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附45例报导)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附45例报导)

【关键词】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具有价格便宜、手术切口小,便于开放性骨折感染发生的处理,并发症少、无需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1994~2007年,我科使用仲嘉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4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5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使用支架年龄3-14岁;男30例,女15例;股骨干5例,胫、腓骨29例,肱骨7例,尺、桡骨4例;粉碎性骨折26例,简单骨折19例;闭合骨折33例,开放性骨折12例。摔伤29例,交通事故7例,砸伤或打伤2例,其他伤7例。肱骨作闭合复位固定3例,切开复位固定4例;尺、桡骨均作切开复位;5例股骨骨折均作闭合复位固定;胫、腓骨作闭合复位固定26例,切开复位固定3例。术前伴桡神经损伤2例,股动脉损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19例。多数病人术中不需输血,伴有贫血症状者,备血100-300ml不等,平均住院天数7天。

2方法

2.1本组均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入院后在完成简单术前准备后急诊先行闭合复位固定术,闭合复位均在C型臂透视下手法牵引复位穿钉固定。上肢麻醉一般采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肢麻醉一般多采取硬膜外麻醉,患儿太小不配合者采取氯胺酮全麻。切开复位除伴有神经损伤需探查切口外,均以骨折为中心有限切开复位,切口一般在4-6cm,暴露骨折端后,不需作过多骨膜下剥离,肱骨作前外侧入路,尺桡骨作背侧入路,大腿作后外侧切口,小腿作前外侧切口直至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在清创的同时行复位单侧多功能支架固定。

2.2固定材料仲嘉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

2.3术后治疗手术次日更换敷料,用酒精纱布保护切口、螺丝钉口,常规外固定支架钉孔处每日3次滴酒精,使用广谱抗生素3-5天防止感染,如有感染迹象可适当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一般不需外固定保护,根据情况,术后1天鼓励病人行骨折附近关节功能锻炼,或被动辅助锻炼,固定不甚牢靠的适当延迟功能锻炼时间,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后不负重扶拐行走,上肢不持重锻炼,4~6周后复查骨折线模糊且有丰富骨痂形成后,可逐渐进行负重行走功能的锻炼。

3结果

45例患者,经3-12个月随访均愈合,骨折无移位及短缩畸形,无断钉现象,功能正常。2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早期发生感染经调换有效抗生素积极换药治疗后,切口一期愈合出院;3例患者手术后复查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现象,采取去掉延长器,改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2个月后骨折完全愈合。

4讨论

4.1对于股骨骨折的治疗若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主张用支架固定,尤其是具有二度以上开放窗口的骨折,应该选用支架固定。对于闭合性股骨骨折,建议仍使用支架固定,因为在支架延长作用下更容易骨折复位恢复骨折原貌。

4.2动力和静力固定与骨折愈合钢板固定属于静力固定,存在着钢板折弯、折断,螺钉断裂,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现象。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固定可以早期去掉延长器后实现动力化,且不需二次手术。

4.3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术需注意的问题

4.3.1术前一定要根据骨折部位类型选用外固定支架的型号,否则影响术中骨折的复位固定,影响骨折愈合。

4.3.2术中各枚螺钉的安置方向也要尽可能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至少骨折一端的螺钉应该在一个平面上。

4.3.3术中螺钉一定要穿出骨对侧皮质,否则骨折固定不牢靠影响骨折愈合;螺钉穿出骨对侧皮质的长度要保持在3~5mm,太长容易造成穿钉部位血管神经损伤。

4.3.4外固定支架仍然适合小儿肌肉组织较丰厚部位骨折的固定,不会影响肢体功能恢复。

4.3.5术后按时滴酒精,一般每8小时1次,直至骨折愈合拆取外固定支架。

4.3.6术后如遇骨折延迟愈合,可去延长器,变静力固定为动力固定,加速骨折愈合。

4.3.7术后要定期检查支架各部位关节螺钉的固定情况,如有松动应及时旋紧,以防固定不牢靠。

4.4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是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内外固定器械的更新而愈发突出,更加体现了这一治疗方法的优势。多年来,我科运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认为适合于目前尚不富裕的多数这类患者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宽新等.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并发症分析.2005中国西部骨科论坛论文汇编:399-400.

标签:;  ;  ;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小儿四肢长管状骨骨折(附45例报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