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配比论文-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

颗粒配比论文-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

导读:本文包含了颗粒配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C4合金,摩擦修复层,固态纳米颗粒,磨损机制

颗粒配比论文文献综述

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1](2019)在《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在室温下形成钛合金耐磨摩擦层,在TC4合金/GCr15钢摩擦界面人工添加MgO、SiO_2、MoS_2等固态纳米颗粒,采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微观分析手段表征TC4合金的磨损特征,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同一滑动条件下,添加不同配比的固态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改善TC4合金的耐磨性;当添加20%mix(SiO_2+MgO)+MoS_2的机械混合材料时,TC4合金在低载20 N时,磨损量较低,当载荷超过40 N时,磨损量开始升高。当添加50%mix(SiO_2+MgO)+MoS_2的机械混合材料时,TC4合金的磨损量一直较低;摩擦修复层未形成或剥落时,TC4合金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等严重磨损为主,当形成了稳定存在的摩擦修复层时,磨损机制由严重磨损转变为轻微磨损。(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0期)

孙音,伍明政,顾洛莎,白洁,顾劲松[2](2019)在《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后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以优化低温保护剂的选择。方法取人大腿内侧吸脂术后多余的颗粒脂肪,分别等量存入A、B两种不同配比的低温保护剂中,分别为A组和B组,置于-80℃冻存6个月。6个月后将标本复苏,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各移植点注射0.2 m L颗粒脂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物,进行体积、重量检测,并观察其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透射电镜下的情况。结果 A组剩余脂肪平均体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示A组新生血管多于B组;透射电镜下A组脂肪细胞更加完整,新生脂肪细胞较多。结论 A组低温保护剂长期冻存的脂肪活性较高,且可用小牛血清取代胎牛血清;脂肪组织深低温冻存半年以后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移植。(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徐贵玲,李梦慧,卢平[3](2019)在《烘焙林业废弃物生物质与煤粉不同配比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烘焙林业废弃物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物的流化特性,在自行搭建的流化试验装置上,进行不同质量配比的烘焙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颗粒系统的流化试验,获得该系统的流化特性曲线,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二元混合颗粒的起始流化速度、最小流化速度和完全流化速度等特征速度,进而获得"组分-特征速度"的相平衡图,探讨烘焙生物质质量分数(0,20%,40%,60%,80%和100%)对二元混合颗粒流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预测烘焙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颗粒最小流化速度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煤粉颗粒与烘焙生物质颗粒单独流化时,流化曲线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I固定床区域,II过渡区域,III起始流化区域和IV完全流化区域。完全流化区域标准化床层比压降值的大小依次为:无烟煤1(0.90)>无烟煤2(0.86)>烘焙生物质1(0.84)>烘焙生物质2(0.53),流化质量依次变差。烘焙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颗粒的流化曲线与其单组分颗粒的流化曲线近似,但区域II和III所对应的气速的范围明显缩小。随着烘焙生物质质量分数的增加,完全流化区域的标准化床层比压降值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混合颗粒的流化质量逐渐变差,起始流化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完全流化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小流化速度逐渐减小。不同特征速度对应着不同流化阶段间的过渡,通过流化气速所处的区间并结合"组分-特征速度"相平衡图,可以对二元混合颗粒所处的流化状态进行预判,并可根据实际工程应用需要对操作流化气速进行相应的调节。该文所获得的不同配比烘焙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颗粒最小流化速度经验公式可以在–25%~+20%的误差范围内对烘焙生物质与煤粉二元混合颗粒的最小流化速度进行较好地预测。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与煤流化床共气化工艺中的气化炉等相关工艺设备的设计和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璞,杨雅娟,王珲,杨景玲[4](2018)在《焦粉配比对烧结烟气中颗粒物排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源头减排角度入手,通过烧结杯实验,在烧结原料固定碳为3.6%的条件下,使用Andersen 8级撞击器采样研究了焦粉配比分别为100%、75%、50%、0%时烧结烟气中颗粒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各组焦粉配比实验中排放的颗粒物质量浓度为98.66~134.04 mg/m~3,经旋风除尘器净化后,颗粒物质量浓度降至68.49~112.34 mg/m~3,总体颗粒物脱除率在16.19%~30.59%。烧结烟气中颗粒物以2.63μm以下细颗粒物为主。旋风除尘器前后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均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0.88μm附近。在烧结烟气的PM_(10)中,PM_1占比在78%以上,PM_(2.5)占比在94%以上。焦粉配比的改变对烧结烟气颗粒物排放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11期)

安文博,王来贵,狄军贞,李喜林,刘向峰[5](2018)在《响应曲面法优化SRB固定化颗粒基质中铁屑配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制备SRB固定化颗粒,用其处理煤矿酸性废水。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SRB固定化颗粒基质中的铁屑种类和配比。结果表明,固定化颗粒的最佳铁屑种类为生铁屑,在PVA、海藻酸钠、麦饭石、玉米芯质量分别为0.9、0.05、0.3、0.5 g的条件下,最佳铁屑投加量为0.6 g,铁屑粒径为0.05~0.075 mm。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固定化颗粒对废水的实际SO42-去除率为82.17%(预测值为83.414%)。响应曲面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各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非常明显。(本文来源于《工业水处理》期刊2018年10期)

张欢,安阳阳,于睿,张颖,梁健[6](2018)在《清脂通脉颗粒最佳药物剂量配比筛选与疗效验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清脂通脉颗粒的最佳药物剂量配比,研究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对的机制与NPC1、NPC1L1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IU/kg),复合高脂饲料喂养8周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构成清脂通脉颗粒的5味中药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5因子10水平"的分组设计。清脂通脉颗粒灌胃4周后,以血脂四项的水平为筛选指标,筛选出最佳剂量配比组。之后将最佳配比组与空白组、模型组对照,检测肝脏与小肠中NPC1、NPC1L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1)血脂四项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组8与组12四项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中药组相比,降脂效果更佳,故选取组8与组12的药物配比为最佳剂量配比。(2)实验结果显示,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显着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升高N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PC1L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运用均匀设计筛选获得的8组与12组的计量比例为最佳配比;清脂通脉颗粒可以通过升高N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PC1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商克俭,冯东梅,狄军贞,王明昕[7](2018)在《纳米Fe_3O_4生物麦饭石颗粒制备最优配比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煤矿酸性废水(AMD)中硫酸盐含量高、pH值较低,且含有毒性极强的Cr6+,处理难度大,成本高昂等特点,基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采用纳米Fe_3O_4材料协同硫酸盐还原菌及麦饭石,制备一种纳米Fe_3O_4生物麦饭石颗粒用于处理AMD。通过开展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以确定颗粒各基质成分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当纳米Fe_3O_4投加质量分数为3%,硫酸盐还原菌为30%,麦饭石为20%时,废水中SO42-去除率为85.32%,Cr6+去除率为97.45%,出水pH值为7.32,制备的纳米Fe_3O_4生物麦饭石颗粒处理AMD效果最佳。(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8年02期)

李东晓[8](2016)在《芪葛颗粒处方配比、质量标准及其药效物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在临床应用的基础上,以药效为指标对芪葛颗粒方药中的处方比例进行了优选,在此基础上对其提取、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制成颗粒剂即芪葛颗粒;同时对其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以控制其质量,并建立指纹图谱,实现对芪葛颗粒更为全面的质量评价,确保芪葛颗粒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同时为进一步开发该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1、本研究采用抗胃黏膜损伤药效研究常用的酒精致胃黏膜损伤模型,以胃黏膜损伤分数、黄芪甲苷的含量、葛根素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综合考察芪葛颗粒方中药物不同的组成比例与抗胃黏膜损伤的药效作用,以获得芪葛颗粒的最佳处方比例。2、根据芪葛颗粒方中药物的组成、理化性质以及各药所含主要有效成分的特点,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黄芪甲苷、葛根素含量的综合评价为指标优化提取工艺。以颗粒成型率、溶化率、吸湿性、含水量为指标,筛选颗粒的辅料配比与用量,获得芪葛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参数,为该制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3、在质量控制方面,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芪葛颗粒方药中的黄芪、葛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建立芪葛颗粒的质量标准。4、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项下对制剂稳定性的要求,对芪葛颗粒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包括内容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以及长期试验。5、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建立芪葛颗粒指纹图谱,对共有指纹峰进行标定;利用对照品对峰的成分进行指认并通过与单味药材图谱对比,确定相关色谱峰的归属。6、建立“谱效”相关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数学方法:相关性分析、灰关联度分析考察不同处方配比的芪葛药液与胃黏膜损伤分数的相关性,初步研究芪葛颗粒对损伤胃黏膜的药效物质。7、采用UPLC/Q-TOF-MSE技术,对芪葛颗粒所含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根据色谱保留时间、精确分子量、分子碎片峰、对照品信息和相关文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推断和鉴定,阐明芪葛颗粒的化学组成,为芪葛颗粒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结果:1、肉眼观察结果显示各正交试验组大鼠的胃黏膜表面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统计结果显示:正交试验组第1~9组胃黏膜损伤分数分别与模型组的胃黏膜损伤分数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2、3、4、6、7组与第5组的胃黏膜损伤分数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1、2、4组与第9组的胃黏膜损伤分数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通过统计分析各正交试验组的实验结果,优选出了芪葛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统计分析清膏与各辅料类型、比例的考察结果,优选出了芪葛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3、建立了芪葛颗粒方药中人黄芪、葛根的薄层鉴别方法;建立了黄芪甲苷、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黄芪甲苷线性方程为:1gy=1.303x+3.383,r=0.9993,0.48μg~4.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01%,RSD%为2.79%(n=6),葛根素线性方程为:y=2.20e+006x+8.88e+005,r=0.9998,0.416μg~2.08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33%,RSD%为 2.30%(n=6)。4、初步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芪葛颗粒在高湿、高温下、强光照射下较稳定,在规定的考察时间内加速试验和长期稳定性实验结果均显示芪葛颗粒在试验条件下均稳定。5、建立了芪葛颗粒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从10批样品中标定了 20个共有峰,鉴别了其中12个特征峰,明确了个共有峰的归属,10批样品相似度在0.9~1.0之间,本实验建立的指纹图谱那方法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并对芪葛颗粒指纹图谱与保护胃黏膜损伤的谱效关系进行了研究。6、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共有峰5、7、10、13、15、16、17、19、20、21、22与胃黏膜损伤分数成负相关,且灰关联统计结果显示上述共有峰的关联度均大于0.8,说明上述共有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7、借助UPLC的快速分离和Q-TOF-MSE测定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结合质谱数据及文献数据分析,鉴定出了芪葛颗粒中含的41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皂苷类化合物。结论:1、本试验成功制备出芪葛颗粒,其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合理、简便,且理化性质稳定,适用于芪葛颗粒的批量化生产。2、本研究建立的黄芪、葛根的薄层鉴别及黄芪甲苷、葛根素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好、适用性强,适用于芪葛颗粒的质量控制。3、本研究所建立的芪葛颗粒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专属性、重现性、精密度、稳定性,各共有峰间分离度良好,较全面的反映了芪葛颗粒整体特征的信息,可用于芪葛颗粒质量的综合评价;谱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峰5、7、10、13、15、16、17、19、20、21、22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推断上述共有峰可能是芪葛颗粒保护胃黏膜的药效物质。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芪葛颗粒指纹图谱可用于芪葛颗粒的质量控制。6、本研究所建立的UPLC-Q-TOF-MSE方法快速、准确、灵敏、检测时间短,可为芪葛颗粒的成分鉴定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可靠的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4-01)

杜丕国[9](2016)在《颗粒配比对Fe-Cu-C烧结件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粉末冶金零件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消费市场,对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对齿轮零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粉末冶金零件而言,压制密度和烧结密度对材料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力学性能。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低成本的条件下来提高粉末冶金件的密度,从而使性能得到提高,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对开发低成本、高密度、高性能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本实验通过将不同配比的400目、800目、3000目雾化铁粉和1000目气雾化铜粉添加到200目铁粉基粉中,经均匀混合、压制成形后进行烧结,研究了不同颗粒度配比、不同压制力和不同烧结温度下对试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烧结后的试样做金相显微组织测试、密度、硬度、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SEM和TEM分析后,得到以下结论:1、实验研究表明添加3%的1000目气雾化铜粉和4%800目雾化铁粉时,试样经压制成形烧结后的性能优于其他颗粒配比的烧结试样。2、通过对试样的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可以得出试样在添加3%气雾化铜粉和4%800目雾化铁粉时的组织较好,而且当压制力为600MPa,烧结温度为1150℃时,颗粒间的结合程度较高,晶界之间呈现“叁叉”晶界,晶界间的角度呈120°,对于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在该条件下的组织孔隙球化程度较高,在晶界的连接处分布较多。3、不同颗粒度不同压制力的实验中,密度与硬度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当试样中1000目气雾化铜粉的添加量为3%,800目雾化铁粉的添加量为4%时,密度与硬度均达到最大;不同压制力实验表明,在600MPa时的上述烧结试样表现出良好的密度与硬度;在不同温度的烧结实验中,1150℃下烧结,密度达到7.2g/cm3,但是硬度表现出了与密度不相似的变化趋势,在1090℃烧结前,硬度值先增大后减小,随后温度升高硬度增大,在1150℃时达到最大值,此时的硬度增量最小。4、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和透射实验表明,1000目微米铜粉在铁基粉体粗颗粒界面或界隅处已完全熔解,形成Fe_4Cu_3,此界面层的厚度比较均匀,实现了铁粉颗粒的有效连接。5、SEM面扫描测试结果显示,试样烧结后铜在铁基体中呈网状分布,表明铜熔化后对铁基体颗粒间形成界面和孔隙进行了较好的填充;断口结果分析则表明添加气雾化铜粉的试样是韧性断裂和脆性穿晶断裂兼有的混合断裂。(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期刊2016-04-01)

张晓宇,杜丕国[10](2016)在《颗粒配比对Fe-Cu-C烧结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气雾化微米颗粒呈球形的特性,在雾化原料铁粉中添加1%、2%、3%(质量分数)1 000目气雾化铜粉和2%、4%、6%、8%(质量分数)800目雾化铁粉,先后进行混料、压制和烧结制造工序。将烧结制得的试样进行密度、硬度、显微组织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添加3%微米铜粉的样品孔隙率明显减少,组织更加均匀,同时材料的硬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烧结后界面之间出现富铜相,有效地对基体粉末颗粒进行了连接。(本文来源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颗粒配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后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以优化低温保护剂的选择。方法取人大腿内侧吸脂术后多余的颗粒脂肪,分别等量存入A、B两种不同配比的低温保护剂中,分别为A组和B组,置于-80℃冻存6个月。6个月后将标本复苏,移植于裸鼠背部皮下,各移植点注射0.2 m L颗粒脂肪。4周后处死裸鼠,取出移植物,进行体积、重量检测,并观察其苏木精-伊红(HE)染色、透射电镜下的情况。结果 A组剩余脂肪平均体积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E染色示A组新生血管多于B组;透射电镜下A组脂肪细胞更加完整,新生脂肪细胞较多。结论 A组低温保护剂长期冻存的脂肪活性较高,且可用小牛血清取代胎牛血清;脂肪组织深低温冻存半年以后依然可以进行有效移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颗粒配比论文参考文献

[1].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不同配比的纳米颗粒对TC4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J].材料保护.2019

[2].孙音,伍明政,顾洛莎,白洁,顾劲松.不同配比低温保护剂对冻存人颗粒脂肪裸鼠移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9

[3].徐贵玲,李梦慧,卢平.烘焙林业废弃物生物质与煤粉不同配比混合颗粒的流化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9

[4].张璞,杨雅娟,王珲,杨景玲.焦粉配比对烧结烟气中颗粒物排放的影响[J].环境工程.2018

[5].安文博,王来贵,狄军贞,李喜林,刘向峰.响应曲面法优化SRB固定化颗粒基质中铁屑配比[J].工业水处理.2018

[6].张欢,安阳阳,于睿,张颖,梁健.清脂通脉颗粒最佳药物剂量配比筛选与疗效验证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7].商克俭,冯东梅,狄军贞,王明昕.纳米Fe_3O_4生物麦饭石颗粒制备最优配比试验研究[J].非金属矿.2018

[8].李东晓.芪葛颗粒处方配比、质量标准及其药效物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9].杜丕国.颗粒配比对Fe-Cu-C烧结件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

[10].张晓宇,杜丕国.颗粒配比对Fe-Cu-C烧结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6

标签:;  ;  ;  ;  

颗粒配比论文-郭孟蕾,陈伟,姜伟,王树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