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介质论文-许厚义,戴群,陈桥秀

生物活性介质论文-许厚义,戴群,陈桥秀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活性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脱位牙,贮存介质,生物学活性

生物活性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许厚义,戴群,陈桥秀[1](2019)在《四种常见离体脱位牙贮存介质对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比较四种常见离体脱位牙贮存介质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口腔临床14~22岁青少年200例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00颗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四组试验组(生理盐水组、牛奶组、唾液组、自来水组)和对照组,各40颗。培养脱位牙中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其中试验分别采用生理盐水、牛奶、唾液、自来水作为贮存介质,对照组则直接在空气中保存。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牙周膜细胞在四种常见离体脱位牙贮存介质中2、6、12、24 h不同时间点的活性,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各试验组不同时间点的牙周膜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牛奶及唾液组不同时间点的牙周膜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自来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奶、唾液组不同时间点的牙周膜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且牛奶组12、24 h的牙周膜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唾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奶、唾液贮存的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活性较高,可作为有效的离体脱位牙临时贮存液,而生理盐水的保存效果次之,而自来水保存效果最差,不适合作为贮存介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03期)

张倩,陈岑,杨丰庆,夏之宁[2](2015)在《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是中药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即以生物(或仿生)材料如细胞、细胞膜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萃取吸附固定相的样品制备技术,在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生物介质萃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期刊2015-11-06)

桂琳,张筱宜,彭师奇[3](2012)在《各种分子的纳米级自组装:浓度、pH和介质依赖的纳米物种和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溶液中的自组织或自组装可引发多种规则的纳米结构。有的生物活性分子有两亲性,有的没有,有的生物活性分子甚至连明显的两亲性趋势也无显现。可是,大量实验观察到在水溶液中纳米水平的自组装是生物活性分子共同的自发行为。本综述介绍了一系列生物活性分子在水溶液中形成的纳米物种,归纳了它们的纳米结构对化学结构的依赖性、对浓度的依赖性和对pH的依赖性。(本文来源于《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期刊2012年02期)

王庆辉,吕昌龙,施鹏,刘军,庞维[4](2010)在《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促进TNCB致敏淋巴细胞分泌IL-17》一文中研究指出氯化苦咪酸(TNCB)是诱导接触性超敏反应(CHS)实验模型的常用试剂,IL-17参与CHS的致病过程。利用TNCB致敏C57BL/6小鼠,4d后无菌分离淋巴结细胞。同时制备并体外活化同源小鼠成熟骨髓来源的肥大细胞(BMMC),成熟的BMMC具有肥大细胞特异性表型(FcεRI+/c-kit+),活化后可分泌TNF-α和IL-6等生物活性介质。在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下,活化的BMMC与淋巴结细胞体外共同培养72h,结果显示,与未致敏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组相比,BMMC与TNCB致敏淋巴细胞的共同培养上清中IL-17分泌水平显着增高(P<0.01)。由此提示,活化的肥大细胞通过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促进TNCB致敏淋巴细胞IL-17的分泌。(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陈慧黠,修志龙,白凤武[5](2009)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氧物质及其对酵母菌生物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活性氧物质及其对酿酒酵母茵悬液的作用。研究发现,不含菌体的去离子水经等离子体处理后,水中所含的氧化性物质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线性增加。等密度的酵母菌液在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在处理的前3分钟内酵母细胞内的活性氧物质总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着增加(P<0.01),然而处理到4、5分钟,酵母细胞内的活性氧物质总量大幅减少,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在这两个处理条件下,细胞形态明显变小,认为在这两个条件下酵母菌己大量死亡,有可能是胞内活性氧物质含量过高引起的。同时,细胞内过氧化物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比活性在处理较长时间后有明显的提升(P<0.05),证明了等离子体诱导胞内H_2O_2和O_2~-等氧自由基的产生,而这些氧自由基本身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因此,对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酵母细胞内蛋白含量逐渐降低,胞外核酸含量逐渐增加的结果,认为主要是活性氧物质破坏了细胞膜,并破坏了胞内的蛋白质和DNA,甚至引起了细胞死亡。胞内蛋白质和DNA损伤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并进行细胞的自我修复。在实验中发现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周期逐渐阻滞在G1期,而存活率呈现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的马鞍型趋势。这种非传统线性存活率有可能是因为在某些处理时间点上酵母菌的自我修复机制被激活,如一些酶类。因此,推测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中,它所产生的活性氧物质起了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期刊2009-07-20)

杜海舰,高宏生,伍瑞昌,王运斗[6](2009)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生物活性介质网络调控矽肺纤维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矽肺纤维化同生物活性介质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Delphi语言编制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机程序,建立并分析了矽肺胶原纤维预测的数学模型。结果:选定网络隐含层节点为9,初始权值阈值约为(-0.2,0.2),最大相对误差为4%,最小相对误差为0.2%。结论:应用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09年01期)

肖秀峰,李明欧,刘榕芳,欧阳可观,翁志航[7](2008)在《有机介质中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含氟的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作电解液,通过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纯钛片表面制得长度达微米级TiO2纳米管阵列。研究了TiO2纳米管阵列形貌和晶相的转变,并通过模拟体液浸泡研究了其生物活性。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FT-IR)和透射电镜(TEM)分别对纳米管阵列的形貌和物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40V电压下,阳极氧化24h,可以制得长12μm,外径170nm的无定形氧化钛纳米管阵列。300℃热处理后,TiO2纳米管表面开始收缩,由无定形向锐钛矿型转变,温度升到600℃时,氧化钛纳米管表面形成较深的沟壑,锐钛矿型开始向金红石型转变,700℃热处理后,TiO2纳米管阵列被破坏。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具有TiO2纳米管阵列的钛片经热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在模拟体液浸泡14d诱导生成厚达13μm的碳磷灰石层。(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8年07期)

高宏生[8](2008)在《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矽肺是最为严重的一种职业病之一,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粉尘所引起的一种不可逆转的渐进性加重的肺间质纤维化疾病。引起矽肺的主要职业有武警黄金水电部队的开矿挖掘作业,地方各行业如矿山开采、冶金工业中的原料破碎、陶瓷工业的原料加工,这些职业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矽肺患病率逐年增多,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巨大,是危害最严重的职业病之一,而且已经成为重大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矽肺纤维化的单个细胞因子作用虽已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其系统网络调控机制尚未阐明。目的确定矽肺纤维化相关的生物活性介质,构建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及其基因调控网络,以及二者整合网络,以此系统阐明矽肺纤维化的网络调控机制。方法本文主要应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构建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1.生物活性介质的确定。采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对研究的偏倚进行漏斗图、异质性、敏感性分析后进而确定相关活性介质。2.初始调控网络的构建。利用meta分析后数据,通过叁次样条插值,采用微分方程模型并应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加权矩阵,构建活性介质调控网络。3.大鼠矽肺模型及实验后调控网络构建。应用气管暴露法注入二氧化硅粉尘悬液或生理盐水建立大鼠矽肺模型或对照模型。随机将Wistar大鼠分为矽尘组和对照组,每组再分为第1d,第3d,第7d,第14d,第21d,第28d共6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分别取8只大鼠处死,收集相应血清和肺组织后系统检测相关生物活性介质。采用天狼猩红染色法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肺组织胶原变化,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Ⅰ、Ⅲ型胶原面积比;采用ELISA法系统测定血清中活性介质NF-κB、IL-1β、IL-10、TNF-α、INF-γ、TGF-β1、GM-CSF的含量;利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通过系统检测数据应用相关系数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进一步构建调控网络。4.干扰实验对调控网络的校正。同样应用气管暴露法建立大鼠矽肺模型,随机将32只大鼠分为TNF-α干扰组和矽尘组,每组再分为第7d和第14d两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取8只大鼠并检测以上相同活性介质,通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校正调控网络。5.基因调控网络实验确证和扩充。造模后第14d用Trizol提取染矽尘组和对照组中肺组织总RNA,通过Illumina大鼠全基因表达芯片的检测,结合Diffscore差异分值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GO、DAVID等数据库平台,应用功能富集分析方法以及Cluster、TreeView等工具建立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聚类树,并利用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系数矩阵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整合活性介质和基因调控网络,扩充和完善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结果1.meta分析后肺纤维化相关活性介质为TNF-α、TGF-β1、IFN-γ、MCP-1、IL-4、IL-6、IL-18、MMP-9、IL-10、IL-1β、IL-5、IL-8、IGF-1、GM-CSF、MMP-2、EGF。其中肺组织中TNF-α随时间的变化并不是直线升高,而是呈波浪性升高。肺组织、巨噬细胞、血清活性介质TNF-α各时点变化并不一致,其中巨噬细胞在第1天变化比其余两者更为明显,肺组织除第1天外各时点变化具有显着性差异,血清在各个时点变化均较肺组织表达弱一些。2.当权值阈值为2σ时,肺纤维化活性介质调控网络中重要节点为:IFN-γ、IL-10、IL-1β、IL-18、IL-6、IGF-1、GM-CSF、TGF-β1、TNF-α;非重要节点的活性介质为IL-4、IL-5、IL-8、MCP-1、MMP-2、MMP-9、EGF。当权值阈值为3σ时,肺纤维化活性介质调控网络中重要的节点变为:IFN-γ、IL-10、IL-1β、GM-CSF、TGF-β1、TNF-α;非重要节点的活性介质为IL-18、IL-6、IGF-1、IL-4、IL-5、IL-8、MCP-1、MMP-2、MMP-9、EGF。3.肺组织天狼猩红染色显微镜及图像分析仪观察表明第21天、第28天矽肺模型是成功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中NF-κB和NO各时间点(除第21天NO外)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动态表达比趋势较为一致。TGF-β1第21天、第28天表达增加,而IFN-γ第21天、第28天表达有降低趋势。TNF-α表达比呈先降低后增高趋势,但整体上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IL-1β、IL-10、GM-CSF不同时间点动态表达比均大于1,前两者先升高后降低,后者呈波浪性升高。4.调控网络中度大于等于5的节点介质为IFN-γ、GM-CSF、TGF-β1、TNF-α;度小于5的节点为IL-10、IL-1β、NF-κB、NO、COLⅠ、COLⅢ。TNF-α可溶性受体干扰实验是可行的,该受体能够抑制矽尘诱导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增加,抑制外周血清中NO、IL-1β、TGF-β1、NF-κB的蛋白表达。原调控网络中同TNF-α相关联的介质可能还包括COL I、GM-CSF等介质。5.矽肺纤维化血清中通过功能富集分类得出相关细胞因子基因共有29个,其调控网络中“度”大于5的关键基因为CCL7、GRN、IL-18、SFTPD、SPN、SPP1、TNF-α、TNFRSF。结论矽尘诱发机体活性介质的变化通过网络状态调控肺纤维化的形成。16种生物活性介质(TGF-β1,IFN-γ,MCP-1, IL-4, IL-6,IL-18,MMP-9, TNF-α,IL-10,IL-1β,IL-5,IL-8, IGF-1, GM-CSF, MMP-2, EGF)可能参与肺纤维化的调控,且具有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时间趋势上活性介质的含量不是呈直线性,而是呈波浪性升高或降低趋势,各时点变化并不一致。空间表现上活性介质在细胞中出现最早,血清中出现最晚;各时点在肺组织中表达最强,血清中表达较弱。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中重要节点介质为:IFN-γ、IL-10、IL-1β、GM-CSF、TGF-β1、TNF-α、NF-κB、NO;非重要节点为IL-18、IL-6、IGF-1、IL-4、IL-5、IL-8、MCP-1、MMP-2、MMP-9、EGF。在肺纤维化活性介质调控网络中,NO和NF-κB是一个启动中枢,而TNF-α、TGF-β1既担当启动子又担当致纤维化调控网络的中间传递子,GM-CSF、IL-1β、IFN-γ呈现级联瀑布放大或抑制网络效应。在网络效应活性介质促进和抑制功能不平衡的条件下形成肺纤维。(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08-05-15)

袁晓洪[9](2007)在《基于NXD的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数据库的构建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病毒学领域的数据规模庞大、纷繁复杂,而如何有效地对实验结果、实验数据进行有效存储、整合以及分析一直是困扰着实验人员的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NXD理论的研究,和对主流NXD的分析,来探讨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数据的存储模型。而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本身的结构复杂,且专项实验数据差异大,如何对其进行信息化处理以满足实验数据记录规范、提高实验数据的质量、能满足各专业的多样性并能满足数据分析的需求一直是个难点。而这就要求都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标准的和易于扩展、传输的技术和方法来实现。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XML)具有扩展性、可读性、平台无关性、结构化等特点,它以一种开放的自我描述方式定义了数据结构,在描述数据内容的同时突出对结构的描述,从而体现出数据之间的关系。NXD(Native XML Database)专门用来存储和管理XML数据,也兼有一般数据库系统的特性,如事务管理、并发控制、查询语言、安全机制、编程API等。NXD最适于存储“以文档为中心”的XML数据,NXD的特点决定它必然成为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存储的有效解决方案。如何对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数据库进行分析和统计?在此,我们采用了XML的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从而为病毒学实验数据的信息化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本文从XML和NXD特点入手,提出了基于NXD技术的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的数据模型,并讨论了NXD的存储问题。(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07-12-01)

齐莹莹[10](2004)在《不同介质体系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课题组已建立的中性介质鲁米诺—Ⅰ~-电化学发光分析体系的基础上,研究了该体系中谷胱甘肽对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的影响,发现谷胱甘肽对中性体系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有淬灭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因其降低鲁米诺—Ⅰ~-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而淬灭其电化学发光的强度,由此建立了一种电化学发光分析测定谷胱甘肽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谷胱甘肽的线性范围为3.38×10~(13)mol/L~4.72×10~(-3)mol/L,是迄今为止见诸报道的对谷胱甘肽测定的最灵敏的方法,也是检测范围最宽的方法。 比较研究了维生素K_3对中性介质与碱性介质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行为,对于维生素K_3的检测,从灵敏度和检测时间周期上发现中性体系明显优于碱性体系。通过比较建立了中性介质鲁米诺电化学发光分析测定维生素K_3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维生素K_3的线性浓度范围为3.20×10~(-9)mol/L~5.09×10~(-6)mol/L,检测限为3.20×10~(-9)mol/L。(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04-05-01)

生物活性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筛选是中药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即以生物(或仿生)材料如细胞、细胞膜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为萃取吸附固定相的样品制备技术,在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来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为生物介质萃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活性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许厚义,戴群,陈桥秀.四种常见离体脱位牙贮存介质对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

[2].张倩,陈岑,杨丰庆,夏之宁.生物介质萃取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应用[C].2015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2015

[3].桂琳,张筱宜,彭师奇.各种分子的纳米级自组装:浓度、pH和介质依赖的纳米物种和生物活性[J].转化医学研究(电子版).2012

[4].王庆辉,吕昌龙,施鹏,刘军,庞维.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促进TNCB致敏淋巴细胞分泌IL-17[J].微生物学杂志.2010

[5].陈慧黠,修志龙,白凤武.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活性氧物质及其对酵母菌生物效应的研究[C].第十四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第五届中国电推进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集.2009

[6].杜海舰,高宏生,伍瑞昌,王运斗.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预测生物活性介质网络调控矽肺纤维化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9

[7].肖秀峰,李明欧,刘榕芳,欧阳可观,翁志航.有机介质中TiO_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

[8].高宏生.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调控网络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

[9].袁晓洪.基于NXD的矽肺纤维化生物活性介质数据库的构建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7

[10].齐莹莹.不同介质体系鲁米诺电化学发光测定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

标签:;  ;  ;  ;  

生物活性介质论文-许厚义,戴群,陈桥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