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病人的护理体会
姜淑敏(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500)
【中图分类号】R743.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134-02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病,是指脑血管病变所致的出血性疾病。好发年龄介于45—65之间,尤其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其临床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后遗症多,现将我院近2年来收住的脑出血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院近2年共收治脑出血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发病诱因为动态发病28例,静态发病5例;3例原因不详。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20例,肢体瘫痪18例,意识障碍及昏迷19例。经
过治疗痊愈10例,好转12例,恶化及死亡14例。
2护理措施
2.1密切观察病情①意识:意识变化是判断脑水肿及颅内压升高与否的重要指证之一。我们可通过对病人的护理来观察其生理反射,以判断病情的好转与恶化。如口腔护理时观察病情有无吞咽反射;眼部护理时,有无睫毛反射,眼球转动情况如何等;吸痰时有无咳嗽反射等来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②瞳孔: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对光反射情况。如一侧瞳孔扩大,对侧肢体瘫痪多表示瞳扩大侧有血肿存在,可引起天慕疝。如双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射差,则表示脑干损伤,如两侧瞳孔极度缩小,多见于桥脑部的出血。如先是一侧散大,以后两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甚至眼球固定,说明病情危重,护士应做好急救准备,同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③生命体征:定时测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由于颅内压增高病人可有呼吸循环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致使早期血压升高,脉搏呼吸加快,后期则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潮式呼吸,脉搏逐渐变弱,体温血压下降,说明病人病情危重。
2.2绝对卧床休息。入院后,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抬高床15—30度,可减少脑部血流,对于意识清醒不愿在病室内进行大小便患者应耐心解释,锻炼其养成卧床大小便习惯,严禁下床大小便,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限制探视人员,避免情绪波动,脑出血患者绝对卧床4周,过早活动可引起再出血。
2.3迅速改善病人脑缺氧状态,立即吸氧,患者头偏向一侧,防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如病人口腔内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吸痰,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3次。
2.4用甘露醇降压的护理用甘露醇等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时,应按时给药,同时注意快速静脉输入(250ml应在30min内输入体内),以保持颅内压的稳定并有利于止血。一般尽量选择较粗的注射针头,但脱水剂是一种高渗溶剂,对组织刺激性较大,甚至导致局部组织坏死,为防止液体外渗,因此在点滴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有无渗出。
2.5心理护理脑血管患者常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问题,产生痛苦、绝望、焦虑、自卑等心理,对治疗缺乏信心,应尊重患者的人格,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地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帮助患者调整心理情绪,让患者体会到相互信任所带来的愉快情绪,使患者以乐观自信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6预防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因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经常按摩局部受压部位,及时清洗更换污湿的床褥及衣服,保持床铺平整清洁,使病人舒适,避免褥疮的发生。其次每2—3h应翻身拍背一次,拍背时由下而上拍,每次2—3min,有利于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细菌感染。
2.7恢复期的护理患者恢复后常有智力和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如失语的偏瘫,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帮助病人加强语言功能锻炼,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微小的进步,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8预防和保健指导出院时,让患者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日常保持适量的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避免情绪波动和过度劳累,教会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疾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