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刘晋宣

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刘晋宣

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功能性嗓音障碍VAT,起音,嗓音音质

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文献综述

刘晋宣[1](2017)在《基于VAT的功能性嗓音障碍起音特征及其与嗓音音质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嗓音障碍是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发病人群较广的疾病,临床上主要通过嗓音功能参数客观评估嗓音障碍的程度。国内嗓音客观评估内容以嗓音音质为主,且大多考察元音稳定段信号的声学和电生理参数,对嗓音起音段特征的分析与评估缺乏关注。Vocal Attack Time(VAT,ms)代表嗓音起音阶段声带向中线内收碰撞的时间段,即声压信号和EGG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是一个反映嗓音起音段特征的客观参数。功能性嗓音障碍是由于嗓音误用滥用导致的,容易出现起音异常现象,但目前对功能性嗓音障碍的VAT研究较少。本研究探究了功能性嗓音障碍和普通成人在不同元音、声调及声母语料下的VAT特征,并进一步探究VAT与嗓音音质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嗓音起音评估与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在不同元音下的VAT特征研究(1)两组被试的VAT不存在显着差异;(2)高元音的VAT大于低元音。2.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在不同声调下的VAT特征研究选择汉语普通话四声调开头的双音节词:衣服、疑问、椅子、意思作为语料。(1)两组被试的VAT不存在显着差异;(2)阳平调的VAT极显着大于阴平、上声和去声,阴平调的VAT显着大于去声。3.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在不同声母下的VAT特征研究以声母发音部位和方式选择单音节词"da、ga、ta、ka、sa、ha"作为语料。(1)在嗓音障碍组中,舌根音的VAT显着小于舌尖音(2)嗓音障碍组送气舌尖塞音t、送气舌根塞音k以及舌根擦音h的VAT均显着小于正常组,舌尖擦音s显着大于正常组。4.VAT与嗓音音质的相关性研究基于两组被试在不同语料下的VAT特征研究,本研究选择声母t、k、h、s的VAT与嗓音音质参数做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声带振动能力、声门闭合能力均与VAT有密切关系。结论:起音评估中可以选择以声母t、k、h和s开头的词作为语料,起音训练中建议先选择以舌尖声母开头的词矫正起音异常,再逐步过渡到舌根音。两组被试的声母VAT与声带振动能力及声门闭合能力具有中等程度相关,但病理性嗓音和正常嗓音在相关关系上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可以通过改善音质来矫正起音问题,进而更为全面地提高患者的嗓音功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4-10)

王飞,郑钦,黄昭鸣[2](2009)在《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验证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1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嗓音矫治,采用声门噪声能量(NNE)作为声门闭合程度的检测和监控指标,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嗓音矫治后,患者的NNE值显着降低(P<0.01),主观评估患者的嘶哑声和气息声有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嗓音矫治方法对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有效。(本文来源于《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12期)

郑钦[3](2009)在《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语交流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行为,嗓音则是口语表达中最初的表现形式,嗓音障碍可以直接影响到口语交流。随着社会经济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嗓音障碍的发生率却呈上升的趋势,原因是嗓音的滥用和误用、环境污染、社会压力,心理以及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嗓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提上日程,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嗓音障碍的概念现在已经延伸至由呼吸系统、发声系统和共鸣系统共同作用的疾病。随着嗓音医学的发展,嗓音功能恢复和嗓音治疗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本论文着眼于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研究,简要说明如下:第一,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的研究。将功能性嗓音障碍按照呼吸、发声和共鸣叁方面进行嗓音障碍的分类,可分为呼吸障碍、发声障碍和共鸣障碍,并进一步分为十一种亚型,分析功能性嗓音障碍每种亚型的病因、探索总结出十一套与之相对应的嗓音治疗策略,并在运用治疗策略进行治疗时,把现代化技术及高科技设备融入到嗓音治疗中。第二,对相应的嗓音治疗策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是通过病史采集、主客观评估确诊为功能性嗓音障碍的患者,再经过嗓音的主观评估和客观测量明确嗓音障碍的类型,分析其病因,根据嗓音障碍类型及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在治疗前和治疗中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使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实验进行统计分析,P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显着性检验。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嗓音治疗策略的有效性。对于嗓音障碍治疗策略的研究涉及的范畴极为宽广,本论文只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即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的研究。在后继的研究中,在嗓音障碍的治疗策略方面,还将对器质性嗓音障碍、神经性嗓音障碍的治疗策略进行研究。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将进一步扩大被试的数量,对其它类型的嗓音障碍治疗策略进一步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9-05-01)

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验证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对1例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进行系统的嗓音矫治,采用声门噪声能量(NNE)作为声门闭合程度的检测和监控指标,分别采集基线期(A)和处理期(B)数据,用A-B设计的单一被试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系统的嗓音矫治后,患者的NNE值显着降低(P<0.01),主观评估患者的嘶哑声和气息声有明显改善。结论:系统的嗓音矫治方法对功能性嗓音障碍患者的嗓音功能恢复有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参考文献

[1].刘晋宣.基于VAT的功能性嗓音障碍起音特征及其与嗓音音质的相关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2].王飞,郑钦,黄昭鸣.声门闭合不全的功能性嗓音障碍矫治的个案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

[3].郑钦.功能性嗓音障碍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功能性嗓音障碍论文-刘晋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