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露露淮北工业与艺术学校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依据新课改要求,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中的不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有很多种,我在论文里将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教育实践
2014年11月,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体制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第一代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第二代教育以教材为核心,第三代教育以辅导和案例方式出现,如今的第四代教育才是真正以学生为核心。而现在的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时代。
但或许现在还有个4.0的升级版存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提“以教师为中心”,但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提倡的是“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两种中心论都要改变,或者我们应该提倡“以学习者(即不论身份,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是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
之前听人谈起过教师身份转换的问题,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感触。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也有可能碰到他所不懂、所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将自己的身份主动转化为学习者,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地去请教他人,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去寻求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或方法。以师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问题为中心,动态地调整我们对课堂的理念和操作,这种做法对于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互联网+传统教育”的形式所带来的优点
1.互动性高。北大教授尚俊杰老师曾经就“互联网+传统教育”这种模式说:“如果用一个词总结这种学习模式的最大特点的话,那就可以用‘互动’。”传统教育下,同学们与老师的互动仅限于课堂上的提问,非常有限制性。针对一个问题,老师一次只能够提问一位学生,或许别的学生心里有不同的想法,但是因为课堂时长的原因,老师不能够跟每一位有思想活动的学生进行交流;还有一些同学因为自身的“懒惰性”而不愿意去思考与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学习上比较被动,但是这些同学表面上并没有显露出来,所以老师也不能够及时地察觉。
但是如果运用“互联网+传统教育”模式的话,老师所提的问题会通过互联网面向于每位同学,通过通讯设备收到同学们的回复,老师对此一一进行审阅与交流,并将这些内容保存在云端,最后在期末时形成一个大数据,分析同学们每一次作业的完成度,重视数据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帮助同学们去解决,促进同学们在学习上进步的同时,增进了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非常有意义。
2.具有开放性。“互联网+教育”能够将各地的教育资源汇总在一起。开放的学习模式所带来的是开放的选拔人才的模式,接受中职教育的孩子们在很大程度上基础知识并不牢固,所以更需要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需要社会组织和机构开放的接纳,给通过“互联网+教育”学习的学生们一个发挥才干的机会和平台。
3.增强了监督性。“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不仅加强了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也加强了老师与家长们之间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老师能够及时与家长们反馈孩子们上课时的表现与出现的问题,二者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三、在我的课堂上“互联网+”技术的实践
1.微课的运用。我们学校的微课就是一个很好的“互联网+”技术实践。微课在时间上安排得非常合理,每一期老师们为微课所录制的教学视频时间都不是很长,但是老师们会将这一期教学内容最重要、最难懂的点进行详细的阐述与解读。这是因为一个大的教学课题内容会被老师们分成很多期在微课上进行讲解,为了避免同学们产生长时间学习的疲惫感,微课往往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精讲一个内容,以求老师们能够讲清楚、同学们能够听明白。微课的存在既增加了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节省了老师们反复回答同一问题的时间,让老师们将这些时间运用到其他的教学方面,以提高教学质量。
2.课堂上运用PPT与虚拟实验进行讲解。我所带的一门课是《职业沟通》,这门课需要同学们在课堂上掌握很多种与乘客们交流的手段,并在发生突发问题时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通过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服务能够更加符合乘客的要求。我常在课堂上通过播放视频和虚拟演练的方式让同学们感受到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分析让同学们把握学习中的重点问题。
3.多种课后的联系方式与途径。我一直认为课后的联系也是老师与同学们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互联网的方便与快捷,我可以通过视频或语音的方式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远程的指导。这种灵活度较高的联系方式,增进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拉近了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在课后的交流中我与同学们更像是一对好朋友在相互聊天,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掉同学们的疑问。
中职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有很多好处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教师应该正确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