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级动词论文-赵雅瑞

甲级动词论文-赵雅瑞

导读:本文包含了甲级动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认知类心理动词,语义特点,偏误分析,教学建议

甲级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赵雅瑞[1](2019)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的语义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类心理动词是汉语动词的重要特殊小类,又因为认知心理动词是涉及人类大脑认知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动词,比较抽象,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所在。本文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25个心理动词中鉴别出了18个认知心理动词,并将这些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语义场理论,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语义场并对其进行语义角度的研究。与此同时,笔者还结合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出具体考察,对留学生使用认知心理动词产生的偏误进行检索,统计偏误数量,划分偏误类型,对偏误数量最多的动词混用偏误从语义角度进行考察,并且针对甲级认知心理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分别阐述了认知心理动词的研究意义、考察对象的确定、研究现状、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本文所涉及的语料来源等。第二部分为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在这部分内容中,运用语义场理论将认知心理义场划分为7个下层语义场:感知义场、思维义场、记忆义场、意见义场、信念义场、判断义场以及注意义场,并将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按照语义特征归入不同的语义场中,运用义素分析法,对处在各个义场中的动词进行语义分析,最终得出各个动词的语义特征,其中包含共同语义特征和区别语义特征。第叁部分为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的偏误分析。这部分内容以对认知心理动词的语义分析为基础,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检索留学生使用甲级认知心理动词产生的偏误,进行数据统计,去除无效语料,按照词汇使用多余、遗漏、混用的偏误类型,从语义角度进行偏误分析。在动词混用的偏误中,又从语义场的角度,分别分析了同一语义场内部和不同语义场之间的混用偏误。最后,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认知心理动词的教学提出了个人建议。第四部分为结语。主要是对本文论述内容的概括与总结。(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丹阳[2](2015)在《泰国留学生甲级汉语多义动词义项使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对杨寄洲版《汉语教程(修订版)》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共同收录的多义词统计为基础,统计出161个目标多义动词,将目标词逐个置于中介语语料库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进行调查统计,主要针对其义项在两种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对比,包括其义项使用的正确率、义项使用的数量、义项使用比例、义项使用呈现情况、义项使用频次的差异、义项使用频率及义项等级分布等方面,参照义项统计分析及对比结果,本文发现:(1)泰国留学生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正确率较高,中介语语料库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目标多义动词义项等级序列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两种语料库中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的数量集中表现为2个或3个,被使用的义项多为该词的本义。(2)泰国留学生在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范围、使用数量、使用比例、使用正确率以及对目标词的搭配方面,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留学生在使用目标多义动词时存在较多的偏误,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全面掌握目标多义动词。此外,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泰国留学生使用目标多义动词时存在的偏误,并重点从教材这一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0个易错目标词在教材中编排情况的统计,总结分析教材在编排生词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最后,为了提高对目标多义动词的教学效率,本文依据义项频次及泰国留学生实际使用需要等方面的内容,对161个目标多义动词制定了一个建议义项教学表。(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15)

火兴彩[3](2013)在《浅析日汉同形词的偏误类型——基于《汉语词汇大纲》中的甲级双音节动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汉语词汇大纲》中的甲级双音节动词与《广辞苑》进行比较,统计总结出97个同形动词。在对97个同形动词从"字形、构词类型、词性"叁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日籍学生学习这些词时产生的偏误类型。(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3年09期)

李路得[4](2013)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宾、动补语块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了语块理论,以现阶段国内的汉语语块研究成果为理论依据,尝试对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语块进行分类,试图归纳出一份通俗易懂又富有实用价值的动补、动宾语块的常用语块表。文章第一部分是语块理论的概述,主要介绍语块的定义、特征以及汉语语块的分类和特点。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对外汉语语块的界定问题,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的4个甲级单音节为例,计算出动词语块出现频率的比例参考值,由于整体高频出现是语块最大的特征,因此以这个比例参考值来判定一个语块是否是常用语块。第叁部分是文章的重点,结合《发展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语块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将《大纲》中的162个甲级单音节动词与宾语、补语形成的词语组合按照固定语块、自由语块以及自由组合叁个类别归纳成表格。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探讨单音节动词和宾语形成语块的原因。发现V单与Np之间存在着几种关联形式,如:内在关联、相互选择以及语义关联。其中,语义关联是形成语块最主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动词语块的形成机制原因有叁个:一是引申;二是典型搭配的扩展;叁是语言的惯用性制约。最后,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我们建议汉语教师要具备语块意识,系统地整理并教授语块。针对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实施不同的语块教学方式,强化语块教学的“整体”意识,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切实的帮助,提高他们运用汉语的流利性和得体性。(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6-01)

顾瑶[5](2013)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单音节动词重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词重迭是汉语日常交际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也是汉语语法学界一直以来颇为关注的语言现象。汉语动词重迭的对外汉语教学也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语学习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偏误。本文认为,对汉语动词重迭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汉语动词重迭式的对外汉语教学规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以164个《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单音节动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将这些单音节动词分为可重迭与不可重迭两类,并把不可重迭的单音节动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以总结出《大纲》甲级单音节动词的可重迭范围。其次,从语法、语义和语用叁个角度对单音节动词重迭前后的差异及单音节动词重迭的使用制约因素进行考察,用对比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动词重迭式表现出的语法、语义和语用特点。最后,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以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处理研究所HSK留学生高等作文语料库检索系统中的语料为基础,全面分析整理了单音节动词重迭式的偏误类型,总结归纳偏误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单音节动词重迭的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3-06-01)

夏天[6](2012)在《配价理论视角下词汇语义角色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配价语法属于依存语法的一部分,主要解释词与词之间的依存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搭配关系,它意在从语义的角度对词语的搭配情况进行描述。这种以词语为中心,从揭示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角度,而非从传统的句法结构角度出发去研究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语法的束缚。本文在借鉴前人对配价语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袁毓林先生提出的用动态的、全面的、宏观的观点去描写动词,研究其配价成分及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同时以配价语法中的语义配价为切入点,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部分动词的语义角色搭配进行分析和描述,目的是可以给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对策。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本文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和语料来源。本文试图立足于本体,着眼于实践,把握其外国源和中国根,从配价理论本体论的基础上从词汇语义角色的角度阐述其配价方式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通过研究,肯定了本文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意义价值。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首先介绍本文的理论来源,对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同时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段为我们之后的研究提供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本文也着眼汉语没有严格形态标记变化的语言特点,试图做以更深刻的研究。第叁部分基于前人的讨论提出笔者的观点,整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甲级动词词汇,并对汉语动词的配价层级和配位方式进行简要说明,本章提出本文对动词的定价原则和标准,为下面的动词描述提供依据。本文的观点是运用动态、全面的方式为动词定价,提出动词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第四部分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部分常用动词为例,对其语义角色的搭配及用法进行分析和阐释,给教学的对策提出了本体的依据。本部分参照袁毓林先生动词配价的描述方式并以自己从词汇语义角色描述的特殊角度来描述动词,对词表中的部分动词进行分析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动词的“价”与语义角色之间的关系。第五部分以前面出现的本体研究理论为指导,探讨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的启示及对策,并提出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减少偏误。本部分从教学过程、教材编写等角度切入,望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最后为结语。意在总结前文,说明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并希望今后的研究能从语义角色的角度来探讨配价这个问题,把这一课题做得更深刻更完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黄聪[7](2011)在《汉字/非汉字文化圈HSK甲级心理动词搭配的语料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去的叁十年里,汉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在国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不断增加;而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也不断增设。虽然如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不少障碍。汉语动词,特别是汉语心理动词,一直都让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和本土的对外汉语老师头痛。外国的汉语学习者,不论是来自汉字文化圈,还是来自非汉字文化圈,都经常在汉语心理动词的使用和用法上出现问题,产生搭配偏误。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找出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外国汉语学习者,无论是来自汉字文化圈,还是非汉字文化圈,在汉语心理动词搭配方面的异同以及语言文化背景对这些异同的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了叁个问题:a.甲级心理动词的总体频率是怎样的?b.以汉语母语者为参照,来自汉字文化圈国家(此处指日本)和非汉字文化圈国家(此处指英国)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在甲级汉语心理动词各下类词的搭配上面(搭配类型、搭配词多样性、搭配偏误和搭配相关性)有何异同?c.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对外国汉语学习者汉语心理动词搭配的习得有何影响?本文首先综述了四个方面的文献,包括汉语心理动词、汉语动词搭配、汉语心理动词搭配,和汉字/非汉字文化圈的汉语习得情况,发现现有文献中少有研究指向汉字/非汉字文化圈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对汉语心理动词的搭配情况,这使得本文更有意义。本文利用国内现有的两个汉语语料库——现代汉语通用平衡语料库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以及叁个计算机工具——ICTCLAS 1.0, AntConc 3.2.1 and Loglikelihood and Chi-square Calculator 1.0,对HSK词汇大纲中总计26个甲级汉语心理动词进行了语料库研究。首先研究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这26个心理动词的总体频率,选出了心理动词所有子类(可控/不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四个最高频率的心理动词,再进一步分析了英国和日本的外国汉语学习者对这四个心理动词的使用情况,重点研究了他们在这些心理动词搭配类型、搭配词多样性、搭配偏误和搭配相关性四个方面的异同,同时也探讨了语言文化背景对这些异同的影响。结果和讨论表明:a.外国留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控心理状态动词、不可控心理状态动词、心理活动动词和心理变化动词分别为“想”、“认为”、“注意”和“同意”;b.在日本和英国两种情形下,心理状态动词的使用频率都比心理变化动词和心理行为动词更高;搭配类型和搭配词多样性都较丰富;英国汉语学习者的搭配偏误比日本汉语学习者少,但是日本的汉语学习者与作为参照的汉语母语者有更高的一致性;c.语言文化背景对汉语心理动词搭配的学习有显着影响,这可以从四个方面看出来:搭配的一致性、常用搭配的缺失、不常用搭配的增添和搭配的不协调。最后,本文指出了汉语心理动词搭配方面的教学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4-01)

季瑾[8](2005)在《HSK甲级单双音同义动词部分不可替换的类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留学生在使用汉语单双音同义动词时出现的错误,本文讨论HSK中单双音同义动词部分不可替换的两种类型单向替换和局部互换。(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2005年05期)

甲级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以对杨寄洲版《汉语教程(修订版)》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共同收录的多义词统计为基础,统计出161个目标多义动词,将目标词逐个置于中介语语料库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进行调查统计,主要针对其义项在两种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对比,包括其义项使用的正确率、义项使用的数量、义项使用比例、义项使用呈现情况、义项使用频次的差异、义项使用频率及义项等级分布等方面,参照义项统计分析及对比结果,本文发现:(1)泰国留学生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正确率较高,中介语语料库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目标多义动词义项等级序列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两种语料库中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的数量集中表现为2个或3个,被使用的义项多为该词的本义。(2)泰国留学生在对目标多义动词义项使用范围、使用数量、使用比例、使用正确率以及对目标词的搭配方面,与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留学生在使用目标多义动词时存在较多的偏误,说明他们没有真正全面掌握目标多义动词。此外,本文在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泰国留学生使用目标多义动词时存在的偏误,并重点从教材这一外部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0个易错目标词在教材中编排情况的统计,总结分析教材在编排生词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最后,为了提高对目标多义动词的教学效率,本文依据义项频次及泰国留学生实际使用需要等方面的内容,对161个目标多义动词制定了一个建议义项教学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级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1].赵雅瑞.《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认知类心理动词的语义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李丹阳.泰国留学生甲级汉语多义动词义项使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火兴彩.浅析日汉同形词的偏误类型——基于《汉语词汇大纲》中的甲级双音节动词[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

[4].李路得.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动宾、动补语块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3

[5].顾瑶.《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单音节动词重迭研究[D].青岛大学.2013

[6].夏天.配价理论视角下词汇语义角色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2

[7].黄聪.汉字/非汉字文化圈HSK甲级心理动词搭配的语料库研究[D].重庆大学.2011

[8].季瑾.HSK甲级单双音同义动词部分不可替换的类型探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

标签:;  ;  ;  ;  

甲级动词论文-赵雅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