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方与中央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考备考,中央集权,思维课堂,高叁一轮复习
地方与中央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芳芳,赵晓东[1](2019)在《打造思维课堂 优化高考备考——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批判性思维是指"建立在良好判断的基础上,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真实价值进行判断和思考"的一种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思维,赵亚夫先生认为,批判作为一种思维过程,具有积极思考、自主分析、提出新见解的特质。它关乎探究精神,使学生养成合理的质疑态度;它还关乎行动能力,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高明的(本文来源于《教学考试》期刊2019年53期)
沈楠[2](2019)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浅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我国财政改革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认为财政事权、财权的权力重心在中央、地方之一纵深维度中,随时间呈"U"型变化,即在高度行政集权阶段,事权、财权的重心在中央,在行政性分权阶段,事权的重心在中央,财权的重心在地方,在财政大包干阶段,事权、财权的重心在地方,在分税制改革阶段,财权的重心在中央,事权的重心在地方,而在现代财政阶段,财权的重心在中央,事权的重心向中央回归。(本文来源于《合作经济与科技》期刊2019年21期)
本报,赵白执南[3](2019)在《国务院: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府网9日消息,为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支持地方政府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缓解财政运行困难,国务院日前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后移(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9-10-10)
任勇[4](2019)在《新中国70年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的进展及其深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的中央和地方关系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从政治学界对此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包括现实制度变迁、职能定位调整以及未来发展走向叁个层面。在现实制度变迁层面,主要体现为如何实现中央和地方的合理分权;在职能定位调整层面,主要体现为中央和地方权力职能转型与功能调整;在未来发展走向层面,主要体现为维护中央权威、调整条块关系以及两者权限的规范化等内容。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就需要结合新时代的新变化,进一步推进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本文来源于《学习与探索》期刊2019年10期)
张福运,岑怡坤[5](2019)在《新中国初期中央——地方关系的张力与弹性——婚姻制度变革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制度变革,既是建构与强化中央权威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央与地方求同存异、不断调整执行策略的过程;最终双方在建设民主和睦、团结生产的新家庭问题上找到了共同点和突破口。在维护中央权威、保持政令畅通的前提下,尊重地方的合理诉求,保护与鼓励地方探索符合实际的执行方略和实施策略,及时发现与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地方经验,这是在《婚姻法》贯彻过程中形成的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基本准则。新中国之所以能在"冷战"格局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宕起伏的背景下屹立于世界之林,并能成功应对国内各种危局,包括在改革开放后能迅速调动起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共的政权体制和政治制度之所以始终保持着高度的韧性和灵活性,与中央在处理地方关系上的这种弹性有很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东南学术》期刊2019年05期)
陈思[6](2019)在《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成为政府考核的标准之一。因此,从公共服务视角考察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有重大学术研究意义。历史经验表明,集权政治下却经济分权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能为公民与社会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走向必须继续延续政治集权下经济分权这一模式,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超[7](2019)在《国税地税合并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国税地税合并是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关键步骤,是中央和地方分成关系的重大调整,对于构建新型的以财权和事权划分为基础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有着深刻的影响。它遵循着协调决策和执行、协调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等基本制度逻辑。通过国税地税合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统一税收征管标准,维护税收权威,推动分税制向着"统一税制、公平税负"的新型税制转变,实现财税收入和非财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和集中管理,协调两个比重和调动两个积极性,理顺统一税制和分级财政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起调控有力、财政协调、权责清晰、发展均衡的中央和地方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9年08期)
蔡润砚[8](2019)在《对秦汉帝国构建过程中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秦至汉初是中华早期帝国的形成时期,该时期开始于战国晚期秦对东方六国的吞并,结束于汉武帝一朝达到的帝国全盛状态。其间虽然出现了秦朝的建立与崩溃,楚汉战争以及西汉朝的建立等重大政治事件,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些事件并未阻止统一中华帝国从内部开始的构建进程。从战国秦到西汉时期典章制度的延续性、地方上经济文化发展的连贯性等角度看,该时期的社会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笔者选择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在这一时期内,地方并非被动地被中央所控制,相反,中央与地方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合作与抗衡共存的特点。(1)正是在这样一种充满张力的关系下,地方并没有被动接受中央的控制,也没有被动成为统一帝国的一部分,而是积极参与到了对统一帝国的构建中去,涉及到整个帝国在经济流通、文化发展、政治制度建设的方方面面。因此,本文选择从当时社会运行中的经济、文化、政治这叁个角度作为观察点,对秦汉帝国构建过程中地方与中央合作与抗衡相始终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论证这种充满张力的关系对统一帝国构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第一章分析在秦汉帝国构建初期,地方经济势力与中央政权间合作与抗衡共存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帝国上下经济层面的贯通起到的积极作用。首先,以秦叁川郡的设立过程为观察点:秦对叁川地区的征服是其东进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它依靠的不仅仅有秦中央的军事力量,同样也有以吕不韦为代表的叁川地区原本的经济力量,地方经济势力的积极参与,协助秦中央完成了帝国向东扩张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其次,从宏观上观察该时期中央对地方经济势力的打压与利用。这一过程被记录在了种种出土的法律文书中,涉及到秦中央监控对外贸易、打压本土商人势力以及发展自身工商业等多个方面,是统一帝国形成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经济政策。汉初,中央政府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主动吸收地方上的经济势力,发挥地方经济的积极作用,为帝国在边疆区域的治理提供了充足的物资。历史证明,地方经济势力与中央政治势力间的合作,较之二者间的对抗,更适合统一帝国的发展,因为二者合作的关系允许地方经济势力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入到了帝国构建的过程中去,他们成了帝国构建的参与者而非抵抗者。第二章分析秦至汉初帝国内部的文书行政活动所带来的中央与地方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帝国上下文化层面的统一所起到的推动作用。首先从负责文书行政的地方基层吏员入手,对比简牍文书与传世文献记载的异同,分析中央与地方在培养、选拔、控制这些基层吏员的过程中承担的不同但互补的职责。在这一过程中,地方上的各种势力并非消极地接受中央文书律令的支配,而是积极参与到了文书编写和传递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其次分析文书行政的过程对整合当时帝国境内文化层面的统一所做出的贡献,涉及文字的演进、乡俗与法律的协调两个方面。本章从文化层面上中央与地方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的关系来理解二者对统一帝国的构建做出的积极贡献。第叁章分析秦汉帝国构建初期郡县制度下地方政府对中央政权的抗衡与支持。郡县从军事职能向治民职能的转变大大缓和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也适应了帝国上下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郡府县廷不再作为统一帝国内部的军事威胁而存在,反而成为皇权实现个别人身支配的场所。在郡县制的推行过程中,郡县先后掌握了地方上的军权、民权,而中央政府则先利用地方政府的军权稳固帝国边疆,等到帝国逐步安稳后,再收回军权,将郡府县廷转变为治民机构,依靠他们实现皇权对编户齐民的控制。这一过程一方面反映在了秦汉帝国移民政策的转变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县廷之下乡亭里机构的设置过程中。在此过程中,郡府县廷内部出现了长吏和少吏两个身份不同的团体,他们一方面维持着郡县制的高效运转,另一方面又各自为政,使得郡县与中央形成合作与抗衡相始终的关系。以上叁个方面分别涉及到秦汉时期的经济、文化、政治制度,每章都采取以典型事例为切入点的方式进行分析,以避免行文的空洞。通过对这些典型事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秦汉帝国的建立是一个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的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非前者对后者的单方面压制,而是一种充满张力的相互斗争、相互合作的平衡状态,地方势力与中央政权一起积极参与到了统一帝国的构建中去。正是中央与地方这种充满张力的关系,构建出了一个在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都充满活力的秦汉帝国。(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沈楠[9](2019)在《基于ARMA模型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关系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ARMA模型对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中央财政支出占比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拟合。统计结果显示,中央财政支出占比符合ARIMA(2,1,2)模型,且预计未来3年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将小幅度提升,这表明提高中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的改革思路具有数据逻辑的内生性,而中央财政收入占比的变化不具有统计规律。(本文来源于《统计与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黄凤羽,吴奇[10](2019)在《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逻辑演绎与实证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研究财政事权的支出范围、划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依据、划分财权的依据、如何运用转移支付调节财力余缺,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以上述4个问题答案为参照,对比国际经验,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建议是:第一,财政支出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增加医疗、教育、环保支出;第二,地方承担了部分应该中央承担的事权,中央在共同事权中支出责任过轻,要强化中央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第叁,财权划分上共享税比例过高,地方缺乏主体税种,可将增值税中央税、企业所得税由比例分成制改为按核定税基分享制,开征房地产税作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第四,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过散,与财政事权、支出责任划分不匹配,要取消竞争性领域专项,将应属于中央事权的转移支付划为中央本级支出,取消应属于地方事权的转移支付。(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地方与中央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我国财政改革的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并认为财政事权、财权的权力重心在中央、地方之一纵深维度中,随时间呈"U"型变化,即在高度行政集权阶段,事权、财权的重心在中央,在行政性分权阶段,事权的重心在中央,财权的重心在地方,在财政大包干阶段,事权、财权的重心在地方,在分税制改革阶段,财权的重心在中央,事权的重心在地方,而在现代财政阶段,财权的重心在中央,事权的重心向中央回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方与中央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张芳芳,赵晓东.打造思维课堂优化高考备考——以“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例[J].教学考试.2019
[2].沈楠.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浅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
[3].本报,赵白执南.国务院:保持增值税“五五分享”比例稳定[N].中国证券报.2019
[4].任勇.新中国70年中央和地方关系研究的进展及其深化[J].学习与探索.2019
[5].张福运,岑怡坤.新中国初期中央——地方关系的张力与弹性——婚姻制度变革的视角[J].东南学术.2019
[6].陈思.公共服务视角下的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变迁[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
[7].陈超.国税地税合并的制度逻辑及其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影响[J].中国行政管理.2019
[8].蔡润砚.对秦汉帝国构建过程中地方与中央关系的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19
[9].沈楠.基于ARMA模型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关系预测[J].统计与管理.2019
[10].黄凤羽,吴奇.构建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逻辑演绎与实证检验[J].江淮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