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退行性腰椎不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有限元分析
退行性腰椎不稳论文文献综述
刘艺,陈金传,程辰,李虎,吕游[1](2019)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效果。方法收集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L3~S1椎体CT扫描数据,采用Mimcs13.0软件建立L3~S1椎体叁维有限元模型,模拟L4~L5椎体单侧(左侧)及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建立单侧固定模型M1和双侧固定模型M2。在L3椎体表面施加500 N垂直压缩负荷,再施加15 N·m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生理活动,测量垂直、垂直+屈曲、垂直+背伸、垂直+左侧屈、垂直+右侧屈、垂直+左旋转、垂直+右旋转等7种力矩载荷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关节、椎弓根螺钉、Cage的应力峰值及L4椎体位移情况。结果与M1相比,M2不同载荷下相邻节段椎间盘应力峰值、关节突关节应力峰值均升高(P均<0.05)。不同载荷下M1、M2椎弓根螺钉应力峰值、Cage应力峰值、L4椎体位移情况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结论单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能够跟双侧固定一样给脊柱融合提供相同的初始稳定性,且避免对椎旁肌肉、软组织的损伤,减少内固定物的应力遮挡、减少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4期)
李翔宇,孙祥耀,孔超,孙思远,郭马超[2](2019)在《退行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的结构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腰椎不稳定(lumbar instability)被认为是发生下腰部疼痛的常见原因~([1]),现在对于腰椎不稳的定义及诊断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主要以患者的症状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资料作为诊断腰椎不稳的依据。常用腰椎动力位X线片作为诊断腰椎不稳的方法,虽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来诊断腰椎不稳,多数医生采用动力位X线片,以腰椎体滑移>3 mm,或成角>15°为腰椎节段不稳作为诊断依据。朱勇等~([2])对腰椎不稳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将腰椎不稳定义为生理负荷下腰椎失去控制异常活动的能力,腰椎处于失代偿下的非平衡状态,并会进一步导致神经刺激或神经损伤症状的疾病。(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钟伟斌,李健,张平,朱豪东,柳昱[3](2019)在《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腰椎融合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的手术方式,融合也是多数退行性腰椎疾病的最终目标。融合手术技术和材料学的发展提高了脊柱疾病治疗的成功率。但融合器下沉及假关节的发生率仍然较高(5%~35%)。目的:研究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因退行性腰椎不稳症行手术治疗患者81例,按所采用椎间融合器种类进行分组,其中采用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39例,采用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患者42例,评估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进行椎间隙高度测量及评估术后6个月及1年时椎间植骨融合率,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VAS评分与ODI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有增加(P<0.05),但同时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6个月、1年时两组均有少量椎间隙高度丢失但无统计学意义。PEEK椎间融合器组术后6个月及1年时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43.6%和87.2%,无融合器移位、脱出,但发生断钉1例,硬脊膜损伤4例,予对症处理后缓解;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组术后6个月及1年时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52.4%和85.7%,无椎间隙感染、植骨松动及断钉断棒情况,但发生硬脊膜损伤3例,予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与PEEK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疗效无显着差别,融合率更高、方便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彭兵,程招军,胡炜,袁建军,朱如森[4](2018)在《中老年腰痛患者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导致中老年腰痛患者退行性腰椎不稳的临床及影像学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本院脊柱外科因腰痛就诊并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52位患者,根据腰椎稳定与否分为两组:A组,单纯腰椎不稳患者63例;B组,腰椎稳定患者89例。本研究资料中老年腰痛患者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病程、糖尿病史、腰椎曲度、黄韧带肥厚、Modic改变、间盘退变程度等10项指标。为了使研究结果更加准确,本研究中将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程、腰椎曲度等连续变量离散为分类变量。患者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黄韧带肥厚、Modic改变、间盘退变程度作为分类变量。将以上10项因素先采用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然后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出现腰椎不稳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确定导致腰椎不稳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腰椎曲度、间盘退变程度、黄韧带肥厚、Modic改变等与腰椎不稳的形成相关,而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病程等与腰椎不稳的形成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P=0.025)、腰椎曲度(P=0.004)、间盘退变程度(P=0.001)、黄韧带肥厚(P=0.029)、Modic改变(P=0.003)是腰椎不稳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1)中老年腰痛患者退行性腰椎不稳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体质量指数、腰椎曲度、间盘退变程度、黄韧带肥厚、Modic改变与腰椎不稳的产生有关,体质量指数增大、腰椎曲度异常、间盘退变严重、黄韧带肥厚、Modic改变是腰椎不稳产生的危险因素。2)中老年腰痛患者中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病程等因素可能与腰椎不稳产生无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陈克军,李军磊,杨志平,李晓明[5](2018)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植骨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颗粒骨打压椎间植骨与自体髂骨块+颗粒骨椎间植骨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经后路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患者40例,按融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行椎间颗粒骨打压植骨18例,B组行自体髂骨(2枚椎间融合器大小)+颗粒骨填充打压22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椎间隙高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及下肢根性症状明显改善,A、B组患者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B组的融合率为93.5%,A组为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B组高于A组(P<0.05);A、B两组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P均<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髂骨块+颗粒骨打压充填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在术后椎间隙高度维持方面较单纯椎间打压植骨更有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8年17期)
任勇,母其文,陈世孝,张福州,聂麟[6](2018)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诊治的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118例,分别进行常规卧位腰椎功能位(常规法)和生理负重腰椎功能位(生理负重法)摄影。X射线片质量按影像清晰度、伪影分为甲、乙、丙叁级。观察比较采用生理负重法与常规法检查的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椎体位移程度及椎体椎间成角程度等数据。结果生理负重法检查的甲级、乙级、丙级图像所占比例分别为83.05%、15.25%、13.56%,常规法分别为83.90%、14.41%、13.56%,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5、S1过屈位为(4.62±0.23)mm、过伸位为(4.94±0.29)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90±0.23)mm、过伸位(5.29±0.28)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位移在L4~5过屈位为(4.52±0.24)mm、过伸位为(4.85±0.23)mm,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4.76±0.29)mm、过伸位(5.17±0.29)mm,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5~S1过屈位为(11.62±0.25)°、过伸位为(13.54±0.29)°,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71±0.26)°、过伸位(14.57±0.32)°,P均<0.05];常规法侧卧位检查的椎体椎间成角在L4~5过屈位为(10.62±0.28)°、过伸位为(11.56±0.23)°,明显低于生理负重法检查[过屈位(12.09±0.56)°、过伸位(12.59±0.27)°,P均<0.05]。结论生理负重功能位数字X线摄影较常规检查方法的效果更为显着,更能明确反映腰椎矢状位位移程度、曲度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滕晓[7](2016)在《微创斜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初步应用和早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微创斜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asion,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初步应用和早期分析。方法:2015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36例腰椎退行性不稳患者在微创通道下采用OLIF治疗。分别测量并分析术前、术后末次随访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 scal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椎间高度,椎间孔高度,椎间孔面积和盘黄间隙(关节下间隙),并通过X线片、CT、MRI等影像学资料进行整体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未出现右大腿感觉异常及髂腰肌肌力改变。术后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效果满意。滑脱得到一定程度的复位。腰腿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测量椎间高度增加108.3%,症状侧椎间孔面积扩大42.3%,盘黄间隙平均增加2.1mm。多项影像学评价指标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0LIF应用于腰椎退行性不稳治疗,可以早期得到良好的症状缓解和满意的影像改善,结合改良椎体侧前方置钉,减少后路椎旁肌的剥离损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但远期疗效还需经过大样本长期随访和研究。(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9-08)
雍坤[8](2016)在《后路椎间自体骨融合与Cage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并比较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间自体骨融合与Cage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治疗效果,经多方面综合比较评估后选择临床较安全、疗效较满意,更易于接受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行单节段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患者共52例分为A、B两组。A组25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为椎间自体髂骨植骨融合;B组2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6例)为椎间PEEK-cage融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及术后12月的椎间隙高度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月、术后12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骶角角度变化;比较术前及术后1月、6月、12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腰痛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下肢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值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跛行距离;采用SUK标准计算并比较两组术后6月、12月及末次随访的植骨融合率;末次随访采用Fischgrund标准评定疗效,计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所有比较结果均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术前症状体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与B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术后1月椎间隙高度比术前均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3月椎间隙高度丢失较术后1月明显(P<0.05),术后3月、术后6月及术后12月椎间隙高度变化不明显(P>0.05)。B组术后3月与术后1月相比椎间隙高度丢失不明显(P>0.05),术后6月椎间隙高度丢失较术后3月明显(P<0.05),术后6月至术后12月椎间隙高度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3月椎间隙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术后6月、术后12月椎间隙高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腰骶角角度较术前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术后12月及末次随访腰骶角角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术后1月与术前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疼痛VAS评分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月较术后1月腰痛VAS评分、下肢疼痛VAS评分减少,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疼痛VAS评分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及下肢疼痛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月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月ODI评分较术后1月明显减少,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及末次随访ODI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末次随访跛行距离比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跛行距离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术后6月、术后12月、末次随访植骨融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骨融合比Cage融合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两组在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临床疗效优良率、短中期植骨融合率及腰椎稳定性变化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自体骨融合治疗费用低,可取得与Cage融合相似的满意疗效,但3个月内维持椎间隙高度的能力较Cage融合弱,需适当增加术后卧床时间,且有可能产生取髂骨并发症,应根据术者的手术熟练程度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用。同时,使用Cage可避免取髂骨所致取骨区域疼痛等并发症,还可相对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Cage融合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并且创伤相对较小,易于被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30)
郭振鹏,温国宏,尚晖,吴亚鹏,李兵奎[9](2016)在《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作为腰痛组,37例腰椎不稳患者作为不稳组,40例正常人(无下腰痛病史)作为正常组。摄X线片分别测量和比较叁组研究对象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结果不稳组腰椎矢状曲度显着高于正常组与腰痛组(P<0.05);而正常组与腰痛组腰椎矢状曲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腰椎活动度显着高于腰痛组与不稳组(P<0.05),腰痛组与不稳组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在腰椎不稳退变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二者对综合评估腰椎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李加立,黄忠俊,黄善武,欧阳永生,罗忠开[10](2015)在《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的效果。方法退行性腰椎不稳定患者28例,采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前和末次随访时应用日本JOA评分法评价腰椎功能,应用Suk标准判断植骨融合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35个月。28例手术时间(120.8±23.5)min,术中失血量(150.5±34.5)ml,下床活动时间(2.2±0.5)d;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4±4.8)分,明显高于术前的(9.2±3.3)分(P<0.05)。术后腰椎功能优良率为89.28%,植骨融合率为85.71%,植骨愈合时间(6.8±2.3)个月。无1例继发临近节段退变。结论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介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与非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广西医学》期刊2015年12期)
退行性腰椎不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腰椎不稳定(lumbar instability)被认为是发生下腰部疼痛的常见原因~([1]),现在对于腰椎不稳的定义及诊断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目前主要以患者的症状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资料作为诊断腰椎不稳的依据。常用腰椎动力位X线片作为诊断腰椎不稳的方法,虽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来诊断腰椎不稳,多数医生采用动力位X线片,以腰椎体滑移>3 mm,或成角>15°为腰椎节段不稳作为诊断依据。朱勇等~([2])对腰椎不稳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将腰椎不稳定义为生理负荷下腰椎失去控制异常活动的能力,腰椎处于失代偿下的非平衡状态,并会进一步导致神经刺激或神经损伤症状的疾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退行性腰椎不稳论文参考文献
[1].刘艺,陈金传,程辰,李虎,吕游.单侧与双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的有限元分析[J].山东医药.2019
[2].李翔宇,孙祥耀,孔超,孙思远,郭马超.退行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的结构因素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
[3].钟伟斌,李健,张平,朱豪东,柳昱.自体骨椎间融合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研究[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
[4].彭兵,程招军,胡炜,袁建军,朱如森.中老年腰痛患者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8
[5].陈克军,李军磊,杨志平,李晓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不同融合方式植骨治疗退行性下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8
[6].任勇,母其文,陈世孝,张福州,聂麟.数字X线摄影两种检测体位在退行性腰椎不稳患者腰椎生理功能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8
[7].滕晓.微创斜侧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的初步应用和早期分析[C].2016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8].雍坤.后路椎间自体骨融合与Cage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的比较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
[9].郭振鹏,温国宏,尚晖,吴亚鹏,李兵奎.腰椎矢状曲度及腰椎活动度与退行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6
[10].李加立,黄忠俊,黄善武,欧阳永生,罗忠开.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15
标签:退行性腰椎不稳症;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 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