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间期论文-李菁,杨帆,宋艳,李丹,马洪涛

麻醉间期论文-李菁,杨帆,宋艳,李丹,马洪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麻醉间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神经血管

麻醉间期论文文献综述

李菁,杨帆,宋艳,李丹,马洪涛[1](2019)在《麻醉小鼠急性间期放电时的神经血管耦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钙成像技术产生的神经活动及内源光学信号光谱的空间图来研究癫痫性神经血管偶联的时空动力学,并在麻醉小鼠产生发作间期棘波(IIS)时检测氧合血红蛋白(Hbo)、脱氧血红蛋白(Hbr)和总血红蛋白(Hbt)的含量变化,进而探讨神经活动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时空相关性。方法选用兴(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韦晓棠[2](2019)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使用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前注射等容量NaCL,试验组诱导前注射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QT间期。结果试验组诱导后3 min和插管后3 min和6 min收缩压(88.35±9.04)mmHg、(121.04±9.14)mmHg、(118.04±9.25)mmHg低于对照组(t=7.121、5.238,8.173,P<0.05),试验组诱导后3 min和插管后3 min和6 min舒张压(60.17±4.95)mmHg、(83.06±5.37)mmHg、(84.16±5.72)mmHg低于对照组(t=9.052,7.880、8.282,P<0.05),试验组插管后3 min和6 min心率(76.12±6.03)次/min、(73.16±6.25)次/min低于对照组(t=5.581、5.781,P<0.05),试验组在插管后3 min和6 min的QT间期(408.31±24.12)ms、(407.16±22.18)ms低于对照组(t=3.089、3.006,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有效的抑制麻醉时产生QT间期延长,降低心率失常发生率,可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楠[3](2018)在《麻醉诱导期间顺式阿曲库铵静注及喉罩置入对QTc间期影响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围手术期许多诱因可导致QTc间期延长,如性别、高龄、电解质紊乱和某些药物等。临床上有明确报道,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实施手术,可引起QTc间期延长。喉镜置入、气管插管操作,及某些麻醉药物的使用也可引起QTc间期延长。但麻醉诱导期间静注非去极化肌松药顺式阿曲库铵,及麻醉诱导期间置入喉罩(LMA),对患者QTc间期影响尚无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尽量排除干扰因素前提下,观察麻醉诱导期间使用顺式阿曲库铵,以及置入喉罩对患者QTc间期影响。方法: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拟全麻下行择期宫腔镜手术的女性患者150例,年龄20~65岁,体重指数(BMI)<30 Kg/m~2,术前ASA分级I~II级。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顺式阿曲库铵组(C组),和非顺式阿曲库铵组(NC组),每组75位患者。统计分析时,排除麻醉诱导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者,最终C组纳入45位患者,NC组纳入43位患者。使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机持续测量QTc间期,从患者由病房转运至手术室时开始记录,至喉罩置入后1 min停止记录。患者入室后进行心电、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C组患者记录在病房时的QTc间期,即基础QTc间期(T_0),到达手术室后QTc(T_1),入手术室休息15 min后QTc(T_2),丙泊酚和芬太尼静注1 min后QTc(T_3),顺式阿曲库铵静注1 min后QTc(T_4),顺式阿曲库铵静注2 min后QTc(T_5),喉罩置入1 min后QTc(T_6)。NC组患者,QTc间期记录时间点分别为:在病房时(t_0),入手术室后(t_1),入手术室休息15 min后(t_2),丙泊酚和芬太尼静注1 min后(t_3),丙泊酚和芬太尼静注2 min后(t_4),丙泊酚和芬太尼静注3 min后(t_5)及喉罩置入1min后QTc(t_6)。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C组患者入手术室后QTc间期较基础值明显延长(T_1 vs T_0:451.6±32.5 vs417.9±27.9 ms,p<0.001);休息15 min后QTc较前缩短(T_2:432.4±31.4 ms,p=0.045);静注丙泊酚和芬太尼后,QTc间期较基础值再次明显延长(T_3:459.7±23.8 ms,p<0.001);静注顺式阿曲库铵后,QTc间期较前缩短(T_4:440±34.5ms,p=0.024)。在NC组,t_0-t_3时刻QTc间期变化与C组相似。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间比较,顺式阿曲库铵静注对QTc间期无影响。且诱导期间无论是否使用顺式阿曲库铵,喉罩置入对两组患者QTc间期均无明显影响。结论:QTc间期在患者入手术室后较基础值明显延长;丙泊酚、芬太尼联合用药麻醉诱导,可引起QTc间期明显延长;麻醉诱导期间注射常规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对患者QTc间期无影响;麻醉诱导期间,喉罩置入对患者QTc间期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国利,王暐,滕金亮,李福龙,刘军玺[4](2016)在《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QTc)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拟在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利多卡因组。全麻诱导时,利多卡因组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进行气管内喷雾和静脉注射。所有患者均使用依托咪酯0.3 mg/kg和芬太尼15μg/kg进行诱导。在麻醉诱导及插管前后不同时间点记录心电图(EC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在T4、T5时刻能有效抑制喉镜置入插管过程血压、心率的升高(P<0.05);在T3~T6时刻利多卡因能抑制QTc的延长(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能够减轻喉镜和气管插管所导致校正的QTc延长,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20期)

贾伟,于建鹏,毛俊彪[5](2016)在《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ISI)的变化,为临床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与功能重建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成年雄性清洁级SD大鼠20只,称重后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于麻醉复苏期大鼠脊髓植入微电子芯片,采用RM6280C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与分析麻醉后1 h(麻醉期)和麻醉后2 h、麻醉后3 h(复苏期)的信噪比(SNR)、神经电信号的放电频率、波幅、ISI。结果(1)放电频率:大鼠麻醉后1 h时的放电频率呈阵发性发放,最高为100 s时(15.65±2.17)次/s;麻醉后2 h和麻醉后3 h的放电频率呈弥散性发放;各时间点不同放电单位时的放电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麻醉后3 h的放电频率均高于麻醉后2 h且低于麻醉后1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放电波幅:不同时间点的放电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麻醉后3 h的放电波幅[(194.27±20.19)μV]低于麻醉后2 h[(254.65±25.23)μV]和麻醉后1 h[(623.38±156.59)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ISI值:麻醉后1 h时的ISI值最高为0.02 s时的(70.46±20.62)ms;麻醉后2 h和麻醉后3 h的ISI值较分散;各时间点在不同放电单位时的I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麻醉后3 h的ISI值均高于麻醉后2 h,均低于麻醉后1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复苏期大鼠的CST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ISI与麻醉期比较均有显着变化。微电子芯片电信号记录对SCI修复和功能重构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张卉颖,侯广会,何绮月[6](2016)在《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经胸腔镜左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经胸腔镜左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2011年7月-2014年10月择期行经胸腔镜左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患者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Ⅱ~Ⅲ级,术前予适量β受体阻滞剂,以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3~6μg/kg、丙泊酚2~4 mg/kg、顺式阿曲库铵0.3~0.6 mg/kg麻醉诱导,以丙泊酚1~4 mg/(kg·h)复合瑞芬太尼0.025~2.000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人工肺萎陷手术开始(T2)、手术进行后5 min(T3)、手术进行后15 min(T4)、手术结束人工膨肺(T5)和拔管时(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氧饱和度(Sp O2)以及气道峰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变化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时MAP升高,T3、T4时心率均减慢(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Sp O2在术中各时间点维持趋于平稳;所有患者术中气道峰压、Pet CO2均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经胸腔镜左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处理得当使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功能变化平稳,可减少围手术期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华西医学》期刊2016年02期)

付荣,殷红,潘秋红,王佩志[7](2016)在《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对15例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择期手术患者全部实施全凭静脉麻醉(TIVA),麻醉药采用地塞米松10 mg,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5μg/kg,维库溴铵0.3 mg/kg,依托咪酯0.3 mg/kg静脉滴注诱导,气管插管后按0.2~0.4 mg/kg/h的速度泵注依托咪酯维持麻醉,术中间断静脉滴注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同时记录和比较麻醉前后的QTc,MAP,HR,以此确定该组麻醉药物的合理性。结果:全部病例各时点的MAP,HR,QTc值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50)。结论:该种TIVA的药物组合用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患者安全、有效。(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6年01期)

蔡林原,张秋英,张超,刘德行,朱昭琼[8](2015)在《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前QTc间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前QTc间期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20例,年龄28~70岁,ASA分级I-II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对照组(CON组),DEX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内泵入1μg/kg DEX,CON组以同样方式泵入同速度同容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以及用药后第1、2、3、4、5、6、7、8、9、10 min的ECG、HR和MAP的变化,分别标记为T0、T1、T2、T3、T4、T5、T6、T7、T8、T9、T10。结果:两组患者QTc值DEX组内与CO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内比较T4~T10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R值DEX组与CON组间比较T6~T1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内比较T6~T1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间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抑制麻醉诱导前期QT间期延长。(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许国琴,邹小华,向梅,陈伟,王念[9](2014)在《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喉罩置入患者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喉罩置入患者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组(S组,n=30)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组(P组,n=30)。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ug/kg叁分钟后吸入3.5%七氟烷,氧流量4L/min,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叁分钟后喉罩置入;P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ug/kg叁分钟后靶控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5ug/kg,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叁分钟后喉罩置入。记录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前(TO)、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后3min(T1)、七氟烷吸入或丙泊酚靶控后睫毛反射后(T2)、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后3min(T3)、喉罩置入即刻(T4)、喉罩置入后2min(T5)的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QT、校正QT(QTc)。结果血压与心率两组T1-5时刻均较T0时下降,T2-5血压、心率P组较S组下降更明显(P<0.05)。QTc的变化:与T0时刻比较,S组与P组T1时间点QTc均延长,T2-5时间点P组与T1时相比QTc缩短恢复到TO水平(P<0.05),喉罩置入时QTc间期未延长,S组与T1时相比QTc持续延长(P<0.05),喉罩置入时QTc明显延长。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时心血管稳定性好但延长患者QT间期,在喉罩置入时QT间期进一步延长,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但缩短患者QT间期,在喉罩置入时QT间期未见延长。(本文来源于《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8-08)

许国琴,莫怀忠[10](2014)在《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喉罩置入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两种麻醉诱导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喉罩置入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在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女性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组(S组,n=30)及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组(P组,n=30)。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ug/kg叁分钟后吸入2~3.5%七氟烷氧流量4L/min,患者睫毛反射及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叁分钟后喉罩置入,P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ug/kg叁分钟后靶控丙泊酚效应室浓度2~3.5ug/kg,患者睫毛反射及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叁分钟后喉罩置入。记录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前(TO)、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后3min(T1)、七氟烷吸入或丙泊酚靶控后睫毛反射及意识消失后(T2)、维库溴铵静脉注射后3min(T3)、喉罩置入即刻(T4)、喉罩置入后2min(T5)的无创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QT、校正QT(QTc)。结果QTc的变化:与TO时刻比较,S组与P组T1时间点QTc均延长,T_(2-5)时间点P组与T1时相比QTc缩短恢复到T0水平,喉罩置入时QT间期未延长,S组与T1时相比QTc持续延长(P<0.05),喉罩置入时QT明显延长。然而,血压与心率两组T1-5时刻均较TO时下降,T2-5血压,心率P组较S组波动更明显。(P<0.05)结论(1)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延长患者QT间期且持续延长喉罩置入时QT间期,而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缩短QT间期且抵消喉罩置入时QT间期延长。(2)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对心血管稳定性好,而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大。(本文来源于《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4-08-08)

麻醉间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时使用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诱导前注射等容量NaCL,试验组诱导前注射利多卡因,比较两组的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和QT间期。结果试验组诱导后3 min和插管后3 min和6 min收缩压(88.35±9.04)mmHg、(121.04±9.14)mmHg、(118.04±9.25)mmHg低于对照组(t=7.121、5.238,8.173,P<0.05),试验组诱导后3 min和插管后3 min和6 min舒张压(60.17±4.95)mmHg、(83.06±5.37)mmHg、(84.16±5.72)mmHg低于对照组(t=9.052,7.880、8.282,P<0.05),试验组插管后3 min和6 min心率(76.12±6.03)次/min、(73.16±6.25)次/min低于对照组(t=5.581、5.781,P<0.05),试验组在插管后3 min和6 min的QT间期(408.31±24.12)ms、(407.16±22.18)ms低于对照组(t=3.089、3.006,P<0.05)。结论利多卡因可以有效的抑制麻醉时产生QT间期延长,降低心率失常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麻醉间期论文参考文献

[1].李菁,杨帆,宋艳,李丹,马洪涛.麻醉小鼠急性间期放电时的神经血管耦联[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2].韦晓棠.老年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作用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

[3].吴楠.麻醉诱导期间顺式阿曲库铵静注及喉罩置入对QTc间期影响的观察[D].吉林大学.2018

[4].李国利,王暐,滕金亮,李福龙,刘军玺.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时利多卡因对QT间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5].贾伟,于建鹏,毛俊彪.麻醉复苏过程中大鼠皮质脊髓束神经电信号放电频率、波幅、峰间期的变化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

[6].张卉颖,侯广会,何绮月.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经胸腔镜左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的麻醉处理[J].华西医学.2016

[7].付荣,殷红,潘秋红,王佩志.Q-T间期延长综合征患者的麻醉处理[J].吉林医学.2016

[8].蔡林原,张秋英,张超,刘德行,朱昭琼.右美托咪定对麻醉诱导前QTc间期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5

[9].许国琴,邹小华,向梅,陈伟,王念.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喉罩置入患者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C].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2014

[10].许国琴,莫怀忠.不同麻醉诱导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喉罩置入QT间期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C].2014年贵州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学术年会暨贵州省第五次临床麻醉质量控制会议论文汇编.2014

标签:;  

麻醉间期论文-李菁,杨帆,宋艳,李丹,马洪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