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nI、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cTnI、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王晓凤董念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cTnI、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以呼吸困难、胸闷、胸痛为临床表现收入院的患者,其中观察组为确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40例患者,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表现正常的40例其他疾病患者。运用(POCT)检测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的浓度,分析比较相关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结果(1)治疗前观察组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的浓度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CK、CK-MB、AST、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LDH、CK、CK-MB、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POCT检测法联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浓度,对于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cTnI;BNP;心肌酶谱;急性冠脉综合征;联合检测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322-0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上表现为胸闷、胸痛等,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危险性不一等特点[1]。而ACS临床诊断依赖于患者心电图、临床表现和生化标志物,误诊、漏诊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准确快速确诊ACS对患者早期危险分层和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及时检验法(POCT)检测患者血浆肌钙蛋白(cTnI)、血清脑钠肽(BNP)及心肌酶谱浓度,分析这些指标与ACS的关系,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ACS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以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入院治疗的患者,根据疾病种类分为观察组(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表现正常),每组各40例。入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34岁-71岁,平均年龄(51.6±4.7)岁,其中15例患有肺炎,17例患有高血压,12例患有心律失常,10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及方法

仪器及试剂:采用德国进口的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定量分析仪及相应的原装进口试剂。

采集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10mL两次,第1次为患者入院后1h内,第2次为患者治疗后第10d,采血后检测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的含量。用及时检验法(POCT)测定血浆cTnI、BNP。用微量加样器将采集的血液加入试剂盘样品孔,15min后即可显示检测结果。采用实验室定量测定患者心肌酶谱,其中心肌酶谱只需检测四种物质: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TnI、BNP比较

从表1可知,治疗前观察组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的浓度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

3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2-3],对ACS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和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临床急诊中,对于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这一类患者,需要快速准确诊断患者基本类型,鉴别ACS与其他疾病,这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控制病情发展和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心肌酶谱中的CK-MB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在心肌梗死发病后4-6h开始升高,16~24h达高峰,3~4d恢复正常,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但是CK-MB并非心脏所特有,在骨骼肌疾病、损伤及肾脏疾患时亦会升高,干扰临床诊断。因此,需要特异性更高的检测指标。肌钙蛋白,由T、C、I三亚基构成,和原肌球蛋白一起通过调节钙离子对横纹肌肌动蛋白ATP酶的活性来调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当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释放到血液中,4~6h后开始在血液中升高,升高的cTnI能在血液中保持6~10d。在本研究中,治疗前观察组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的浓度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心肌酶谱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10天后观察组cTnI、BN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观察组CK、CK-MB、AST、L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0d观察组与对照组检测指标比较,LDH、CK、CK-MB、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患者血浆cTnI、BNP及心肌酶谱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评价ACS患者治疗后是否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用POCT检测法联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TnI、BNP及心肌酶谱浓度,对于临床上诊断和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朱贵忠.血浆PAPP-A与sCD40L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4):619-621.

[2]王维梅.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肌钙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延滞时间检测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3):135-137.

[3]李丹.ROC曲线评价可溶性Lox-1、高敏肌钙蛋白I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1):1-4.

标签:;  ;  ;  

cTnI、BNP及心肌酶谱联合检测在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