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器官论文-陈一欧

胸腹器官论文-陈一欧

导读:本文包含了胸腹器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胸腹外伤,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救治

胸腹器官论文文献综述

陈一欧[1](2016)在《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救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救治。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情的特点和救治存活率。结果:48例患者中,经过救治存活46例,救活率为95.8%,在存活病例中,2个以下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救治存活率明显高于3个以上器官的救治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来势凶猛,一旦发病即进入危重期,因此,对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要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本文来源于《中外医学研究》期刊2016年09期)

申新华,苏佰燕,薛华丹,金征宇,马超[2](2015)在《CT扫描重新定义中国成人胸腹器官的体表投影》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重要血管与器官的体表投影对于理解局部解剖学、临床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表面解剖学知识主要源于尸体解剖。虽然国内外各种解剖学教材多次再版,这些表面解剖学内容却很少更新,完全忽略了它们的正确性和应角价值。在不同的解剖学教材或与临床教材之间,也有很多结构体表投影位置描述不一致。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影像检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体研究表面解剖学的机会,在可控的条件下(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5-08-08)

杨光瑜,周继红,张良,尹志勇,宁心[3](2009)在《大鼠胸腹器官低频共振损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持续共振后大鼠胸腹器官损伤特点,为共振损伤机制及其防护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240±27g,鼠龄2~4月。随机分为4组进行实验:假振动组、3Hz频率振动组、6Hz频率振动组和21Hz频率振动组。大鼠麻醉后,以仰卧姿固定在振动台上。对振动组各组大鼠施加频率分别为3Hz、6Hz和21Hz、幅度(p-p)为5mm、持续时间为6h的正(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9-25)

刘彬,白玫[4](2009)在《不同ICRP器官剂量权重因子对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有效剂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项研究旨在对比采用ICRP不同版本[ICRP103(2007)及老版本ICRP60(1990)]器官组织权重因子计算的64排螺旋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有效剂量的变化。(本文来源于《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09-09-23)

杨光瑜[5](2008)在《胸腹器官低频共振及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定强度的机械作业振动、汽车振动、声波特别是次声波振动等都会对人体造成生理功能改变,甚至病理性损伤。有研究认为,这些改变和损伤的始动机制与生物共振有关。一定能量的共振可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另一方面共振刺激躯体感受器,刺激传到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相关部位,会引起一系列功能和形态改变,最终影响组织分子结构、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过程,以至危及性命。胸腹腔内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重要器官,如心、肺、胃、肝、肾、肠道等,胸腹器官损害直接影响生命体征甚至性命,因此有必要了解胸腹器官的共振及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这对研究生物体共振损伤的防护和救治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 本文首先明确不同种属动物胸腹器官共振频率(resonance frequency,RF)、低频振动特性、影响器官RF的因素以及是否存在种属差异性,然后明确共振导致的生理功能变化和器官损伤,并明确其相关生物力学机制,为胸腹器官共振损伤的防护和救治研究奠定基础。主要步骤和方法 1.测量大鼠和家兔胸腹器官的RF及低频振动特性动物麻醉后,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于脏器表面。用锤击法(hammering method,HMM)测量分析大鼠各器官胸背方向的RF和频谱响应,用正弦扫频振动法(sine sweeping-frequency vibration method,SSVM)测量家兔各器官和大鼠肝脏胸背方向的RF和幅频特性。2.观察共振致大鼠和家兔生理功能变化和器官损伤情况选定两个在胸腹器官RF附近的频率点和一个远离RF的频率点,通过振动台持续施加振动,对比动物在各频率点各时间点的生理功能变化情况,振动6h后解剖动物,取标本作光镜观察,察看器官的损伤情况。3.探讨器官损伤的力学机制通过测量相邻或相连的胸腹器官振动相位差,以及根据各器官振动幅值,分析器官之间相对运动造成碰撞或牵拉受力情况;根据器官材料力学特性和碰撞挤压情况,通过建立有限元(Finite Element,FE)模型,用计算机仿真分析导致器官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 1.大鼠胃、肾、心、肠、肺、肝的RF分别为7.0Hz、6.6Hz、4.8Hz、3.6Hz、3.2Hz、3.0Hz,家兔胃、肾、心、肠、肺、肝的RF分别为8.0Hz、7.0Hz、6.0Hz、6.0Hz、5.0Hz、7.0Hz;器官在其RF附近的频率范围都会出现振幅激励现象,对每个器官施加频率接近或等于其RF的振动,都能引起较大幅度的共振,都有可能造成器官损伤或功能性损害;大鼠和家兔胸腹器官的RF和MAMP与动物体重、器官质量、器官体积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种属动物之间相同器官的RF存在差异;可以通过改变器官的约束条件或材料力学特性来改变器官的RF和振幅;胸腹器官发生共振时密度小的器官比密度大的器官振幅大。2.共振会引起大鼠和家兔的血压、脉搏、呼吸在振动1min时迅速升高,1~3min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30min后低于正常值;共振会造成大鼠和家兔体温调节能力下降;肺是大鼠和家兔胸腹器官共振造成损伤的主要靶器官。3.家兔胸背方向以5Hz频率正弦振动时心-肺相位差明显比胃-肠、肝-肠、肾-肠的相位差大;共振时相邻或相连器官的相位差越大,它们发生碰撞挤压或牵拉时相对速度就越大,其相互作用能量就越大,器官就越容易引发损伤;共振时非均质材料器官比均质材料器官更容易引发损伤;共振时器官同时受到碰撞挤压比单纯受到振动更容易引发损伤。因此,共振易引起肺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是共振时肺振幅较大,相邻器官的相位差较大,从而造成器官碰撞挤压,同时与肺本身材料非均质性易导致内部毛细血管破裂有一定关系。综上所述,生物体胸腹器官共振会引起生物体生理功能改变和器官损伤,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之一是共振时器官振幅较大,相邻器官的相位差较大,从而造成器官碰撞挤压,同时与器官材料特性有一定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叁军医大学》期刊2008-05-01)

杨林,徐秋萍,陆远强[6](2007)在《血必净辅助救治胸腹联合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来势凶猛,病情进展迅速,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支持治疗已取得显着进展,但病死率仍高达70%左右,成为(本文来源于《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期刊2007年05期)

倪蓉晖,雷新,王东[7](2006)在《胸腹体罩对呼吸器官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胸腹体罩对中下肺及膈肌呼吸器官运动在X,Y,Z轴上的影响,为中下肺癌和肝癌确定计划靶区(PTV)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例胸腹部肿瘤病人在同一参考点下分为用胸腹体罩组和无胸腹体罩组通过模拟机观测参考点在X,Y,Z轴上的运动范围。结果二组对比X轴(P=0.166),Y轴(P=0.129)上的运动范围无明显差异,Z轴(P=0.000)上的运动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用胸腹体罩可减少呼吸所产生的器官上下(Z轴)移动的范围,对减少PTV范围有显着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06年01期)

陈凌枫,曾满红,陈国伟,张玉英,张德兴[8](2003)在《胸腹盆腔部分器官结构体表投影标本的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在上内脏学及心脏的实验课时 ,当讲授到器官体表投影进行标本示教 ,往往是用完全打开胸腹盆腔前壁的标本 ,这样观察腔内器官在体表的投影 ,不易对照体表标志 ,不够直观 ,学生不易直接掌握 ,从而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为了克服这方面的不足 ,我们制作了胸腹(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03年02期)

郭立恒,袁培铎,马宏武,贾豫东[9](2002)在《严重胸腹联合外伤多器官功能衰竭1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1997- 0 1/2 0 0 2 - 0 5共收治严重的胸腹联合外伤 90例 ,其中合并出现的多器官功能衰竭 19(男 12 ,女 7)例 ;车祸 10例 ,牛抵伤 3例 ,高空坠落伤 6例 ;其中多发肋骨骨折 19例 ,血气胸(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17期)

吕耀忠,闻殿英,赵刚,王希彪,魏国生[10](1997)在《东北民猪胸、腹、盆腔内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东北民猪,从初生到6月龄分7个月龄段,计28头猪,每月龄屠宰4头(公、母各2头)。进行胸、腹、盆腔内各器官的生长发育规律的测定。测定结果,母猪子宫角发育速度,为各性状之首,阴道重量也为增重速度较快性状。公猪林囊晚在各性状中增重速度最快。5~6月龄是增长旺盛期。胸、腹腔内各器官均在初生、一月龄和二月龄阶段增重最快,而其余阶段增重较慢。(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科技》期刊1997年01期)

胸腹器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体重要血管与器官的体表投影对于理解局部解剖学、临床体格检查、影像诊断、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表面解剖学知识主要源于尸体解剖。虽然国内外各种解剖学教材多次再版,这些表面解剖学内容却很少更新,完全忽略了它们的正确性和应角价值。在不同的解剖学教材或与临床教材之间,也有很多结构体表投影位置描述不一致。随着医学的发展,临床影像检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体研究表面解剖学的机会,在可控的条件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胸腹器官论文参考文献

[1].陈一欧.严重胸腹外伤合并器官功能衰竭临床救治[J].中外医学研究.2016

[2].申新华,苏佰燕,薛华丹,金征宇,马超.CT扫描重新定义中国成人胸腹器官的体表投影[C].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5

[3].杨光瑜,周继红,张良,尹志勇,宁心.大鼠胸腹器官低频共振损伤研究[C].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2009

[4].刘彬,白玫.不同ICRP器官剂量权重因子对CT头胸腹扫描及冠脉成像有效剂量的影响[C].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2009

[5].杨光瑜.胸腹器官低频共振及其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D].第叁军医大学.2008

[6].杨林,徐秋萍,陆远强.血必净辅助救治胸腹联合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

[7].倪蓉晖,雷新,王东.胸腹体罩对呼吸器官运动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06

[8].陈凌枫,曾满红,陈国伟,张玉英,张德兴.胸腹盆腔部分器官结构体表投影标本的制作[J].解剖学研究.2003

[9].郭立恒,袁培铎,马宏武,贾豫东.严重胸腹联合外伤多器官功能衰竭19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

[10].吕耀忠,闻殿英,赵刚,王希彪,魏国生.东北民猪胸、腹、盆腔内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黑龙江畜牧科技.1997

标签:;  ;  ;  

胸腹器官论文-陈一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