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老年性慢性结肠炎39例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慢性结肠炎39例

叶菁龚卫祥(吴江市中医院江苏苏州215221)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0-0339-01

老年性慢性结肠炎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肠鸣、腹胀、大便带黏液。这类泄泻往往积年累月,久病不愈,故病人甚为烦恼。中医学认为,慢性腹泻多由思虑伤脾,脾胃素虚,或由肝气恣横,乘侮脾土,或由肾阳不振,命门火衰所致。而老年性泻泄多由脾胃虚弱及肾阳虚衰所致,近年来笔者采取温针灸方法对老年性慢性结肠炎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39例均来自门诊,均排除器质性病变。男14例,女25例;年龄52~73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4年。

1.2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有慢性腹泻、粘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结合乙状结肠镜检查(纤维结肠镜)或X线钡剂灌肠造影,发现特异性的结肠改变及在多次粪便检查和培养中找不到特异病原体后,排除其他感染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寄生虫性结肠炎、克隆病、结肠癌等而明确诊断。

2治疗方法

2.1针刺

选穴:主穴: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上巨虚、太白,如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黄肢倦者,加脾俞、胃俞,如泄泻多于黎明之前,腹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者加肾俞、命门。隔日治疗1次。常规消毒后,选用1.5寸28号毫针直刺,进针后行中强刺激,选取关元、天枢,足三里,脾俞(或命门)将艾绒捏在针尾上,点燃施灸,待烧完后除去灰烬后继续下一壮,灸至局部皮肤泛红。

2.2脐部贴敷:以肉豆蔻20g,吴茱萸10g,肉桂20g研末,每次取适量以酒或生姜汁调成糊状填于脐部,以干纱布及胶布固定,隔日换药。

十次为一疗程,嘱患者平时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忌荤腥油腻之物。

3典型病例

患者陈某,女,65岁,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十余年,稍进油腻则腹泻加重,腹胀不适,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证为脾胃虚弱。予温针灸及脐部贴敷治疗,嘱其平时注意饮食,避免生冷,忌荤腥油腻之物。一个疗程后,患者大便成形,腹痛好转,再治疗一疗程后痊愈。

4疗效观察

4.1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大便次数正常、成形,无粘液血便、腹痛、无里急后重等症状。好转:腹泻、粘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有好转。无效: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4.2治疗结果:39例经治1~3个疗程后,痊愈11例,有效26例,无效2例,其中1疗程痊愈4例,2疗程痊愈5例,3疗程痊愈2例,总有效率为94.9%。

5体会

慢性泄泻病情缠绵,在临床上常见患者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虚象,主要由于脾胃虚弱生化无权而致气血不足,发展为脾肾阳虚。老年性慢性泄泻以本虚为主,理当扶正,故以灸温阳,泄泻病位主要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病治阴”,说明治六腑病症多取募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又指出:“合治内府”的理论;天枢为大肠募穴,有疏调大肠,调中和胃,理气健脾,整肠通便,扶土化湿之功,足三里为足阳明经气所入,既是本经合穴,又是本腑下合穴,天枢以疏泻为主,足三里以补中为要,二穴合用,一补一泻,一肠一胃,调和气机,和胃整肠,关元为小肠募穴,中脘为胃募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各穴合用,可调整肠胃机能,加强大小肠分清别浊之功能。《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故配脾之原穴太白以补脾。脾胃虚弱加脾俞、胃俞以补脾和胃,肾阳虚衰加肾俞、命门温补肾阳。脐部敷贴可通过药物和腧穴的共同作用以增强疗效,其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可通过脐部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肉豆蔻温补涩肠,吴茱萸温中散寒,肉桂温肾暖脾,三者合用,可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标签:;  ;  ;  

温针灸治疗老年性慢性结肠炎39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