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角色采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角色采择,集体自我,实体自我
角色采择论文文献综述
宋素丽[1](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影创作主体“角色采择”的嬗变轨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以核心概念"自我"和"角色采择"切入,分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电影创作主体在集体自我、实体自我、关系自我和多元自我交织呈现状态下所创造出的中国电影的独特图景。以导演代际为基本分期方法,又从历史的角度,结合中国社会变迁,尤其是电影创作生产的经济、市场和工业体制,分别对应四种自我呈现方式的凸显期,将70年分为四个时期。本文认为:当创作主体选择集体自我的"角色采择"立场时,是"我们"拍摄"他们"的集体情感投射,激情和理想的抒发为主基调;当选择实体自我时,则首先是自我表达和反思,生命体验和文化反思成为银幕主色调;到关系自我时,"我"拍摄"他"的平等对话方式建构出中国电影的个性化时期;当新千年后"无代期"来临时,自我结束长久以来的分裂状态,在弥合和消散的双重变奏中迎来了新时代。(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9年11期)
纪春磊,高丽莉[2](2017)在《3~6岁儿童角色采择与分享行为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3~6岁幼儿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与分享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汾市和烟台市的两家幼儿园3~6岁的幼儿,每个年龄段30人,共120名幼儿,通过情景故事法和实验法来测量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的关系。结果:(1)3~6岁的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总体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m=1.9-3.4),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岁是幼儿角色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m=0.1-1.9);(3)3~6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有显着相关,5岁左右的幼儿的相关更显着(t=7.887,8.141,P<0.001)。结论:3~6岁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呈显着正相关,5岁左右幼儿的相关更显着。(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7年01期)
邱珊[3](2015)在《高校社工专业情境教学的角色采择与嵌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境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情感体验以及价值取向,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有着显着的功能。鉴于社工专业特殊的实务教学需求,情境教学法成为高校社工专业的必然选择。以情境教学中的角色采择与嵌入为研究视角,结合社工专业特点,旨在提高问题解决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通过"学生—角色—情境—教育教学"模型的建构,加深学生对社工理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技巧的掌握,落脚点是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5年11期)
井润田,胡思瑶[4](2014)在《角色采择和领导-成员关系对团队绩效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科研团队领导者与成员的情感交换作为重点,研究领导者角色采择能力对领导-成员关系的影响作用,以及两者共同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对全国6所高校的150个科研团队进行了配对问卷调查,获得97份领导问卷和402份成员问卷,分析过程基于团队层面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团队领导的角色采择和领导获得的专业尊重会显着影响成员与领导之间的情感交换;团队士气在成员情感交换和团队绩效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团队归属感的中介效应不明显。以上结论有助于从领导者情感能力角度完善领导-成员关系方面的现有研究,并对于提高科研团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4年02期)
华炜,王芳[5](2007)在《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角色采择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将在职业动机、工作身份和工作方法叁方面重新采择,其结果表现为利他主义的职业动机,主客体交互的工作身份和一事一法的工作方法。这种角色采择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和善、和睦和亲和的人格,也需要具有协管、协助和协调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期刊2007年08期)
秦学智[6](2002)在《角色采择经验与婴幼儿道德发展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柯尔伯格认为,角色采择经验是影响道德判断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所谓角色采择经验包括:①考虑别人的态度,②察觉别人的思想和情感,③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比如,婴幼儿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种角色采择经验,不信任也是一种角色采择经(本文来源于《幼儿教育》期刊2002年09期)
李丹[7](1994)在《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120名5~7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捐献行为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龄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有显着差异;(2)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其分享行为之间的相关没有显着意义;(3)角色采择能力与其捐献行为有一定相关,角色采择能力强的被试有更多的捐献行为。(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1994年02期)
李丹[8](1993)在《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明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及不同年龄儿童角色采择的发展趋势。期望通过这样的研究,能够为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一些实证性的资料,使得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更加有的放矢。本研究的对象是幼儿园中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儿童,年龄分别为5周岁、6周岁和(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期刊1993-08-01)
角色采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3~6岁幼儿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与分享行为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临汾市和烟台市的两家幼儿园3~6岁的幼儿,每个年龄段30人,共120名幼儿,通过情景故事法和实验法来测量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的关系。结果:(1)3~6岁的儿童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总体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m=1.9-3.4),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5岁是幼儿角色采择能力发展的关键期;(2)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m=0.1-1.9);(3)3~6岁儿童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有显着相关,5岁左右的幼儿的相关更显着(t=7.887,8.141,P<0.001)。结论:3~6岁幼儿的角色采择能力与分享行为呈显着正相关,5岁左右幼儿的相关更显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角色采择论文参考文献
[1].宋素丽.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电影创作主体“角色采择”的嬗变轨迹[J].当代电影.2019
[2].纪春磊,高丽莉.3~6岁儿童角色采择与分享行为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
[3].邱珊.高校社工专业情境教学的角色采择与嵌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
[4].井润田,胡思瑶.角色采择和领导-成员关系对团队绩效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4
[5].华炜,王芳.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角色采择的特点[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
[6].秦学智.角色采择经验与婴幼儿道德发展的关系[J].幼儿教育.2002
[7].李丹.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
[8].李丹.儿童角色采择能力与利他行为发展的相关研究[C].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