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战争论文-殷杰

日本侵华战争论文-殷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本侵华战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名古屋,军需物资,人造石油,太平洋战争

日本侵华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殷杰[1](2019)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的崩溃(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的"以战养战"政策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控制了广大占领区的经济命脉,对日本所需战略资源实施殖民开发,同时根据不同地域和行业,有重点地进行疯狂掠夺,妄图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东北,日本加速了战略基地建设,并调整政策,由日本军部和财阀携手,从一般的农业、资源掠夺转向为以机械、化学、钢铁等产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殖民开发。1937年1月,关东军制订《开(本文来源于《坦克装甲车辆》期刊2019年16期)

王升远[2](2019)在《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着《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期以来既有的宏大叙事中因史料涉猎不足、细节掌握不够而导致的一元化、线性历史论述之反抗。另外,这些年学界喜用"作为方法的日本""作为方法的中国"一类思路来对抗某种普遍性、一元化论述。若对新的"一元"缺乏必要的历史把握,结果很可能只是以新的"一元性"代替了旧的"一元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期刊2019年01期)

赵伟[3](2019)在《对日本士兵手记中有关侵华战争言说的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不少日本士兵手记经中国作家翻译、出版。这些手记包括日记、书信等多种形式,题材大致包括正面战场及占领区的军事、生活活动。日本士兵手记勾勒了激烈的战斗场面,描述了作者的战斗体验,抒发了他们的思乡之情,同时中国军民抗战之英勇与牺牲也得到反映。通过手记可知,日本士兵对侵华战争态度不一,有支持亦有厌倦与无奈。借助日军书信、日记,日本国民对战争之态度也可见一斑。翻译日军手记,译者或立足民族话语,或利用阶级学说,宣传各有侧重,译笔则多简练、质朴。结合日本士兵手记,日军形象更加具体,抗战叙事更加生动、丰富。同时,通过中国作家的选择、编译及解读,日军手记与抗战文学亦产生关联,相互补充。(本文来源于《抗战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周贵婵[4](2019)在《“蒙养”理念下学生的德养教学研究——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养"一词是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出的理念,"蒙"旨在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养"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养成教育。新高考的立足点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已成为时代主题,是学校全方位教育体现,它既体现在班主任工作中也体现在学科教学教育中。(本文来源于《华夏教师》期刊2019年18期)

殷杰[5](2019)在《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的崩溃(上)》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战争是对阵双方综合国力的比拼。"战争胜负掌握在双方后勤官手中"这句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无道理。回首那场让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才赢得最终胜利的14年抗战,人们大多关注战役进程和双方政略、战略得失。相形之下,对双方战时经济,尤其是日本战时经济由弱到强,又由强转弱,直至最终崩溃的过程研究,就相形见拙了。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在军事上的种种冒险之举,与其脆弱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九·一八"爆发前的日本经济危机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日(本文来源于《坦克装甲车辆》期刊2019年12期)

闫立光[6](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日一衣带水,两千多年来,和平友好是主旋律,两国人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仅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也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近代,日本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曾一度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特别是1931年至1945年间进行的长达十四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而且由此产生和引发的系列战争遗留问题对中日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后,转变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为恢复发展中日邦交关系和维护国家人民的利益,在抗日战争胜利初期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政权初步处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灵活性的政策、采取多元化的举措,开展了努力推进该问题解决的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阶段,更多侧重于微观维度的考察,而从宏观维度系统探究较为薄弱。加之,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四十周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因此,无论是着力于学术研究点而言,还是基于时间节点来说,全面检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总结经验,启迪未来,十分必要,也意义深远。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承继和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坚持问题导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系统分析、历史分析、交叉研究等方法,多源爬梳、搜集和挖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和国外的部分史料等,从宏观透视和微观探究的双重向度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进而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并为今后更好地解决问题给出了启示、提出了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分六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分析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分类的方式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的相关方面进行了述评。在该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框架、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由此,系统回答了为什么要开展这一研究、如何进行研究等问题。第二章是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相关概述。本部分主要阐释了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重点对作为本文研究的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内涵、基本特点等叁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及其投降的性质、国民党挑起内战影响对日罪行的清查、战后世界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产生的背景根源。其次,在明确本文研究的内涵之后,从历史认知、战争赔偿、领土争端、日遗化武、日本战犯与日侨等方面论及了该问题包括的基本要素。在以上两个方面的基础上,概括了该问题所具有的特点。这一章节主要回答了是什么的元问题,为下面开展研究提供了逻辑前提。第叁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依据及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主要依据什么,以什么思想为指导,在什么实践基础上解决该问题。国际上形成的涉及处理战后遗留问题的法律性文件、惯例以及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两国发表或签署的相关文件为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历届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区中国共产党对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早期处理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决该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较为详细地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借助民间外交灵活解决日侨回国问题,坚持人道主义原则改造审判酌情释放以宽大处理日本战犯问题,着眼大局对日提出并解决国家层面战争赔偿问题,通过临时集中掩埋初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等方面。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成效及其对于中日恢复邦交关系具有的积极推动作用。第五章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中国共产党对新与旧、历史与现实并存或凸显的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应对与处理的推进实践。其与上一章节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这一章节仍然坚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系统回顾和概括了中国共产党驳斥纠正日本右翼势力错误的历史认知问题,深入处理日遗化武问题,应对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问题以及表态支持民间对日索赔问题等方面的实践。之后,简要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成效及其对于维护历史事实、和平正义、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捍卫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这一章节,首先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历史进程总结出其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着眼中日发展大局、始终重视民间友好力量、始终遵循国际法和国际惯例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一以贯之地同日本右翼势力做坚决斗争,争取日本友好力量的支持与人民的理解,遵循国际法推进领土争端问题的和平解决,制定多元化保障措施彻底销毁日遗化武,加强党和政府对民间索赔工作支持力度等前瞻性启示和建议。总而言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在推进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无论是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还是恢复和发展中日邦交关系,抑或是捍卫和平与正义来讲,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系统梳理和透视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基本经验,提出启示建议对于今后最终解决问题或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小龙[7](2019)在《“文明论”主导下的日本侵华战争外宣话语——以二战前日本对美宣传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的侵华战争中,日本将对美宣传置于外宣工作的重要地位,致力于向美国政府及公众灌输侵华逻辑、洗刷侵华罪行。在历史经验及国际舆论环境的双重影响下,日方围绕"中国野蛮排外论"与"日美文明同质论"两个主题展开欺骗性宣传,宣称日本与美国同处先进文明阵营,文明性质相通,因而日本文明与美国文明一样,担负着征服改造落后民族的使命。"文明论"宣传虽收效甚微,但却反映了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日本歪曲否认侵略历史的行为应从其传统文明观的固有缺陷中去寻找原因。(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洋[8](2019)在《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的侵华战略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幕末思想家开始,日本就提出发展近代海军的主张,这些主张是在面临外国侵略的背景下产生的,而中国此时就已成为日本海军侵略的目标;明治初年,海军作为"先锋",参加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并利用所获得的侵略权益,找到侵略中国大陆的方向和路径;甲午战争前的十年,日本海军以中国海军为假想敌,进行了精心的战争准备;甲午战争后,日本海军推行"北守南进"政策,但积极扩军备战,准备与俄国海军一战。造成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近代日本对外战略的不断调整。(本文来源于《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于长敏[9](2019)在《“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王国维曾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认为,做学术研究亦同此理。"入乎其内",才能理解当时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出乎其外",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复旦大学王升远教授的《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生活·读书·新知叁联书店2017年12月版,以下简称为《文化》)一书,正是这样一部由外及内再由内及外的学术着作。所谓"内"是以实证手法还原历史本真,而"外"则是站在今天的理论高度去梳理和分析。《文化》一书首先反(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徐志民[10](2018)在《近代日本海军与侵华战争》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日本海军随着明治维新而创建和发展,同时深受各种侵略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对外扩张倾向,其从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后更是将中国视为第一假想敌国,实施两期海军扩军计划,在甲午战争中击败北洋舰队,一举扭转传统的东亚国际关系格局。此后,日本海军相继以俄、美为最大假想敌国,打造六六舰队、八四舰队、八六舰队、八八舰队,成为亚洲最强海军。但是,它也从未忽视或停止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和战争准备,急切地策划全面侵华战争,实施南进战略。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海军积极配合陆军对华作战。为征服中国和争霸世界,日本海军实施多次补充造船计划,不惜对美一战,挑起太平洋战争,最终在侵略、壮大、再侵略的恶性循环中走向覆亡。(本文来源于《军事历史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日本侵华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着《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期以来既有的宏大叙事中因史料涉猎不足、细节掌握不够而导致的一元化、线性历史论述之反抗。另外,这些年学界喜用"作为方法的日本""作为方法的中国"一类思路来对抗某种普遍性、一元化论述。若对新的"一元"缺乏必要的历史把握,结果很可能只是以新的"一元性"代替了旧的"一元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本侵华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1].殷杰.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的崩溃(下)[J].坦克装甲车辆.2019

[2].王升远.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

[3].赵伟.对日本士兵手记中有关侵华战争言说的剖析[J].抗战文化研究.2019

[4].周贵婵.“蒙养”理念下学生的德养教学研究——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例[J].华夏教师.2019

[5].殷杰.侵华战争期间日本经济的崩溃(上)[J].坦克装甲车辆.2019

[6].闫立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9

[7].张小龙.“文明论”主导下的日本侵华战争外宣话语——以二战前日本对美宣传为中心[J].军事历史研究.2019

[8].李洋.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海军侵华战略的演变[J].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9

[9].于长敏.“人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北平体验”》评介[J].山东社会科学.2019

[10].徐志民.近代日本海军与侵华战争[J].军事历史研究.2018

标签:;  ;  ;  ;  

日本侵华战争论文-殷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