,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或盆腔等处可见蓝黑色颗粒,紧密不易剥离的粘连,其周围已无包膜,其有蓝色小点等,均是本病的特征。术中通过速冻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2.2关于预防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虽尚未彻底了解,但根据临床观察注意以下几点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2.2.1防止经血倒流如子宫颈狭窄,子宫后屈,宫腔粘连等造成经血倒流不畅者,应及时纠正;经期避免妇科检查和性生活;不应在月经前或刮宫术后立即做输卵管通液、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手术。

2.2.2人工流产时吸宫负压应缓慢下降,以免造成负压突然下降使宫腔内血液倒流入腹腔,此血液中混有破碎的子宫内膜,易引起子宫内膜种植。

2.2.3尽量避免多次的宫腔手术操作。如行剖宫产时应注意保护子宫切口的周围术野,防止子宫内膜碎片附着在手术切口处,形成手术疤痕处子宫内膜异位症;缝合子宫切口时应防止针眼穿过子宫内膜层;关腹后应冲洗腹壁切口。

2.3关于治疗问题

轻型病例须定期复查,妊娠可使病情缓解,可先使用激素抑制治疗;中重度病例,病灶较大,范围较广,纤维化严重,并有子宫附件粘连,单用药物治疗难以奏效,故手术疗法是重要手段。近年来中药治疗有取得成功的报导。

2.3.1内分泌治疗主要是使用性激素以抑制排卵或引起闭经,造成假孕或假绝经,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发生退行性变,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有以下药品:如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或复方18甲基炔诺酮同期治疗3-6个周期为一疗程。炔诺酮(妇康片)或甲地孕酮片(妇宁片)或安宫黄体酮,周期治疗连续3-6月。雄性激素如甲基睾丸素总月量300mg以内,造成假绝经。国外新合成黄体素或新黄体素使异位症的子宫内膜发生脱膜变化。

2.3.2中医中药治疗重点解决气血运行不畅,消除气滞血瘀,气血受阻的现象,帮用疏肝解郁或补中益气回活血祛瘀的方法。

2.3.3手术治疗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和要求,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未生育症状重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仅行粘连带的松解,恢复盆腔脏器的正常解剖结构;对症状明显,无生育要求的45岁以下病人,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切除子宫,保留一侧卵巢,以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对近绝经期,症状较重的病人行根治术,切除双侧附件,保留子宫或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标签:;  ;  ;  

子宫内膜异位症116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