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人路论文-邢振义,郑杰

手术人路论文-邢振义,郑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手术人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后交通动脉瘤

手术人路论文文献综述

邢振义,郑杰[1](2016)在《眶上外侧人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急性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0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眶上外侧入路夹闭破裂急性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10月采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脑血管造影、并发症及出院时GOS评分。结果:30例(35个动脉瘤)患者,其中5例为多发动脉瘤。共夹闭32个,包裹术1个,未夹闭1个。27例恢复良好,3例恢复差,无死亡病例。结论:眶上外侧入路作为后交通动脉瘤的手术入路,与翼点入路相比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入路,技术难度要求相对较小,更适合广泛开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6年12期)

刘正勇,张安平,李春穴,王祥峰,刘宝华[2](2015)在《经骶尾人路手术在低位直肠疾病切除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低位直肠疾病患者18例,均采用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类癌4例,直肠间质瘤4例、直肠癌4例(Dukes分期均为A期)、直肠腺瘤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2例、直肠后囊肿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术后疗效差,其中1例再次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骶尾入路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完整,有利于保护性功能和肛门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外科杂志》期刊2015年11期)

宋庆斌,王玉林,黄居易,王金龙,吴婷夏[3](2009)在《模拟翼点人路手术体位的叁维DSA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叁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叁维DSA)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掸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50例,常规血管造影发现动脉瘤后,行叁维血管造影,然后将图像旋转成翼点入路手术体位的叁维DSA。将影像所显示的动脉瘤的大小、空间位置、动脉瘤瘤颈、动脉熘与载瘤动脉间的关系等,与手术中所暴露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①叁维DSA显示动脉瘤的直径与术中测量相符合的有140例,符合率为93.3%(140/150);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空间位置符合率为100%。②术前根据叁维DSA,共选择动脉瘤夹149枚,因与术前判断不符术中更换6枚;准确率为96.0%(143/149)。③术前有49例根据叁维DSA,识别出相关穿支动脉或动脉瘤的邻近血管分支,术中发现有11例患者的重要穿支动脉被遗漏;符合率为81.7%。这些动脉均在术中解剖分离动脉瘤颈时直视下给予完整保留。结论模拟翼点入路于术体位的叁维DSA能够在术前较准确地提供动脉瘤局部血管的完整信息,对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吴松,张彦,于晓杰,罗成群,李明波[4](2007)在《肩关节手术人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测肩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结构的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资料。方法:解剖观察20具成人肩关节周围肌肉及其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结果:叁角肌外侧部深面主要有横过骨肌肉之间的腋神经前支和旋肱后血管,后侧深部主要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回边孔、叁边孔及其内部结构。(2)冈上肌肌腱密切粘着于肩关节囊例上部肌腱表面,于肩峰深面有肩峰下深液囊,有时与叁角肌下滑液囊相通。(3)肩关节的血液供应主要靠旋肱前动脉及肩胛后动脉.肩关节靠近大血管主干,血供丰富、血流速度快。(4)神经界面,肩关节周围的界面有叁角肌冈下肌间隙,叁角肌胸大肌间隙,叁角肌与喙肱肌、肱二头肌间隙、冈下肌小圆肌间隙。结论:肩关节结构极为复杂,解剖肩关节时应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07年05期)

杜金[5](2006)在《经蝶及经额人路垂体腺瘤手术方法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分析,比较经蝶及经额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治疗优缺点,总结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43例临床诊断为垂体腺瘤患者。根据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式的方法,其中14例采用经口鼻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A组),29例采用开颅经额下入路切除(B组)。对两组在年龄、体重、体质指数、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术后合并症、术后随访情况作回顾性分析和对照研究。 结果:A组平均年龄43.2岁(26~61岁),平均体重71.8kg(54~91kg),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8kg/m~2(20.8~30.1kg/m~2),肿瘤平均大小(以MRI片测量最大径计算)1.58 cm(0.9~3.2cm),平均手术时间156分钟(124~188分钟),平均术中出血154ml(126~182m1),平均住院时间13天(10~16天),术后症状明显缓解9例,无变化4例,死亡1例(考虑因继发性脑干损伤),均要求术后叁个月至六个月复查,2例复发(1例视力视野再次出现障碍,1例泌乳素再次升高)。B组平均年龄42.9岁(20~76岁),平均体重70.1kg(52~90kg),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25.Okg/m~2(20.4~29.3kg/m~2),肿瘤平均大小(以MRI片测量最大径计算)161cm(1.0~4.0cm),平均手术时间275分钟(270~345分钟),平均术中出血310ml(250~400m1),平均住院时间19天(14~24天),术后症状明显缓解20例,无变化8例,死亡1例(考虑为术后瘤腔内出血所至),均要求术后叁个月至六个月复查,6例复发(4例视力视野再次出现障碍,2例泌乳素再次升高)。 结论: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可以经口鼻蝶入路,也可以经额下入路,但对于微腺瘤(<1cm)、大腺瘤(>1cm)和主要向鞍上或(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06-05-01)

李忠义[6](200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腰腿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好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痛苦大,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对该病更深入的研究、选择正确的治疗,使病人解除痛苦、恢复生活和工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tandard discectomy, SD)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因其破坏了腰椎的载荷分布的生物力学机制,干扰了椎管、激惹了神经根,导致硬膜外纤维化、腰椎不稳、关节突关节退变、椎间盘的进一步退变,椎间盘的再次突出和椎管狭窄,从而可能影响其远期疗效。而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discectomy and interbody fusion,ADIF)仍未被广为接受甚至遭到反对,但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学、解剖、病理生理及生物力学分析,如果正确的选择手术适应症,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似乎更为合理。 虽然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文献报道,但是由同一术者实施的ADIF与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期前瞻性研究还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本研究旨在前瞻性研究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与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S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症,以丰富腰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以及心理和经济负担。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以 1991年 1月至 2000年 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由同一术者实施手术的所有腰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前路:采用SUZZb经腹腔人路或腹膜外人路行椎间盘切除椎体间骼骨植骨融合术(ADIF人 k)后路:采用标准的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瞩D人两种术式均按照各自的适应症选择患者。 2.方法: A:临床研究 研究项目为症状、体症、日常生活能力hbility of daily ideADL)的改善情况、就业情况的改变以及术后疗效的逐年变化情况。对于术后疗效的改变,每例病例通过直接调查、问卷或电话调查至少完成术后3个月,6个月,二年以及最后门-10年,平均5.54年/次调查。以这些资料进行临床疗效的调查只在最后调查时使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制定的腰背痛疗效判定标准(JOSCO re)进行评分。对于术后疗效的逐年改变使用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方法,分为优、良、可、劣4种类型。 BJ线研究 术前、术后X线人T删RI所见: n不线:对术前单纯X线片、过屈、过伸位片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如下:椎体缘骨赘、椎间隙高度、椎间可动区间、椎间稳定性。 2)CT、MRI:椎间盘突出类型、椎间盘变性程度、椎间关节退变程度、椎管狭窄情况。 C:数据处理 ·2· 所有临床指标输人SPSS10.0统计软件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卡方检验J检验以及相关分析。所有治疗结果用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 我们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病房按各自手术适应症由同一术者实施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以及后路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uD人在此期间实施手术的患者共121名,其中85名门0.2%)可以跟踪随访。随访时间为2年一10年,平均5.54年。其中52名N%)患者行标准的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uD入33名橱9%)行前路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术(ADIF人在ADIF组中,5名患者O%)行两个节段融合(L4-SI入28名患者u5%)行一个节段融合,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我们对术前两组病人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了统计比较及JOA评分。 除了 ADIF组病人患有慢性下腰痛门9%:52%)和原始X线平片退变性改变堆5%:60%)的比率较高外,所有患者的其他指标均具有可比性。 结 果 最终调查时p刁0年,平均5.54年)两组患者JOA得分较术前均显着提高(P<0.0)。ADIF组由 11.09增至25.79,SD组由11.08增至 21.13。ADIF组下腰痛完全缓解率为 53.6%,SD组为27.3呢,两组具有显着性差异(P<00二)。 所有85名患者均按日本千叶大学的评分标准进行评估。ADIF组和 SD组在术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的调查结果相似,优良率分别为90.9%和90.4%,但是最后的调查结果出现了变化,ADIF组为 88%,而 SD组降为 50%。由于上述结果是基于主观标准,按最终结果我们亦采用了包括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能力 ·3·的 JOA SCORE进行评估。结果 ADIF组优良率为 87.9%,SD组优良率为 46.二%,两种评价标准的评估结果是一致的,即 SD组的远期疗效不满意率较高什<0.01人 ADIF组4名疗效不满意,一名要求二次手术(由于假关节形(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2-04-01)

张陪明,刘德华,李小波,雷正明[7](1997)在《左侧肝内残石及狭窄经圆韧带人路再次手术2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胆道迭经手术或胆—肠吻合术后解剖肝门困难,作者经圆韧带入路再次手术处理左侧肝内结石及胆管狭窄22例,现将体会小结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4岁,平均39.5岁。本组病例中有16例曾因肝内结石作过胆—肠吻合术,6(本文来源于《四川医学》期刊1997年01期)

手术人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总结经骶尾入路手术在低位直肠良性病变及直肠肿瘤局部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低位直肠疾病患者18例,均采用经骶尾入路手术治疗。直肠类癌4例,直肠间质瘤4例、直肠癌4例(Dukes分期均为A期)、直肠腺瘤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2例、直肠后囊肿1例、直肠阴道瘘1例。结果术后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无瘤存活。2例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疝,术后疗效差,其中1例再次行全结肠切除术。结论骶尾入路手术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病变切除完整,有利于保护性功能和肛门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手术人路论文参考文献

[1].邢振义,郑杰.眶上外侧人路显微手术夹闭破裂急性期后交通动脉动脉瘤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

[2].刘正勇,张安平,李春穴,王祥峰,刘宝华.经骶尾人路手术在低位直肠疾病切除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J].临床外科杂志.2015

[3].宋庆斌,王玉林,黄居易,王金龙,吴婷夏.模拟翼点人路手术体位的叁维DSA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

[4].吴松,张彦,于晓杰,罗成群,李明波.肩关节手术人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

[5].杜金.经蝶及经额人路垂体腺瘤手术方法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6

[6].李忠义.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人路的选择[D].中国医科大学.2002

[7].张陪明,刘德华,李小波,雷正明.左侧肝内残石及狭窄经圆韧带人路再次手术22例[J].四川医学.1997

标签:;  ;  ;  

手术人路论文-邢振义,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