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桥梁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台—填土”体系,滞回曲线,简化公式,地震反应
桥梁地震反应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1](2019)在《桥台背墙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在抗震救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桥梁抗震研究的日渐深入,我国需要完善“桥台—填土”的相互作用相关研究,以补充我国抗震规范在这块内容上的空白。本课题将采用多模型多平台技术方法,基于Abaqus数值模拟研究桥台结构在纵桥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及规律,通过施加循环荷载得到桥台结构的力—位移关系滞回曲线,引入桥台背墙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并对其简化,将简化力学模型与CALTRANS抗震设计标准中的台后填土力学模型进行组合连接,使其作为简单的弹簧模型应用于OpenSees软件中进行算例桥的纵桥向地震反应分析。本文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桥台结构在荷载下的破坏形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桥台尺寸、钢筋数量等因素对桥台在主梁纵桥向荷载下的破坏形态和裂缝开裂发展情况的影响。通过对桥台施加循环荷载,获得桥台力—位移滞回曲线,借鉴横向挡块研究成果,引入桥台背墙力学模型计算公式,并根据力—位移关系验证计算公式对桥台背墙结构的适用性,并进一步将计算公式进行简化并校核。在开源有限元软件OpenSees中进行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得到在对桥台—填土不同模拟方法下,地震作用对上部结构的位移影响以及对墩柱位移延性系数的影响,进而分析了简化公式的实用性以及桥台背墙在地震作用下的贡献。(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刘耀[2](2019)在《考虑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铁已成为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到2025年,高速铁路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上的桥梁占比较大,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列车在桥上运行时遭遇地震的几率显着增加。因此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ANSYS进行车-桥耦合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推导了车-桥相互作用简化理论模型的运动方程,基于Newmark-β法编程得到运动方程的数值解;基于位移耦合法实现了车-桥相互作用简化理论模型的ANSYS仿真。通过对比模型的数值解与ANSYS仿真解,验证了使用ANSYS研究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可行性。(2)基于ANSYS软件使用MASS21单元、MPC184单元和COMBIN14单元建立了17自由度二维车辆模型,使用BEAM189单元和MPC184单元建立了叁跨连续刚构梁桥有限元模型。使用Block Lanczos方法提取了车辆模型的前9阶振型与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前6阶振型。(3)针对特定的场地条件,基于设计反应谱选择3条地震波,并进行了桥梁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小震时桥梁的各构件均处在弹性工作阶段;竖向地震与顺桥向地震的响应相互独立,在进行梁体的截面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当进行桥墩的设计时,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4)基于ANSYS实现车辆模型及桥梁有限元模型的耦合仿真,并计算了不同车速、不同轴重、不同墩高、是否考虑地震作用等多种工况下车-桥耦合系统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竖向位移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车体竖向加速度、桥梁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响应随轴重的增加而增大;车体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桥梁竖向位移随桥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桥梁竖向加速度随桥墩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考虑车辆的编组时,桥梁的动力响应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成分。当地震与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于桥梁时,列车荷载会放大桥梁结构的响应,在进行桥梁结构的设计时宜纳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泰仪,孙治国,石岩,郭迅[3](2019)在《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桥梁墩柱地震反应模拟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讨论利用纤维梁柱单元进行钢筋混凝土桥墩地震反应分析的建模方法,分别以4个悬臂式单柱墩和1个双柱墩拟静力加载试验,以及1个悬臂式单柱墩的振动台试验结果为依据,基于OpenSees数值分析平台建立了桥墩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通过改变单元数量,分析了基于力的纤维梁柱单元和基于位移的纤维梁柱单元对桥墩地震反应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对悬臂式单柱墩的拟静力和振动台试验,可沿墩高仅建立1个基于力的纤维梁柱单元,并在墩底串联1个考虑纵筋塑性渗透和粘结滑移的转动弹簧单元,即可获得很好的模拟结果。当采用基于位移的纤维梁柱单元时,应沿墩高至少建立2个单元,且塑性铰区至少有1个,才能保证获得较高的模拟精度。对双柱墩拟静力试验,采用基于力的纤维梁柱单元建模,沿每个墩高建立2个单元即可;以基于位移的纤维梁柱单元建模,建议沿每个墩高建立3个单元,且其中2个单元布置在塑性铰区。当数值模型可对静力滞回曲线取得很好的模拟结果后,该模型一般可对动力作用下墩顶最大位移和墩底最大剪力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但对墩顶残余位移的模拟精度无法保证。(本文来源于《世界地震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陈登峰[4](2018)在《不同建模方式对规则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T梁配双柱式桥墩的多跨连续梁桥上部构造的特点,分别建立了精细模型、梁格模型和单梁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研究了叁种建模方式对不同桥墩高度的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对10 m、20 m、30 m墩高的梁桥模型,在不同的场地地震输入作用下,采用单梁模型计算的误差是较小的,可以达到建模方便简单而计算精度又能满足工程需要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城市道桥与防洪》期刊2018年12期)
朱青龙[5](2018)在《地震动转动分量对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桥梁结构对于交通枢纽的联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我国是大跨、超大跨桥梁结构建设速度最快、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保障大跨桥梁结构的地震安全性十分必要。本文选取叁组地震动,采用弹性波动理论法计算了对应的转动分量时程数据,分析了不同分量的工程特性,以一实际高墩大跨桥梁结构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大跨桥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大跨桥梁结构在不同分量输入时的地震反应特征及转动分量对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场地条件相近而不同地区强震的水平分量加速度峰值、波形等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台站的摇摆分量的时程曲线较类似,而与扭转分量的时程曲线形状存在较大差异;场地类别相近,但震级等情况不同时,各分量间频谱特性存在一定差异,平动分量中两水平分量频谱成分在中低频段更丰富,而竖向分量高频成分占比更丰富,随着频率的增大傅里叶幅值谱的衰减较慢;转动分量中两摇摆分量傅里叶谱相近,摇摆分量傅里叶谱的高频成分相对于扭转分量更丰富;转动分量傅里叶谱在高频段比平动分量更丰富。(2)不同地震动间竖向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反应谱曲线差异程度不同;竖向分量的反应谱曲线峰值更明显地出现在周期较小的部分,加速度放大系数随周期的增大衰减较快;转动分量中扭转分量的反应谱随周期的增大衰减相对较慢;摇摆分量和扭转分量的角加速度反应谱的差异与水平分量和竖向分量的反应谱曲线差异相对应;转动分量的反应谱峰值及特征周期较小,对于刚度较大的工程结构,将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3)对于大跨桥梁结构,考虑地震波的行波效应后,结构内力的反应峰值与一致激励时出现的时刻有所延迟,且内力反应时程曲线也与一致激励时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地震波视波速的增大,大跨桥梁结构的墩底内力反应和墩顶位移反应峰值均逐渐趋近于一致激励的结构反应峰值;对于大跨度桥梁结构,地震动多点激励效应是较复杂的,对重大工程结构,在进行抗震分析时有必要给予充分考虑。(4)在转动分量输入时,不同视波速时结构内力的地震反应峰值出现的时刻有所不同;随着视波速的减小,转动分量输入下大跨桥梁结构反应的峰值增大;随着视波速的增大,转动分量输入下结构反应的峰值与平动分量输入时的比值减小。(5)转动分量和平动分量分别输入下结构的反应的峰值时刻和相位存在一定差异,考虑转动分量对结构峰值反应曲线趋势的影响相对较小;转动分量的作用亦可能是有利的;总体上随着视波速的增加,转动分量输入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变弱;与平动分量单独输入相比,考虑地震动的转动分量后结构横桥向墩底剪力和顺桥向墩底弯矩增幅较大,对于高墩大跨桥梁等重要性结构,在进行抗震计算时有必要分析转动分量可能的不利影响。(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8-12-01)
张建斌[6](2018)在《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座单箱单室叁跨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的动力分析模型,通过大量分析计算,分别详细讨论了滑动支座摩阻系数、墩高等参数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桥墩及主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程度及规律。为同类桥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7期)
鲁荣利,董明渊[7](2018)在《桩土共同作用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反应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土共同作用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很大,本文以某座单箱单室叁跨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了考虑桩土共同作用的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有限元模型。为分析桩土共同作用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本文计算与对比了考虑与不考虑桩土共同作用下的结构动力响应,为未来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8年07期)
张永亮,冯鹏飞,陈兴冲,宁贵霞,丁明波[8](2018)在《基于静-动力分析相结合方法的桥梁桩基础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强震下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提出了多级设防目标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与合理取值。该文提出了两种计算模型:静力Pushover分析模型及动力SR分析模型。首先通过Pushover分析模型获得结构的能力曲线、性能点控制值及承台底平动与转动弹簧本构关系。然后采用动力SR分析模型输入地震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获得结构的响应值,并与能力曲线控制点对比评价桩基础的抗震性能。最后以高速铁路32 m简支箱梁桥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8年S1期)
王建强,朱松岭,赵卓,赵军[9](2018)在《近断层地震动对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Midas/Civil对隔震桥梁进行了不同类型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及其特性对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表明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使隔震桥梁的地震反应明显增大,隔震支座的水平变形较大,易造成支座破坏,甚至产生落梁;结构的地震反应随着地震动PGV/PGA的增大而近似呈线性增大,其中PGV/PGA对支座位移和梁体位移的影响最大。因而在近断层区域进行隔震桥梁设计时应重点考虑地震动的脉冲效应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5期)
谷音,林颖清,黄志杨[10](2018)在《考虑水-土-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地震动作用下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影响,基于局部动力人工边界、流体边界及流固耦合理论方法建立了水-土-单桩整体模型,通过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分析,同简化的Morison方程法模拟方式及无水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考虑桩土作用前提下工程简化方法和考虑流固耦合的整体方法的差异,以及桩土作用下动水压力对单桩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某跨海大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首次建立了水-土-桥梁系统的整体动力有限元模型,研究水-土-桥梁系统的地震动力反应,分析了桥梁各构件的内力幅值和分布规律,并与未考虑动水作用下的桥梁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了动水压力对深水桥梁的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动水作用受地震波频率影响较大,但规律相近,相同外部环境下,由于上部结构和桩土相互作用的不同,动水压力对单桩的影响大于大跨桥梁桩基础的影响。对于大跨桥梁,动水作用对处于水中桩基础的影响较大,水中部分的桩基础内力增幅最大,对水位以上的桥墩影响稍小,考虑动水作用后主梁轴力增加,弯矩减小。(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桥梁地震反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铁已成为我国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到2025年,高速铁路里程将达3.8万公里左右。高速铁路上的桥梁占比较大,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列车在桥上运行时遭遇地震的几率显着增加。因此进行地震作用下的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基于ANSYS进行车-桥耦合问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推导了车-桥相互作用简化理论模型的运动方程,基于Newmark-β法编程得到运动方程的数值解;基于位移耦合法实现了车-桥相互作用简化理论模型的ANSYS仿真。通过对比模型的数值解与ANSYS仿真解,验证了使用ANSYS研究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可行性。(2)基于ANSYS软件使用MASS21单元、MPC184单元和COMBIN14单元建立了17自由度二维车辆模型,使用BEAM189单元和MPC184单元建立了叁跨连续刚构梁桥有限元模型。使用Block Lanczos方法提取了车辆模型的前9阶振型与桥梁有限元模型的前6阶振型。(3)针对特定的场地条件,基于设计反应谱选择3条地震波,并进行了桥梁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小震时桥梁的各构件均处在弹性工作阶段;竖向地震与顺桥向地震的响应相互独立,在进行梁体的截面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当进行桥墩的设计时,可不计竖向地震作用。(4)基于ANSYS实现车辆模型及桥梁有限元模型的耦合仿真,并计算了不同车速、不同轴重、不同墩高、是否考虑地震作用等多种工况下车-桥耦合系统的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车体竖向位移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车体竖向加速度、桥梁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系统响应随轴重的增加而增大;车体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桥梁竖向位移随桥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桥梁竖向加速度随桥墩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考虑车辆的编组时,桥梁的动力响应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成分。当地震与列车荷载共同作用于桥梁时,列车荷载会放大桥梁结构的响应,在进行桥梁结构的设计时宜纳入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桥梁地震反应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桥台背墙对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D].西安科技大学.2019
[2].刘耀.考虑列车-桥梁耦合振动影响的结构地震反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赵泰仪,孙治国,石岩,郭迅.基于纤维梁柱单元的桥梁墩柱地震反应模拟方法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9
[4].陈登峰.不同建模方式对规则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
[5].朱青龙.地震动转动分量对大跨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D].江苏大学.2018
[6].张建斌.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反应的参数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7].鲁荣利,董明渊.桩土共同作用对波纹钢腹板组合结构桥梁地震反应影响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
[8].张永亮,冯鹏飞,陈兴冲,宁贵霞,丁明波.基于静-动力分析相结合方法的桥梁桩基础地震反应分析及抗震性能评价[J].工程力学.2018
[9].王建强,朱松岭,赵卓,赵军.近断层地震动对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J].公路.2018
[10].谷音,林颖清,黄志杨.考虑水-土-桥梁动力相互作用的大跨桥梁地震反应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