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评价论文-韩耀全,吴伟军,何安尤,施军,李育森

濒危评价论文-韩耀全,吴伟军,何安尤,施军,李育森

导读:本文包含了濒危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暗色唇鲮,肌肉,营养成分,品质

濒危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韩耀全,吴伟军,何安尤,施军,李育森[1](2019)在《濒危鱼类暗色唇鲮的肌肉营养品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了野生暗色唇鲮(Semilabeo obscurus)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评价了其肌肉营养品质。结果显示:暗色唇鲮的肌肉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7.95%、19.40%、0.895%和1.49%;从暗色唇鲮的肌肉中共检出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81.71%,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总含量28.87%),半必需氨基酸2种(总含量6.44%),非必需氨基酸8种(总含量46.40%),鲜味氨基酸6种(总含量34. 91%),支链氨基酸3种(总含量12. 67%),芳香族氨基酸2种(总含量5.46%);其必需氨基酸含量组成基本符合FAO/WTO的理想蛋白质推荐值。依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结果,暗色唇鲮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其必需氨基酸指数为73.71。(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邓春亮,范剑明,蔡展浩,罗万业,黄锦荣[2](2019)在《梅州地区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方法,连续5 a(2012年5月—2017年6月)对梅州地区的乡土特色中药资源进行调查,选取10种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组对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10种珍稀药用植物各指标的得分,对其受威胁程度及优先保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级别被评为4个等级。其中,红豆杉、铁皮石斛、巴戟属于一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肉桂、土沉香、梅片树属于二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黄精属于叁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青蒿、七叶一枝花、毛冬青属于四级保护,即注意保护的药用植物;分级结果经显着性检验,各级间差异显着,说明分级结果合理,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模式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邹芸,曹晓平,黄宇潮[3](2019)在《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利用潜力与重点开发综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赣东北有珍稀濒危树种159种,这些树种有重要的经济、科研等价值。从生境、分布、价值用途、技术程度、利用现状5项指标对这些树种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得出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利用潜力与重点开发的总估计值,总估计值越大,利用潜力越大,可优先重点开发,从而为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南方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王钧,黄学诚[4](2019)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物质文化代表着世界人民千百年的智慧,是人类文明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明,对此,我国文化部非物质文明保护中心提倡人民依法保护非物质遗产。特别是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遗产,更应该受到重视。现在,在世界范围内,许多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失的边缘,我们应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补救。本文主要对于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现状,以及解决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辞赋》期刊2019年01期)

成钢,琚淑明,殷庭超,吉玲珍[5](2018)在《江苏濒危植物保护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遗传价值、利用价值、受威胁程度3个指标对于江苏省内的濒危珍稀植物做出植物保护优先评价,确定优先保护等级。(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8年09期)

刘梦婷[6](2018)在《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的适应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大量物种濒临灭绝或已经灭绝的大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战略任务之一,其中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十分重要。开展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评价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迁地保护工作的科学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迁地保护工作的质量和调整日常管理措施,对植物的保育与引种以及回归自然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银鹊树(Tapiseia sinensis)、白辛树(Pterostyrax psilophyllus)、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秤锤树(Sinojackia xylocarpa)和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共计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种群(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咸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和野生种群(五峰后河自然保护区和南京幕府山)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回收效率,及其在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探究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其主要结果如下:⑴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在迁地保护种群和野生种群的叶片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且叶片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并未表现出一致性,磷元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限制作用,连香树植物园种群和秤锤树九宫山种群有较高的氮元素利用效率,金钱槭后河种群和珙桐九宫山种群有较低的磷元素利用效率。⑵迁地保护种群与野生种群在养分回收效率上有差异,具体表现为连香树和珙桐的迁地保护种群有较低的氮元素回收效率;金钱槭、水青树、银鹊树和珙桐的不同种群间磷元素回收效率有显着差异;金钱槭和水青树的迁地保护种群表现出更高的碳元素积累;珙桐的野生种群具有更明显的钙元素的回收趋势;金钱槭的野生种群老叶中积累更多的镁元素;钾元素回收效率在除金钱槭外的五个种间表现出较大的变化幅度。⑶迁地保护种群在叶片功能性状上与野生种群的差异性显示出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连香树的植物园种群和银鹊树的后河种群可能受当地光资源的影响从而改变叶片大小;金钱槭的九宫山种群、银鹊树的植物园种群、连香树的植物园种群以及秤锤树的南京种群可能通过更低的生长速率来适应当地的环境;连香树、白辛树和金钱槭在不同种群间干物质含量有显着差异,说明其抵抗物理侵害的能力不同。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在迁地保护地点总体上长势良好,表明迁地保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但迁地保护后各物种在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回收效率叁个方面与原生境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差异,说明迁地保护后在管理措施方面有待改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期刊2018-05-01)

姜丽媛[7](2018)在《濒危植物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玫瑰(Rosa rugosa)是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我国玫瑰的野生资源仅零星分布于山东东部和辽宁南部沿海及吉林珲春图们江入海口附近,属于珍稀濒危植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野生玫瑰含芬香、抗严寒、抗干旱、抗病等性状基因,是栽培玫瑰育种资源的重要依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类活动逐渐增多,其野生分布区域日趋减小。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野生玫瑰,本研究利用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野生玫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构建核心种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玫瑰中多糖多酚含量较高,DNA提取较为困难,本研究在CTAB法提取植物DNA的基础上,通过延长水浴时间,氯仿异戊醇(24:1)的2~3次抽提等一系列方法,获得高纯度的野生玫瑰样本DNA。(2)通过试验设计构建并优化野生玫瑰CDDP-PCR反应体系,最终确立了20 ul总体系:2 x ES TaqMasterMix(含染料)10ul,40ng/ul DNA模板1ul,10pmol/ul引物1ul和8ul ddH_2O,并进一步验证此反应体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果表明此体系可用于野生玫瑰种质资源遗传关系的分析研究。(3)依据设计CDDP分析标记引物的原则,设计了21条CDDP特异引物。其中有16条CDDP引物对野生玫瑰有鉴别能力,从中选择出13条CDDP引物可以产生稳定性好、清晰度高的条带,用于120份供试野生玫瑰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4)利用13条CDDP引物对120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进行扩增,共产生128条谱带,每个引物平均扩增条带数为9.84条;其中多态性谱带121条,占总条带的94.53%。每条引物产生6~14条多态性谱带,每条引物平均产生9.23条,多态性比率为77.78%~100.00%;特异条带8条,比例为6.25%,结果表明野生玫瑰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度多样性丰富、多态性程度较高。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值为1.5131,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3057,而Shannon信息指数(I)均值为0.4646。数据结果表明,野生玫瑰样本中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5)通过对野生玫瑰种群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分析,野生玫瑰种群的各项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是东北珲春最大,威海成山的最小。说明东北珲春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山东威海成山种群遗传多样性最低。(6)采用逐步聚类法对120个受试野生玫瑰样本进行核心种质构建,筛选得出26个核心种质,保留了原始种质的20%的样品,多态性位点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的保留率分别达到97.52%、104.16%,108.38%和106.18%。t检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野生玫瑰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差异不显着,可以最大限度的代表原始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金乾,李莹,群培,向海燕,刘圆[8](2018)在《多维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濒危药用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和全草药材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甘松野生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其全草是否可等同药典中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探讨市场流通的甘松药材为全草的科学性。方法收集全国4省区的31批样品,常规方法测定植株根长、株高、干质量、挥发油含量、水溶性浸出物、甘松新酮含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回归分析法以及主成分分析(PCA)、层序聚类分析(HCA)法对反映药材质量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评价野生甘松"全草"和"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结果甘松药材质量优劣主要与根及根茎挥发油含量、根及根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有较明显的相关性;甘松药材的根及根茎、全草具有差异的8个自变量中,水溶性浸出物、挥发油2个自变量对因变量有显着影响(P<0.01)。结论通过多维统计分析法对甘松全草、根及根茎的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甘松全草与根及根茎的挥发油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再次证实甘松仍然以历版《中国药典》规定的根及根茎入药为佳;表明甘松全草不能完全替代甘松的根及根茎入药。(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8年04期)

王喜龙[9](2018)在《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濒危等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已整理和修订的西藏野生兰科植物名录中89属336种兰科植物按照IUCN评价标准分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无危和数据缺乏等8个等级。结果表明,西藏野生兰科植物中没有灭绝和野外灭绝的物种。其中,有3属3种为极危(CR),占总物种数的0.89%,分别为墨脱毛兰(Eria medogensis)、狭叶盆距兰(Gastrochilus linearifolius)和矮小独蒜兰(Pleione humilis)。处于濒危(EN)的有24属34种,占总物种数的10.1%;处于近危(NT)的有28属55种,占总物种数的16.1%;缺乏数据(DD)的有34属67种,占总物种数的17.9%;无危(LC)的有50属115种,占总物种数的34.2%;易危(VU)的有36属70种,占总种数的10.8%.其中,极危、濒危、易危、近危的物种主要集中分布在1500-3000 m海拔段内,分别占该海拔的85.7%、48.5%、59.3%和56.2%.濒危等级评价结果将为西藏野生兰科植物研究、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藏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汪书丽,罗建,权红,兰小中[10](2018)在《西藏米林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设置样方和路线踏查,对米林县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并利用多个指标定量计算各濒危植物的优先保护值,确定其珍稀濒危物种优先保护序列,对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种类、药效和入药部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米林县共有药用保护植物37科72属97种,分别占药用植物总科数、总属数、总种数的48.05%、32.00%、30.70%。其中,被子植物有35科69属95种,裸子植物有2科2属2种。97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中,处于Ⅰ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9科11属11种,处于Ⅱ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18科25属27种,处于Ⅲ级保护的药用植物有28科46属59种。从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药效来看,清热功效和补虚功效的药用植物较多,分别有32种和20种,各占濒危药用植物总种数的32.99%、20.62%;从药用部位统计,根与根茎类和全草类的药用植物分别有34种和26种,占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总数比例较大,分别为35.05%、26.80%。该区评估的优先保护等级和濒危等级与保护植物名录有一定差异,桃儿七在本区的保护等级由Ⅲ级升为Ⅰ级,另外有7种植物的濒危程度在本区加强。基于调查和研究结果分析了米林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致濒原因,并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建议和措施。(本文来源于《广西植物》期刊2018年07期)

濒危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索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濒危程度和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方法,连续5 a(2012年5月—2017年6月)对梅州地区的乡土特色中药资源进行调查,选取10种有代表性的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建立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组对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10种珍稀药用植物各指标的得分,对其受威胁程度及优先保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级别被评为4个等级。其中,红豆杉、铁皮石斛、巴戟属于一级保护的药用植物,肉桂、土沉香、梅片树属于二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黄精属于叁级保护的药用植物,青蒿、七叶一枝花、毛冬青属于四级保护,即注意保护的药用植物;分级结果经显着性检验,各级间差异显着,说明分级结果合理,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的综合评价模式具有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濒危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韩耀全,吴伟军,何安尤,施军,李育森.濒危鱼类暗色唇鲮的肌肉营养品质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9

[2].邓春亮,范剑明,蔡展浩,罗万业,黄锦荣.梅州地区10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评价[J].福建林业科技.2019

[3].邹芸,曹晓平,黄宇潮.赣东北珍稀濒危树种利用潜力与重点开发综合评价[J].南方林业科学.2019

[4].王钧,黄学诚.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华辞赋.2019

[5].成钢,琚淑明,殷庭超,吉玲珍.江苏濒危植物保护评价[J].现代园艺.2018

[6].刘梦婷.七种珍稀濒危木本植物迁地保护的适应性评价[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2018

[7].姜丽媛.濒危植物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评价与核心种质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8

[8].金乾,李莹,群培,向海燕,刘圆.多维统计分析法综合评价濒危药用植物甘松的根及根茎和全草药材质量[J].中草药.2018

[9].王喜龙.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濒危等级评价[J].西藏科技.2018

[10].汪书丽,罗建,权红,兰小中.西藏米林县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优先保护评价[J].广西植物.2018

标签:;  ;  ;  ;  

濒危评价论文-韩耀全,吴伟军,何安尤,施军,李育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