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稻壳活性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燃煤烟气,喷射脱汞,NH4Br改性,稻壳活性炭
稻壳活性炭论文文献综述
陶君,谷小兵,黄天放,柳帅,胡鹏[1](2019)在《燃煤烟气组分对喷射稻壳活性炭脱汞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0.3MW循环流化床燃煤中试试验装置上,以卤化铵盐改性稻壳活性炭为汞吸附剂,进行了燃煤烟气喷射脱汞试验研究,考察了烟气温度、SO_2浓度、NO浓度等对脱汞效率的影响。采用ASTM标准D6784—02(安大略法)对烟气中汞浓度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汞脱除效率和元素汞的转化效率均随之增加;烟气中NO可促进汞的脱除,而SO_2则抑制汞的脱除;在SCR脱硝装置入口温度为351~370℃,活性炭喷射烟气温度为191~210℃,SO_2体积分数为(293~602)×10~(–6),NO体积分数为(588~893)×10~(–6),活性炭喷射量为0.5kg/h,反应空速为4000h~(–1),烟气流量为400~500 m~3/h工况下,卤化铵盐改性稻壳活性炭燃煤烟气喷射脱汞效率可达90%左右。(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力》期刊2019年10期)
王红,邹继颖,那拉苏[2](2019)在《稻壳活性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水中Cr(Ⅵ)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法探索溶液pH值、稻壳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在120 min到达平衡;pH对吸附率影响较大,当pH为2,温度为30℃时,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以上.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本文来源于《吉林化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永红,张冬梅[3](2018)在《稻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壳为原料,以KOH为活化剂,考察了不同活化温度对稻壳活性炭物理结构的影响,并研究了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结果表明,在碱炭比为1:1、活化温度650℃时制备的活性炭的极微孔孔容比率最高,达0.34;在碱炭比为1:1、活化温度800℃时制备的活性炭的微孔孔容、总孔容最大。稻壳活性炭在0℃、0.1~0.2 bar时吸附CO_2能力主要是由极微孔和窄微孔的数量决定,此时活化温度650℃制备的样品吸附CO_2能力最佳;在0℃、1 bar时,活性炭吸附CO_2能力与活性炭的总孔容成正比关系。(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期刊2018年04期)
张凌峰,王子杰,张硕,孙洲[4](2017)在《凹凸棒土-稻壳活性炭滤料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凹凸棒土-稻壳活性炭滤料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确定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等相关吸附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吸附,凹凸棒土-稻壳活性炭滤料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是一个自发的吸热过程,升温有利于提高滤料对腐殖酸的吸附能力。(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23期)
沈月红,费良彩,李宗宝,王霞[5](2016)在《微波辅助稻壳活性炭制备条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料,以碘吸附值为指标,采用微波辅助ZnCl_2活化法制备性能优良的活性炭。系统考察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ZnCl_2浓度等因素对指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稻壳制备活性炭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50W、活化时间为12min、ZnCl_2浓度为25%时,所制备稻壳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最大,活性炭吸附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6年20期)
李文秀,陈仁燕,范俊刚,李平,田心瑶[6](2016)在《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壳为原料、采用KOH浸渍和高温活化法制备稻壳活性炭,研究其对模拟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脱除性能,利用环己烯、甲苯为竞争组分,研究燃油中烯烃、芳烃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分别考察炭化温度、KOH浸渍质量分数及活化温度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对稻壳活性炭的吸附噻吩进行拟合,用准n阶和修正准n阶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采用热重(TG)、N_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表征,考察其受热分解状况、孔隙结构、表面形貌等特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的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平均孔径分别为1 207.649 m~2·g~(-1)和2.24 nm。用固定床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得到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总穿透硫容为7.092 4 mg·g~(-1)。在模拟油中加入环己烯、甲苯后,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穿透硫容分别下降了36.4%和63.5%,由等温吸附和动力学模拟分析得实验数据很好的符合Langmuir和修正的准n阶动力学吸附模型。(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范俊刚,陈仁燕,田心瑶,李平,张志刚[7](2016)在《载银及酸处理改性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稻壳炭化后经KOH浸泡及焙烧活化制得稻壳活性炭,再利用超声波辅助AgNO_3溶液浸渍及HNO_3酸处理,制得改性稻壳活性炭。采用XRD、SEM、BET、FT-IR等手段表征样品,利用含噻吩模拟油填充床实验,研究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并利用吸附模型方程对吸附过程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gNO_3浸渍并焙烧后形成Ag微晶颗粒分散于活性炭表面,HNO_3酸处理会增加活性炭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数量;改性后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能力增加,4种活性炭的吸附脱硫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g-HNO_3-AC、HNO_3-AC、Ag-AC、RH-AC;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准n阶动力学吸附模型、Weber-Morris内扩散模型能较好地说明改性稻壳活性炭吸附噻吩的作用机理。(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6年04期)
李文秀,陈仁燕,范俊刚,李平,田心瑶[8](2015)在《硝酸改性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资源丰富的稻壳为原料,通过炭化和活化制备稻壳活性炭(AC)并对其进行硝酸氧化改性(HNO3-AC)。通过静态吸附考察硝酸改性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对HNO3-AC吸附噻吩的影响,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并对其进行FT-IR、BET和TPD表征。采用固定床吸附实验研究HNO3-AC对噻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在最佳改性条件下,HNO3-AC的比表面积为1280.34 m2/g,平均孔径为2.04nm。经硝酸改性后HNO3-AC增强了活性炭表面的异质性及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的数量(如羧基、羟基和硝基),加强了HNO3-AC表面酸性含氧官能团与噻吩通过软硬酸碱作用相互结合的能力,提高了其对噻吩的吸附脱除能力。HNO3-AC对噻吩的固定床穿透硫容为3.15 mg-S/g-A,与AC相比提高到1.32倍。(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17)
刘斌,马叶,顾洁,周建斌[9](2015)在《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影响因素及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稻壳为原料,Zn Cl2-Cu Cl2为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并以BET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制备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制得的稻壳活性炭采用氮气吸附等温线、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结果表明,稻壳可以被制得大比表面积活性炭。影响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最重要的因素是氯化锌浓度和活化温度,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是氯化锌浓度5 mol/L,氯化铜浓度0.4 mol/L,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2 h。该条件下制得的稻壳活性炭比表面积为1 924 m2/g,碘吸附值为1 041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88 mg/g。(本文来源于《生物质化学工程》期刊2015年04期)
廖钦洪,李会合,刘奕清,廖林正[10](2015)在《碳酸钾活化剂法制备稻壳活性炭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该文以稻壳为原料、K2CO3为活化剂制备稻壳基活性炭。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法对影响稻壳基活性炭得率和碘吸附性能的5个工艺因素进行筛选和优化,确定样品得率和碘吸附值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稻壳基活性炭得率和碘吸附值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和0.85,影响样品得率的主要因素为:活化温度>活化时间>K2CO3浓度,影响样品碘吸附值的主要因素为:活化温度>K2CO3浓度>活化时间,浸渍体积比和浸渍时间影响不显着;经CCD法建立的稻壳基活性炭得率和碘吸附值的预测模型极显着(P<0.0001,P<0.01),决定系数R2可达0.92和0.90,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之间存在较强的交互作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为:活化温度1029.17 K、K2CO3浓度1.95 mo L/L、活化时间1.17 h、浸渍体积比3,浸渍时间11 h,其得率和碘吸附值的预测值分别为13.61%、1058.83 mg/g,与实测值(14.53%、1021.30mg/g)的误差仅为6.33%、3.67%,拟合性良好,说明运用CCD法对稻壳基活性炭制备工艺的优化是准确可靠的。该结果可为K2CO3活化法制备稻壳基活性炭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稻壳活性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为原材料制备活性炭,并对其吸附水中Cr(Ⅵ)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法探索溶液pH值、稻壳活性炭投加量、吸附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稻壳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在120 min到达平衡;pH对吸附率影响较大,当pH为2,温度为30℃时,对Cr(Ⅵ)的吸附率可达96%以上.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可以用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来描述,吸附过程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稻壳活性炭论文参考文献
[1].陶君,谷小兵,黄天放,柳帅,胡鹏.燃煤烟气组分对喷射稻壳活性炭脱汞的影响[J].中国电力.2019
[2].王红,邹继颖,那拉苏.稻壳活性炭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
[3].杨永红,张冬梅.稻壳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
[4].张凌峰,王子杰,张硕,孙洲.凹凸棒土-稻壳活性炭滤料对水中腐殖酸的吸附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7
[5].沈月红,费良彩,李宗宝,王霞.微波辅助稻壳活性炭制备条件初探[J].山东化工.2016
[6].李文秀,陈仁燕,范俊刚,李平,田心瑶.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类硫化物的吸附[J].环境工程学报.2016
[7].范俊刚,陈仁燕,田心瑶,李平,张志刚.载银及酸处理改性对稻壳活性炭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6
[8].李文秀,陈仁燕,范俊刚,李平,田心瑶.硝酸改性稻壳活性炭对噻吩的吸附[C].2015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
[9].刘斌,马叶,顾洁,周建斌.复合活化剂制备稻壳活性炭影响因素及特性[J].生物质化学工程.2015
[10].廖钦洪,李会合,刘奕清,廖林正.碳酸钾活化剂法制备稻壳活性炭的工艺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