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黄美灵

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黄美灵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公益创业,社会人假设,成本收益

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黄美灵[1](2018)在《“社会人假设”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目前公益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问题、人才问题、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和志愿者失灵问题,透过"社会人假设"的视角分析了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大学生五个利益相关者在推进公益创业发展中的成本收益问题,研究认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发展应该构建"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将政府的服务职能、高校的公益属性与社会大众的新需求进行充分对接,激发大学生公益创业意愿,实现大学生公益创业利益相关者共赢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俊[2](2018)在《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的运行机理探赜——关于慈善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社会捐赠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慈善部类,实质上是高校利益相关者通过捐赠方式参与供给高等教育产品的合作行为。基于理性"社会人"的成本-收益分析,高校及其基金会、政府部门、企业、校友、师生员工、公众媒体等主体以不同的角色、携带不同的资源、怀着不同的意愿诉求,加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合作圈"。高校对合作收益的创设性生产,高校基金会对合作交易成本的降低,政府部门对合作制度平台的搭建,公众和媒体对慈善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扩大"合作剩余"、保持高校社会捐赠"合作圈"长久维系、促进合作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徐一丹[3](2017)在《基于博弈实验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成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经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趋势来看,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一段时期内全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建设用地需求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无论是城镇建设用地外延扩张,还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均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完善征地管理,更加高效、公平地实现农村土地向城镇用地的转化,仍将是“十叁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从政府与农民围绕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博弈的社会成本入手,在治理结构(征地参与主体、谈判地位、权利关系)层面剖析现行制度安排的“症结”,对社会成本的外延与内涵进行了定义,并将现行征地制度下所产生的政府与农民的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为了能够有效模拟现实征地环境,考虑到博弈实验的可控制性与复制性,以及能够较好的模拟现实情境,本文结合博弈实验的方法探索土地征收补偿问题在实践中产生的根本原因。文中探讨了博弈实验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实验原理,再对不同征地合作模式的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博弈实验理论基础,分别构建了不同征地合作模式下的博弈实验。随后,通过模拟不同合作模式下的征地博弈现实情境,设计并进行了叁种征地合作模式下的博弈实验。运用博弈实验方法进行研究,能够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探索有利于从根本上降低社会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制度。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化与科学化,结合市场情况,让农民能够享受到因城市发展、社会进步而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为政府创新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与农民的相对地位与合作方式决定征地的交易成本内容与发生阶段;交易总成本,按照平等合作模式(223.42)—弱势政府模式(241.34)—强势政府模式(305.01)递增;政府占有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按照弱势政府模式(43.3%)—平等合作模式(48.1%)—强势政府模式(51.6%)递增,农民分享的土地增值收益按照强势政府模式(48.4%)—平等合作模式(51.9%)—弱势政府模式(56.7%)递增;平等合作模式的社会成本最小,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相比最为公平,但是仍然存在偏高的征地谈判成本。因此,改革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降低征地的社会成本,提升政府与农民的平等合作地位应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现行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土地补偿的标准以及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机理上进行分析,很少有学者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本文立足于对不同治理结构下的社会成本分析,比较不同治理结构所产生的社会成本的相对量,探究叁种模式下的优劣势,为我国征地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铺垫。二是本文选择了博弈实验这一研究方法,不仅对理论假设进行了探究,更有效结合了实际社会情景,有效结合理论与实践,为征地制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唐贵芳,沈林浩[4](2014)在《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扶不扶”的社会伦理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今,"扶不扶"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通过从成本-收益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扶人者做好事的收益远低于不扶人者的收益,成本却远高于后者,导致人们对摔倒者选择了围观、漠视。对其背后深层次原因进行解析后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发生改变,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等问题是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关键所在。(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杨希,王艳龙[5](2013)在《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界定了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内涵,对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期货》期刊2013年09期)

于山[6](2013)在《社会治安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成本收益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治安产品供给已经由政府的单方面供给转向了由政府、社会团体、非盈利组织以及私人盈利组织共同供给的多元化发展局面。多方供给的社会治安有效避免了政府单一供给的弊端,如垄断导致的低效率。本文将从成本收益的视角分析在多元化供给方式下,社会治安供给的经济效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经济视角(上)》期刊2013年04期)

李志强,郑琴琴[7](2012)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基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利益相关者的容忍度以及监督力度对企业实际履行社会责任水平会产生显着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声誉捷径欲望较强的情况下,要保障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有效履行,如果仅仅依靠企业自律,效果并不理想。而加强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并提高企业对监督成本的负担比重,将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改善。从长远来看,降低利益相关者的容忍度和企业捷径欲望系数,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提升至关重要。只有当利益相关者和企业双方的社会责任意识都非常高,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才有很强的制衡力量。同时,企业声誉捷径欲望很低并且自律意识很高的时候,双方才会最终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共赢局面。(本文来源于《企业经济》期刊2012年03期)

柴志敏,刘小英,李富忠[8](2009)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企业作为微观的经济体,其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组合",在这一系列契约中,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契约是最重要的契约,所以在最初,企业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对股东负责,实现股东权益的最大化。1924年,美国的希尔顿最早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上世纪30年代,科斯也提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命题,(本文来源于《中国乡镇企业会计》期刊2009年10期)

李钢,张磊,姚磊磊[9](2009)在《中国风力发电社会成本收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引言风能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再生清洁能源。风力发电与传统能源相配合使用,目前能满足人类能源需要,解决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当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风力发电作为优先发展项目,给予各种优惠政策。目前,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障碍是风力发电成本较传统能源(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09年52期)

陈晓峰[10](2009)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博弈均衡比较——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视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认为,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其是否履行社会责任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性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企业在追求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博弈中,必然包含一个成本和收益分析的过程。本文,借助于博弈论的分析方法,从企业、行业、社会及利益相关者等多角度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约束机理和相应的成本收益,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有效模式或途径。(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2009年08期)

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高校社会捐赠作为一种特殊的现代慈善部类,实质上是高校利益相关者通过捐赠方式参与供给高等教育产品的合作行为。基于理性"社会人"的成本-收益分析,高校及其基金会、政府部门、企业、校友、师生员工、公众媒体等主体以不同的角色、携带不同的资源、怀着不同的意愿诉求,加入高等教育产品供给的"合作圈"。高校对合作收益的创设性生产,高校基金会对合作交易成本的降低,政府部门对合作制度平台的搭建,公众和媒体对慈善合作文化氛围的营造等是扩大"合作剩余"、保持高校社会捐赠"合作圈"长久维系、促进合作者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的关键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黄美灵.“社会人假设”下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成本收益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8

[2].王俊.中国高校社会捐赠的运行机理探赜——关于慈善合作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3].徐一丹.基于博弈实验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成本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

[4].唐贵芳,沈林浩.成本-收益角度分析“扶不扶”的社会伦理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5].杨希,王艳龙.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3

[6].于山.社会治安的经济效益分析——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经济视角(上).2013

[7].李志强,郑琴琴.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基于成本收益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经济.2012

[8].柴志敏,刘小英,李富忠.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

[9].李钢,张磊,姚磊磊.中国风力发电社会成本收益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

[10].陈晓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博弈均衡比较——基于成本和收益的视角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

标签:;  ;  ;  

社会成本收益分析论文-黄美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