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冀翀晓,吕青,李何

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冀翀晓,吕青,李何

导读:本文包含了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机动车驾驶,眼睛检测,图像预处理,虹膜检测

驾驶安全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冀翀晓,吕青,李何[1](2019)在《基于实时检测眼睛状态的一种安全驾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预防及减少机动车驾驶过程中交通事故的发生,提出一种基于实时检测眼睛状态的安全驾驶方法。首先,在机动车驾驶空间安装并初始化摄像头,获取驾驶员的实时视频,然后采用基于肤色的人脸识别算法保留感兴趣区域(ROI),再用Viola-Jones算法眼睛分类器进行眼睛检测,最后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以及中值滤波,利用Hough变换的圆形检测技术实现虹膜检测以完成眼睛的实时状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成功检测眼睛状态,检测准确率为99%,Kappa一致性为95.3%,具有较高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20期)

王苹[2](2018)在《基于MSR的疲劳驾驶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交通日渐繁忙,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多,其中疲劳驾驶是发生率比较高的。针对这种情况,在传统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上进行改进,采用MSR图像增强算法,针对复杂环境下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增强,并通过视觉定位,更准确地分析驾驶员眼睛所处状态,利用分阶段轮廓活动模型方法,分析驾驶员眼睛疲劳参数,对眼睛眨眼频率、闭合时间、PERCLOS等参数分析,构建疲劳驾驶安全识别系统。(本文来源于《大庆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骆文婕[3](2018)在《基于机器视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机的出现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对汽车安全驾驶造成了不小的考验。现在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拨打、接听电话或低头看手机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日益普遍,已经成为当今汽车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行车过程中驾驶员使用手机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进行检测的研究还不多,通常采用基于手机信号捕捉的监控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存在无法精确识别手机信号是来自驾驶员还是乘客的弊端,容易发生误检。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安装在车内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数据,然后运用相关算法对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最后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是否存在使用手机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首先,本文提出了基于肤色分割与AdaBoost算法相结合的人脸检测算法,并在人脸跟踪上提出了尺度自适应KCF目标跟踪算法,完成了相关的对比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拥有更好的性能。其次,依据人脸检测结果完成了非安全驾驶行为的手部图像候选区域的区域定位,提出了YCbCr肤色提取与肤色阈值相结合的手部图像检测方法,并运用连续多帧图像检测结果求均值的方法对驾驶员行车过程中是否存在使用手机的非安全驾驶行为进行判断。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机器视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率。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检测方法能有效检测出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的非安全驾驶行为,可实际应用于公交车、长途客运汽车、出租车等公共运输交通工具的安全驾驶预警上,有效提高行车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0)

陆臻[4](2016)在《汽车辅助安全驾驶中基于视频的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障碍物检测时汽车辅助安全系统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辆行驶速度快、道路场景复杂,基于行车记录仪采集的视频包含信息量大,难以同时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采用硬件加速策略则大幅度增加用户的使用费用。因此,如何从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分割出目标可行域,获取可分辨特征,实现实时检测和跟踪主要障碍物的目标,同时满足低价和高精度要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障碍物可行域分割算法,似物性推荐理论,多尺度特征金字塔,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实时高精度的障碍物检测方法的研究。本文在相关科研人员成果的基础上,将似物性推荐理论和多尺度特征金字塔理论相结合,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优化相关参数,将该算法用于汽车辅助驾驶中障碍物检测和识别中。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和贡献如下:(1)研究了图像预处理和可行域确定的相关理论,研究了图像预处理的相关方法,包括图像滤波和图像增强的相关方法。同时也研究了可行域的确定方法,制定了窗口搜索策略。为本文中后续研究做了相关铺垫。(2)研究了似物性推荐的基本理论和SVM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使用BING特征进行似物性评价的相关方法。使用SVM训练似物性评价模型,再用该模型多尺度遍历检测图像获得窗口排序,大幅减少待识别窗口数量,并进行了仿真实验。(3)研究了ACF特征,对多尺度特征金字塔理论做了深入的研究,结合似物性推荐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障碍物识别方法,使用SVM参数优化方法优化相关参数,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与对比分析。(4)研究了障碍物标定方法,对障碍物类型进行标定,提出了基于道路识别的障碍物尺度和距离识别,优化了障碍物跟踪方法,并使用多线程技术来融合障碍物识别和跟踪,并使用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并进行了实验仿真与对比分析。对VOC数据集测试和实际路测数据的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检测和识别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6-04-06)

李小军,施铁军,丛颜[5](2013)在《关于安全驾驶中驾驶人员的视线方向的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个人拥有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上升,而安全驾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影响安全驾驶诸多因素中,驾驶员的视线方向与其注意力有着重要的关系,笔者认为对视线方向的监测分析对安全驾驶意义重大,所以笔者在本文中对此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安全驾驶提供有益的数据信息,为提高驾驶人员驾驶时注意力提供帮助,从而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确保安全出行。(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家》期刊2013年14期)

张晶,宣玉,蔡瑛[6](2013)在《驾驶员社会责任感及其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基于安全驾驶的心理检测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主体在驾驶员一方,而交通事故的发生,不仅与驾驶员的技术水平和交通环境因素有关,更重要的还与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了解合肥市机动车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状况,利用驾驶员一般情况调查表和社会责任感量表来探讨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与安全驾驶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女性的安全驾驶性显着高于男性;40~50岁的驾驶员安全驾驶性显着高于其他组别;驾驶熟练程度越高,安全驾驶性越低;驾龄2年以下的驾驶员安全程度显着高于10年以上以及5~10年的驾驶员;驾驶员的社会责任感越高,安全驾驶程度也就越高;熟练程度高的个体,安全意识越高,责任意识越高,法律意识越低,但熟练程度与公德意识并没有显着相关。根据调查研究得出这些结论,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能够对改善驾驶员的心理健康、预防交通肇事犯罪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3年05期)

李东升[7](2012)在《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水上交通事故中的伤死人数不断上升。国内外专家在分析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原因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目前船舶安全事故中,驾驶员由于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正确的驾驶行为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是造成这种后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当今对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安全检测取得的技术重点、难点。提出针对内河的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检测技术的可取方案。(本文来源于《信息系统工程》期刊2012年10期)

王文兴[8](2010)在《车载违法驾驶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不断进步。车辆的普及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然而迅速增长的车辆数量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乡道路不匹配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交通道路建设和交通监管环节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在依靠扩大路网规模来解决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的同时,也需要采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道路运输体系及其管理方式,以达到提高路网通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改善环保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体现了“人—车—路—环境”的密切结合,从而极大提高交通的安全性、效率、环境质量以及能源的利用率。本文正是根据国内的交通现状,运用嵌入式系统理念开发一种既能为车辆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又能检测违法驾驶行为的车载预警系统,该系统将作为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的一部分,为监控系统移动信息采集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首先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实现系统功能所需的技术方法。依据模块化的开发方法,对系统进行模块划分,然后针对各个模块进行硬件平台的设计。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PXA270,根据需求定制Windows CE 5.0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红外通信技术和先进的GSM/GPRS数据通信技术,完成对车辆行驶中大部分违法行为的监控和预警,通过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系统能够通过串口接收各模块采集的数据,并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或违法行驶时,能够将相关信息准确地发送到监控中心,同时通过语音提示驾驶员。系统应用于实际环境中,可以加强监管部门对道路交通的监管,实时获取车辆和路况信息,减少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为出行者提供交通状况信息,并能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0-05-01)

李阳,郑华兵,史册,冯煜[9](2010)在《安全驾驶中驾驶员视线方向的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安全驾驶中驾驶员视线方向的分析与判断;在初步得到人脸区域的情况下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再利用Hough变换定位瞳孔,最后对驾驶员视线方向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以及函数图像拟合,得出了瞳孔位置与偏转角度的关系,并由此得到注意力分散的阈值,当超出此范围时检测系统报警,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注意力分散监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0年04期)

李阳,郑华兵,史册,冯煜[10](2009)在《安全驾驶中驾驶员面部朝向的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述研究了安全驾驶中驾驶员面部朝向的分析与判断。首先使用彩色空间转换提取人脸区域,然后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再利用Hough变换提取面部特征,最后对驾驶员头部朝向进行分析和跟踪。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得出了头部朝向特征值与偏转角度的关系,并由此得到注意力分散阈值的范围,当超出此范围时检测系统报警,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对注意力分散监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09年06期)

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交通日渐繁忙,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多,其中疲劳驾驶是发生率比较高的。针对这种情况,在传统的疲劳驾驶监测系统上进行改进,采用MSR图像增强算法,针对复杂环境下捕捉到的图像进行增强,并通过视觉定位,更准确地分析驾驶员眼睛所处状态,利用分阶段轮廓活动模型方法,分析驾驶员眼睛疲劳参数,对眼睛眨眼频率、闭合时间、PERCLOS等参数分析,构建疲劳驾驶安全识别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冀翀晓,吕青,李何.基于实时检测眼睛状态的一种安全驾驶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9

[2].王苹.基于MSR的疲劳驾驶安全检测技术应用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8

[3].骆文婕.基于机器视觉的非安全驾驶行为检测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8

[4].陆臻.汽车辅助安全驾驶中基于视频的障碍物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5].李小军,施铁军,丛颜.关于安全驾驶中驾驶人员的视线方向的检测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

[6].张晶,宣玉,蔡瑛.驾驶员社会责任感及其对安全驾驶的影响——基于安全驾驶的心理检测与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3

[7].李东升.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

[8].王文兴.车载违法驾驶检测与安全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

[9].李阳,郑华兵,史册,冯煜.安全驾驶中驾驶员视线方向的检测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

[10].李阳,郑华兵,史册,冯煜.安全驾驶中驾驶员面部朝向的检测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09

标签:;  ;  ;  ;  

驾驶安全检测论文-冀翀晓,吕青,李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