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对比度阈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系统设计,NVThermIP模型,对比度阈值函数,噪声等效温差
对比度阈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元庆,王洋,张延涛,张宇峰,刘春梅[1](2018)在《对比度阈值函数修正对于NVThermIP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NVThermIP模型作为经典的性能模型,在指导红外系统参数的设计优化方面略有不足,因此需要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估模型.在经典模型基础上,结合人眼噪声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利用噪声等效温差修正了系统的对比度阈值函数.并利用现有的红外系统实验数据,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图像模糊和不同距离下辨识两方面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确度,可为新型系统设计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21期)
徐建鹏,卜凡亮[2](2017)在《SIFT动态对比度阈值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SIFT算法对比度阈值调整的局限性与算法应用场景多变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综合图像对比度、图像复杂度和最佳特征点数的动态对比度阈值调整算法来自动适应不同质量的图像,并通过初始对比度阈值设置来实现。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SIFT算法的适应性,增强了对不同质量图像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雷季东,杨伟,周桃庚,沙定国[3](2016)在《变对比度变频变亮度四方位人眼对比度阈值仪器的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诊断人眼对比敏感度性能,研制了变对比度、变频率、变亮度和四方位可控的计量校准级对比度阈值测试仪器。提出了可行的变对比度挡光板的移动以及变频率和四方位靶板组切换的优化控制设计方案。(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雷季东[4](2015)在《人眼对比度阈值测量系统光学设计及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每日都需要从外界获得大量信息,而作为获得的众多信息中,图像约占了80%以上。而作为获得图像的媒介,人眼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人眼作为获取外界图像的最终接收器,即使在当今有众多的光学成像仪器的辅助,也需要和人眼的视觉特性匹配,才能使人们获得正确可靠的信息。所以如何衡量视觉系统空间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对比度阈值特性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对比敏感度函数同样是评价光学/光电成像系统的有效工具。在物质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而对比敏感度函数也是眼科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本文根据人的视觉系统结构和韦伯定理,采用心理物理学测定阈值的方法设计了一整套人眼对比度阈值测量系统。并就设备的实际测试情况进行了多次软硬件的检测与更改,最终提出了最为合适的测试方案。同时设计了一套符合测试方案的测试软件。本系统设计了可调节不同背景亮度、空间频率、测试距离的对比度发生装置。并完成了通过计算机可实现一键操控所有测试,对测试者的有完善的信息录入、读取功能的软件。本文在系统的设计测试过程中就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讨论与解决,以求最终尽量减少结果的误差。(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徐贞爱[5](2014)在《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色觉对比度阈值变化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23例(25眼)年龄相关性黄斑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3例正常人(25眼)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色觉对比度阀值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正常人红、绿色轴平均阀值(4.61±1.79)%与蓝、黄色轴平均阀值(26.22±6.18)%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红、绿色轴平均阀值(16.29±8.71)%和黄、蓝色轴平均阀值(75.51±21.01)%组内比较差异显着(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红、绿色轴阀值和黄、蓝色轴阀值差(59.22±12.30)%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人红、绿色轴阀值和黄、蓝色轴阀值差(21.61±4.39)%,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患者接受色觉对比度阀值检测后,病变情况能够得到准确的反映,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拥有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对年龄相关性黄斑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4年05期)
徐阳,曹杰[6](2012)在《一种基于对比度阈值的改进SIFT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基于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图像匹配算法对于图像对比度变化的鲁棒性和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具有可变系数的自适应对比度阈值SIFT算法。根据特征点局部邻域的灰度信息初步确定对比度阈值,同时根据当前特征点的多少确定对比度阈值系数的大小;特征点越多,系数越大,增大对比度阈值从而达到避免特征点数量过大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IFT算法能够根据特征点邻域内的灰度分布情况,自动计算对比度阈值,明显增强了SIFT算法对于低对比度图像匹配的鲁棒性;同时最终提取出的特征点数量避免了过大,稳定在预定的区间内,算法效率提高了1倍多。(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2年19期)
翟优,曾峦,王少轩[7](2011)在《自适应对比度阈值SIFT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剔除掉对比度小于给定阈值的候选特征点,认为这些点是不稳定的,但是并没有普遍适用的阈值;固定对比度阈值SIFT算法提取的特征点数目,随着图像对比度的降低而急剧减少,并且整幅图像采用一个固定的阈值,会造成特征点的分布不均匀,无法满足图像高精度匹配的需求;因此需要根据图像人工调整对比度阈值;但是人工调整阈值不能够实现图像的自动匹配,满足不了无法进行人工干预的场合。因此为了提高基于SIFT图像匹配算法的精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了一种根据特征点局部邻域内的灰度信息,确定对比度阈值的方法,用于改进SIFT算法,并将改进后的算法用于图像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SIFT算法能够根据特征点邻域内的灰度分布情况,自动计算对比度阈值,能够很好地适应图像对比度的变化,明显增强了SIFT算法对于低对比度图像匹配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1年11期)
海鸥,安洁,高丹宇,杨国庆,李莉[8](2011)在《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色觉对比度阈值变化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19例22眼,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正常人15名25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红-绿色轴的平均阈值为4.59%±0.84%,蓝-黄色轴平均阈值为26.24%±6.27%,经统计分析,两色轴的平均阈值间有显着差异(t=18.37,P<0.01)。两色轴均与年龄呈线性关系,但无显着相关性(r2=0.203,r2=0.258)。研究组红-绿色轴的平均阈值为16.30%±8.69%,蓝-黄色轴平均阈值为74.48%±20.79%,经统计分析,两色轴的平均阈值间也存在显着差异(t=18.31,P<0.01)。两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在红-绿色轴和蓝-黄色轴上都存在显着差异(t=6.73,t=11.05,均为P<0.01)。结论色觉对比度阈值能有效反映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的情况,结果可靠,操作简单,患者易于配合,可作为早期筛选与监测的一项辅助手段。(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1年05期)
季卓莺,邵红,林燕丹[9](2006)在《暗适应时间、背景亮度和眩光对人眼对比度阈值影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3种背景环境下的中间视觉对比度阈值,并探讨暗适应时间、背景亮度和眩光对人眼对比度阈值的影响。方法实验主要由叁名视力正常的受试者参与。每位受试者的矫正视力都达到1.0以上。叁种背景环境下的中间视觉对比度阈值由Mesoptometer Ⅱ来测得。结论实验测得在没有眩光的情况下当背景亮度从L=0.1cd·m-2。下降到L=0.032cd·m-2时,或者在L=0.1cd·m-2时眩光的参与,都会造成对比度阈值的上升。在L=0.032cd·m-2无眩光以及L=0.1cd·m-2有眩光这两种情况下,对比度都会在20分钟左右达到一个最大值。(本文来源于《照明工程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朱珂,朱培栋,卢锡城[10](2005)在《基于对比度阈值的加快BGP收敛速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些情况下Internet上某个节点发生故障后,BGP需要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报文交互才能重新收敛。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个新的方法,根据故障发生后节点间传输的BGP路径信息为相关节点设置亮度,然后计算所有可用路径(备份路径)的整体对比度,再通过对比度阈值决定哪些路径参与正常的BGP路径选择过程。SSFNet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大地提高收敛速度,较好地减少报文数量。在保持增量实现的特性下,与已有算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小的算法复杂性,还可以面向更大的问题空间。(本文来源于《通信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对比度阈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SIFT算法对比度阈值调整的局限性与算法应用场景多变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综合图像对比度、图像复杂度和最佳特征点数的动态对比度阈值调整算法来自动适应不同质量的图像,并通过初始对比度阈值设置来实现。实验数据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SIFT算法的适应性,增强了对不同质量图像的鲁棒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比度阈值论文参考文献
[1].吴元庆,王洋,张延涛,张宇峰,刘春梅.对比度阈值函数修正对于NVThermIP模型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8
[2].徐建鹏,卜凡亮.SIFT动态对比度阈值算法[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3].雷季东,杨伟,周桃庚,沙定国.变对比度变频变亮度四方位人眼对比度阈值仪器的测试技术研究[J].光学技术.2016
[4].雷季东.人眼对比度阈值测量系统光学设计及软件开发[D].北京理工大学.2015
[5].徐贞爱.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
[6].徐阳,曹杰.一种基于对比度阈值的改进SIFT算法[J].电子设计工程.2012
[7].翟优,曾峦,王少轩.自适应对比度阈值SIFT算法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1
[8].海鸥,安洁,高丹宇,杨国庆,李莉.色觉对比度阈值检测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中的应用[J].眼科新进展.2011
[9].季卓莺,邵红,林燕丹.暗适应时间、背景亮度和眩光对人眼对比度阈值影响的探讨[J].照明工程学报.2006
[10].朱珂,朱培栋,卢锡城.基于对比度阈值的加快BGP收敛速度算法[J].通信学报.2005
标签:系统设计; NVThermIP模型; 对比度阈值函数; 噪声等效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