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
摘要:鼻鼽,相当于西医的“变应性鼻炎”,临床以鼻痒、阵发性喷嚏、鼻塞、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主要症状,与脾虚密切相关,苓桂术甘汤对脾阳虚而致痰饮内生所致的鼻鼽取得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变应性鼻炎等疾病。
关键词:鼻鼽;病因病机;苓桂术甘汤;案例;体会
1.鼻鼽
的记载,最早见于西周《礼记月令》:李秋行夏令,则其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给患者生活及带来不便与痛苦,西医常用激素类喷鼻剂和抗组胺等药物控制症状,但若长期使用疗效逐渐下降且有副作用,易复发。中医治疗鼻鼽具有诸多独到之处,脾阳虚水停证临床颇为常见,本文根据临床经验浅析苓桂术甘汤在治疗脾阳虚水停型鼻鼽方面之临床应用。
病因病机:《素问玄机原病式》:谓鼽者鼻出清涕也;又谓鼻中因痒而气喷作于声也。刘熙释名《释疾病》曰: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历代医家认为鼻的生理病理与气候、经络、脏腑、邪气、体质皆息息相关。鼻鼽内因多为脏腑功能低下(肺、脾、肾气虚),外因多为风寒、风热之邪侵袭鼻窍而致。主要病位在肺、脾、肾。发病不外乎寒证与热证,实证与虚证两个方面。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水液输布失调为二者共同病机,不过将停于体内某一部位的水饮称痰饮,外流于鼻腔的水饮称鼽水而已。痰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脾肾阳虚,脾失健运,水湿不行;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水湿内停,可形成痰饮。且饮属阴邪,最易伤人阳气,故痰饮病总属阳虚阴盛[1]。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脾胃论》中云:“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营气不能滋之。说明脾主疏泄、运化水谷,向上输布与肺,向下灌注与肾,脾气虚,失于运化,向上导致肺气虚,向下不足以灌溉于肾,导致肾元不足,出现喷嚏、流涕、鼻堵等症状,因此,肺、肾气虚的根源是脾气虚[2]。脾胃为五脏之本,是鼻鼽病的重要原因[3]。
2.临床案例
张某,女,30岁,鼻阻、头痛反复发作5年,入院时见:鼻阻、头痛,清涕,量多,无喷嚏、嗅觉减退,平素怕冷,纳眠可,便溏,小便可,月经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数。检查:下鼻甲肿大,鼻粘膜苍白,中下鼻道及总鼻道可见大量水性分泌物。诊断:鼻鼽(阳虚水停)用苓桂术甘汤加味温补脾阳,具体方药组成:茯苓30g、桂枝10g、生白术10g、生甘草6g、生黄芪30g、黄芩10g、柴胡10g、白芷10g、川芎10g、地龙10g、僵蚕10g、红花10g、黄连6g、枳壳15g服用3剂后,上述症状得到良好控制。
3.体会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水湿停聚而成痰为饮。素问玉机真脏论篇说脾为孤脏其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医学纲目鼻鼽中说阳明所至为鼽嚏治以温剂是也进一步指出脾气虚弱所致鼻鼽的治法。苓桂术甘汤最早见于伤寒论,脾胃受损,脾运失职,水饮内生,土虚不能制水,则水气上冲,故见心下逆满,治当温脾阳化水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方药分析: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即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术而成,《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方中以茯苓为君,健脾渗湿,祛痰化饮水,使水饮从小便而出;桂枝为臣,温阳化饮、化利水,协君药以加强化饮利水之力;白术为佐健脾燥湿,脾阳健运,水湿自除,助运化以杜绝生痰之源;使以甘草益气和中,制茯苓渗利太过而伤津,四药相伍,共凑温阳益气、健脾化饮之功,饮祛脾和湿不复聚之功。张永生等[4]认为苓桂术甘汤利水而不伤阴,扶阳而不耗气,利而不峻,温而不燥,近乎平淡,实为痰饮病之和剂。
临床上辨证为脾阳不足、水饮内停证的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茯苓中茯苓素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小鼠心肌86Rb的摄取,茯苓的利尿作用使痰饮从下而走;桂枝具有解热抗炎作用;白术煎剂和流浸膏给动物静脉注射或灌胃均有祛痰化饮显著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而且促进电解质特别是Na+的排泄炙甘草。黄金玲[5]等研究显示苓桂术甘汤能明显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促进TH细胞功能、恢复T细胞亚群的比例、增强IL-2活性有关。
4.结语
苓桂术甘汤是苓桂剂之首,对脾阳虚而致痰饮内生,出现流清涕、打喷嚏诸症均有良好效果。临床上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等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医药治疗鼻鼽具有独到之处,且价格低廉,疗效佳,既能增强免疫力,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方方,黄金玲.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进展桑[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7(22):619-621.
[2]董尚朴.李果脾胃论病机论点对《内经》理论的继承与发挥[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65-966.
[3]张欢,刘力.浅析《内经》中的脾胃论及其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32):211-212..
[4]张永生,鲁怀芳.论温药和之[J].甘肃中医,2004,17(11):3-4.
[5]黄金玲,龙子江,吴华强等.苓桂术甘汤对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淋巴细胞活性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4,1,(2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