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在广东珠海举行年会(论文文献综述)
朱厢炜[1](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宗立宁[2](2020)在《“缘”理论视角下周边人文交流路径研究 ——以中韩人文交流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外交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显示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就是独立创新意识逐渐增强,号召在国际外交中发出中国声音,创造能够表达中国身份的东方话语权,能够符合中国定位和需求的“中国概念”。中国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社会发展趋势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也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尝试,体现出了中国的身份认同和战略需求,也显现出了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的变化。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等核心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更是结合了实践与利益的平衡融合,成为理念转换和实践改革的先导。中国外交也出现了新的理念和方式,“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总体布局,“周边人文交流”也随之成为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研究中,仍然是西方理论占主导地位。中国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就需要参与到现有体系中,实现东西共建共治,这就需要东西逻辑根本上的互补,需要从人文历史方面着手,注入东方色彩,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从东方逻辑出发,开发优势互补的发展路径模式和新的研究视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理论,为全球治理做出东方贡献,为人文外交提供东方视角,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本论文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缘”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外交话语和东方视角,通过演绎推理、历史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结合实证分析法和政策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韩人文交流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论证,从“缘”理论视角重新解释和认识周边人文交流。本论文分七个章节,第一章从“缘”的追根溯源开始,阐述其概念内涵,及其与周边人文交流的关系,在中韩人文交流中的实践应用;第二章从“关系主义”、“身份认同”、“想象的共同体”几个核心概念入手,结合缘理论视角,阐述东西方理论逻辑的“缘”与“法”的不同之处,构建缘视角的分析框架;第三章开始至第六章,分别从“亲缘”、“地缘”、“业缘”、“神缘”四个缘路径,分别从其关系、历史、认同及想象的分析框架内,结合中韩人文交流中的实际案例进行阐述和分析,论证缘理论路径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最后在第七章中从实际案例入手,进而从理论和现实角度思考了拓展多缘路径的可能性,最后提出通过多缘路径探索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并结合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和需求,进一步探索完善“缘”理论作为东方话语体系的理论化建构。以多缘路径分析中韩人文交流,探索有效的人文交流路径,有助于朝鲜半岛及东亚局势的安全与稳定,也能够为中韩两国各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缘”理论用以分析解释“周边人文交流”,是解释和分析“中韩人文交流”的理论框架,缘理论框架下的各缘路径,则是发展中国周边人文交流的新的实践模式的探索。
李巧红[3](2018)在《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文中认为茶产业是梅州市的农业经济支柱之一。近些年来,茶叶产品竞争激烈,给尚未完善的梅州市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完善茶叶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梅州茶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阐述并整理了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梅州市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以促进梅州茶叶产业发展为目的,进行了分析探讨。对梅州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并以梅州市长沙镇小密村为实例进行研究。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梅州市茶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对小密村茶产业的研究具有以小见大的作用。在分析研究后,总结出以下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如:龙头企业越做越大,发挥着重要的整合资源和带动地区茶业发展的作用;茶叶生产基地不断建设,规模化发展趋势有利于茶叶产业进程;利益分配机制的不断改善,有利于激发各方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达成各方共赢;政府职能的发挥有利于规划茶产业发展战略,促进茶产业的长远发展。并提出了对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认为政府应当扶持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茶产业发展空间;建设茶叶种植资源基地,壮大历史名山名茶;发展有机茶栽培,推进普通茶园向有机茶园转化;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为茶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盛敏[4](2017)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饮茶史,历经数代传承流变,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和万里茶道等古代商道的拓展,中国茶在海外广泛流布与传播,各国茶饮风俗亦多发端于中国,中国茶叶出口贸易曾红极一时。然而,随着近代以来国力的衰退,中国文化失势,茶叶出口贸易一落千丈。建国以来,中国茶叶出口逐步恢复,但发展缓慢,基本维持在卖原料的低级阶段,出口结构极不合理。学界围绕中国茶叶出口的研究不少,如何突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瓶颈成为不少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分三个时期深入探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世界茶叶贸易中各国茶文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案例,对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以期为促进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与特点的紧密关联。1.早期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存在地理与时空上的相关耦合性,陆地是早期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路径,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成为早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手段。2.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都经历过历史的辉煌,中国茶文化与接受国文化融合,新的茶文化形态引导和改变着世界的茶叶消费结构和贸易格局。然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缺乏主动权,当国运衰退之时,茶文化对外传播和出口贸易双双陷入低谷。3.现当代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和发展起步较晚,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不够,交流往往成“失语”状态;茶文化对外传播与出口贸易结合不紧密,茶文化对外传播未形成文化产业,对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推动有限。从世界各国的茶叶贸易和的茶文化传播来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历史经验。向来不为国人所重视的茶文化和茶叶的宣传普及在各国茶叶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进一步突显了茶文化对外传播对茶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1.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不惜花费巨资在欧美大陆宣传本国茶叶,茶叶宣传促销和茶文化普及成为公认的促销手段,这对英国及殖民地附属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及殖民地区中国台湾等地的茶叶出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各国早期开展的一系列茶叶宣传活动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引导着世界茶叶消费结构与贸易格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成为世界茶叶贸易的主体,低价竞销引导下的袋泡茶和速溶茶风靡一时。3.全球化时代商业并购现象普遍,非价格竞争成为世界知名茶叶品牌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世界茶叶贸易中茶文化的先导性和前瞻性愈加明显,这可以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美国茶文化复兴”中窥见一斑。以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模式”为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的要素,并提出了积极有效的传播策略。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等诸要素相辅相成,形成良性的传播运行机制。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应积极发挥不同的作用,扮演好各自的角色。这既需要政府引领、组织主导,同时需要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和强化个人广泛参与。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需要让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与配合,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的成功,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总之,积极推动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许多方面大有可为。而加强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也将极大促进茶叶出口贸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王晨[5](2016)在《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文中认为合众蚕桑改良会作为近代中外蚕业改良合作中的代表性组织,其长期致力于蚕种的引进,制造以及推广,因生产原料的好坏是中国蚕业兴旺的源头所在,可以说,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相关活动,是近代中国蚕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在它的身上,集中了一般民众、政府、商界人士及外国人士对于中国近代蚕业发展的认识与构想。而该组织的发展与演进的曲折历程,也是一个传统国家向近代转型过渡中在某个领域、某一具体事物中的微观写照。作为中国蚕业的近代转型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合众蚕桑会自身也随着这种趋势进行或主动或被动的调整,这无疑赋予了它鲜明的个性及时代特征,也使其成为研究“宏观”与“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绝佳样本。在中国传统社会时期,蚕业是十分重要的副业生产项目,它的出现与发展,完美的契合了封建经济中“男耕女织”的生产分工。在明清时期,中国蚕业一度因国外需求大涨及江南整体经济环境的繁荣,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但中央政府所施行的“禁海”及“闭关锁国”政策,不但压缩了蚕业终端产品扩展其海外贸易的空间,也断绝了中外蚕业技术交流与往来的可能性。因外销不畅,蚕业出现资金缺乏,行业回报降低等现象,并且在内需增长乏力,国内消费者购买欲未有明显变化之时,此类情形进一步加剧,造成蚕业发展后续无力的局面。此时,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大格局发生剧烈变动,由此导致的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等现象,无疑与中国蚕业的发展方向构成鲜明矛盾。以日本为首的新型蚕业产品提供者及贸易者的崛起,对中国蚕业的传统优势地位形成巨大挑战,在与外部对手的竞争中,以往尚能以独家生产者身份加以掩饰的缺点,此时被无限放大。中国在蚕业生产技术、行业管理水平、生产者素质及发展理念等多个蚕业生产及发展要素上,全面落后于日本。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完成了对中国蚕业的赶超,其生产规模与外贸水平在跃居世界首位的同时,还在一直蚕食中国仅有的国际市场占有份额。蚕业的近代衰落,并非是个别现象,它也是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政治、社会新体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及理念滞后,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以蚕业、棉业、茶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的衰落及以草帽辫、猪鬃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畸形发展,也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新常态”。为扭转蚕业颓势,早在清末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就开始筹议蚕业的改良与转型,但受到政治气候及中外交流渠道闭塞的影响,这种改良尚未脱离“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朴素理论范畴。其具体活动的执行,不是依靠某些力图通过举办类似洋务来积攒政治资本及口碑的地方实力派官僚,就是被托付于任职于海关部门,在个人行动及资金支出方面不受官方监督的外籍职员。即便如此,相对零散与简单的早期蚕种改良活动,为后世该事业的继续发展积攒了可贵的实践经验,也使国人看到了利用外来技术、外来人员服务于中国蚕业改良的可行性。北洋政府成立后,政府对蚕业关注有所增强,但其总体的衰落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好转。欧战爆发后,欧洲蚕业因法国、意大利等蚕业生产国的相继参战,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几近消失,中国蚕业得到了宝贵的喘息与发展时间。但在战事引起的国际蚕业贸易格局动荡中,日本及美国得利最大,前者进一步巩固了其蚕业生产第一强国地位,后者则成为世界生丝的最大进口国,这无疑为中国蚕业改良带来了新的压力。作为蚕业的主要经营者,江浙地区丝商群体为自身生存及经济利益考虑,依靠逐步健全的团体组织,向政府方面提出了改良中国蚕业的倡议,这无疑与官方发展蚕业,增加税收的想法不谋而合。战后,欧洲经济亟待振兴,但其自身生产资料与生产力的缺乏使法、意等国不得不从发展本国蚕业考虑,寻求与中国的合作,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即是这种中外双边需求互相协调下的最终产物。美国、日本则各自从扩大原料来源及掌握中国蚕业状况的角度出发,对组织成立也持支持态度。受外交及贸易关系的影响,改良会中的政商势力、中外势力、外国势力,围绕组织成立初期的经费、管理及会员范围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与博弈,最终在各方的调和与妥协下,合众蚕桑改良会确立了以官方派驻监理员、丝茧总公所及法国人员三方在名义上共同掌权的初步组织体系。而北洋政府时期外人在华的特殊地位与商人势力的膨胀,使官方代表在会中地位尴尬,长期游离于政府监督管控体系的合众蚕桑改良会虽然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购种、发种业务,但其并未对中国蚕业的转型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帮助。南京政府成立后,在“革命”意识与理论的指导下,国家公权力逐步渗入社会的各个层面,也使旧有传统产业及社会团体组织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蚕业方面也不例外,政府方面首先对其宏观发展规划进行了重新修订,并且以官方力量为先导,一批隶属于政府管理的蚕业组织与机构相继建立。而作为旧政府时代,江浙地区规模最大的蚕业改良组织,合众蚕桑改良会在人员、组织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利用价值,为此,国民政府通过积极对外交涉,派遣专员办理的方式,完成对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从而将其纳入以行政权力为保证与基础的整体蚕业改良体系中。此时,受政府推动及西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影响,中国蚕业改良体系也在理论研究及活动形式上发生着自主蜕变。以往单纯注重蚕种改良的相关组织,纷纷向育种、试验、销售、推广等方面拓展业务,这种变动在合众蚕桑改良会表现的较为明显,以设立蚕种推广所及镇江蚕种制造场为代表,会中的核心业务开始向盈利化、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经济支持力度降低后的现实需要,也是完成改组后,延续组织寿命,增强自身竞争性与生存能力的主动求变之策。南京政府成立后,随着国家公权力对行业深入及民族意识的高涨,合众蚕桑改良会不得不面临被官方接收与改组的命运,而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有所提升,外国政府方面对政府旨在收回主权、削弱外籍人员地位的改组工作也予以积极配合。而随着外部经济形势、安全形势的急转直下,30年代中国政府在政治、经济方面陆续施行了“统制政策”,在这一轮的政治经济格局变动中,合众蚕桑改良会逐步走向式微,这也是该时期无数类似组织的最终命运,这种“官强民弱”的相对失衡现象,也与北洋时期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国家角色缺失、整体经济社会环境未发生根本转变之际,单纯依靠某个组织来拯救蚕业积贫积弱的整体局面的做法并不现实,但其长达十余年的实践活动并非毫无作用。作为以沈联芳、葛敬中、何尚平等人为代表的各界人士参与近代蚕种改良的心血结晶,合众蚕桑改良会不但为日后中国蚕业的复兴与腾飞积蓄了力量,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也为中国现代农业的转型与对外合作提供了宝贵借鉴。
本刊讯[6](2013)在《2013年广东茶行业重点新闻回顾》文中提出2013年的广东茶行业,有"节俭风"影响下的高端礼茶消费受到制约,有普洱的再度"疯狂",有网络消费的兴盛重解了市场格局,有广、深两大茶博会的双龙会,有英德红茶文化节,有茶艺师技能大赛……所有的一切都显示,广东茶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节俭、务实的思潮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广东茶界上下也必然与时俱进,务实发展、服务民生。由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赢周刊·中国茶商》共同整理,站在行业的高度,以媒体的视角,梳理了2013年广东茶行业重点新闻回顾,以此激励广东茶行业在2014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张华[7](2012)在《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里程碑式的进步,城市的发展承载着人类社会变迁的印记和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开拓典型个案城市发展的研究是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内有益的尝试。中山古称“香山”,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珠江下游入海口,历史上包括了中山、珠海、澳门三地,香山文化一脉传承使三地在文化上共同繁衍。香山自南宋绍兴22年(1152年)设县建城,迄今已有860年,民国十四年(1925年)为纪念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而易名中山。本文以近代中山城市发展为研究课题,基于史料的梳理和田野的调查工作,将纵向分段论述与横向专题研究相结合,力图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的历史作多角度、长时段的分析,全面深入地反映近代中山城市经济的成长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社会变迁,探析城市发展演进的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研究范畴及相关概念界定,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进而说明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基本史料。正文部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回顾了中山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以及古代中山城市发展的概况和特点,并以时间为顺序,以鸦片战争后的开埠、中华民国建立和抗日战争爆发作为切点,将近代中山城市历史分为三个阶段,主要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城市发展的概况。下篇是横向的专题研究,对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特征及其演变特点进行总结和思考,将近代中山与近代两个特别的城市--南通与广州做比较研究,尝试对近代中山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做出评估;并梳理出一些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个性化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着重探讨了香山商业思想、政要名人和华侨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而选择近代中山城市有代表性的街区、建筑和村镇进行赏析。论文从多层面反映了中山城市的近代化变迁及其形成的独特的城市风貌。近代中山的城市发展历程是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下,从中国岭南边陲普通农业聚落向近代城市演变的过程。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交汇冲击在近代的中山逐渐演化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香山文化,进一步在物质形态上演变出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的中西合璧的风貌特色。近代中山的城市形态特征体现在由封闭转为开放的地域空间和街巷肌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城市整体格局;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城市建筑风貌。其城市形态的演变有着典型的城市商业外溢过程和比较彻底的城市现代化改造运动。中山堪称是“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先驱性”是根植于香山文化、香山人、香山城市的基因。近代以来,得“开风气之先”的香山人迈开了走向世界的脚步,香山地区涌现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如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着名思想家、洋务实业家郑观应;洋务运动的“商办之首”唐廷枢;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陆皓东;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中国民族百货业先驱、四大百货公司创始人马应彪、郭乐、李敏周、蔡昌等等。他们以中国和家乡为广阔的舞台,对于近代中山城市在物质、理念、精神、心态层面建设的意义可谓既深且远,近代中山城市亦因此而焕发了蓬勃的生机。如果说,近代南通的建设体现了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辉煌,那么近代中山的发展则演绎了一个群体与一座城市的神话。从这一视角来讲,中山堪称“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文化化人,润物无声。一座具有美好未来的城市,必然更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一个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地区,必然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的研究填补了对近代中山城市发展历史进行系统而整体的考察研究之空白,期待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山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润霞,薛媛元[8](2012)在《2010年新诗纪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1.《2010年新诗纪事》是关于诗歌史实的年度编年大事记,所记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内发生的有关诗歌活动、诗歌现象、诗歌创作、诗歌会议、诗歌评奖、诗刊发布等与诗歌有关的史事,地域主要以中国大陆为主,也涵盖台湾、香港和澳门的部分诗歌史
檀云坤[9](2012)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在两岸经贸乃至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两岸经贸合作,农业为先、农业为重。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取得显着成效。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两岸经贸合作的密切发展和《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的全面实施,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进一步深化。作为区域农业合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未来的路要怎么走?目前,理论界对海峡两岸农业合作、闽台农业合作的研究不少,而对ECFA背景下两岸农业合作问题的研究还较少,特别是对海峡两岸农业领域的一体化问题缺乏系统深入研究,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尚无明确定义;对两岸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也不少,但更多的是借鉴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来分析。笔者认为,海峡两岸农业区域合作是“一个中国之内的两个不同经济主体或两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鉴于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特殊性,不能简单运用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欧盟模式、东欧模式等国外经验或理论的推演,来寻找两岸农业区域合作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在论文前期研究中首创提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观点,并对其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在大陆和台湾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农业合作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以获取海峡两岸农业经济集聚效应、协调效应和互补效应、增进两岸农民福祉为宗旨,以降低两岸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要素在两岸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目标,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强政策协调,消除制度障碍,实现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的过程或状态。30多年来,两岸农业合作沿着“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的轨迹步步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两岸农业在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近年来,两岸农产品贸易虽然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但仍然存在着双向流动不畅、贸易总额偏小等问题;两岸农产品贸易仍存在障碍,贸易成本仍然偏高。两岸农业产业合作虽然表现为不断升级态势,但仍存在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受限、农业技术溢出效益低、“双赢”效果有待提升等问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存在障碍,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两岸在农业经营管理、农民合作组织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如何消除贸易障碍,降低两岸农产品贸易成本;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提高两岸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有利效应;缩小经营管理水平差距,提升两岸农业一体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结合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构建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理论分析框架,分析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分析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目标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为推进两岸农业合作,乃至两岸经贸交往提供决策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一,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得出若干研究启示。第二,对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运用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产业分工和竞争优势、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非博弈合作和博弈合作理论,结合两岸农业合作发展的实践,对两岸农业合作的机理进行探讨,并建立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三,分析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通过对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发展及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两岸农业一体化的一般规律。第四,实证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通过对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天福集团、台湾农民创业园三种促进一体化类型的分析,验证两岸农业一体化的规律。第五,研究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重点分析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并通过引力模型,以水果贸易为例,实证分析关税税率下降对两岸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第六,研究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运用双对数回归模型,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和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两个维度,实证分析要素流动对两岸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两岸农业合作的有关数据,分析两岸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流动情况和流动障碍。第七,分析两岸农业一体化发展趋势;提出合作模式选择的4条原则,选择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基本合作模式。第八,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要建立两岸农业协调机制、培育两岸农业物流产业、促进两岸要素双向流动、提升两岸农业合作实效、突出闽台区域先行先试等五方面推进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政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是必然趋势。从实践角度来看,两岸农业合作是“分离→交流合作→携手→联手→整合→融合”逐步深化的过程。当前,两岸经贸往来日益频繁、ECFA的签署和实施,以及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两岸农业的比较优势,即两岸在农业发展阶段、农业产业结构、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生产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是两岸农业合作的基础和动力;合理两岸农业分工、合作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是深化两岸农业合作的潜力所在。虽然,两岸农业合作还存在政治、经济、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增加了合作的成本,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交流的进一步深入,这些制约因素将逐步得到消除,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全新阶段,实现其终极目标——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即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和农业经营管理一体化。(二)在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目标推进过程中,农产品贸易、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农业产业的分工往往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并依托一定的载体,或以某种形式呈现出来。两岸农产品物流推动、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产业集群发展等合作类型,对加快两岸农业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三)两岸农产品贸易问题主要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两岸的政策因素增加了农产品的贸易成本。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比较低,两岸贸易成本仍比较高。关税对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不显着,农产品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贸易有较大的影响;两岸直航有效地促进了两岸的农产品贸易,但目前仍要绕经第三地转口进入大陆或台湾,导致运输成本仍然居高不下。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农产品流通不应有关税,应该是个物流的范畴。大陆方面可以在前期对台湾开放部分农产品的基础上,对台湾农产品全面开放,对台湾所有输入农产品在原产地的条件下实行“零关税”,促进两岸农产品的贸易,提高人民的福利指数。(四)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有利无害。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不但对台湾地区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农产品进口、劳均农业产值均没有显着影响,台湾当局所担心的“替代出口效应”、“逆进口效应”等引起的“贸易抑制效应”、岛内农业“空心化”问题与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且,拓展了台湾农业发展空间和农民增收渠道。台湾当局对台商赴大陆农业直接投资设限,是基于“选举政治”等政治因素的考量。(五)两岸农业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台资农业企业的示范性、带动性还不够,发挥的作用还不够。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省的农业GDP、农产品出口、劳均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收入均没有显着影响,可能是由于投资规模小、引进层次低、技术溢出效益低、产品内销化趋势明显和辐射范围窄等因素而致。今后工作中,要对两岸农业合作的重点和方向重新定位,促进对台引进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更加注重推广、更加注重实效、更加注重“双赢”,让广大农民能够分享对台合作的成果。(六)两岸农业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仍不畅通,两岸农业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最主要的障碍来自台湾当局对大陆农业投资和技术输出的限制和陆资赴台投资农业的限制;同时,台商对大陆农业直接投资中遇到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金融支持不够、产品市场销售不畅、土地获取困难等各种要素流动障碍。(七)两岸农业合作在不同的阶段其合作模式和特点不同,政府在政策选择上要有利于资源优配、互利双赢、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服务,促进合作模式的多元化。
宋江涛[10](2012)在《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文中指出地域建筑文化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系统,跨地域、跨文化、跨门类地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不仅继承本土文化传统,同时也对不同地域的优秀建筑文化、包括其他艺术传统进行广泛吸纳,并与当代文化思潮和建筑观念进行创造性融合。在全球化的当代语境下,加强对地域建筑文化的考察与研究,发现与当前时代精神相契合的文化内涵,保持建筑与地方风貌、周围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协调性,突出地域个性并将这种魅力传承下去具有现实意义。地域建筑的提出,虽然对全球化表现出抵抗姿态和批判精神,但它却是以全球化为背景和前提,对当代建筑地域性的多层次内容及其关系进行整合,更能反映设计活动的具体情况,是处理全球化与地域性、现代与传统矛盾的具体方法,也是协调地域建筑活动中主客观关系的实际手段。本文选取地域性作为研究视角,论述珠三角地区的环境、文化对当代博物馆建筑产生的影响,以地域要素的分类阐释和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研究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形态特征,并以此分析珠三角博物馆的形态变化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虽然传统的类型建筑学研究不能涵盖当代博物馆建筑的巨大进步,但是博物馆建筑呈现的转变恰好是博物馆发展最新的直接体现。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为论文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具体的设计方法与表达研究和提出应对策略,包括第三、四、五、六章和结论。第一章讨论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和方法,概括与梳理了博物馆及博物馆建筑发展现状,并对国内外博物馆建筑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最后讨论了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章首先对国内外地域建筑理论发展进行了总结,讨论了文化多样性、现代性与地域主义之间的关系,并对当前国内外博物馆在地域方面的创作实践做了一个回顾,最后对珠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环境、建筑文化特征和传统建筑特点、传统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做了背景分析。第三章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外部空间环境几个方面分析珠三角地区博物馆总体布局特点,并对博物馆总体布局的影响因素展开讨论。第四章从建筑自身外部形态和自然、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建造技术、材料特性四个方面研究了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外部形象的地域性特征。第五章讨论了珠三角地区展品的地域环境信息、展示空间适应性、光环境和绿色生态因素对该地区博物馆展示平面组织、空间布局的影响。第六章在对珠三角地区博物馆的建筑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的基础上,给出博物馆在新理论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应对策略,讨论博物馆发展趋势,提出走向开放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创作来应对自然、人文环境的新变化,并介绍了几个珠三角地区正在兴建的博物馆项目。结论部分总结了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以及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在广东珠海举行年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在广东珠海举行年会(论文提纲范文)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2)“缘”理论视角下周边人文交流路径研究 ——以中韩人文交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文献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缘文化溯源 |
第一节 “缘”之本义 |
第二节 “缘”与五缘学说 |
第三节 “缘”与周边人文交流 |
第四节 “缘”与中韩人文交流 |
第二章 基于缘理论视角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缘”与“法” |
第二节 “缘”与“关系主义” |
第三节 “缘”与“身份认同” |
第四节 “缘”与“想象” |
第三章 深化周边人文交流的“亲缘”路径探析 |
第一节 亲缘关系 |
第二节 亲缘历史 |
第三节 亲缘认同与交流 |
第四节 亲缘想象与交流 |
小结 |
第四章 深化周边人文交流的“地缘”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地缘历史 |
第三节 地缘认同与交流 |
第四节 地缘想象与交流 |
小结 |
第五章 深化周边人文交流的“业缘”路径探析 |
第一节 业缘关系 |
第二节 业缘历史 |
第三节 业缘认同与交流 |
第四节 业缘想象与交流 |
小结 |
第六章 深化周边人文交流的“神缘”路径探析 |
第一节 神缘关系 |
第二节 神缘历史 |
第三节 神缘认同与交流 |
第四节 神缘想象与交流 |
小结 |
第七章 开展周边人文交流的多缘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开展周边人文交流的多缘路径 |
第二节 拓展中韩人文交流的多缘路径 |
第三节 探索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的多缘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3)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茶叶的概念 |
1.4 文献综述 |
2 我国茶产业化相关理论及我国已有发展模式 |
2.1 作用和目的 |
2.2 茶产业相关理论 |
2.2.1 茶产业化内涵 |
2.2.2 合作组织理论 |
2.3 我国茶产业主要发展模式 |
2.3.1 利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模式 |
2.3.2 茶类品牌化驱动产业化模式 |
2.3.3 大规模茶叶基地带动产业化模式 |
2.3.4 专业茶叶市场拉动产业化模式 |
2.3.5 茶叶贸易公司驱动产业化模式 |
2.3.6 涉茶多方协调发展产业化模式 |
2.3.7 以茶文化发展产业化模式 |
2.4 经典模式介绍——福建省安溪县茶产业发展模式 |
3 梅州市茶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3.1 茶叶产业发展历史 |
3.2 梅州茶叶的主要经营方式 |
3.2.1 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
3.2.2 茶叶专业合作社 |
3.2.3 龙头企业主导 |
3.3 梅州茶叶的生产分布与知名茶叶品牌 |
3.4 长沙镇小密村茶产业的案例分析 |
3.4.1 茶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 |
3.4.2 茶产业的升级发展 |
3.4.3 案例小结 |
3.5 梅州茶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1 栽培技术水平不高,茶叶单产较低 |
3.5.2 茶产业规划不到位,有机茶占比较少 |
3.5.3 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创新不足 |
3.5.4 缺乏专业人才,生产效率受限 |
3.5.5 品牌化发展不够,产品仅限于当地市场 |
4 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
4.1 福建安溪与梅州市茶产业发展对比 |
4.2 促进梅州市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
4.2.1 政府扶持茶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
4.2.2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加大品牌建设与宣传力度 |
4.2.3 建设茶叶种植资源基地,壮大历史名山名茶 |
4.2.4 茶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茶产业发展空间 |
4.2.5 发展有机茶栽培,推进普通茶园向有机茶园转化 |
4.2.6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为茶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贸易研究现状 |
1.1.1 国内研究 |
1.1.2 国外研究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基础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2.1 中国茶传播的主要路径 |
2.1.1 丝绸之路 |
2.1.2 茶马古道 |
2.1.3 万里茶道 |
2.1.4 海上丝绸之路 |
2.2 早期中国茶文化传播与茶叶贸易的历史及主要特点 |
2.2.1 关于早期传播的各种说法 |
2.2.2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的历史 |
2.2.3 早期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三章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贸易 |
3.1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1.1 北传俄罗斯 |
3.1.2 茶入西欧 |
3.1.3 华茶在欧洲的贸易 |
3.2 中国茶在美洲和非洲的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 中国茶文化在亚洲地区的继续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3.3.1 茶在南亚与东南亚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3.2 茶在日本的继续传播与贸易往来 |
3.3.3 茶在朝鲜半岛的继续传播与出口贸易 |
3.4 近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和茶叶出口的主要特点及相互联系 第四章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 |
4.1 现当代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格局 |
4.1.1 世界茶叶生产格局 |
4.1.2 世界茶叶贸易格局与变迁 |
4.2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贸易 |
4.2.1 现当代中国茶叶生产状况 |
4.2.2 现当代中国的茶叶出口贸易概况 |
4.2.3 现当代中国茶叶出口贸易中的问题 |
4.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复兴与对外传播 |
4.3.1 台湾茶文化复兴 |
4.3.2 大陆茶文化复兴 |
4.3.3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 |
4.3.4 现当代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中的问题及与茶叶出口的相互联系 第五章 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经验及启示 |
5.1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各国茶叶宣传与茶文化普及 |
5.1.1 各国的宣传经验 |
5.1.2 启示 |
5.2 二战前后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1 茶叶跨国公司的崛起 |
5.2.2 英国市场 |
5.2.3 美国市场 |
5.2.4 启示 |
5.3 全球化时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世界茶叶贸易和茶文化传播 |
5.3.1 跨国企业并购茶叶公司 |
5.3.2 美国茶文化复兴 |
5.3.3 全球化时代世界一流茶叶品牌文化分析 |
5.3.4 启示 第六章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要素分析 |
6.1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内容 |
6.1.1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体系 |
6.1.2 中国茶文化的性质与特点 |
6.2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主体 |
6.2.1 政府 |
6.2.2 社会组织 |
6.2.3 企业 |
6.2.4 个人 |
6.3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媒介 |
6.3.1 实物形象 |
6.3.2 书籍报刊 |
6.3.3 广播影视 |
6.3.4 新媒体 |
6.4 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受众 |
6.4.1 受众属性与分类 |
6.4.2 东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共通性 |
6.4.3 西方文化圈受众的文化差异性 第七章 全球化背景下促进茶叶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
7.1 政府引领茶文化传播 |
7.1.1 纳入国家战略 |
7.1.2 重构茶文化 |
7.1.3 优化传播方式 |
7.2 组织主导茶文化传播 |
7.3 发挥企业的主角作用 |
7.3.1 加强茶文化营销 |
7.3.2 打造中国茶叶品牌 |
7.3.3 细分国际市场 |
7.4 强化个人广泛参与 |
7.4.1 加强人际传播 |
7.4.2 加强个人传播 |
7.5 案例分析--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 |
7.5.1 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周”事件表 |
7.5.2 案例分析 |
7.5.3 评述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作者简历 |
(5)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及问题的提出 |
2、学术史回顾 |
3、研究空间及概念界定 |
4、本文主要研究路径及章节 |
第一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初创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蚕桑业及其困境 |
1. 整体经济形势的萧条 |
2. 蚕桑业生产技术水平的盛极而衰 |
3. 日本蚕业的崛起及与其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冲击 |
第二节 晚清民末蚕桑改良事业的初步开展 |
1. 清末民初振兴蚕业的论争与实践 |
2. 清末民初蚕桑改良的进步与局限 |
第三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筹组及其成立 |
1. 外籍人员对于中国蚕丝业的担忧与扶植构想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正式成立 |
3. 中心组织形式及主要负责人的确立 |
4. 地方性组织网络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内部权力纷争 |
第一节 欧战后各国在“华丝振兴”问题上的不同面相 |
1. 美国、法国对华丝的扶植 |
2. 日本独霸中国生丝厚利的企图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变动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1. “有碍主权”问题 |
2. 日本参会问题 |
3. 经费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第一节 新政府对蚕业发展的全面介入 |
1. 制定宏观发展规划 |
2. 建立健全相关组织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改组 |
1. “费由我出,政则他人”:外人掌控下的合众蚕桑改良会 |
2. 新政府社团改组政策的初步实施 |
3. 围绕“交权”及“改组”的中外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核心业务革新 |
第一节 中国蚕桑改良系统与机制的西化倾向 |
1. 对蚕业问题认识的趋新与深化 |
2. 新型蚕业改良活动的开展 |
第二节 合众蚕桑会蚕业改良思路与方式的嬗变 |
1. 由“购买”到“制种” |
2. 由“分发”到“指导”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众蚕桑改良会的蚕业教育活动 |
第一节 合众蚕桑改良会介入蚕业教育的形式演进 |
1. 合众蚕桑改良会自立教育机构早期设想及探索 |
2. 与高等教育机构的合作 |
第二节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创办与发展 |
1. 中国女子蚕业教育的兴起 |
2. 合众蚕桑改良会镇江女子蚕业学校的筹组与发展 |
3. 职业去向与生源:镇江女子蚕业学校与蚕业近代化的双向互动 |
4. 镇江女子蚕业蚕校的突破与独特性 |
5. 合众蚕桑改良会科研事业的后续进行 |
本章小结 |
结语 蚕桑改良组织的近代命运与传统农、蚕业的转型困境 |
附录(一)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章程暨监理员规程》 |
附录(二)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办事细则》 |
资料来源及参考文献 |
后记 |
(6)2013年广东茶行业重点新闻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广东茶产业呈现新趋势 |
“节俭风”促粤茶市理性回归 |
“2013全民饮茶日”广东区域活动盛大举办 |
珠三角普洱圈“马太效应”凸显 |
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举办 |
珠三角茶城遍地开花 |
广、深两大茶博会上演双龙会 |
首届中国英德红茶文化节隆重举行 |
广东茶艺师职业技能大赛人才辈出 |
首届中国茶界“鼎承奖”结果揭晓 |
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成立蔡金华当选会长 |
(7)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1.2 研究的范畴及概念界定 |
1.2.1 城市的定义 |
1.2.2 近代化与城市发展 |
1.2.3 城市形态与城市史 |
1.2.4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 |
1.3.1 城市史学的形成和发展 |
1.3.2 外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3.3 中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 |
1.3.4 中山城市史的前期研究成果 |
1.4 本课题的研究框架、理论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2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上篇:纵向发展研究 |
第二章 近代中山(香山)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历史人文背景 |
2.1 中山(香山)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 |
2.1.1 自然环境概况 |
2.1.2 自然地理的变迁 |
2.1.3 密布交错的河海水道 |
2.1.4 频繁的自然灾害 |
2.2 中山(香山)城市的人文历史背景 |
2.2.1 行政建制的历史 |
2.2.2 民族与人口 |
2.2.3 移民的作用 |
2.2.4 社会风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古代香山城市发展的概况和特点 |
3.1 香山古城选址的独到之处 |
3.1.1 充分利用地理环境条件 |
3.1.2 注重避免台风和暴雨灾害 |
3.1.3 崇尚天地合一的风水格局 |
3.2 古代香山城市建设的概况 |
3.2.1 石岐山---城区聚落的起源 |
3.2.2 铁城---城市建设的开端 |
3.2.3 城墙的历史---城市建设的印迹 |
3.3 商贸的勃兴对古代香山城市发展的促进 |
3.3.1 香山商贸的兴起和演变 |
3.3.2 城区商业空间和乡村墟市的发展 |
3.3.3 城区空间突破城墙束缚向城外逐渐扩张 |
3.3.4 商业集镇逐步成为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 |
3.4 古代香山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 |
3.4.1 城市的公共设施分布 |
3.4.2 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 |
3.4.3 从城市形态的理论标准看香山城市的空间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香山城市的演进(1840~1911) |
4.1 香山侨乡社会的初步形成 |
4.1.1 早期香山海外移民的历史 |
4.1.2 鸦片战争后香山的“出洋潮” |
4.1.3 容闳与晚清留美香山幼童 |
4.1.4 侨乡社会在内外互动中渐成 |
4.2 香山买办的崛起 |
4.2.1 香山买办群体的形成 |
4.2.2 香山买办独领风骚 |
4.2.3 香山买办对家乡的影响 |
4.3 香山商贸的兴盛和近代工商业的起步 |
4.3.1 香山商贸的兴盛 |
4.3.2 香山近代工商业的起步 |
4.3.3 香山商务局(商会)的诞生 |
4.4 香山城市商业外溢和商业集镇形成的加速 |
4.4.1 香山城市商业外溢的加速 |
4.4.2 香山商业集镇形成的加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国前期中山(香山)城市的变迁(1912~1937) |
5.1 中山(香山)政区设置 |
5.2 中山(香山)侨乡社会的蓬勃发展 |
5.2.1 中山侨乡社会的定型和发展 |
5.2.2 香山归侨积极投身民国地方政治 |
5.2.3 四大百货彰显香山侨商实业成就 |
5.3 中山(香山)近代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
5.3.1 贸易和商业的持续畅旺 |
5.3.2 近代民族工业的迅猛发展 |
5.3.3 近代金融业的迅速增长 |
5.4 中山(香山)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开展 |
5.4.1 城市建设的行政管理机构 |
5.4.2 城乡公路交通的建设 |
5.4.3 石岐城区的扩展与融合 |
5.4.4 石岐城区总体形态的变化 |
5.4.5 乡镇村落的建设风貌 |
5.4.6 中山港无税口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国后期中山城市的曲折发展(1937~1949) |
6.1 中山政区设置 |
6.2 中山工商业的萧条和战后复苏 |
6.2.1 工商业的萧条 |
6.2.2 战后工商业的复苏 |
6.3 中山侨乡社会的破败和战后恢复 |
6.3.1 侨乡社会的破败 |
6.3.2 战后侨乡社会的恢复 |
6.4 中山城市建设的曲折历程和缓慢发展 |
6.4.1 城市建设的曲折历程 |
6.4.2 城市建设的缓慢发展 |
6.4.3 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6.5 本章小结 |
下篇:横向专题研究 |
第七章 近代中山城市形态特征及城市历史地位评估 |
7.1 近代中山城市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特点 |
7.1.1 由封闭转为开放的地域空间和街巷肌理 |
7.1.2 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城市整体格局 |
7.1.3 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城市风貌 |
7.1.4 城市形态的演变特点 |
7.2 中山堪称“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 |
7.2.1 伟人故里——现代民主革命源头 |
7.2.2 中国近代化社会变革的重要源头 |
7.2.3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勃兴的重要源头 |
7.2.4 中国近代工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头 |
7.2.5 农耕文明——海洋文明交会冲击的典型代表 |
7.3 近代南通与近代中山的比较研究 |
7.3.1 比较研究的缘由 |
7.3.2 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
7.3.3 中山:“中国近代文明先驱之城” |
7.3.4 比较总结:各具代表性的典型个案城市 |
7.4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香山商业思想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 |
8.1 香山商业思想的历史渊源 |
8.2 香山商业思想内涵及其对中山的影响 |
8.2.1 重商思想 |
8.2.2 商战思想 |
8.2.3 洋为中用 |
8.2.4 敢为天下先 |
8.3 香山商业思想影响下的近代中山城市建设 |
8.3.1 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立县” |
8.3.2 城市商业片区的簇群发展 |
8.3.3 城市商业交通的迅速拓展 |
8.3.4 城市商业建筑的大量涌现 |
8.4 香山商业思想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 |
8.4.1 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8.4.2 对工商业的影响 |
8.4.3 对商业经营模式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香山政要名人与近代中山城市建设 |
9.1 直接影响: |
9.1.1 陈天觉:香山立县、扩大县境 |
9.1.2 吴铁城:拆除城墙、修筑马路 |
9.1.3 唐绍仪:立模范县、建无税港 |
9.1.4 根植于香山文化的共同点 |
9.2 深层影响:孙中山 |
9.2.1 孙中山政治理念的影响 |
9.2.2 “孙中山纪念”文化的影响 |
9.2.3 伟人效应的彰显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香山华侨与近代中山城市发展 |
10.1 华侨县长及其对近代中山城市建设发展的推动 |
10.1.1 拆除城墙修筑马路 |
10.1.2 城市主干道的确定 |
10.1.3 中山模范县建设 |
10.2 侨资侨汇对近代中山城市建设发展的影响 |
10.2.1 侨汇对中山城市建设的贡献 |
10.2.2 华侨投资对中山城市发展的贡献 |
10.3 华侨对近代中山村落建设发展的影响 |
10.3.1 永安百货创始人郭氏兄弟与竹秀园 |
10.3.2 澳洲华侨郑泗全与中山濠头乡 |
10.3.3 先施百货创始人马应彪与中山沙涌村 |
10.3.4 美国华侨周崧与中山沙溪镇龙头环乡 |
10.4 归侨带回的新视野、新理念、新技术对中山建设的影响 |
10.4.1 归侨带回的新视野:重商求实 |
10.4.2 归侨带回的新理念:股份集资 |
10.4.3 归侨带回的新技术:建筑技术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中山历史文化街区和近代中山优秀村镇与建筑 |
11.1 中山市和珠海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述 |
11.1.1 中山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11.1.2 珠海市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概况 |
11.2 中山历史文化街区 |
11.2.1 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 |
11.2.2 西山寺历史文化街区 |
11.2.3 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 |
11.2.4 沙涌历史文化街区 |
11.3 近代中山优秀建筑 |
11.3.1 孙中山故居 |
11.3.2 杨殷故居 |
11.3.3 郑观应故居 |
11.3.4 沛勋堂(郭顺故居) |
11.3.5 马公纪念堂(马应彪故居) |
11.3.6 陈芳故居和梅溪牌坊 |
11.3.7 烟墩山塔 |
11.3.8 永安公司(永安侨批局) |
11.3.9 中山纪念中学民国建筑群 |
11.3.10 永安里民居群 |
11.4 近代中山优秀村镇 |
11.4.1 南朗镇翠亨村 |
11.4.2 唐家湾镇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中山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策略探讨 |
12.1 让“文化强市”成为中山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 |
12.1.1 深刻认识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和特色 |
12.1.2 进一步发挥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先导作用 |
12.2 将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作为中山文化建设的核心 |
12.2.1 拓展对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内涵的认识 |
12.2.2 完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机制 |
12.2.3 建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资金制度 |
12.3 以保护规划为纲领加强中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
12.3.1 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
12.3.2 要着力避免“建设性破坏”的保护倾向 |
12.3.3 要着力克服空间保护与功能开发利用脱节的倾向 |
12.3.4 要采取多元化的手段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
12.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古代香山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附录 2:晚清时期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附录 3:民国期间重要的城市建设事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内容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 2 文献综述 |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 |
2.2 海峡两岸经贸合作 |
2.3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 |
2.4 研究启示 3 基本构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基本构想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基本内涵 |
3.2 理论基础 |
3.2.1 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 |
3.2.2 贸易效应与投资效应 |
3.2.3 产业分工与竞争优势 |
3.2.4 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 |
3.2.5 两岸合作的政策博弈 |
3.3 分析框架 |
3.4 本章小结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基础与发展 |
4.1 农业合作基础 |
4.1.1 农业发展阶段 |
4.1.2 农业产业结构 |
4.1.3 农产品市场 |
4.1.4 农业生产要素 |
4.1.5 农业经营管理 |
4.1.6 农产品生产成本 |
4.2 农业合作现状 |
4.2.1 农业合作发展历程 |
4.2.2 农产品贸易 |
4.2.3 农业直接投资 |
4.3 存在主要问题 |
4.3.1 农产品贸易 |
4.3.2 农业直接投资 |
4.4 本章小结 5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实证分析 |
5.1 农产品物流推动实证: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
5.1.1 基本运作情况 |
5.1.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2 台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实证:天福集团 |
5.2.1 基本运作情况 |
5.2.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3 产业集群发展实证:台湾农民创业园 |
5.3.1 基本运作情况 |
5.3.2 对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6 海峡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
6.1 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程度 |
6.1.1 研究方法选择 |
6.1.2 产品选择与数据来源 |
6.1.3 两岸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相关性 |
6.2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1 大陆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2 台湾农产品贸易政策 |
6.2.3 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比较 |
6.2.4 贸易政策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2.5 影响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其他因素 |
6.3 关税税率降低对两岸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6.3.1 研究方法选择 |
6.3.2 研究对象概述 |
6.3.3 引力模型构建 |
6.3.4 研究数据来源 |
6.3.5 回归分析结果 |
6.3.6 研究结论 |
6.4 本章小结 7 海峡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
7.1 生产要素流动对海峡两岸农业发展的效应 |
7.1.1 台商对大陆直接农业投资对台湾农业发展的影响 |
7.1.2 台商对福建农业直接投资对福建农业发展的影响 |
7.2 两岸农业生产要素一体化的影响因素 |
7.2.1 土地要素流动 |
7.2.2 劳动力要素流动 |
7.2.3 资本要素流动 |
7.2.4 技术要素流动 |
7.2.5 经营管理要素流动 |
7.3 本章小结 8 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及模式选择 |
8.1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
8.1.1 发展机遇 |
8.1.2 发展趋势 |
8.2 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
8.2.1 基本原则 |
8.2.2 总体导向 |
8.2.3 模式选择 |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
(10)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研究课题的提出 |
1.1.2 博物馆建筑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3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地域性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博物馆的定义与分类 |
1.3 文献综述和研究指导思想 |
1.3.1 博物馆学及相关领域 |
1.3.2 建筑学及相关领域 |
1.3.3 研究指导思想 |
1.4 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的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
1.4.1 课题的研究对象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3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4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地域性研究理论背景 |
2.1 地域主义缘起 |
2.1.1 地域性相关概念 |
2.1.2 地域主义缘起、形成和发展 |
2.1.3 文化多样性与地域主义 |
2.1.4 现代性与地域主义 |
2.2 外国博物馆地域创作实践 |
2.2.1 适应地方气候、与地形地貌融合 |
2.2.2 运用材料特性、重视适宜技术 |
2.2.3 适应人文环境、与场所对话 |
2.3 中国地域建筑研究与博物馆建筑实践 |
2.3.1 中国地域建筑理论研究 |
2.3.2 地域性建筑设计手法 |
2.3.3 中国博物馆建筑地域性实践 |
2.4 岭南、珠三角地区建筑地域性背景分析 |
2.4.1 自然地理特征 |
2.4.2 建筑文化特征 |
2.4.3 传统建筑发展特点 |
2.4.4 现代建筑技术特点 |
2.5 小结 |
第三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总体布局地域性研究 |
3.1 自然环境下的布局特点 |
3.1.1 影响博物馆选址的要素 |
3.1.2 城市山地、滨海水乡环境的融合 |
3.2 人文环境下的布局特点 |
3.2.1 地域建筑原型、空间要素与特征符号 |
3.2.2 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
3.2.3 地域文化景观的影响 |
3.2.4 城市文化景观的影响 |
3.3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特点 |
3.3.1 外部空间多样性 |
3.3.2 园林在外部环境中的应用 |
3.3.3 建成环境与周边环境的互动 |
3.4 总体布局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
3.4.1 在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
3.4.2 形体布局方式与形态特点 |
3.4.3 表现岭南传统建筑布局特征 |
3.5 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外部形象地域性研究 |
4.1 建筑外部形态基本特征 |
4.1.1 外在传统建筑形态 |
4.1.2 内在的地域性特征 |
4.1.3 造型的整体性表达 |
4.2 自然因素的影响 |
4.2.1 适应地区气候条件 |
4.2.2 协调地形地貌 |
4.3 文化因素的影响 |
4.3.1 传统文化的继承、简化与再现 |
4.3.2 传统建筑符号的应用 |
4.3.3 作为艺术展示的意象 |
4.3.4 现代建筑美的体现 |
4.4 建造因素的影响 |
4.4.1 体现地方材料特性 |
4.4.2 装饰与细部 |
4.4.3 建筑色彩 |
4.4.4 传统建造技术 |
4.5 小结 |
第五章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展示平面组织与空间布局地域性研究 |
5.1 展品展示与地域环境信息 |
5.1.1 地域环境脉络与展示类别 |
5.1.2 展示的艺术风格与流派 |
5.1.3 展示空间设计人性化 |
5.2 展示空间布局与平面组织 |
5.2.1 展示空间整体性特点 |
5.2.2 展示空间适应性特点 |
5.2.3 展示空间中性化与个性化 |
5.2.4 展示空间布局与流线 |
5.3 展示空间光环境 |
5.3.1 博物馆光环境与展品保护 |
5.3.2 博物馆光环境选择 |
5.3.3 博物馆光环境特点 |
5.3.4 博物馆采光艺术表现 |
5.4 展示空间绿色生态策略 |
5.4.1 被动式技术 |
5.4.2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
5.4.3 传统建筑材料的使用 |
5.5 小结 |
第六章 走向开放的地域性博物馆建筑创作 |
6.1 新理论、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建筑策略 |
6.1.1 新博物馆理论——新博物馆学 |
6.1.2 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建筑策略 |
6.2 现代博物馆发展新趋势 |
6.2.1 功能复合化 |
6.2.2 综合化与小型专业化 |
6.2.3 技术信息化 |
6.2.4 展示娱乐化 |
6.3 提倡对地域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视 |
6.3.1 节能、绿色可持续发展 |
6.3.2 主动与被动的结合 |
6.3.3 响应文化诉求 |
6.3.4 回归本源与“表皮”界面 |
6.4 走向开放的珠三角博物馆新创作 |
6.4.1 老城区中的遗址博物馆 |
6.4.2 建筑形象与传统文化契合 |
6.4.3 与自然地域环境的融合 |
6.4.4 创新的展览建筑综合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四、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在广东珠海举行年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2]“缘”理论视角下周边人文交流路径研究 ——以中韩人文交流为例[D]. 宗立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
- [3]梅州市茶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以长沙镇小密村为例[D]. 李巧红.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4]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与茶叶出口贸易发展研究[D]. 盛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1)
- [5]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研究(1918-1937)[D]. 王晨.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6]2013年广东茶行业重点新闻回顾[J]. 本刊讯. 广东茶业, 2013(06)
- [7]近代中山城市发展研究[D]. 张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5)
- [8]2010年新诗纪事[J]. 李润霞,薛媛元.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2(01)
- [9]海峡两岸农业一体化 ——基于闽台农业合作的实证分析[D]. 檀云坤.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1)
- [10]珠三角地区当代博物馆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 宋江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