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层次范畴论文-詹思雅

基本层次范畴论文-詹思雅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本层次范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叁化”,中国古代小说英译

基本层次范畴论文文献综述

詹思雅[1](2019)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叁化”——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若中西方读者对同一范畴的理解在表层含义及深层含义上都大致相同,翻译时可以采用"等化"中的各翻译技巧;如果"等化"无法传达原文的内涵,达到理想的效果,则要考虑使用该词的上级范畴词或者下级范畴词,使用上级范畴词需要采用"浅化"中的各翻译技巧,下级范畴词则需要采用"深化"中的技巧。本文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叁化"在与诗歌较相近的体裁——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英译中的应用,以求使"叁化"走出诗歌翻译,更广地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中英翻译,为译者的翻译实践提供认知语言学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9年12期)

杨一天[2](2018)在《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的译文选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某个概念在目的语中往往缺少相等层次范畴的表达。这种空缺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空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更是一种思维层面的空缺。本文从认知语义学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出发,对由源语和目的语概念范畴层次不对等所造成的翻译选词困境及其在认知层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以圣经《新约·福音书》中■一词在不同译本中的表达为例,探究译文对原文陌生概念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8年02期)

郭世华[3](2019)在《基本层次范畴概念中近义词地位不平等现象分析——以“密”“浓”“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密""浓""稠"是杨吉春教授主持建立的"国际汉语教学用基本层次范畴词库"中的一组近义词。以此为例,从意义特点、构词能力、隐喻能力等叁个方面分析影响近义词在基层词库中处于不同级别的因素。虽然近义词的完形度相差无几,但义项数量、适用范围、构词能力、隐喻能力也会影响其作为基层词的提取工作与分级工作。(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期刊2019年04期)

张丽晶[4](2019)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在农村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就目前而言在我国农村地区很多家庭和学校由于资源缺乏使学生们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英语学习,其中最基本的单词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就能够帮助学生们懂得一些单词之间的联系,使老师可以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教学,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此足够的重视,在农村地区老师的英语单词教学中注重使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一、有关农村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现状众所周知英语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如今无论是我国的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都十分注重英语知识的学习,其中英语单词的学习就是一个比较基础(本文来源于《英语画刊(高级版)》期刊2019年12期)

陶雯雯[5](2018)在《基本层次范畴与词汇习得——以动词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范畴化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活动之一,也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范畴化理论经历了从经典范畴到现代范畴理论的过渡,取得了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两大成果。国内外关于原型范畴理论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原型范畴理论对语义、语言结构以及范畴习得研究的影响方面,相比而言,对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讨论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讨论了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并以动词为例,简单探讨了该理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启示。(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8年10期)

胡吉闪[6](2017)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词汇翻译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原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客观世界本没有范畴,认知主体在主客观互动的基础上,对外界事体所做的主观概括和类属划分使其由自然无序变得对人有序。基本层次范畴是范畴系统中认知突显性最强的部分,以基本层次范畴为基础,范畴向上扩展形成上位范畴,向下扩展形成下位范畴。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指导着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客观事体,对词汇翻译实践活动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对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进行了概述,并重点探讨了其对词汇翻译的启示,提出了叁种翻译技巧:同级翻译,升级翻译和降级翻译。(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2期)

闫瑞琼,张倩[7](2017)在《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角度阐释中动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态,引起来广泛的讨论,但更多是从语义和句法结构层面来分析的。本文则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出发,阐释中动结构中的动词、副词修饰语以及事件,希望中动结构的分析和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方法,同时希望中动结构能引起老师的注意。(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22期)

孟凡玉[8](2017)在《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是从最基本、最直接的基本层次范畴开始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本层次范畴词汇就是用来表达基本层次范畴的词汇。当前国内有关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研究不够充分,现代汉语中对该理论的运用更是有限,因此,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研究现代汉语词汇是一个较新且可行的途径。基于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词汇使用频率高、代表性强的特点,本文选取苏新春《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中614个头部动作类词汇为原始语料,并在此基础上参照《现代汉语分类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对语料进行梳理。经过设立提取标准、进行问卷调查验证,共提取出了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基层词20个。在提取出20个基层词之后,本文对这些基层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基层词以单音节为主,并且这些单音节基层词具备较强的构词能力。在词义方面,20个头部动作类基层词的释义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对基层词进行隐喻分析时,我们重点分析了基层词的隐喻模式和意象图示。通过对"看"、"听"、"吃"等重要基层词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词义的引申与发展呈现出从最开始表示基本的、具体的生物活动方面向表示抽象的智力、精神活动方面发展的规律,体现了语言的认知共性。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基层词涉及到了五种意象图示:从上到下的隐喻型、从下到上的隐喻型、由外到内的隐喻型、由内到外的隐喻型和特殊隐喻型,通过使用这些意象图示,基层词的应用范围和人们的认知范围都得到了新的拓展。(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7-05-04)

安瑶瑶[9](2017)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叙事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英国着名翻译学家Mona Baker在其着作《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一书中,开辟性地将翻译与叙事相结合,提出翻译叙事建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Baker认为,译者可以通过时空建构,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以及参与者的重新定位四种叙事建构策略参与对原文叙事的建构。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H.Rosch将范畴分为叁个层次:基本层次范畴、上义范畴和下义范畴。叁个层级范畴在内部结构、功能、完形特征及寄生性四个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特点。自翻译叙事建构提出以来,一些学者将四策略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研究大多以例证为主,因此对于理论本身的发展意义有限,理论与实践的匹配度也有待提高。基于人类最基本的范畴化能力及范畴层级的普遍性,本论文试图利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来研究翻译叙事建构,旨在提升翻译叙事建构理论的操作性,使翻译叙事建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角度出发,本论文试图构建翻译叙事建构的范畴层级框架。该目标的实现主要基于两个过程:范畴化和层级化。首先,作者对叙事建构策略进行了范畴化以形成有关翻译叙事建构的范畴。其次,基于范畴在内部结构、功能、完形和寄生性四个方面的特征,作者对已形成的范畴进行了层级划分。由此,便形成了四个翻译叙事建构范畴层级框架。研究发现,利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翻译叙事建构进行范畴层级构建不仅有利于提升翻译叙事建构的操作性,而且有利于增加其完整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从而使该理论本身及其应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肖辛格[10](2017)在《基于基本层次范畴改进TextRank算法的中文关键词抽取》一文中研究指出关键词的自动抽取技术是文本分类、信息检索、自动文摘等工作的基础性技术,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以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针对TextRank关键词抽取算法的改进方案,并对其抽取效果进行了评估。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对关键词抽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对基本层次范畴、语言网络等研究所用理论做了简单介绍,交代了文章的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介绍了利用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改进TextRank算法的合理性,并给出了算法的改进方案。改进算法的核心在于以基本层次范畴词为基础来构建层次化词库。词库中的每个词对应了一个属性集,属性集包含了层级信息、语义关系,以及基础权值。第叁部分详细介绍了词库的构建方法及过程。词库的构建主要包括选取基本层次范畴词和确定词语基础权值两方面的工作。第四部分对改进算法进行了评估。文章选用科技论文、网页新闻、微博叁类文本作为评估材料,分别利用改进前后的TextRank算法抽取关键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准确率、召回率、F1值上要高于改进前的算法。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简要讨论了算法的后续改进方向。(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基本层次范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翻译过程中,源语中的某个概念在目的语中往往缺少相等层次范畴的表达。这种空缺不仅是语言层面的空缺,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更是一种思维层面的空缺。本文从认知语义学基本层次范畴的角度出发,对由源语和目的语概念范畴层次不对等所造成的翻译选词困境及其在认知层面的原因进行剖析,继而以圣经《新约·福音书》中■一词在不同译本中的表达为例,探究译文对原文陌生概念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本层次范畴论文参考文献

[1].詹思雅.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视角下的“叁化”——以中国古代文言小说英译为例[J].山西青年.2019

[2].杨一天.基本层次范畴视角下的翻译选词分析——以《新约·福音书》中■的译文选词为例[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8

[3].郭世华.基本层次范畴概念中近义词地位不平等现象分析——以“密”“浓”“稠”为例[J].现代语文.2019

[4].张丽晶.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在农村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9

[5].陶雯雯.基本层次范畴与词汇习得——以动词为例[J].校园英语.2018

[6].胡吉闪.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对词汇翻译的启示[J].明日风尚.2017

[7].闫瑞琼,张倩.从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角度阐释中动结构[J].校园英语.2017

[8].孟凡玉.现代汉语头部动作类基本层次范畴词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7

[9].安瑶瑶.基本层次范畴理论视角下的翻译叙事建构[D].天津大学.2017

[10].肖辛格.基于基本层次范畴改进TextRank算法的中文关键词抽取[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基本层次范畴论文-詹思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