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睾丸神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难治性睾丸痛,回顾性研究
睾丸神经论文文献综述
张旻,王鑫,张晓威[1](2019)在《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探究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用于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有效性。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8年2月接受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组标准:慢性睾丸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神经和泌尿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经保守治疗失败,局部麻醉精索后疼痛暂时缓解,最终接受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手术。采用主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客观标准化的验证的PIQ-6(疼痛影响问卷-6)分数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满足入组标准且随访时间满意的患者共计28例,以术前VAS为基准,随访12个月时15例患者(53.5%)反馈疼痛完全缓解,10例(35.7%)患者反馈疼痛显着减轻,3例(9.8%)反馈疼痛无显着改变。PIQ-6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19例患者(67.9%)有50%或更多缓解,术后6个月22例(78.6%)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下降50%以上),1年时82.1%,2年时82.1%。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难治性慢性睾丸痛的微创方法。(本文来源于《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9-09-06)
张东,石翊飒,金旭,武琰娇,王迎斌[2](2019)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睾丸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 block,IINB)用于患儿单侧睾丸固定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次行单侧睾丸固定术患儿69例,年龄1~6岁,体重9~24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叁组:0.20%罗哌卡因组(R20组)、0.25%罗哌卡因组(R25组)、0.30%罗哌卡因组(R30组),每组23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睾丸固定术,术毕行患侧超声引导IINB,R20组、R25组和R30组分别注射0.20%、0.25%、0.30%罗哌卡因1 mg/kg。记录患儿进入PACU即刻(T_0)、术后1 h(T_1)、2 h(T_2)、4 h(T_3)、6 h(T_4)、8 h(T_5)和24 h (T_6)的HR、MAP、FLACC评分和Comfort评分;分别在术前、术毕、术后6和24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P物质浓度。记录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股四头肌肌力减退等不良反应。结果 T_1—T_6时R30组HR明显慢于R20组(P<0.05),T_2、T_3、T_5时R30组HR明显慢于R25组(P<0.05)。T_0—T_6时R25组和R30组MAP明显低于R20组(P<0.05)。T_3、T_4时R25组和T_2—T_4时R30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R20组(P<0.05)。T_4时R25组和T_0、T_3、T_4时R30组Comfort评分明显低于R20组(P<0.05)。术后6和24 h R25组和R30组血清P物质浓度均明显低于R20组(P<0.05)。术后24 h内R30组追加补救性镇痛药物明显少于R20组(P<0.05)。叁组患儿均未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股四头肌肌力减退等不良反应。结论与0.20%罗哌卡因比较,0.25%、0.30%罗哌卡因1 mg/kg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单侧睾丸固定术后镇痛更为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张晓威,金铖钺,唐旭,殷华奇,李清[3](2019)在《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是一种用于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治疗方式。有研究证实,精索相关神经纤维脱髓鞘是慢性睾丸痛(CO)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8年2月我院28例行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标准为慢性睾丸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失败,神经和泌尿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且局部麻醉精索后疼痛暂时缓解,最终行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手术。采用主观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疼痛,并使用客观标准化和验证的疼痛影响问卷-6(PIQ-6)分数。结果:成功随访28例患者,随访1年25例(89.3%)VAS提示疼痛显着减轻,其中15例(53.6%)疼痛完全缓解;3例(10.7%)无显着疼痛改变。PIQ-6评分显示,随访3个月19例(67.9%)患者有效疼痛缓解;术后6个月22例(78.6%)患者有效疼痛缓解,术后1年、2年均为23例(82.1%)患者有效疼痛缓解。结论: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地治疗难治性CO的微创方法。(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付林,陈远华,徐申,于震,陈雪[4](2018)在《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损伤子代雄性小鼠睾丸发育、精子形成和神经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对子代雄性小鼠睾丸发育、精子形成和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4周龄ICR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维生素D缺乏组(n=20)。对照组喂养标准饲料(维生素D3>800IU/kg),VDD组喂养维生素D缺乏饲料(维生素D3<25IU/kg),在交配前喂养四周以后与雄鼠按4:2交配,孕鼠在受孕第18天自然分娩,每窝小鼠随机留取4只雌鼠和4只雄鼠饲养,断乳以后,继续喂以标准饲料和维生素D缺乏饲料。(1)在饲养10周以后,每组剖杀12只雄鼠,称量雄鼠、睾丸和附睾重,检测睾丸中精子数量和活力,检测血清中25-(OH)D和睾酮的水平,检测睾丸中雄激素合成酶蛋白水平,分析睾丸生殖细胞增殖与凋亡水平;(2)余下雄鼠继续饲养至18周,每组随机选取15只雄鼠进行行为学实精小管减少,睾丸雄激素水平和睾酮合成酶水平降低,雄性小鼠生殖能力下降。(2)维生素D缺乏导致子代雄性小鼠快感缺失;旷场实验中潜伏期和穿格数量增加,运动时间和距离增加;高架十字迷验,分别进行糖水偏好实验、黑白巷实验、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最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在实验结束时剖杀全部雄鼠,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结果(1)在维生素D缺乏饲料喂养组,其子代雄性小鼠血清25-(OH)D水平明显降低,睾丸重量减轻、精子数量减少,睾丸生殖细胞增殖减弱,成熟生宫实验中潜伏期降低、探索时间减少;Morris水迷宫实验中,学习期和记忆期中发现平台潜伏期时间明显延长。结论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以后,导致子代雄性小鼠睾丸发育受损和精子形成减少,降低了雄性小鼠生殖能力;损伤了子代雄性小鼠神经行为发育,增加子代雄性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导致空间识别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本文来源于《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期刊2018-08-13)
高珊[5](2018)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和睾酮分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先被人们广泛地认知,而其在哺乳动物其他组织器官的作用和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而关于BDNF对雄性生殖生理的影响的研究却十分有限,特别是BDNF对雄性睾酮合成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试验目的在于探索BDNF是否对雄性动物睾丸中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存在调节的作用,若存在调节作用,并试图进一步阐明其内在的机理。我们的研究发现,添加外源的BDNF能够上调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类固醇激素的合成,这些基因主要包括Steroidogenic acute regμLatory protein(Star),3b-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Hsd3b1)和Cytochrome P450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Cyp11a1)。结果显示,处理之后上清中的睾酮的含量显着地升高(p<0.05),而Star,Hsd3b1,Cyp11a1的mRNA水平显着升高(p<0.05),Star和Cyp11a1蛋白的水平显着升高(p<0.05)。为了进一步印证BDNF的作用,本试验用RNA干扰的方法,瞬时地将内源的BDNF基因进行敲降,发现BDNF敲降之后,首先显着地降低上清中的睾酮的分泌水平(p<0.05),其次,显着地降低了类固醇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BDNF,Star,Hsd3b1,Cyp11a1的mRNA水平显着性降低(p<0.05),Star以及Cyp11a1蛋白的水平也显着性降低(p<0.05)。为了阐明BDNF对类固醇激素合成调控的作用机理,我们在外源的BDNF处理和干扰掉内源的BDNF基因之后,均分别检测了MEK-ERK1/2通路的磷酸化的水平变化,通过western boltting技术检测了关键蛋白ERK1/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BDNF蛋白处理24小时之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地上升(p<0.05)。而干扰掉内源的BDNF基因之后,ERK1/2的磷酸化水平又显着地下降(p<0.05)。为了进一步印证MEK-ERK1/2通路的激活状态,我们用MEK通路特异性阻断剂PD98059处理了TM3细胞,结果表明,处理之后,首先ERK1/2的磷酸化水平显着地下降(p<0.05),而上清中的睾酮含量显着地降低(p<0.05)。其次,Star,Hsd3b1,Cyp11a1的mRNA水平显着性降低(p<0.05),而Star和Cyp11a1蛋白的水平也显着性降低(p<0.05)。添加外源的BDNF蛋白的试验中,证明BDNF有促进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作用,而敲降内源的BDNF基因的试验证明,BDNF能够作为一种旁分泌因子对睾酮的合成进行调节。而ERK1/2通路是参与BDNF发挥其调节作用的一条通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兰莉梅[6](2017)在《不同繁殖期蓝狐睾丸局部神经递质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季节性繁殖是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繁殖后代的一种生存方式,影响动物繁殖状态的因素包括光照、温度、食物等,其中光照是最主要的调控因子。由于季节对生物活动的影响,很多动物的发情、交配和育雏等活动有较为固定的繁殖周期(繁殖期及繁殖间期)。蓝狐属于典型的季节性繁殖经济动物,其睾丸组织的神经调节和自身细胞分泌激素共同调节其生殖生理功能,睾丸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同参与下丘脑一垂体一睾丸轴神经内分泌调控及血-睾屏障的形成机制,以维持睾丸生精过程等功能。睾丸内神经的分布广泛又具有选择性。本研究采集甘肃省张掖市某蓝狐养殖场繁殖期和繁殖间期睾丸组织样品各6对,制作切片,采用HE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并做阴性对照,通过图像分析以及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繁殖时期蓝狐睾丸组织形态学结果特征,检测不同繁殖时期蓝狐睾丸组织不同神经递质的分布表达密度及其特性,分析不同神经递质对蓝狐睾丸季节性生殖功能的调节作用,探讨环境因素与复杂的神经支配调控的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蓝狐的繁殖周期调控研究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肽能神经递质蛋白基因产物(PGP9.5)和NPY在繁殖期蓝狐睾丸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繁殖间期,表明神经递质在繁殖季节对睾丸的调节功能增强;繁殖期小血管壁强阳性显着,提示肽能神经递质可能主要通过小血管的微循环参与睾丸功能的调节;在繁殖期ChAT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间质细胞,ChAT阳性表达繁殖期高于繁殖间期,提示胆碱能神经递质也可能参与蓝狐睾丸激素调节。DBH亦可能参与成年蓝狐睾丸蓝狐生殖功能的调节,其机理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综上所述,不同繁殖期蓝狐睾丸内神经递质阳性表达和分布存在差异,表明神经调控对季节性繁殖动物的生殖功能的影响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12-01)
尹焯,王荫槐,粘烨琦,杨金瑞[7](2016)在《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方法和治疗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罕见的少儿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病史资料、影像资料、术中所见和病理资料,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基因分析有助诊断,复发时间和复发部位及范围与预后密切相关。结论: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十分罕见,睾丸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治疗对局部肿瘤有效,预后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复发时间和复发范围。(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李聪[8](2016)在《牦牛睾丸局部神经递质分布的增龄性及季节性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睾丸受丰富的胆碱能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以及肽能神经支配,对精子发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支配睾丸的神经可广泛作用于睾丸的间质和血管系统,通过睾丸局部多种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睾丸内分泌并参与精子发生的调控。牦牛(Bos grunniens)是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 m以上青藏高原的牧区的特产家畜,能在气候寒冷、牧草生长期短、空气稀薄的高原低氧环境中生活并繁育后代,睾丸局部生殖生理具独特的高原适应性特点。本研究采用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检测肽能神经递质(CGRP、SP、VIP、NPY、PGP9.5、NSE、NFH、MBP),胆碱能神经递质(ChAT)和儿茶酚胺能神经递质(DBH),分析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繁殖期性成熟牦牛睾丸局部不同神经支配的神经递质分布密度及其特性,阐明不同神经递质对精子发生的重要调节,探讨牦牛生精细胞发育微生态环境与神经调控之间的关系,为牦牛睾丸神经调控研究的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肽能神经递质PGP9.5、CGRP、SP、NSE、NFH主要定位于Leydig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呈现明显的增龄性变化,提示其对牦牛睾丸内分泌机能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2.NPY及VIP在老龄牦牛睾丸血管的分布显着增加提示牦牛在高原低氧环境中也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可为其局部血液循环的适应性调节研究提供新思路。3.MBP作为髓鞘表达特异蛋白,强表达于睾丸间质组织,初次表明了有髓神经纤维在牦牛睾丸的分布位置,为探明牦牛睾丸有髓神经的分布密度奠定基础。4.胆碱能神经递质ChAT主要分布于Leydig细胞及血管,青年牦牛睾丸表达量最高,繁殖期阳性表达检测略高于繁殖间期;表明其主要参与Leydig细胞的分泌调节。5.儿茶酚胺能神经递质DBH主要分布于生精上皮,在老龄牦牛表达显着增加,繁殖间期阳性表达检测略高于繁殖期,提示其可对生殖上皮增殖发挥调节作用。综上所述,高原牦牛肽能、胆碱能及儿茶酚胺能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的分布随年龄及季节变化特征为牦牛睾丸生殖内分泌提供研究基础,可优选MBP、DBH、ChAT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阐明其睾丸神经调控机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洪蛟[9](2016)在《丙酸睾酮对小鼠睾丸BNNF、NGF、NT-3和NT-4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哺乳动物的繁殖活动除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调控外,也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节,其中包括神经营养素。神经营养素(Neurotrophins)是在神经系统中发现的一类蛋白家族,是神经细胞存活和发育的主要调节因子。神经营养素家族包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和神经营养素4(NT-4)。它们主要是在脑和神经组织表达,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和神经元存活具有重要作用。雄激素主要是由睾丸合成和分泌,与动物生殖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能够影响精子发生。研究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和雄激素在动物生殖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雄性生殖调控中,雄激素和神经营养素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本文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探究丙酸睾酮对小鼠睾丸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以揭示雄激素与神经营养素在雄性生殖中的调节关系,研究内容如下:1、丙酸睾酮对小鼠睾丸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用丙酸睾酮处理小鼠0、6、12和24h后,收集睾丸,观察睾丸形态变化,检测睾丸中神经营养素m 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小鼠睾丸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高剂量丙酸睾酮严重破坏了睾丸结构,精子发生出现异常。神经营养素定量结果表明,丙酸睾酮处理小鼠,12小时后发生明显作用,能促进睾丸中BDNF、NT-3和NT-4的表达,而抑制NGF的表达。2、丙酸睾酮对TM4和GC-1spg细胞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用丙酸睾酮处理TM4和GC-1spg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变化,运用荧光定量来检测神经营养素m RNA的变化,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神经营养素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丙酸睾酮对TM4和GC-1spg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荧光定量与细胞免疫荧光结果表明,丙酸睾酮处理TM4细胞,使BDNF和NT4的表达在12h降低,到24h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而NGF和NT-3的表达在12h后受到抑制。对于GC-1spg细胞,丙酸睾酮处理使BDNF和NGF的表达在6h到12h降低,24h后表达升高,最终BDNF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而NGF表达回到正常水平;NT-3的表达量在6h下降,12h升高,而在24h又下降,出现回复现象,NT-4的表达则在6h后受到了抑制。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的丙酸睾酮会严重破坏睾丸的正常结构,使精子发生异常,出现雄性不育。丙酸睾酮能够调节睾丸中神经营养素的表达,参与调控雄性生殖。(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袁莉刚,曲亚玲,鲁玉荣,李聪[10](2016)在《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和神经肽Y的分布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比较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肽Y(NPY)在不同发育时期藏绵羊睾丸的组织分布特征,探索其对藏绵羊睾丸发育及生殖机能调节的相关作用。采用睾丸摘除手术收集0.5、2、5、8、12及18月龄藏绵羊睾丸,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IPP图像分析技术研究PGP9.5和NPY的分布特征。PGP9.5和NPY在0.5月龄藏绵羊睾丸组织表达量较低,生殖母细胞中基本无表达,但2月龄时,PGP9.5表达量增加极显着(P<0.01),且同年龄段PGP9.5表达量均极显着高于NPY(P<0.01),至18月龄时,PGP9.5和NPY表达量明显升高,且与0.5月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二者在12月龄及以后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均为阴性。PGP9.5在Sertoli细胞阳性信号随睾丸发育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至18月龄时基本无表达,其在各年龄段Leydig细胞及其周围血管壁呈阳性表达。NPY在Leydig细胞的阳性信号较弱,2月龄及以后各发育阶段睾丸Sertoli细胞中均为阳性表达,在血管壁的表达亦随年龄增加而增强。高原缺氧环境中,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PGP9.5和NPY的表达差异与Sertoli细胞发育及精子发生调控关系密切;PGP9.5在Leydig细胞强阳性,表明其与激素合成分泌相关,NPY表达随着月龄而增强,有利于加强睾丸血管舒缩以适应对低氧的调节,或在局部血液循环与Sertoli细胞之间物质传递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睾丸神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iliohypogastric/ilioinguinal nerve block,IINB)用于患儿单侧睾丸固定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首次行单侧睾丸固定术患儿69例,年龄1~6岁,体重9~24 kg,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叁组:0.20%罗哌卡因组(R20组)、0.25%罗哌卡因组(R25组)、0.30%罗哌卡因组(R30组),每组23例。全身麻醉下行单侧睾丸固定术,术毕行患侧超声引导IINB,R20组、R25组和R30组分别注射0.20%、0.25%、0.30%罗哌卡因1 mg/kg。记录患儿进入PACU即刻(T_0)、术后1 h(T_1)、2 h(T_2)、4 h(T_3)、6 h(T_4)、8 h(T_5)和24 h (T_6)的HR、MAP、FLACC评分和Comfort评分;分别在术前、术毕、术后6和24 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P物质浓度。记录术后补救性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股四头肌肌力减退等不良反应。结果 T_1—T_6时R30组HR明显慢于R20组(P<0.05),T_2、T_3、T_5时R30组HR明显慢于R25组(P<0.05)。T_0—T_6时R25组和R30组MAP明显低于R20组(P<0.05)。T_3、T_4时R25组和T_2—T_4时R30组FLACC评分均明显低于R20组(P<0.05)。T_4时R25组和T_0、T_3、T_4时R30组Comfort评分明显低于R20组(P<0.05)。术后6和24 h R25组和R30组血清P物质浓度均明显低于R20组(P<0.05)。术后24 h内R30组追加补救性镇痛药物明显少于R20组(P<0.05)。叁组患儿均未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穿刺部位血肿、股四头肌肌力减退等不良反应。结论与0.20%罗哌卡因比较,0.25%、0.30%罗哌卡因1 mg/kg超声引导下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患儿单侧睾丸固定术后镇痛更为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睾丸神经论文参考文献
[1].张旻,王鑫,张晓威.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C].首届男性大健康中西医协同创新论坛暨第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9
[2].张东,石翊飒,金旭,武琰娇,王迎斌.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髂腹下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用于睾丸固定术后镇痛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9
[3].张晓威,金铖钺,唐旭,殷华奇,李清.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治疗难治性睾丸痛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9
[4].付林,陈远华,徐申,于震,陈雪.母体孕期维生素D缺乏损伤子代雄性小鼠睾丸发育、精子形成和神经发育[C].2018环境与健康学术会议--精准环境健康:跨学科合作的挑战论文汇编.2018
[5].高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增殖和睾酮分泌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8
[6].兰莉梅.不同繁殖期蓝狐睾丸局部神经递质分布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7].尹焯,王荫槐,粘烨琦,杨金瑞.睾丸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6
[8].李聪.牦牛睾丸局部神经递质分布的增龄性及季节性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6
[9].李洪蛟.丙酸睾酮对小鼠睾丸BNNF、NGF、NT-3和NT-4神经营养素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6
[10].袁莉刚,曲亚玲,鲁玉荣,李聪.不同月龄高原型藏绵羊睾丸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和神经肽Y的分布比较[J].畜牧兽医学报.2016
标签:显微镜下精索去神经术; 难治性睾丸痛; 回顾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