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叶木旺,李馨,张旭,王雯,白学军

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叶木旺,李馨,张旭,王雯,白学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语义加工,图-词干扰范式,词汇选择竞争模型

图词干扰范式论文文献综述

叶木旺,李馨,张旭,王雯,白学军[1](2016)在《图-词干扰范式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义加工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性阅读障碍是阅读障碍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指个体在一般智力、生活环境、动机和教育条件等方面与其他个体没有差异,同时也不存在视力、听力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明显障碍,但是处于阅读困难之中,表现为阅读的成绩明显比对应年龄阶段个体所应该具有的阅读水平低。近些年来,有关发展性阅读障碍相关问题的研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兴趣。迄今为止,发展性阅读障碍在语音加工、正字法加工和工作记忆加工等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于发展性阅读障碍的语义加工特点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图-词干扰范式来探讨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语义加工方面的特点。本研究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研究目的是考察了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义效应特点。以20名小学生为被试,包括1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10名正常儿童。采用2(被试类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儿童)×2(干扰词类型:语义无关、语义相关)×2(命名任务:基本水平命名、类别水平命名)的叁因素混合设计,要求两组被试又快又准地完成图片的基本水平名称命名和图片的类别水平名称命名的任务。结果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图片命名任务中,更容易受到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干扰作用,表现出语义加工缺陷。实验二,研究目的是考察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义加工时间进程特点。以20名小学生为被试,包括10名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10名正常儿童,采用2(被试类型: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正常儿童)×2(干扰词类型:语义无关、语义相关)×3(SOA:-200ms、-100ms、0ms)的叁因素混合设计,要求两组被试又快又准地完成图片的基本水平命名任务。结果发现: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义加工上存在缺陷,且语义加工缺陷发生在言语产生早期阶段。在本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出的结论如下:(1)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更容易受到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影响,存在语义加工缺陷。(2)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义加工缺陷发生在言语产生早期阶段。(3)实验结果支持了词汇选择竞争模型。(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马利军,祁伟强,张积家[2](2015)在《图-词干扰范式下义符、声符和语音对汉字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图-词干扰实验范式,以视觉方式呈现干扰单字,以图画命名为被试任务,探索汉语单字产生中义符、声符和语音的作用。选取与目标图名具有"义符同""声符读音同""声符同""读音同"或"无关"等五种关系的干扰字,分别在叁种SOA条件下呈现在需要被命名的图片中央。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受干扰字的影响:当SOA为100 ms时,存在显着义符促进效应。当SOA为-100 ms~100 ms时,存在显着声符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激活理论。(本文来源于《大理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马利军,祁伟强[3](2015)在《图—词干扰范式下义符、声符和语音对汉字产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图—词干扰实验范式,以视觉方式呈现干扰单字,以图画命名为被试任务,探索汉语单字产生中义符、声符和语音的作用。选取与目标图名具有"义符同"、"声符读音同"、"声符同"、"读音同"或"无关"等五种关系的干扰字,分别在叁种SOA条件下呈现在需要被命名的图片中央。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受干扰字的影响:当SOA为100ms时,存在显着义符促进效应。当SOA为-100~100ms时,存在显着声符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激活理论。(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邓沁丽,陈俊[4](2014)在《不能“说”的秘密》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说”之间存在的巧妙关系,导致多数聋儿在失去听觉后,也渐渐丧失了出声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但这并不妨碍聋人间正常的交流,一套有趣的手势—视觉沟通符号系统应运而生。国华的研究指出,聋儿手语的习得与健听儿童有声语言的发展有着类似的过程,均存在“关键期”。手语(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6-09)

任桂琴,蒙雪,任延涛,齐佳凝[5](2014)在《干扰项特征对图—词干扰范式中语义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眼动方法,运用语义判断任务,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干扰词的语义类型和频率在语义一致性判断中的作用。选取总注视时间、凝视点个数,以及区域时间百分比叁个眼动指标,研究发现:(1)图—词干扰范式中存在干扰项的频率效应,与低频干扰词相比,高频干扰词使得被试判断的错误率更高,这源于高频干扰词影响被试对干扰词与目标图二者之间语义特征的联想;(2)存在干扰项的语义类型效应,与语义一致的干扰词相比,语义不一致干扰词的注视时间更长,这主要由于两类干扰词的激活速度不同;(3)干扰项的频率和语义类型共同影响了图—词干扰范式中的语义效应;(4)在探讨图—词干扰范式中不可忽略位于图片中央的干扰项的特征。(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邓沁丽,段懿行,徐可,陈俊[6](2013)在《图-词干扰范式下聋生的语义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手语是聋生赖以生存的言语沟通工具,通过回顾前人的研究可知,聋生在文字阅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但这种不足是否源于对汉字、手语认知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实验采用图词干扰范式下的类别判断任务,通过3个实验以考察聋人在汉语与手语两种语言干扰条件下的语义编码。实验1将干扰词分为语义相关和语义无关两个条件。在语义相关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短于语义无关条件;同时,在语义相关条件下,汉语的反应时显着短于手语。实验2进一步对语义相关词进行相似性高低的划分,将干扰词分为语义相似性高与语义相似性低两种条件。结果表明,在语义相似性高的条件下,被试的反应时更短。同时,在语义相似性高的情况下,汉语的反应时短于手语。众所周知,手语在造词上有明显的象似性的特点。基于此,实验3对聋生语义编码中的表象象似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手语,聋生在汉语作为干扰词的条件下反应更快,且这种促进效应仅发生在表象象似性高的条件下。这可能源于手语的象似性并不仅仅局限在表象上,还表现为对口语符号及书面语系统符号等的象似性上,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之,通过图词干扰范式,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聋生的语义促进效应。在图词干扰范式下的类别判断任务中,无论是汉语或手语作为干扰词,都出现了一定的语义促进效应,但这种促进在汉语条件下表现的更为明显。同时,这种促进受语义相关度、语义相似性、表象象似性影响。(本文来源于《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1-01)

方燕红,张积家[7](2013)在《语义相似性与类别大小对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基本水平命名和类别水平命名任务,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图-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与类别大小对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影响。实验1发现,图片命名时间在语义相似性高的干扰词条件下显着快于在语义相似性低的干扰词条件下,但这种效应只出现在基本水平命名任务中,未出现在类别水平命名任务中。图-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高低对低熟悉图片命名影响大,对高熟悉图片命名影响小。实验2显示,语义关联的干扰词对图片的基本水平命名产生了语义干扰效应,对图片的类别水平命名产生了语义促进效应。类别大小强化了语义效应:类别大,图片的基本水平命名的语义干扰效应更大,图片的类别水平命名的语义促进效应更强。整个研究表明,图-词之间的语义关联的强度影响语义效应的方向,图-词之间的语义关联的广度影响语义效应的强弱。需要结合多种理论来解释图-词之间的语义相似性和类别大小对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陆宝华[8](2012)在《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加工——图词干扰范式下的语义自动激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认知心理学图词干扰研究范式,用E-Prime心理实验编程软件设计英译汉和汉译英条件下叁种水平干扰词(语义相关干扰词vs.语义无关干扰词vs.0干扰词)的图画命名实验。英译汉条件下,命名语言为汉语,干扰词为英语;汉译英条件下,命名语言为英语,干扰词为汉语。结果发现,含有干扰词和图画2个信息维度的图画命名时间均长于不含有任何干扰词的1个信息维度的图画命名时间;被试在尽量忽略干扰词的情形下进行图画命名时,干扰词语义信息仍然被自动激活、提取和加工,反证翻译过程中存在自动加工现象。(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9期)

付萃萃[9](2012)在《图—词干扰范式下英语词汇的典型性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言语产生是指人们利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过程(彭聃龄等,1997),可分为概念化、言语组织和发声叁个层次(张清芳,杨玉芳,2003)。图-词干扰范式下的图画命名实验涉及言语产生的整个过程,是研究言语产生的常用方法。通过分析实验中的反应时,研究者发现了语义效应并进行解释。Ardi Roelofs(1992)首先给出词汇选择竞争说:和图画语义相关的干扰词能得到干扰词语和图画的双重激活,激活程度高,对目标词产生干扰。而对于语义促进,Albert Costa(2003)提出相对范畴水平假说:干扰词与目标词的相对范畴水平决定了语义效应的方向及大小。Stephen J. Lupker(1979)则提出了反应关联假说:干扰词与命名任务有关联,就会产生干扰;反之则促进。以上研究在考察语义关系时,没有考虑干扰词的词频、词长、典型性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在控制语义关系的同时,考察典型性这一重要特征对语义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目的,本研究设计了叁个研究问题:第一,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词汇的典型性对图-词干扰范式中的语义效应会产生什么影响?第二,对于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图-词干扰范式中词的典型性效应有什么异同?第叁,造成这些差异可能性原因是什么?根据前期假说,典型干扰词比非典型干扰词的激活阈限低,可得到更高水平的激活,干扰作用大于非典型干扰词。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对此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典型词对语义效应有很大的干扰作用,而本族语者则没有;在干扰效应上,部分典型词对于英语母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大小有差异;这种差异是英汉文化、习俗等的不同造成的,可以用词汇选择竞争说和反应选择假说来解释。本研究由包含以下五个章节:第一章是本研究的简要介绍,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意义和本文的框架。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介绍国内外学者对图-词干扰范式下的语义效应所做的研究,以及对于不同的语义效应进行解释的相关假说。第叁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设计,主要包括研究问题,数据收集、研究步骤,同时对研究涉及的典型性、词熟悉度等术语进行了界定。第四章为结果与讨论,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讨论。其次,基于前期研究者所提出的假说,来解释本实验的结果。最后,由于词的熟悉度与典型性密不可分的关系,本章节分析了二者的关系,讨论了造成典型性效应的可能性原因。第五章为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研究的发现,指出了此项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总结了研究的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陈穗清,张积家,肖二平[10](2011)在《图-词干扰范式下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图-词干扰范式,通过2个实验考察了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实验1发现,在基本水平命名中,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均表现出语义干扰效应,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着长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口吃者在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所受到的干扰比非口吃者大;在类别水平命名中,口吃者与非口吃者的表现类似,都表现出语义促进效应,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显着短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时间,语义相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也显着低于语义无关干扰词的命名错误率。实验2发现,在基本水平命名中,当SOA为-200ms、-100ms和0ms时,语义相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着长于在语义无关干扰条件下的反应时,当SOA为-100ms和0ms时,口吃者的语义干扰效应比非口吃者更加明显。整个研究表明,口吃者的语义编码出现了延缓,口吃者比非口吃者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排除语义干扰词的干扰。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关于口吃的多因素模型。(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1年09期)

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图-词干扰实验范式,以视觉方式呈现干扰单字,以图画命名为被试任务,探索汉语单字产生中义符、声符和语音的作用。选取与目标图名具有"义符同""声符读音同""声符同""读音同"或"无关"等五种关系的干扰字,分别在叁种SOA条件下呈现在需要被命名的图片中央。结果发现被试反应时受干扰字的影响:当SOA为100 ms时,存在显着义符促进效应。当SOA为-100 ms~100 ms时,存在显着声符促进效应和语音促进效应。研究结果与传统的独立两阶段模型的预期存在明显矛盾,倾向于支持交互激活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参考文献

[1].叶木旺,李馨,张旭,王雯,白学军.图-词干扰范式下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语义加工特点[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2].马利军,祁伟强,张积家.图-词干扰范式下义符、声符和语音对汉字产生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15

[3].马利军,祁伟强.图—词干扰范式下义符、声符和语音对汉字产生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5

[4].邓沁丽,陈俊.不能“说”的秘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5].任桂琴,蒙雪,任延涛,齐佳凝.干扰项特征对图—词干扰范式中语义效应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6].邓沁丽,段懿行,徐可,陈俊.图-词干扰范式下聋生的语义编码[C].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7].方燕红,张积家.语义相似性与类别大小对图-词干扰范式下语义效应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3

[8].陆宝华.翻译过程中的自动加工——图词干扰范式下的语义自动激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2

[9].付萃萃.图—词干扰范式下英语词汇的典型性效应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10].陈穗清,张积家,肖二平.图-词干扰范式下汉语口吃者的语义编码[J].心理学报.2011

标签:;  ;  ;  ;  

图词干扰范式论文-叶木旺,李馨,张旭,王雯,白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