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放电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铜锌钎料,铜,锌
放电稳定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满雨,陈波,王庆江,陈鹏,李丹晖[1](2019)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铜锌钎料中铜锌锰结果稳定性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铜锌钎料中Cu、Zn、Mn的化学成分测定长期采用化学湿法,但因为分析周期相对较长,很难满足现代生产企业对分析效率的要求。实验主要探讨了采用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焊材铜锌钎料中Cu、Zn、Mn时,试样的制备、氩气输出压力、各项激发参数的设定等对Cu、Zn、Mn分析结果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镍基块状样品进行压样分析、采取酒精湿磨的样品表面处理方式;调节氩气输出压力为3.0MPa;选择光源分析参数中冲洗时间为4s、预燃时间为25s、积分时间为5s的改进措施。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1.5mm厚度铜锌钎料样品进行精密度考察,Cu、Zn、Mn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0.14%、0.15%和0.98%;测定值与其他单位实验室提供的参考值一致。(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9年06期)
任琼英,赵晶晶,丁亮,郑慧奇,唐振宇[2](2019)在《等离子体炬电弧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层流电弧中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弧脉动的起因,利用简化的一维放电模型,分析了稳态放电非转移弧层流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表现为射流周期性震荡的宏观性质,提出电弧放电室进气流初始定向流速增加能够抑制等离子体炬射流放电不稳定性的发展。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放电气体密度的随机涨落与电场加热气体功率的反相关变化,导致电弧放电通道内温度高的区域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正反馈增加,由此导致电弧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放电气体的定向流速度为射流增加的一项动压与密度变化成正比,导致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的发展具有阈值限制;增加定向流速度能够抑制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9年03期)
季启政,苏新光,舒晓榕,甘瑛洁,刘鹏宇[3](2019)在《可调速自控ESD模拟器空气放电稳定性分析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放电是最常见的静电放电(ESD)形式,但由于其重复性低,相关标准中没有给出其放电电流的标准波形,这直接影响了对空气放电抗扰度实验的研究。ESD模拟器放电电极的接近速度是影响空气放电的电流波形重复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研制的带垂直导轨可调速ESD模拟器空气式静电放电实验平台,能够对ESD模拟器放电电极驱近速度进行精确控制。利用该平台与人手持ESD模拟器分别对电流靶和受试设备(EUT)进行了空气放电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实验平台由于实现了放电电极接近速度的精确控制,能够使放电电流波形达到较好的一致性。该装置将为电子设备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中空气放电实验的重复性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郑岩,陈永刚,张国帅,万成安[4](2018)在《峰值电流模式的蓄电池放电调节器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卫星上蓄电池放电调节器工作特点,选用Weinberg变换器作为其主功率级拓扑,给出了Weinberg变换器各工作模态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引入峰值电流控制模式的优点。为了分析蓄电池放电调节器稳定性,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基于连续电感电流条件下的峰值电流模式的功率级和控制级的小信号模型,推导出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环路增益,并给出补偿器设计方法。最终以一个600 W的蓄电池放电调节器为例,得到系统补偿前后的稳定性分析结果,通过负载突变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8年06期)
崔鲁,陈伟根,张知先,李剑,相晨萌[5](2018)在《植物油浸绝缘纸的热稳定性及其对气隙放电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植物绝缘油变压器的推广应用,研究植物油纸绝缘气隙放电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热重分析技术分析了不同温度下植物油浸绝缘纸板的热裂解情况;基于典型气隙缺陷模型进行了从起始放电至绝缘击穿全过程的局部放电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矿物油浸绝缘纸板,植物油浸绝缘纸板的热稳定性更好;随着气隙放电的发展两种油纸绝缘放电脉冲相位区间均呈现变宽趋势和不同程度的前移现象,植物油纸绝缘不同放电阶段放电信号相位前移现象更为明显,局部放电量相对较低。研究结果为通过局部放电信号诊断植物绝缘油变压器内部潜伏性缺陷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李杰,李喜,谢宇彤,董攀[6](2017)在《大气压无介质阻挡多孔电极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常温常压下产生大体积的稳定均匀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放电等离子体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一种无介质阻挡的平行板形式的放电等离子体产生方式,其中一个电极采用直径130mm均匀分布的多空电极,另外一个平行板电极直径为70mm,采用无介质阻挡放电的形式。采用单极性重复频率高压脉冲源作为气体间隙激励源,其电压幅值从0~100k V连续可调,设计最高重复频率1k Hz,脉宽约为230ns,上升沿约为120ns。实验结果表明,采用He作为气体放电介质,流量为5L/min时,可以在超过20mm的气体间隙中获得均匀的放电等离子体。通过实验研究了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在500Hz的频率下工作30min,电极表面温度几乎不变。电气参数测量表明无介质阻挡的脉冲激励气体放电发生在脉冲电压的下降沿阶段。采用曝光时间为5ns高速相机对放电发光进行高速摄影实验表明其工作在均匀放电模式。研究表明,不同的工作气体、混合气体的比例以及外加电压波形(主要由其上升与下降沿决定)是影响放电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热成像仪以及发射光谱仪等多种诊断手段研究等离子体及电极温度的改变、等离子体参数(如特征谱线的发射光谱强度、电子温度等)。一些最新的研究结果也将在报告中涉及。(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刘建国,张倩,安振涛,闫军,王朝阳[7](2016)在《静电放电对羟胺稳定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静电放电对羟胺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计算了羟胺分子在不同外电场(0~0.05a.u.)作用下的基态几何结构、电偶极距、电荷分布及分子总能量,并分析了HOMO能级、LUMO能级、能隙随外电场变化规律,然后利用杂化CIS-DFT方法在相同基组下研究了外电场对羟胺分子前9个激发态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子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与外电场的大小呈现强烈的依赖关系。随着外电场的不断增加,分子的总能量逐渐减小,偶极距逐渐增大,能隙逐渐减小。同时,外电场对羟胺分子的激发态的激发能、波长和振子强度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火工品》期刊2016年02期)
魏浩杰,姜颖,王慢想,刘桂成[8](2016)在《DMFC放电模式与性能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放电模式下CO2气体传质对催化层结构稳定性和催化剂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导致在较长时间运行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性能稳定性的不同。DMFC的性能在恒压放电模式下比恒流模式、恒功率放电模式下更稳定。用恒压不间断放电模式进行寿命测试后,电池的输出功率密度减至初始值的15.08%,采用循环伏安法除去阴极催化剂上的吸附物,可部分恢复电池性能。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表明:性能不可逆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阳极催化层结构的破坏。(本文来源于《电池》期刊2016年01期)
孙江,呼义翔,曾江涛,孙凤举,胡杨[9](2015)在《两种不同引燃结构放电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间隙击穿和滑闪击穿是电触发trigatron开关常见的两种引燃结构,本文通过统计方法研究了这两种不同引燃结构放电击穿电压和脉冲放电时刻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滑闪击穿结构击穿电压小于间隙击穿结构,其对触发脉冲幅值的要求更低,同时滑闪击穿放电时刻也较间隙击穿早,抖动也较小,采用滑闪击穿引燃trigatron开关有利于减小整个trigatron开关的击穿时间延迟和抖动。(本文来源于《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期刊2015-09-21)
夏清,缪劲松,欧阳吉庭[10](2015)在《线-板电晕放电离子源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线-板电极结构,研究了电晕离子源的放电特性,得到放电电极配置与起始放电电压,以及驱动电压和法拉第盘接收的离子流的关系。设计了基于线-板电晕离子源的离子迁移谱仪,并验证了这种离子源的有效性。通过对放电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对到达法拉第盘上的离子流流量的直接测量,探究了不同线-板间距下的电晕放电伏安特性曲线以及离子流随驱动电压的变化,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之上设计了适用于离子迁移谱仪的离子源结构。对正负直流电压驱动、针-板结构与线-板不同结构离子源特性的探究表明:本文设计的装置能够有效测量法拉第盘接收的离子流;相比于针-板结构,线-板结构的离子源更加有利于提高离子迁移谱仪的分辨率。(本文来源于《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8-12)
放电稳定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层流电弧中的不稳定性以及电弧脉动的起因,利用简化的一维放电模型,分析了稳态放电非转移弧层流等离子体射流的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表现为射流周期性震荡的宏观性质,提出电弧放电室进气流初始定向流速增加能够抑制等离子体炬射流放电不稳定性的发展。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发生的主要机制是:由于放电气体密度的随机涨落与电场加热气体功率的反相关变化,导致电弧放电通道内温度高的区域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而正反馈增加,由此导致电弧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放电气体的定向流速度为射流增加的一项动压与密度变化成正比,导致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的发展具有阈值限制;增加定向流速度能够抑制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放电稳定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满雨,陈波,王庆江,陈鹏,李丹晖.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铜锌钎料中铜锌锰结果稳定性的探讨[J].冶金分析.2019
[2].任琼英,赵晶晶,丁亮,郑慧奇,唐振宇.等离子体炬电弧放电热膨胀不稳定性分析[J].载人航天.2019
[3].季启政,苏新光,舒晓榕,甘瑛洁,刘鹏宇.可调速自控ESD模拟器空气放电稳定性分析及实验验证[J].高电压技术.2019
[4].郑岩,陈永刚,张国帅,万成安.峰值电流模式的蓄电池放电调节器稳定性分析[J].电源技术.2018
[5].崔鲁,陈伟根,张知先,李剑,相晨萌.植物油浸绝缘纸的热稳定性及其对气隙放电发展的影响[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
[6].李杰,李喜,谢宇彤,董攀.大气压无介质阻挡多孔电极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稳定性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7].刘建国,张倩,安振涛,闫军,王朝阳.静电放电对羟胺稳定性影响的密度泛函研究[J].火工品.2016
[8].魏浩杰,姜颖,王慢想,刘桂成.DMFC放电模式与性能稳定性研究[J].电池.2016
[9].孙江,呼义翔,曾江涛,孙凤举,胡杨.两种不同引燃结构放电稳定性研究[C].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四卷)——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计算物理分卷、核物理分卷、粒子加速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辐射物理分卷).2015
[10].夏清,缪劲松,欧阳吉庭.线-板电晕放电离子源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C].静电放电:从地面新技术应用到空间卫星安全防护—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
标签: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铜锌钎料; 铜; 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