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菊七论文-李凤伟

灵菊七论文-李凤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灵菊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灵菊七多糖,提取,脱色,分离

灵菊七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伟[1](2017)在《灵菊七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和发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糖是广泛分布于植物、微生物和动物中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尤其是在草本植物中含量较高。许多研究表明多糖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和肠道微生物等重要生物活性功能,已被作为保健品和饲料添加剂应用到制药业和饲料工业中。灵菊七是菊科菊叁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繁殖能力强、环境适应能力强等特性,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民间常用来泡茶,发挥其降低血糖和抗氧化等保健作用。灵菊七中的多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本论文以灵菊七茎叶为原料研究灵菊七多糖(GMPs)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为充分开发利用灵菊七资源及新型保健品和饲料添加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1.灵菊七多糖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研究比较了超声-酶辅助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超声提取法、热水提取法四种提取方法对GMPs提取率及多糖理化性质的影响。四种方法提取率分别为:超声-酶辅助提取法(7.13%)>酶辅助提取法(6.99%)>超声提取法(5.91%)>热水提取法(4.52%)。超声-酶辅助提取法和酶辅助提取法GMPs的提取率差异不显着(P>0.05),但均明显高于超声法和热水提取法的提取率(P<0.05)。紫外-可见光谱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四种多糖没有明显差异,都符合多糖的特征。高效凝胶滤过色谱分析发现,提取方法对GMPs的分子量有一定影响,酶辅助提取法和超声-酶辅助提取法能把大分子量的多糖降解成小分子量多糖,而且降解效果明显。超声提取法也可以降解GMPs,但是产物中会产生两种新的多糖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四种多糖表面微观结构差异显着,热水提取法多糖表面致密紧实,酶辅助提取法多糖表面呈颗粒状,超声-酶辅助提取法多糖表面呈蜂窝状,超声提取法多糖呈管状碎片。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与高效凝胶滤过色谱分析结果一致,即叁种辅助提取方法都会对GMPs产生降解作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热水提取法提取GMPs,以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得出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91.7 ℃,液固比29.3:1,时间4.06h,在最优提取条件下,GMPs提取率为5.56%,与预测值5.66%基本一致。响应面法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GMPs的最优条件为:提取溶液pH值为7.19,时间49.81 min,加酶量为150.98(mg/g)。在此最优条件下,GMPs提取率为11.93%,与预测值12%基本一致。纤维素酶辅助提取法GMPs的提取率比热水提取法的提取率提高了 2.15倍。2.灵菊七多糖脱色工艺研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对GMPs进行脱色研究。结果表明,在8种树脂中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脱色效果最好。D101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90 min、温度35 ℃、pH值为7、多糖浓度为2 mg/mL,在此条件下GMPs的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84.88%、76.93%和81.17%;动态吸附条件为:D101大孔吸附树脂10mL湿法填装2.0cm×20cm层析柱、多糖浓度为2 mg/mL、pH值为9、GMPs的加入量为1BV、洗脱速度为2 BV/h,在此条件下,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GMPs的脱色率、脱蛋白率和多糖保留率分别为 90.37%、79.13%和 92.51%。对脱色和未脱色的GMPs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大孔吸附树脂脱色后GMPs的色素和蛋白吸光度值显着减小;红外光谱结果表明GMPs脱色前后红外光谱数据基本一致,二者多糖的特征基团仍然存在,糖苷键构型一致,说明大孔吸附树脂对GMPs结构没有产生影响;高效凝胶滤过色谱分析脱色前后GMPs分子量分布情况,结果表明GMPs所含的多糖种类没有改变,但是经过脱色后,多糖分离效果变得更好;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过脱色的GMPs表面变的松散。综上所述大孔吸附树脂适用于GMPs的脱色,并且脱色效果和多糖保留率均较高。3.灵菊七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本实验对热水提取法获得的GMPs进行了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GMPs经过脱色、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色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后,分离得到叁种分子量均一的白色固体多糖GMP-0、GMP-1和GMP-2。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表明叁种多糖均不含有蛋白和核酸等杂质;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叁种多糖均含有多糖的特征基团,并都含有糖醛酸结构。高效凝胶滤过色谱法测定GMP-0、GMP-1和GMP-2叁种多糖的分子量分别为5.97 KDa、401 KDa和45.1 KDa;采用PMP衍生法分析了叁种多糖的单糖组成,GMP-0主要由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GMP-1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和木糖及微量的葡萄糖组成。GMP-2主要由半乳糖醛酸、木糖及微量的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4.灵菊七多糖生物活性及发酵特性研究体外法研究了灵菊七多糖对DPPH、ABTS和·OH叁种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GMPs和纯化后的多糖对叁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并且清除作用呈浓度依赖关系。GMPs的抗氧化活性与提取方法有一定的相关性,酶辅助提取法和超声-酶辅助提取法抗氧化活性高于热水提取法。经过分离纯化后的叁种多糖抗氧化活性低于GMPs的活性,并且发现抗氧化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分子量越大抗氧化活性越弱。利用Caco-2细胞为模型,考察GMPs和GMP-2对Caco-2细胞免疫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GMPs和GMP-2在低浓度(25 μg/mL)和高浓度(200 μg/mL)时均没有细胞毒性;两种多糖都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都能上调Caco-2细胞分泌产生IL-1β、IL-8、TNF-a和IFN-y免疫因子的量,但效果均低于阳性对照LPS。GMPs和GMP-2刺激Caco-2细胞产生四种细胞因子的量有一定差异,GMP-2刺激Caco-2细胞产生IFN-γ水平明显高于GMPs,二者在浓度200 μg/mL时产生IFN-y的量分别是61.39 ng/L和38.53 ng/L;GMP-2刺激Caco-2细胞分泌TNF-α量高于GMPs,在浓度200 μg/mL时产生量分别是41.16和39.13 ng/L(P>0.05);GMPs刺激Caco-2细胞产生IL-1β和IL-8的效果强于GMP-2(P<0.05),浓度在200 μg/mL时二者IL-1β的产生量分别是3.37 ng/L和2.61 ng/L;GMPs和GMP-2浓度在200 μg/mL时IL-8的产生量分别是186.9和154.15 ng/L;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GMPs和GMP-2可以提高Caco-2细胞产生促炎症细胞因子的能力。体外发酵法研究了 GMPs的发酵特性。分别在发酵0、6、12和24 h取样分析发酵产物的pH值、GMPs的分子量变化、短链脂肪酸种类及含量。发酵24 h后提取发酵液中菌群的DNA,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GMPs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GMPs在发酵过程中可以使发酵液的pH值由8.0降低至5.92。GMPs样品中有3种多糖含量随着发酵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表明GMPs可以被肠道微生物利用。发酵24 h短链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可以产生乙酸、丙酸、丁酸和异戊酸四种短链脂肪酸,其中乙酸含量显着高于阳性对照FOS组(P<0.05)。GMPs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上升、厚壁菌门的丰度下降。(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凤伟,杨文骏,刘亚会,杜杰,徐乃江[2](2014)在《灵菊七脂溶性成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体外测定了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59.6%。经GC-MS分析从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流出峰总面积的78.1%。石油醚萃取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物质。(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4年04期)

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柯吴琦[3](2013)在《植物激素对灵菊七愈伤组织中黄酮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灵菊七(Gynura medica)无菌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接种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进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将继代培养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有不同激素(浓度)组合的愈伤增殖培养基上,以硝酸铝显色法测定其中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在4种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上,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最大值分别达到0.794%、2.112%、1.652%、2.792%。培养基MS+0.5 mg/L 6-BA+0.5 mg/LNAA+1.0 mg/L GA最适用于灵菊七愈伤组织中黄酮总量的积累。(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金增辉[4](2012)在《灵菊七鹰嘴豆乳粉的加工》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最新报告显示,我国糖尿病者已超过9200万人,还有1.5亿人属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的人群,虽还未发展到糖尿病的程度,但患糖尿病的危险性极大,且发病率呈年轻化发展态势。糖尿病已成为继癌症、心血管病之后的人类第叁大杀手。但至今糖尿病尚不能根治,需终身服药,且现在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制剂均可引发低血糖和耐药继发性失效、药物依赖性等不良反应。灵菊七,学名为"白背叁七草",又称印度神参。菊科叁七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灵菊七是保健植物,有很好的降血糖功效,故俗称"降糖草"。同时,还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治疗风湿骨痛的作用。灵菊七含蛋白质14.1%(干基,(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2年07期)

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林芝[5](2012)在《药用植物灵菊七的染色体核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药用植物灵菊七(Gynura medica)的细胞染色体特点,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方法]以灵菊七幼苗茎尖为材料,从上午6:30~10:30,每隔20 min取材一次,采用常规制片技术制片,显微镜观察中期分裂相细胞,对染色体完全分散开的细胞进行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结果]在染色体分散良好的102个中期分裂相细胞中,有96.08%含20条染色体,3.92%含40条染色体;同时结果表明上午7:50~9:30取材较佳。[结论]G.medica为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10对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20 m,染色体核型属于1A型。该研究结果为国内首次报道。(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8期)

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柯吴琦[6](2012)在《药用植物灵菊七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染色体数目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对药用植物灵菊七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菊七的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分别以MS+4.0 mg/L 6-BA+0.5 mg/L NAA、MS+2.0 mg/L 6-BA+0.5 mg/L NAA为培养基较适宜。培养在MS+2.0 mg/L 6-BA+0.5 mg/L NAA上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稳定,为20条,而培养在MS+2.0 mg/L ZT+0.5 mg/L NAA上的愈伤组织细胞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数目不稳定,其中86.7%的细胞含有20条染色体,13.3%的细胞含有10条染色体,表明激素ZT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稳定。在81个被观察的愈伤组织细胞中,超过85%的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0,表明灵菊七的体细胞染色体数应为2 n=20。(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11期)

范叁微,董丽辉,屠晓玮,凌庆枝,高莉莉[7](2012)在《悬浮培养及培养条件对灵菊七细胞中可溶性多糖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灵菊七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研究培养条件对愈伤细胞、细胞内可溶性多糖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中悬浮细胞表现出对数生长期最长、可溶性多糖含量最高的特点;离子交换层析纯化结果显示,悬浮细胞中可溶性多糖分了与植株中含有相同的3种主要多糖。培养基MS+0.5 mg/L BA+0.5 mg/L NAA+1.0 mg/L GA,促进可溶性多糖的生物合成,最适于灵菊七愈伤细胞的悬浮培养。本研究初步建立了灵菊七愈伤细胞悬浮培养快速获取可溶多糖的方法,为深入研究灵菊七多糖药理活性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伏晓,周寿然,万春鹏[8](2011)在《灵菊七抗氧化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灵菊七中抗氧化活性部位酚类成分。方法:采用系统溶剂萃取,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抗氧化模型筛选灵菊七抗氧化活性部位;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凝胶和RP-ODS柱色谱分离纯化灵菊七抗氧化活性部位酚类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与文献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灵菊七乙酸乙酯萃取物为其抗氧化活性部位,从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酚类化学成分,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紫云英苷(2)、咖啡酸(3)、3,4-二咖啡酰奎宁酸(4)。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灵菊七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为首次从叁七草属中分离得到。结论:本研究可对进一步开发利用灵菊七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1年07期)

周寿然,万春鹏[9](2011)在《灵菊七不同温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提取温度对灵菊七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温度(40-100℃)提取灵菊七药材,Folin-Ciocalteu及叁氯化铝显色法测定灵菊七不同温度提取物的总多酚、总黄酮含量,DPPH、ABTS+.及磷钼酸铵叁种抗氧化模型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随着药材提取温度的升高,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显着升高(P<0.05),当提取温度达到100℃时,其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与提取温度为90℃提取物无显着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显着相关(P<0.001);结论:提取温度对灵菊七提取物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均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李才生[10](2010)在《灵菊七的组织培养和繁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灵菊七的茎尖、茎段(带芽)、叶和根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茎尖是理想的快速繁殖材料;初代培养过程中MS+0.2 mg/L NAA+2.0 mg/L 6-BA为最佳培养基;MS+0.2 mg/L NAA为理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0.1 mg/L NAA+1.0 mg/L IBA是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最佳光照强度是800~1 000 lx。(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灵菊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体外测定了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并采用GC-MS联用仪分析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浓度在5 mg/mL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59.6%。经GC-MS分析从灵菊七石油醚萃取物中鉴定出17个化合物,占流出峰总面积的78.1%。石油醚萃取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主要物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灵菊七论文参考文献

[1].李凤伟.灵菊七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活性和发酵特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2].李凤伟,杨文骏,刘亚会,杜杰,徐乃江.灵菊七脂溶性成分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成分分析[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4

[3].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柯吴琦.植物激素对灵菊七愈伤组织中黄酮含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3

[4].金增辉.灵菊七鹰嘴豆乳粉的加工[J].农产品加工.2012

[5].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林芝.药用植物灵菊七的染色体核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

[6].范叁微,董丽辉,凌庆枝,屠晓玮,柯吴琦.药用植物灵菊七愈伤组织诱导及其染色体数目稳定性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

[7].范叁微,董丽辉,屠晓玮,凌庆枝,高莉莉.悬浮培养及培养条件对灵菊七细胞中可溶性多糖合成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伏晓,周寿然,万春鹏.灵菊七抗氧化成分研究[J].中国药房.2011

[9].周寿然,万春鹏.灵菊七不同温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

[10].李才生.灵菊七的组织培养和繁殖技术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

标签:;  ;  ;  ;  

灵菊七论文-李凤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