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季节消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按蚊,种类,调查
季节消长论文文献综述
朱庆,符亚蝶,陈烨丽,钟小碟[1](2019)在《海口市秀英区按蚊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海口市秀英区2018年按蚊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情况,为评估疟疾传播风险,制订消除疟疾后的防控策略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光诱捕法(诱蚊灯法)、动物诱捕法(动物帐诱法)、人诱捕法(人诱停落法),在秀英区6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自然村进行按蚊种类及分布调查;选取1个自然村为监测点,研究媒介按蚊季节消长规律。结果 6个调查点共捕获按蚊6种458只,其中中华按蚊218只(47.60%),棋斑按蚊187只(40.83%),迷走按蚊44只(9.61%),乌头按蚊4只(0.87%),须喙按蚊3只(0.66%)、带足按蚊2只(0.44%)。季度消长监测点1—12月共捕获按蚊7种1 421只。其中中华按蚊、棋斑按蚊、迷走按蚊所占比例分别为44.76%、39.55%、15.20%。按蚊数量从4月份开始增多,9月达到高峰,5—11月捕获数占全年89.23%;中华按蚊全年都有活动。结论 2018年海口市秀英区主要按蚊种类为中华按蚊、棋斑按蚊和迷走按蚊,未发现以往的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按蚊密度在2018年5—11月有一持续高峰,其他月份密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本文来源于《实用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马勇建,付磊磊,张云兰,赵志刚[2](2019)在《2017-2018年滨州市蚊蝇种群结构及季节消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和掌握滨州市蚊蝇密度、种群结构、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为媒介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蚊蝇监测于4-11月开展密度和种群调查。结果 2017-2018年滨州市共捕获蚊虫17 645只,以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优势种,分别占77.69%和12.47%,不同生境中密度最高的为牛棚(71.79只/灯),蚊虫总平均密度为19.76[只/(灯·夜)],密度高峰期在8月;共捕蝇9 867只,其中家蝇和市蝇为优势种,分别占62.2%和14.87%,不同生境中密度最高的为农贸市场(18.84只/笼),蝇类总平均密度为9.38[只/(笼·d)],密度高峰期在6-8月。结论较全面掌握了滨州市不同生境与季节蚊蝇密度及种类构成,以及优势种群所占的比例,监测工作可为蚊蝇的防治提供依据;部分生境蚊蝇密度较高,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蚊蝇密度。(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7期)
王计争,许学伟[3](2019)在《2011-2016年滁州市蚊虫种群结构及季节消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和掌握滁州市蚊虫的常见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有效防控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6年滁州市采用人工小时法获得的成蚊密度监测数据,分析不同生境、月份、年度蚊虫密度监测结果。结果 2011-2016年共捕获蚊虫8 177只,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蚊总数的96.06%,其次是白纹伊蚊(2.87%);捕获蚊虫总密度为9.46只/人工小时,蚊虫年平均密度在2011-2013年间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密度开始逐渐回升,2016年蚊虫密度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22.34%;不同生境中,蚊虫密度最高的为城郊结合部居民区,其次为城区居民区和牲畜棚,农户最低,密度依次为12.27、10.00、9.46和6.00只/人工小时;各监测点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在6月,次高峰在9月。结论 2011-2016年滁州市蚊虫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14年后有所回升,应加强蚊虫防治工作。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季节消长变化趋势可有效指导城市蚊虫防治工作,应将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和虫媒传染病进行关联分析,为防治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预防医学》期刊2019年14期)
凌超[4](2019)在《上海市嘉定镇地区2017年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嘉定镇地区2017年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糖醋诱饵法。结果嘉定镇地区优势蝇种为麻蝇、丝光绿蝇、厩腐蝇和亮绿蝇,分别占捕获总数的26.53%、14.52%、12.69%、10.59%。农贸市场及饭店监测到的蝇类最多,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1.10%、30.27%。蝇密度高峰期出现在7月和8月,分别为18.47和16.89只/笼。结论孳生环境的改变和综合治理措施的运用,会改变地区的优势蝇种构成;气候因素是影响蝇类种群与数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3期)
刘世平,孙明[5](2019)在《民勤县家禽蜱虫调查及季节消长动态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家禽蜱虫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季节消长动态规律有助于建立家禽蜱与蜱媒病的科学防控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此,笔者针对民勤县家禽蜱虫进行了调查,初步阐明了民勤县家禽蜱虫的分布和季节消长动态,为蜱和蜱媒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2019年03期)
郭黄吉,冯丹,杨国军,黄佳[6](2019)在《2014—2017年遵义市蝇类种群密度监测及季节消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2014—2017年遵义市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防治蝇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笼诱法,5—10月调查蝇类种群密度。结果共捕获蝇类8种2 233只,平均密度为0. 839只/笼,2014—2017年4个年度的蝇种群监测密度分别为0. 240、0. 203、0. 209和0. 188只/笼。家蝇、市蝇、大头金蝇和厕蝇密度居前4位,10月蝇类的密度最高,为1. 05只/笼; 5月蝇类密度最低,为0. 58只/笼。不同生境蝇类的平均密度以农贸市场最高,为1. 13只/笼;其次为餐馆(0. 68只/笼)、居民区(0. 38只/笼);绿化带最低,为0. 23只/笼。结论初步掌握了遵义市蝇类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为蝇类防治及蝇类传播疾病的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期刊2019年01期)
屈志强,黎祖秋,汤洪洋,凌峰,李萍[7](2018)在《广西南宁市登革热媒介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掌握南宁市登革热媒介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登革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伊蚊种群、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标准间指数法、诱蚊诱卵器指数法、栖息蚊虫捕捉法、人诱停落法、双层迭帐法;伊蚊携带病毒监测采用RT-PCR分型方法检测病毒核酸和登革热病毒分离方法;气候、环境等因素监测采用定期收集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和实时现场记录的气候、环境数据。结果南宁市2015年5月—2018年4月捕获的伊蚊均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均未检出登革热病毒。常年有伊蚊活动,密度随季节消长,高峰期为5—9月;与气温、日照时间、相对湿度、降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平均气压存在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伊蚊密度较高的场所是废品收购站、花鸟市场、公园、工地,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伊蚊孳生地类型主要是小型积水容器,孳生繁育的适宜小气候环境和栖息条件为丘陵地形、毗邻水系、有废弃物或有植被覆盖。结论南宁市白纹伊蚊分布广泛,常年有活动,5—9月存在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风险,应加强登革热监测预警,防止疫情发生流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热带医学》期刊2018年10期)
朱彬彬,李晓明,杜平,沈超,薛宏俊[8](2018)在《宜昌市城区嶂螂密度季节消长及德国小蠊抗药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掌握宜昌市城区蟑螂种群及季节消长规律,掌握德国小蠊对主要化学药剂的抗性水平,为科学制订蟑螂防制方案提供有力依据。采用粘捕法监测蟑螂密度,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抗药性。宜昌市城区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蟑总量的54.91%;密度有明显的季节性,5—9月为活动高峰期。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的抗性水平较高,处于中度及以上抗性水平;对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的抗性水平较低,处于低度抗药性水平。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生境,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采用科学办法防控蟑螂。(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王桂安,马晓,徐荣,朱光锋[9](2018)在《2006-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特征进行分析,为鼠传疾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SPSS 16.0、Excel 2013软件对宁波市2006—2016年鼠类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鼠密度季节消长情况。结果褐家鼠和小家鼠为宁波市的优势鼠种,共占捕获总数的86.28%;总鼠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现双峰分布,但第2个波峰逐渐转变为6—10月的持续高峰期;不同鼠种密度季节消长趋势不同;农村自然村鼠密度(0.93只/100夹)高于居民区(0.40只/100夹)和特殊行业(0.47只/100夹)。结论宁波市鼠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应重点对居民区、餐饮行业鼠密度开展监测工作,同时结合各监测点不同鼠种—密度消长趋势建立预警体系,采取综合防制措施降低鼠密度,减少鼠传疾病发生风险。(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期刊2018年08期)
王纯玉,丁俊,白玉银,张家勇,关玉辉[10](2018)在《辽宁省2013-2017年蝇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辽宁省蝇种构成及其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为控制蝇类孳生繁殖及制定蝇类防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7年每年的4-10月在辽宁省14个市选择居民区、餐饮外环境、绿化带(公园)、露天农贸市场4类适合蝇类孳生或活动场所作为监测点,采用诱蝇笼法进行蝇密度监测,分析蝇种构成比,比较不同种类、不同生境蝇密度及其季节消长规律。结果共布放诱蝇笼3 000个,捕蝇123 855只,总蝇密度为6.88只/(笼·h),各年度蝇密度依次分别为7.19、9.23、6.42、5.72和6.03只/(笼·h),其中丝光绿蝇、家蝇和厩腐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5.12%、14.80%和13.89%。不同生境蝇密度以露天农贸市场最高,达9.96只/(笼·h),居民区最低,为4.22只/(笼·h)。蝇类季节消长呈单峰型曲线,各年度蝇密度高峰在7月或8月中旬。结论辽宁省蝇类防制应与季节相结合,在蝇类最活跃的7、8月采取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杀灭为辅的防灭蝇措施,从而有效降低蝇密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季节消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和掌握滨州市蚊蝇密度、种群结构、生境分布及季节消长等变化规律,更好地为媒介生物及其相关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蚊虫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蝇类监测采用笼诱法。蚊蝇监测于4-11月开展密度和种群调查。结果 2017-2018年滨州市共捕获蚊虫17 645只,以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优势种,分别占77.69%和12.47%,不同生境中密度最高的为牛棚(71.79只/灯),蚊虫总平均密度为19.76[只/(灯·夜)],密度高峰期在8月;共捕蝇9 867只,其中家蝇和市蝇为优势种,分别占62.2%和14.87%,不同生境中密度最高的为农贸市场(18.84只/笼),蝇类总平均密度为9.38[只/(笼·d)],密度高峰期在6-8月。结论较全面掌握了滨州市不同生境与季节蚊蝇密度及种类构成,以及优势种群所占的比例,监测工作可为蚊蝇的防治提供依据;部分生境蚊蝇密度较高,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降低蚊蝇密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季节消长论文参考文献
[1].朱庆,符亚蝶,陈烨丽,钟小碟.海口市秀英区按蚊种类、分布及季节消长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9
[2].马勇建,付磊磊,张云兰,赵志刚.2017-2018年滨州市蚊蝇种群结构及季节消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
[3].王计争,许学伟.2011-2016年滁州市蚊虫种群结构及季节消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
[4].凌超.上海市嘉定镇地区2017年蝇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监测[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5].刘世平,孙明.民勤县家禽蜱虫调查及季节消长动态规律研究[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
[6].郭黄吉,冯丹,杨国军,黄佳.2014—2017年遵义市蝇类种群密度监测及季节消长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9
[7].屈志强,黎祖秋,汤洪洋,凌峰,李萍.广西南宁市登革热媒介季节消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8
[8].朱彬彬,李晓明,杜平,沈超,薛宏俊.宜昌市城区嶂螂密度季节消长及德国小蠊抗药性分析[J].华中昆虫研究.2018
[9].王桂安,马晓,徐荣,朱光锋.2006-2016年浙江省宁波市鼠密度及其季节消长分析[J].疾病监测.2018
[10].王纯玉,丁俊,白玉银,张家勇,关玉辉.辽宁省2013-2017年蝇密度与季节消长监测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