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湿式除尘器,除尘,雾滴,SO_3
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论文文献综述
杜振,王丰吉,刘强,张杨,朱跃[1](2018)在《湿式除尘器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湿式除尘器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效果,依托已投运的37台湿式除尘器机组,系统研究了湿式除尘器粉尘和雾滴去除能力、SO_3和PM_(2.5)的协同脱除效果,以及本体阻力和废水产生量,得出湿式除尘器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可以实现烟尘超低排放,除尘效率随入口烟尘浓度增加而增大;同时可以有效降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并具有80%左右的SO_3和PM_(2.5)脱除效率,但不同材质其废水产生量差别较大,需考虑废水进一步处理措施。因此湿式除尘器不仅是烟尘超低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下一步控制SO_3和PM_(2.5)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8年05期)
郑婷婷,周月桂,金圻烨[2](2017)在《燃煤电厂多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超低排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我国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要求执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期缓解煤电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以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和湿式电除尘技术为代表的燃煤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需要对目前正在示范的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工艺进行长时间运行的技术性能考核、运行优化和技术经济环境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广燃煤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7年04期)
张明慧,朱燕群,马强,徐超群,周俊虎[3](2015)在《臭氧氧化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副产物亚硝酸盐的无害化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对臭氧氧化烟气脱硫脱硝的副产物亚硝酸盐进行转化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工况下亚硝酸盐的氧化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仅含NO2-的溶液中加入等量次氯酸钠(NaClO),亚硝酸盐氧化效率仅为60%~65%;氧化效率随着反应溶液pH值的降低而升高,弱酸性环境(pH=5~7)中NaClO的氧化性最强;在25℃、溶液pH值为5~6的工况下,NaClO用量为理论需用量的1.1倍时,10min内可将NaNO2完全氧化为NaNO3,且过量的NaClO可在24h内完全分解。(本文来源于《热力发电》期刊2015年06期)
魏巍[4](2015)在《脉冲放电协同脱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造成大气严重污染最为主要的原因当属工业生产中的煤炭燃烧。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明确规定了污染物的排放浓度限值,其中烟尘的限值为30mg/m3;二氧化硫在新建火力发电锅炉燃烧中的限值为100 mg/m3;氮氧化物浓度的排放限值也提高至100 mg/m3,因此,污染物排放的控制非常严峻。燃煤所排放的烟气污染物是混合在一起的,将污染物分开进行脱除不仅难度大,而且浪费资源,所以,探究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的可能性非常必要。高压脉冲的突出特点是脉冲上升前沿陡,脉宽窄,可瞬间产生很高的脉冲峰值电压,使气体充分电离,使粉尘充分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收尘极移动。在脉冲电晕期间,电流分布比直流供电均匀许多,有利于克服反电晕现象。同时,脉冲电晕放电可以产生大量的氧化性自由基物质,以氧化烟气中SO_2、NO_X,从而使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本文对脉冲放电协同脱除SO_2、NO_X等污染物的原理进行了分析,为探究使用脉冲电晕放电的优越性,采用两种方案对脱除SO_2、NO_X进行试验研究:(1)在高压直流供电方式下探究两种污染物的脱除效率;(2)在高压直流供电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使之产生脉冲电晕,从而进一步探究脉冲放电对其脱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击穿电压的90%条件下,不论是单独脱除还是协同脱除,采用相同的实验参数,脉冲供电方式的脱除效率远远大于直流供电方式的脱除效率,在单独脱除中,SO_2的增长效率在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五十多;同样,在单独脱除中,NO的增长效率在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五十多;而在协同作用下,SO_2的增长效率在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叁十多;NO的增长效率在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多;其他参数一定的情况下,气体单独或协同脱除时,增加直流电压或脉冲电压、增加气体停留时间都可以提高SO_2和NO的脱除效率;在同等情况下,SO_2的脱除效率高于NO的脱除效率。(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4-01)
刘子红[5](2014)在《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nent)和Hg0等来自燃煤烟气的污染物严重恶化了人类生存环境、危害了人类健康,必须加以解决。基于活性炭纤维(ACF, activated carbon fiber)的燃煤烟气净化技术具有能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脱除效率高这两大无可比拟的优势,且还有资源化利用烟气中酸性废气组分的潜在可能。本文主要采用酸、碱、热、电化学等多种方法对ACF进行改性,考察了改性样品在单一或多组分气氛下脱除SO2、NO、VOC、Hg0这四种污染物的效果,探讨了ACF表面官能团等多种因素对污染物脱除的作用机理,并基于所开展的小型机理实验,提出了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及产物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建立了实验室规模的一体化脱除系统。论文分析讨论了多种改性方法对ACF表面物化特性的影响,用比表面积分析法和XPS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分析法分别测试材料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发现氧化性试剂KMnO4和H202会提升炭材料表面的酸性官能团含量,且强氧化试剂改性不具备造孔作用,会严重破坏炭材料的表面物理特性。而KOH、NaOH、氨水改性和高温煅烧改性,除了能消除ACF吸附剂表面的酸性官能团外,还有很强的造孔功能,即便比表面积下降,其平均孔径不仅不会上升,反而会下降。SO2、NO和Hg0在ACF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脱除主要依赖化学吸附,而低温条件下,即便烟气中含有氧气,VOC的脱除主要属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表面官能团的种类及分布,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官能团,在吸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含氧官能团中的羧基和内酯基为典型的酸性官能团,作为活性位难以直接与S02和NO发生作用,但却可以将02、N02等强氧化性组分分解使其释放出氧化性极强的O*自由基团,从而促进对SO2和NO的催化转化。酚基、羰基在本文中尚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说明其角色和作用,有的研究人员认为它们属于酸性官能团,也有的把他们归到碱性官能团。而醚基和醌基,实验结果表明它们属于碱性官能团,能构成有利于S02和NO分子吸附的活性位。含氮官能团,主要指吡啶类和吡咯类官能团,作为活性位可以直接吸附S02和NO分子。对于Hg0,情形与S02和NO稍有不同,差别在于Hg0原子可以被ACF表面的缺陷位或活性位捕获而形成弱的C-Hg共价键,这些活性位包括含氧官能团。除了表面官能团,各烟气组分还会相互影响。实验过程中,在表面官能团的作用之下,只要各组分之间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化学作用,均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相互抑制作用。结果表明,NO对S02有不明显的抑制,而S02对NO的抑制则较明显;HCl对S0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Hg0则因为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化学作用而表现出强烈的促进作用;O2和NO2组分由于在含氧官能团的作用之下,能够分解释放出O*自由基团,对SO2、NO、VOC、Hg0这几种污染物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低温条件下,对VOC的氧化作用较弱,并且,对于S02和Hg0, NO2均表现出较O2更强的氧化性。此外,放大规模台架上的实际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联合脱除的试验表明,ACF具有高效联合脱除燃煤烟气中的多种污染物的能力,其中对S02的脱除能力在系统运行的有效时间段内平均可达95%以上,对NO的脱除能力平均可达80%以上,汞的脱除效率平均在95%以上,VOC的脱除效率则达到了54.17%,所得结果要好于预期。(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骆仲泱,王沈兵,赵磊,轩俭勇,岑可法[6](2010)在《脉冲电晕放电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电晕放电电凝并结合直流收尘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对亚微米颗粒的捕集效率,而且对烟气中其他污染物也有脱除效果。通过小型试验平台的大量实验,研究了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和初始粉尘浓度对燃煤飞灰中亚微米颗粒脱除效率的影响;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烟气速度和水蒸气体积分数对SO2,NO,Hg0的氧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M1,SO2,NO和Hg0的协同脱除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0%,97%,50%和50%以上。通过小型试验台的成功经验,进而设计并建立了中试试验平台。(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姜树栋[7](2010)在《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将不断上升,煤在一次能源中占了70%的比重。煤燃烧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威胁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利用一种技术或者两种技术结合同时脱除多种污染物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高的环境收益。本文对利用臭氧和活性分子实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验和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可溶性NOx的湿法脱除,烟气整体催化氧化污染物研究及与臭氧氧化对比,若干未知速率和未明机理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异相催化氧气产生活性分子氧化NO研究。将可溶性NOx湿法脱除是氧化性方法协同脱除污染物的最后也是重要的一步。采用臭氧喷射技术,NO2是O3/NO摩尔比较低时的产物。吸收液中S(Ⅳ)和pH值直接关系着NO2的脱除效率。NO2可与吸收液中的SO32-、HS03-反应,增大吸收速率,提高脱除效率。相同S(Ⅳ)浓度下,NO2脱除率随pH值升高而增大。在典型脱硫塔液相条件下,300ppm NO2的脱除效率约为70%,亚硝酸根是其主要的液相产物。NO2、SO2的相互影响为:SO2造成喷淋液中pH值下降和S(Ⅳ)上升,综合结果使NO2脱除率略有下降;NO2的吸收使喷淋液的pH值和SO2的脱除率下降,吸收液中硫酸根浓度上升。在O3/NO摩尔比大于1时,因气相生成NO3、N2O5,NOx脱除急剧上升,可以达90%以上,同时液相NO3-浓度上升。采用两种烟气整体催化方式(NTP、UV),分别氧化Hg0和NO。利用DBD-NTP对烟气整体催化产生活性分子氧化Hg0。O/O3是氧化Hg0的重要物质,氧化率与O3浓度直接相关。当模拟烟气中无O2单独水汽存在时,NTP中产生的OH会一定程度上氧化Hg0。当H2O与O2共存时少量水汽可促进Hg0氧化,超过一定浓度则阻碍氧化,原因是有O2存在OH对Hg氧化有两面性:一是OH自身可以氧化Hg0,二是OH能促进O、O3等的消耗。模拟烟气中的HCl可促进Hg氧化,生成可溶性Hg2+物质。利用UV光催化烟气产生活性分子氧化NO。UV催化烟气产生臭氧量与NO氧化量基本一致,水汽加入可以明显改善NO氧化。在UV下烟气O2不对SO2产生氧化作用,有水汽出现后氧化效果明显。与臭氧氧化对比:NTP与UV均可对烟气整体催化,产生O3、O、OH等多种活性分子有效氧化污染物但整体化催化方式更加耗能,就无机污染物处理方面臭氧喷射方式足可以实现高效低价脱除。所有涉及到O3、NO3的反应均为氧抽取转移反应。SO2与O3反应活化能量子化学计算结果为9.68 kcal/mol,为NO与O3的3.5倍,150℃下的反应速率常数为后者的105分之1,所以O3可以选择性氧化NO.H2O2与SO2反应速率同样很慢,SO2在气相中的转化比较困难。NO3可分别与O3和NO3发生反应,生成NO2、O2。NO3与O3反应活化能为8.85kcal/mol。NO3自身碰撞消耗反应可以通过两条路径实现,叁重态路径活化能为34.6 kcal/mol,单重态路径上有两个过渡态、一个中间体,活化能依次为1.36 kcal/mol,2.38 kcal/mol,反应主要通过后一路径实现。反应动力学模拟表明,150℃下NO3自身碰撞分解反应是NO3消耗的主要反应,低温利于NO3的生存。N03与Hg共存的动力学模拟表明,NO3分解不会对NO3氧化Hg构成竞争,原因是NO3与Hg反应速率极快、Hg浓度远远低于烟气中NOx。本文提出了利用固体催化剂吸附活化烟气中的氧气,产生表面活性氧物种,氧化多种污染物,与湿法洗涤结合可实现协同脱除。O2分子本身反应活性很低,与催化剂表面作用后可提高反应活性。首先对固相催化O2氧化NO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催化剂表征。采用的载体是具有优良储氧功能的CeO2,活性组分为钻和锰,溶胶凝胶法制备,最佳煅烧温度分别为400℃(CoCeOx),500℃(MnCeOx),掺杂金属与载体铈摩尔比约1∶2时,达到最好交互作用,催化效果最好,金属高度分散在载体中形成固溶。在200-300℃范围内可以达到50-90%的NO氧化率。La掺杂可提高MnCe氧化物催化剂的活性。催化机理可简述为,通过体相晶格氧和表面氧物种向表面氧空位迁移、气相O2分子向表面氧空位和吸附位吸附,诱导产生比O2更具有反应能力的活性的氧物种(Ox*),Ox*与被吸附的NO分子发生反应,NO分子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中间体,中间体释放NO2分子,NO2从表面脱离后,遗留下氧空位和表面吸附位,以进行下一次O2分子吸附和催化剂表面或体相氧物种迁移。(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0-06-01)
高翔,吴祖良,杜振,骆仲泱,岑可法[8](2009)在《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是烟气净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现有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活性焦干法、多级增湿半干法、氧化性添加剂湿法以及等离子体湿法这4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以活性焦为载体添加适当的催化剂能够实现在高效脱硫基础上的同时脱硝;多级增湿半干法技术提高了脱硫剂颗粒在吸收塔内反应全过程的含湿均匀性,通过添加复合促进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强化烟气中SO2、NOX等污染物协同脱除;在传统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向脱硫剂中加入KMnO4和NaClO2等强氧化剂或者采用等离子体前置氧化,能够有效的将难吸收的NO氧化成NO2、HNO2和HNO3,最终实现同时脱硫脱硝。(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09年12期)
刘海蛟[9](2009)在《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汞等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如何将烟气净化过程从单一污染物控制扩展到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是研究的热点和重大挑战。因此,本文开展了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MCFB, Multi humidification stage and multi pollutant control Circulating Fluid Bed)研究。本文研究了水分和添加剂组分等因素对复合钙基吸收剂性能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水/钙当量摩尔比2.0以下,钙基吸收剂的转化率和产物的粒径随着水分的增加而变大,产物的比表面积在水/钙摩尔比2.0时最大。氧化性添加剂组分可以改善复合钙基吸收剂的微观结构,反应产物的比表面积随着消化水溶液中氧化组分的含量增加而变大,吸湿性添加剂组分对吸收剂微观结构的改善无积极作用;常温条件下参与调质的水温越高,转化率越高,在50℃时可获得较高的比表面积;在水分较小的条件下,转化率和产物比表面积随着反应物的平均粒径的增大而减小,在水分达到2.0时,基本无变化。在小型机理实验台上进行了脱除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汞的机理试验研究。对筛选出来的复合钙基吸收剂进行了多种污染物脱除研究,对各种脱硫脱硝脱汞反应条件进行了优选。研究发现添加氧化性活性成分吸收剂对氮氧化物有显着的效果,脱除效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大而提高。颗粒含湿有助于复合钙基吸收剂对氮氧化物的脱除。氧化性组分对复合钙基吸收剂脱汞也有促进作用,汞的脱除效果随氧化组分的含量增加而提高;烟气中的汞浓度越高,吸收剂比表面积越大,反应温度越低,汞的脱除效果越好。建立了MCFB多种污染物脱除整体数学模型。模型计算表明,在吸收剂/Hg不变条件下,汞的脱除量随着入口浓度增大而增大;在较低的温度下,汞脱除量较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脱除效率随着Ca/(N+S)的增加而升高,模型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在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了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的MCFB多种污染物净化系统,包括多级增湿优化调控塔内吸收剂湿度、多组分复合吸收剂配方和制备等一系列重要技术,形成了节水型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适用于多种炉型烟气中SO2、NOx、重金属(Hg)等多种污染物的协同脱除。测试结果表明MCFB烟气净化系统,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有较高的脱除效率。脱硫效率可达95.7%,脱硝效率33.5%,总汞脱除效率73.1%。(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6-10)
徐飞[10](2009)在《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燃煤电厂排放的粉尘颗粒、SO2、NO、Hg、PAHs和二恶英等有害物质已经成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脉冲放电电凝并技术对细微颗粒有较好的荷电凝并效果,而且可以将烟气中的NO、SO2、Hg0转化成易被溶液吸收的成分,同时还可以对粉尘中的PAHs和二恶英等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和传统的碱液吸收技术相结合,可协同脱除燃煤电厂烟气中粉尘、NOX、SO2、Hg0、PAHs和二恶英等污染物,使除尘、脱硫、脱硝、脱汞、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体化成为可能,从而降低燃煤电厂烟气净化的成本。本文围绕燃煤烟气多种污染物及其控制方法的新兴研究,对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开展了实验和机理研究。本文建立了燃煤锅炉烟道排放颗粒物等速采样系统,采用冲击式尘粒分级仪对440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静电除尘器前后烟道烟尘进行采样实验,进行粒径分布、比电阻测量,研究煤种、锅炉负荷、Ca/S和含氧量等运行参数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不同粒径和燃烧工况下飞灰颗粒的微观孔隙结构。本文搭建了脉冲荷电凝并结合直流收尘实验系统,主要研究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频率、停留时间、初始粉尘浓度等因素对脉冲电晕放电颗粒荷电以及凝并收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晕放电能够实现颗粒非对称双极性荷电,>0.2μm颗粒基本被荷上负电荷,电场荷电是其主要荷电机理;<0.2μm颗粒基本被荷上正电荷,扩散荷电是其主要荷电机理。脉冲电晕荷电颗粒在直流电场中的凝并除尘效率曲线呈现“V”字型,其除尘效率曲线在粒径0.2μm左右有一个最低值。建立小型脉冲电晕放电降解飞灰PAHs和二恶英实验台进行实验研究,同时进行了其降解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正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电子能够有效地轰击粉尘颗粒表面,甚至穿透颗粒,从而改变了粉尘颗粒原有的孔隙结构,能有效地降解垃圾焚烧炉排放粉尘中的PAHs和二恶英等有害有机污染物。目前燃煤电厂广泛应用的湿法烟气脱硫装置,利用石灰/石灰石溶液洗涤烟气,只能对SO2进行有效控制,但是不能脱除烟气中的NO和Hg0。基于以上的研究基础,如果能够采用脉冲电晕放电将烟气中的NO,SO2, Hg0氧化成为高价态易溶于水的状态,就可以采用碱液吸收实现一塔多脱。本文采用脉冲电晕放电结合碱液吸收对烟气中SO2、NO和Hg0进行协同脱除实验,并且针对脉冲电晕放电脱硫脱硝脱汞化学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能够很好地协同脱除烟气多种污染物,在实验优化工况下,对PM1、SO2、NO和Hg0的协同脱除效率可以分别达到90%、97%、50%和50%以上本文推导了直流电场中的荷电场强和收尘场强计算公式,在电场荷电前提下建立了半经验公式对脉冲电晕放电颗粒荷电进行计算。根据理论分析编写程序计算了双极性荷电颗粒的电凝并系数和电凝并效率,结果显示在实验工况不考虑凝并区收尘的情况下,颗粒越小,其电凝并效率越高;对于超细颗粒,其颗粒数量浓度有了一定的下降,电凝并效率可以达到20-30%左右。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粒径段荷电颗粒在直流收尘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结果表明颗粒在外加直流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极板基本作直线偏移运动,颗粒粒径越大,其驱进速度越大,偏移越明显。直观地确定不同粒径颗粒的除尘效率,并且跟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两者吻合较好。(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9-04-01)
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我国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要求执行《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期缓解煤电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现有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以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和湿式电除尘技术为代表的燃煤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及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需要对目前正在示范的燃煤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工艺进行长时间运行的技术性能考核、运行优化和技术经济环境性能评价,在此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广燃煤火电厂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论文参考文献
[1].杜振,王丰吉,刘强,张杨,朱跃.湿式除尘器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效果分析[J].环境工程.2018
[2].郑婷婷,周月桂,金圻烨.燃煤电厂多种烟气污染物协同脱除超低排放分析[J].热力发电.2017
[3].张明慧,朱燕群,马强,徐超群,周俊虎.臭氧氧化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技术副产物亚硝酸盐的无害化处理[J].热力发电.2015
[4].魏巍.脉冲放电协同脱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5].刘子红.改性活性炭纤维协同脱除燃煤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放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6].骆仲泱,王沈兵,赵磊,轩俭勇,岑可法.脉冲电晕放电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0
[7].姜树栋.利用臭氧及活性分子协同脱除多种污染物的实验及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
[8].高翔,吴祖良,杜振,骆仲泱,岑可法.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
[9].刘海蛟.MCFB烟气净化系统的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9
[10].徐飞.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D].浙江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