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足动物论文-谭锴

腕足动物论文-谭锴

导读:本文包含了腕足动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脏腔,外套腔,纤毛环,有铰纲

腕足动物论文文献综述

谭锴[1](2019)在《腕足动物——不是贝的“贝”》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是我国古代用来代替货币进行交易的贝类,还是现在我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海鲜贝类,都指的是软体动物门中带外壳的类群。但是在远古地层里的化石世界有一种生物和双壳纲软体动物乍看很是相似,往往有人会把它们混为一谈,这就是腕足动物。因为腕足动物中很多类群的中文名,考虑到我国的语言习惯用简单的单音节名词结尾,所以很多腕足动物的中文(本文来源于《地球》期刊2019年11期)

陈迪[2](2019)在《中国与缅甸奥陶纪末期髑髅贝型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一文中研究指出显生宙以来发生过5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奥陶纪末的那次事件是显生宙的第一次大灭绝,可分为两幕。第一幕,冰川极盛,气候急剧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多门类、多生态领域里的暖水生物遭到重创,凉水赫南特贝动物群应运而生、全球广布;第二幕,冰川快速消融,气候回暖,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腕足类赫南特贝动物群整体消亡。赫南特贝动物群,地质历程短暂,地理分布广泛,化石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在这个动物群中,有铰类占据优势地位,而无铰类化石因个体小、数量少,长期未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它们占整个动物群近1/4的属,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即专门研究其中的无铰类腕足动物。本文研究的化石来自于华南地区(四川、贵州、重庆和湖北)的观音桥层和缅甸曼德勒地区的Hwe Mawng紫色页岩段(均系奥陶纪末赫南特期)。笔者主要通过镜下观察、精制铸模等手段对化石特征进行研究。除少量舌形贝超科的化石因保存很差而不予讨论以外,笔者共识别出平圆贝超科、拟髑髅贝超科和髑髅贝超科叁类化石,总计7属、9种,包括6个未定种(Schizotretinia sp.,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cribrum,Petrocrania?sp.1,Petrocrania?sp.2,Xenocrania haimei)。据笔者所知,全世界已记载的赫南特期无铰类多达18属,分属于4个超科,它们是:拟髑髅贝超科3属(Craniops,Paracraniops,Pseudopholidops),触髅贝超科4属(Acanthocrania,Petrocrania,Philhedra Xenocrania),平圆贝超科5 属(Tehtyrete,Trematis,Kosoidea,Orbiculoidea,Schizotretinia)和舌形贝超科6属(Casquella,Eodinobolus,Lingula,Lirngudella,Palaeoglossa,Pseudolingula)。髑髅贝超科仅有髑髅贝科,该科在赫南特贝动物群无铰类腕足动物中尤为引人注目。尽管其数量不是最多,但其高度变化的形态特征使之具有相当特殊的位置。目前该科共包含23属,地质历程从奥陶纪一直延续至今。根据壳表装饰特征,大致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类以同心装饰为主,无放射壳线,基本无刺或瘤,有10属;第二类以放射状壳为主要装饰,发育不同程度的同心层,包括7属;第叁类以装饰同心层为主,同时还发育放射状排列的脊刺或密布刺、瘤,共6属。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新属,即奇异髑髅贝(Xenocrania),该属的繁盛期是在奥陶纪末大灭绝的两幕之间,已在滇缅玛(Sibumasu),华南,阿凡隆尼亚(Avalonia),波罗迪卡(Baltica)和佩鲁尼卡(Perunica)等古地体上发现其踪迹;主要栖息于BA3生态位(中-外陆棚),少数生活于BA2(近岸浅水)。这个属的最主要特点是发育高度变化的壳表装饰,这种强烈多变的壳饰形态可能是受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的控制。在恶化环境的高压下,Xenocrania haimei居群发生大规模的变异,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演化革新,使其增加了度过大危机的机会。(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30)

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约翰·泰兰特,张雨晨[3](2019)在《《显生宙中国腕足动物属志》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由戎嘉余主编,金玉玕(已于2006年6月逝世)、沈树忠和詹仁斌任副主编的两卷本《显生宙中国腕足动物属志》已于2017年岁末出版。该志书由24位作者通力协作共同完成,其中有11位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NIGPAS),另外13位来自11所海内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这些作者都有着长期的研究经历以及广博的知识储备,在长达16年严谨繁复的撰写和编改后,最终完成本书。该志书共包含了11个章节以及2目索引,其中索引部分按照字母顺序列出了书中涉及的腕足动物属名以及岩石地(本文来源于《地学前缘》期刊2019年03期)

徐海鹏[4](2019)在《特提斯喜马拉雅与拉萨地块乐平世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西藏二迭纪动物群古生物地理亲缘关系对于其各个地块的古地理重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腕足动物由于对温度梯度变化敏感,其动物群面貌成为指示古纬度位置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系统描述了西藏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土隆和库间拉剖面曲布日嘎组中腕足化石10属14种及1个未定属以及拉萨地块中部阿多嘎布剖面下拉组中一个全新的腕足动物群,包括17属17种及1个未定属。土隆和库间拉剖面曲布日嘎组腕足动物群中主要分子有Retimarginfera xizangensis,Costiferina indica,Fusispirifer semiplicatus,Spiriferella sinica,Biplatyconcha grandis 和Neospirifer(Quadrospina)tibetensis。这些腕足不仅见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曲布剖面曲布日嘎组和色龙西山剖面色龙群中,还广泛分布于尼泊尔西北部Senja组、克什米尔Zewan组、巴基斯坦盐岭地区Wargal组上部和Chhidru组及其相当层位中。其时代为乐平世吴家坪期至长兴期早期。整个腕足动物群都是由典型的冈瓦纳型,两极分布型及广布型分子组成,因此证明特提斯喜马拉雅在乐平世一直位于冈瓦纳大陆北缘的南半球高纬度寒冷地区。拉萨地块腕足动物群的时代由其相近层位中产出的有孔虫Colaniella parva和Reichelina pulchra而限定在乐平世长兴期。该动物群中特色分子有Spinomarginifera chengyaoyenensis,Haydenella wenganensis,Permophricodothyris sp.和Araxathyris cf.dilatatus,而这些属种时代也同样指示长兴期。从古生物地理亲缘关系来看,该动物群都是由典型的华夏暖水型分子(如Spinomarginifera和Haydenella)以及一些广布型分子组成,未见任何冈瓦纳冷水型分子。这与土隆和库间拉剖面典型的冈瓦纳型腕足动物群的面貌大为迥异。由此证明拉萨地块在乐平世已经远离了冈瓦纳大陆北缘,进入了相当温暖的海域。另外,通过对拉萨地块二迭纪腕足动物群古生物地理区系演化的分析,证明拉萨地块与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的时间很有可能为乌拉尔世末期至瓜德鲁普世中期,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新特提斯洋的打开时间要早于瓜德鲁普世中期。(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4-10)

戎嘉余,黄冰[5](2019)在《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与冈瓦纳大陆冰盖的形成与消融密切关联的认识已被广泛接受;同时,赫南特贝腕足动物群(Hirnantia Fauna)常被视作这次大灭绝的肇端标志。本文通过对扬子区-全球环境巨变的一个缩影-相关层段的腕足类的研究,改变了后一认识。上扬子区五峰组(笔石页岩相)与观音桥层(介壳相)之间,以及下扬子区新开岭层之中的"混合相地层"(既产笔石,又产介壳相生物),代表奥陶纪最晚期沉积-生物-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过渡阶段,记录了南方大陆冰盖的形成对华南各地影响的开始;只因厚度小、研究少,该段地层及其所含化石群长期未被重视。根据半个世纪积累的材料,本文系统记述了该混合相地层的优势化石腕足类稀少贝(Manosia);根据保存腕螺构造的珍贵标本,证实它是无洞贝目的成员,暂归于无洞贝科;通过识别稀少贝组合(Manosia Assemblage)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探讨它的群落生态、环境及其标志意义。奥陶纪末的华南板块处于一个相对孤立的古地理位置,且稀少贝幼虫的漂浮能力不强,故未能"飘洋过海"离开华南板块一步;尽管如此,东西向从滇东北到苏南,南北向从陕南到黔北,它成为一个机遇泛滥属种,遍布于整个扬子海域,栖居于深水、低能、贫氧的底域(BA4-5)。稀少贝组合的地层历程从上奥陶统凯迪阶顶部(Diceratograptus mirus亚带)到赫南特阶下部(Normalograptus extraordinarius带中下部);其短暂的历程反映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扰动对扬子海域不同地区造成的影响之开始。这里有一个"先浅水、后深水"的穿时过程:①在上扬子区浅水海域,它仅限于凯迪末期,几乎同时迁移到较深水域并延续到赫南特初期;②侵入到下扬子深水海域则是到赫南特早期并在中期灭绝。因此,华南奥陶纪末大灭绝的起步标志不是赫南特贝动物群本身,而是稀少贝组合的出现;大灭绝的肇端并非始于赫南特初期,而是凯迪末期。同时可能也指示大陆冰盖的形成对世界其他板块不同水深海域的影响也不是等时的。赫南特早中期扬子海域生物群分布状况演变得非常复杂。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与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的剧变相伴发生,是显生宙唯一一次与冰川活动有密切关联的特大事件。(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雨晨,黄冰,詹仁斌,Colin,D,Sproat,周航行[6](2019)在《生长标度——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定量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标度"定义了在研究腕足动物异速生长时所需的个体生长发育定量指标,其数值大小受到壳长、壳宽、壳厚以及相对应权重的共同控制。将腕足动物待研究性状的测量值与其生长标度作为两个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可判断该性状是否存在与腕足动物个体发育不等的生长速率,即异速生长。该指标对凯迪期(Katian)(晚奥陶世)腕足动物无洞贝类Rongatrypa xichuanensis的定量分析表明,该种腕足动物的壳宽与个体发育保持同步,壳长呈负异速生长,壳厚呈正异速生长,指示出该种生物在生长过程中总体向横宽方向伸展,并伴随着壳体的加快增厚。(本文来源于《古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7](2019)在《《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英文版)》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主编:戎嘉余副主编:金玉玕沈树忠詹仁斌出版日期:2017年12月涵盖古生代和中生代9个纪的海相地层125幅化石图版,446幅插图,757个腕足动物属系统厘定以中国材料为模式种建立的所有腕足动物属对属的分类位置和时空分布提出新认识全面修订各时期地质年代新框架下的中国腕足动物组合与动物群探讨显生宙重大宏演化过程中腕足动物的作用和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柯妍[8](2018)在《晚二迭世—叁迭纪全球腕足动物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这段长约5千3百万年的时期中,发生了地质历史上重大的全球性板块构造运动,联合大陆由聚合转入裂解阶段,同时伴随全球海平面多次波动以及在二迭纪末和叁迭纪末发生生物多样性骤降等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宏演化事件。这一系列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从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到现代演化动物群的发展和演化方向。而地质历史中生物地理分布范围的变化和生物地理区的形成和演变不仅是生物迁移、扩散或隔离等演化事件的直接结果,也是相关的地质历史事件的直接反映。因此研究晚二迭世长兴期和叁迭纪的生物地理分布和地理区系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了解地质历史中的生物宏演化与地质历史事件协同演化的重要方法。本文以Filemaker数据库为数据采集和管理平台,收集、录入并建立了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的全球腕足动物分类和古地理分布资料数据库。经过数据清理和整合,文中得到了共包含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九个时期,来自全球1421个化石点分属181个古地理分析单元的9934条腕足动物有效化石记录(分属2458种、481属、105科、11目)。经过数据转换得到了九个时期的全球腕足动物属的出现的丰度数据矩阵和二元数据矩阵,在此基础上采用了聚类分析(CA)、非度量多维标度变换(NMDS)及最小生成树(MST)叁种多元分析方法以及不同的动物群相似性系数,综合分析和识别并划分了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各时期的腕足动物地理分区。分析发现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全球腕足动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模式发生了重要的转折和变化。晚二迭世长兴期全球腕足动物群可以分为冈瓦纳大区和特提斯大区2个清晰的生物地理大区,在特提斯大区内部华夏区、喜马拉雅区和西特提斯区3个次一级的生物地理区之间的界限也十分清晰。然而,受到晚古生代末期P/T界线附近的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影响,全球腕足动物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二迭纪原有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群落被摧毁,生物地理分区也不复存在。直到早叁迭世晚期奥伦尼克期,才开始出现一些地方性的生物地理区,而直到中叁迭世安尼期,全球腕足动物生物地理分区才开始重新建立起来,形成冈瓦纳大区和特提斯大区两个生物地理大区以及后者内部华夏区和西特提斯区两个次一级的生物地理区,西伯利亚地区和喜马拉雅地区的腕足动物群虽然也属于特提斯大区,但与特提斯大区内部其他两个生物地理区之间联系并不紧密。拉丁期西伯利亚地区与特提斯大区之间的联系减弱,终于独立形成了北方大区并不断向南扩张,在晚叁迭世诺利期间一度到达南半球中纬度带。瑞替期特提斯大区和冈瓦纳大区的范围均有收缩,北方大区退回到北半球中高纬度带内。文中进一步研究发现,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区的变化和趋势与这一阶段的全球性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事件相关。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全球腕足动物地理分布模式从“冈瓦纳-特提斯两分”模式消失与重建,尤其是北方大区的形成以及“冈瓦纳-特提斯-北方叁分”模式的建立的重要转折和变化过程,与欧美大陆和西伯利亚大陆的相向运动和拼合过程紧密相关。随着欧美大陆与西伯利亚大陆从早叁迭世奥伦尼克期持续靠拢,位于两者之间的海水通道(The Urals Ocean)逐渐缩小,并在中叁迭世末期两大板块拼合最终导致了沟通古特提斯洋与古太平洋东部腕足动物群的海水海道的闭合。这一全球性板块运动产生的地理隔离直接影响和控制了这一阶段的腕足动物地理区系的变化过程。板块运动引起的海道闭合进一步造成了全球性的大规模洋流循环模式的重大改变。此外,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海侵等大规模地质历史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腕足动物的迁移和扩散,并进一步影响了它们的地理分布以及地理区系演变。全球晚二迭世长兴期到晚叁迭世末瑞替期腕足动物地理分布以及地理区系的长期动态演变过程和趋势,以及它们对同时期全球性重大地质历史事件和生物事件的反映和响应过程,提供了了解和恢复板块运动过程以及古板块位置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从生物学的角度验证了板块运动以及板块位置变化,为恢复和重建全球古板块和古地理分布图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证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12-24)

乔丽,黄冰[9](2018)在《英文版《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编着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对中国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和中生代(叁迭纪、侏罗纪和白垩纪)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于1883至2015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属的腕足动物化石进行逐一查考和再研究,对属的取舍及其分类位置提出了新观点,并将相关的模式种展示于125个图版中。在最新各纪年代地层框架下,更新各属的地质历程,并确定各属的地理分布。在梳理相关的其他腕足动物属的基础上,论述各时期的化石组合或动物群;并对显生宙几个重大宏演化过程中腕足动物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探讨。中国的这些腕足动物化石,不仅在地层划分对比、盆地分析和矿产勘探上有重要意义,在古生态、古生物地理、古气候与古环境及全球古地理再造上,也具有独到的学术价值。(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8年23期)

沈春蕾[10](2018)在《南京古生物所 软舌螺动物与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英国杜伦大学合作,对发现于我国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一种具有肉茎结构的软舌螺动物新物种——“云南肉茎螺”开展了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表明软舌螺动物与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该成果于近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上发(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8-10-15)

腕足动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显生宙以来发生过5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奥陶纪末的那次事件是显生宙的第一次大灭绝,可分为两幕。第一幕,冰川极盛,气候急剧变冷,海平面大幅下降,多门类、多生态领域里的暖水生物遭到重创,凉水赫南特贝动物群应运而生、全球广布;第二幕,冰川快速消融,气候回暖,全球海平面大幅上升,腕足类赫南特贝动物群整体消亡。赫南特贝动物群,地质历程短暂,地理分布广泛,化石极为丰富,具有重要的地层对比意义。在这个动物群中,有铰类占据优势地位,而无铰类化石因个体小、数量少,长期未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它们占整个动物群近1/4的属,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即专门研究其中的无铰类腕足动物。本文研究的化石来自于华南地区(四川、贵州、重庆和湖北)的观音桥层和缅甸曼德勒地区的Hwe Mawng紫色页岩段(均系奥陶纪末赫南特期)。笔者主要通过镜下观察、精制铸模等手段对化石特征进行研究。除少量舌形贝超科的化石因保存很差而不予讨论以外,笔者共识别出平圆贝超科、拟髑髅贝超科和髑髅贝超科叁类化石,总计7属、9种,包括6个未定种(Schizotretinia sp.,Trematis sp.,Paracraniops sp.,Pseudopholidops partibilis,Acanthocrania sp.,Petrocrania cribrum,Petrocrania?sp.1,Petrocrania?sp.2,Xenocrania haimei)。据笔者所知,全世界已记载的赫南特期无铰类多达18属,分属于4个超科,它们是:拟髑髅贝超科3属(Craniops,Paracraniops,Pseudopholidops),触髅贝超科4属(Acanthocrania,Petrocrania,Philhedra Xenocrania),平圆贝超科5 属(Tehtyrete,Trematis,Kosoidea,Orbiculoidea,Schizotretinia)和舌形贝超科6属(Casquella,Eodinobolus,Lingula,Lirngudella,Palaeoglossa,Pseudolingula)。髑髅贝超科仅有髑髅贝科,该科在赫南特贝动物群无铰类腕足动物中尤为引人注目。尽管其数量不是最多,但其高度变化的形态特征使之具有相当特殊的位置。目前该科共包含23属,地质历程从奥陶纪一直延续至今。根据壳表装饰特征,大致分为叁种类型。第一类以同心装饰为主,无放射壳线,基本无刺或瘤,有10属;第二类以放射状壳为主要装饰,发育不同程度的同心层,包括7属;第叁类以装饰同心层为主,同时还发育放射状排列的脊刺或密布刺、瘤,共6属。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新属,即奇异髑髅贝(Xenocrania),该属的繁盛期是在奥陶纪末大灭绝的两幕之间,已在滇缅玛(Sibumasu),华南,阿凡隆尼亚(Avalonia),波罗迪卡(Baltica)和佩鲁尼卡(Perunica)等古地体上发现其踪迹;主要栖息于BA3生态位(中-外陆棚),少数生活于BA2(近岸浅水)。这个属的最主要特点是发育高度变化的壳表装饰,这种强烈多变的壳饰形态可能是受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的控制。在恶化环境的高压下,Xenocrania haimei居群发生大规模的变异,从而产生了独特的演化革新,使其增加了度过大危机的机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腕足动物论文参考文献

[1].谭锴.腕足动物——不是贝的“贝”[J].地球.2019

[2].陈迪.中国与缅甸奥陶纪末期髑髅贝型和舌形贝型亚门腕足动物[D].南京大学.2019

[3].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约翰·泰兰特,张雨晨.《显生宙中国腕足动物属志》书评[J].地学前缘.2019

[4].徐海鹏.特提斯喜马拉雅与拉萨地块乐平世腕足动物群及其古地理意义[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5].戎嘉余,黄冰.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肇端标志——腕足动物稀少贝组合(ManosiaAssemblage)及其穿时分布[J].地质学报.2019

[6].张雨晨,黄冰,詹仁斌,Colin,D,Sproat,周航行.生长标度——腕足动物异速生长研究中的定量指标[J].古生物学报.2019

[7]..《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英文版)[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8].柯妍.晚二迭世—叁迭纪全球腕足动物定量古生物地理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

[9].乔丽,黄冰.英文版《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编着出版[J].科技导报.2018

[10].沈春蕾.南京古生物所软舌螺动物与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N].中国科学报.2018

标签:;  ;  ;  ;  

腕足动物论文-谭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