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硫培非格司亭,乳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本-效用分析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论文文献综述
蒋理添,谷聪玲,陈斌斌,范长生[1](2019)在《硫培非格司亭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成本-效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硫培非格司亭注射液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用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成本-效用。方法从支付角度出发,采用Markov模型,对硫培非格司亭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两种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用分析。临床效果参数和效用参数源于硫培非格司亭乳腺癌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和国内外参考文献,成本费用来源于医疗机构抽样数据。结果指标包括成本、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和增量成本-效用比(ICER)。采用单因素和概率敏感性分析对结果进一步分析,以评估模型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基础分析结果显示硫培非格司亭组平均治疗成本为35 019.35元,QALYs为9.99年,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组平均治疗成本为39 586.24元,QALYs为9.75年。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具有稳定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当支付意愿为1倍人均GDP时,硫培非格司亭组具有经济学的概率在90%以上。结论硫培非格司亭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比较用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不仅可减少升白周期费用,更可提高疗效,降低感染和RDI治疗成本,具有绝对经济学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10期)
曹佳颖,潘家华[2](2019)在《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相关新突变基因及突变位点并阐述诊疗过程及病儿转归。方法收集1例CN病儿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及血液系统异常相关单基因遗传病总筛查结果加并以分析总结。结果病儿3月龄时因反复不明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行基因遗传病筛查,确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后病儿因反复感染住院接受抗感染及升白等治疗,治疗过程中病儿临床症状可部分缓解,但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前无明显上升。现病儿密切随访中,病情暂且稳定,建议转入血液科进一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论血液系统异常相关单基因遗传病总筛查提示病儿系ELANE基因突变,核酸突变c.197T>G(外显子2),氨基酸突变DM66R,查阅文献显示该突变位点目前暂无报道。(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李波,姜欣,黄金昶[3](2019)在《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循经刮痧疗法对化疗后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刮痧组循经刮痧治疗1次;西药组给予吉粒芬75μg皮下注射,治疗1~2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感染率、不良反应以及症状等变化情况。结果:刮痧组中性粒细胞在治疗后第1、7、14天比治疗前上升(P<0.05);西药组治疗后第1、7天比治疗前显着上升(P<0.01),但在第14天下降。组间比较,治疗后第1天刮痧组中性粒细胞低于西药组(P<0.01),第7、14天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感染发生率均为0;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结论: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Ⅰ-Ⅱ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快速、安全、有效,相对西药治疗,经济简便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能帮助肿瘤患者顺利完成本周期化疗,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薛丽英,南景龙,张翠英,顾建玲,王珏[4](2019)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比对不同频次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剂量密集型方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更加优化的给药方案。方法:选取接受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后,PEG-rhG-CSF以100μg/kg,皮下注射,于化疗后第24小时给药。观察组:采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后,PEG-rhG-CSF:50μg/kg,皮下注射,于化疗后第24、72小时分别给药。以PEG-rhG-CSF对两组中性粒细胞数值的影响及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持续时间及发热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为观察指标,2周期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在第1周期及第2周期化疗前其中性粒细胞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周期化疗后的第3、5、10天及第2周期中的第5、10天其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数值较观察组下降缓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周期中,两组化疗后第3 d的中性粒细胞数值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7例患者因中性粒细胞数值<2.0×10~9/L推迟第2周期化疗时间,观察组则有5例患者推迟化疗。对照组及观察组中性粒减少症发生率及患者人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对照组及观察组发热的患者人数及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发生发热的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PEG-rhG-CSF低剂量多次给药后可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其疗效优于在剂量密集型化疗方案中的单次给药方式,且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及相关性发热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史艳侠,邢镨元,张俊,沈波[5](2019)在《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版)》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其有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化疗时间延迟乃至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和感染,从而增加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影响患者预后。正确评估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风险,早期识别FN和感染,进行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提高抗肿瘤治疗整体疗效、降低死亡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相关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和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制订了《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版)》,旨在为中国肿瘤学医师提供更合理的诊疗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9年17期)
邢丽娜[6](2019)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对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使用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的预防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两组均行化疗治疗,在化疗48h后予以对照组患者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予以观察组皮下注射PEG-rhG-CSF,统计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相关治疗,观察组患者发生2例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占5.00%,对照组则发生9例,占22.50%,组间相比较差异显着(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15.00%的总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针对行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给予患者皮下注射PEG-rhG-CSF可有效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程刚英,马钊,姜茜,周庆,邓艾平[7](2019)在《万古霉素致患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例10岁女性患儿因弥漫性胶质瘤行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第13日患儿出现高热,明确诊断为中枢感染,给予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静脉滴注,4 d后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中枢感染逐步控制。术后第22日患儿再次出现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药师会诊考虑为药物导致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先后停用万古霉素及美罗培南,停用万古霉素48 h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3 d后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患儿好转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儿情况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期刊2019年04期)
陈伦,陈霁晖,张青,黄晓会,李莉霞[8](2019)在《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转移酶1A1 (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入院治疗的60例结肠癌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治疗,分析并记录患者化疗中出现的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情况,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测定UGT1A1基因多态性,研究基因型与2种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UGT1A1*28野生型50例,杂合突变型10例,突变纯合型无;UGT1A1*6野生型38例,杂合突变型20例,突变纯合型2例。UGT1A1*28、UGT1A1*6突变基因型患者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高于野生型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年龄、转移器官数目、UGT1A1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的结肠癌患者中,伊立替康致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0~4级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ECOG评分者2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UGT1A1*28基因型、UGT1A1*6基因型、伊立替康剂量是结肠癌患者伊立替康致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肠癌患者中,UGT1A1基因野生型最为常见,经伊立替康治疗后,UGT1A1*28、UGT1A1*6突变型患者的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明显增加,可为临床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干预及用药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8期)
李惠平,樊征夫,郑虹,高雨农,涂梅峰[9](2019)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开放、单臂临床研究,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17例受试者。非髓性恶性肿瘤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48 h皮下注射PEG-rh G-CSF,体质量≥45 kg者给予6 mg/次,<45 kg者给予3 mg/次,每个化疗周期注射1次。结果:217例患者共完成774个化疗周期,患者包括18例妇科肿瘤(3例子宫内膜癌、15例卵巢癌),50例乳腺癌,30例骨肿瘤和119例淋巴瘤,146例接受初级预防,71例接受次级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发生率为5.7%,初级预防组发生率为4.9%,次级预防发生率为7.2%。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PEG-rh G-CSF持续治疗周期越长,FN发生率越低。初级与次级预防的FN发生率均在治疗第2个周期显着低于第1个周期。初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1.6%vs.第2个周期4.4%,(P=0.039);次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6.9%vs.第2个周期5.6%,(P=0.034)。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10.3%(80/774),其中初级预防组为6.7%(34/510),次级预防组为17.4%(46/2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均在治疗第2个周期显着低于第1个周期。初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17.1%vs.第2周期5.3%,(P=0.004);次级预防为第1个周期46.5%vs.第2个周期11.3%,(P<0.0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骨痛,患者Ⅰ/Ⅱ度骨痛发生率为3.7%(8/217),Ⅲ/Ⅳ度骨痛发生率为1.8%(4/217)。结论:PEG-rh G-CSF预防性应用于非髓性恶性肿瘤,可有效降低FN发生率。初级预防比次级预防显着降低整个化疗周期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9年14期)
冯春景,任炳楠,彭军,张丽荣,张义春[10](2019)在《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药物治疗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化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确定为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通过药师协助医师合理选择用药,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并在化疗过程中进行药学监护。结果:患者IV中性粒细胞减少得以快速、有效的回归正常值,既没有将患者置于细菌感染的高度危险中,又减少了治疗天数和费用。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开展全面的药学监护,制定了个体化给药方案,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体现了临床药师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合理用药探索》期刊2019年07期)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相关新突变基因及突变位点并阐述诊疗过程及病儿转归。方法收集1例CN病儿疾病的发展、治疗、转归及血液系统异常相关单基因遗传病总筛查结果加并以分析总结。结果病儿3月龄时因反复不明原因中性粒细胞减少行基因遗传病筛查,确诊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后病儿因反复感染住院接受抗感染及升白等治疗,治疗过程中病儿临床症状可部分缓解,但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前无明显上升。现病儿密切随访中,病情暂且稳定,建议转入血液科进一步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结论血液系统异常相关单基因遗传病总筛查提示病儿系ELANE基因突变,核酸突变c.197T>G(外显子2),氨基酸突变DM66R,查阅文献显示该突变位点目前暂无报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论文参考文献
[1].蒋理添,谷聪玲,陈斌斌,范长生.硫培非格司亭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用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成本-效用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2].曹佳颖,潘家华.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J].安徽医药.2019
[3].李波,姜欣,黄金昶.循经刮痧治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4].薛丽英,南景龙,张翠英,顾建玲,王珏.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
[5].史艳侠,邢镨元,张俊,沈波.肿瘤化疗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版)[J].中国肿瘤临床.2019
[6].邢丽娜.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乳腺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程刚英,马钊,姜茜,周庆,邓艾平.万古霉素致患儿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案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9
[8].陈伦,陈霁晖,张青,黄晓会,李莉霞.UGT1A1基因与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腹泻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关系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9].李惠平,樊征夫,郑虹,高雨农,涂梅峰.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初级与次级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2019
[10].冯春景,任炳楠,彭军,张丽荣,张义春.临床药师参与1例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案例[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