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姆奥布莱恩论文-许静雯

梯姆奥布莱恩论文-许静雯

导读:本文包含了梯姆奥布莱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梯姆·,奥布莱恩,《茶棚河畔的心上人》,玛丽安,性别关系

梯姆奥布莱恩论文文献综述

许静雯[1](2017)在《从梯姆·奥布莱恩的《茶棚河畔的心上人》看越战后美国的性别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姆·奥布莱恩的越战故事《茶棚河畔的心上人》讲述了玛丽安在战场内外对传统性别关系的反抗。该故事中的男性则对玛丽安的经历加以评价,试图维护战争中的传统性别关系。该故事艺术性地呈现了越战后美国女性的性别解放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从性别关系层面绘制了越战后美国社会的图景。(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论坛(2017 No.2)》期刊2017-08-15)

赵琦[2](2016)在《对梯姆·奥布莱恩《士兵的重负》中战争创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以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家们越来越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影响,随之产生的战争文学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对于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精神创伤更是作者们关注的重点。而在美国这个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国家中,越战是对这个国家,尤其是参与越战的老兵们来说,是一次影响较为严重的战争。在众多越战作家当中,梯姆·奥布莱恩尤为突出。作为一名越战老兵,他根据自身的经验,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半自传体小说《士兵的重负》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最优秀的十本小说之一。国内对于《士兵的重负》的批评研究主要集中于作者对于小说中越战老兵们创伤及康复的关注,或是研究奥布莱恩独特的创伤叙事写作方式。而本文将战争创伤体验、创伤症状表征、创伤治愈的可能性叁方面作为小说中所体现的创伤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小说中越战老兵经历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而奥布莱恩作为参战老兵之一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创伤化的症状,最后分析越战老兵们创伤恢复情况。通过对小说创伤的剖析,建构出一条帮助人们走近创伤,理解创伤,并帮助创伤人群恢复健康的道路。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部分,主要介绍梯姆·奥布莱恩及其作品《士兵的重负》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此外还包括越南战争简介,和创伤理论概述。第二章是越战老兵的创伤经历,包括越战期间老兵们目击死亡的震撼,他们纯真心灵的丧失和内心中英雄梦的破碎,另外还包括越战之后老兵们回到自己家乡后经历的创伤,因其已经不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总是充满被边缘化感和紧张感。第叁章是小说在叙述中所体现的创伤的叁个表征,分别为重复记忆,无逻辑性叙述,以及第一人称叙述,叁种表征都体现出叙事者创伤化的讲述自身经历。第四章是越战老兵的创伤恢复,包括一些老兵们恢复失败,他们有些人已经不能融入社会,失去了爱的能力,还有些老兵成功恢复创伤,重新走向了社会。(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3)

白光[3](2015)在《浅议蒂姆·奥布莱恩作品中的两性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蒂姆·奥布莱恩(Tim O’Brien,1945—)有"越战小说家"之称,尽管他个人并不喜欢这一标签,但作为美国作家中为数不多的越战亲历人,他的绝大多数作品确实都以越战为背景,展示越战给美国参战士兵留下的心灵创伤。他的创作生涯是自1973年的《如果我死在战区》(If I Die in a Combat Zone,Box Me Up and Ship Me Home)开始(本文来源于《短篇小说(原创版)》期刊2015年11期)

崔雪[4](2014)在《梯姆·奥布莱恩的《林中之湖》中男主人公的创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经历过多次战争并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越南战争。越战给士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同时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深受其害。战争小说在美国文学中占据很大一部分。在众多越战小说家中,梯姆·奥布莱恩是最杰出的一位,被称为“创伤艺术家”。在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林中之湖》中,他着重描写主人公从战场回到美国后的生活。越战后,创伤后应激伤害的提出使创伤理论进一步发展。许多批评家更多地关注创伤理论。《林中之湖》的主人公被创伤困扰着,同时,战争中的男性士兵的男性气质特征也因战争而深受改变。本论文将结合创伤理论和男性气质研究来分析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林中之湖》。本文的意图是探究主人公的创伤的原因以及他的创伤症状,本文也将特别关注主人公的男性气质的缺失以及对婚姻生活的影响。通过创伤理论和男性气质理论的结合,本文将分析越战对文本中主人公造成的影响,也为研究美国战争文学提供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简要介绍越南战争,以及对梯姆·奥布莱恩的《林中之湖》文献综述和创伤理论与男性气质研究理论。第二章探讨越南战争对主人公的个人生活的影响。主人公约翰·韦德由于残忍的越南战争深受重创。本章主要关注约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以及他的创伤对他的事业造成的影响。第叁章指出约翰·韦德的创伤对他的婚姻生活的影响。由于创伤以及强烈的控制妻子的欲望造成的人格变化导致他们婚姻的悲惨结局。最后一章是本论文的结论部分。(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杨巍[5](2014)在《寻找精神救赎》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姆·奥布莱恩作为九十年代的越战小说家,深受读者欢迎,而《士兵的重负》作为其巅峰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是各研究者争相研究的对象。而大部分研究的焦点集中于作品的写作风格,或者士兵的创伤化角度,却未对作品进行全面的解读,探究士兵创伤后如何实现自身的精神救赎。而这一点却恰恰是奥布莱恩作品中心思想的关键本论文主要依据叶舒宪的文学人类学中文学的治疗性的思想,从后现代巫术,神话仪式的治疗性,叙事的治疗性叁个角度阐述作品中展现出来的士兵各自寻求精神救赎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实现“医治”自身的创伤化。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简介部分,主要为介绍奥布莱恩及其作品,文献综述,阐述国内外对本部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章为论文的理论部分,依据文学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包括治病和救灾在内的文化整合与治疗功能。分别从文学的治疗,分别从后现代巫术,仪式治疗与叙事治疗叁个角度构建文学的治疗性作为论文的理论框架;第叁章首先分析了作者与老兵的创伤的由来,然后从后现代巫术角度阐述士兵在小说中的救赎体现;第四章阐述了仪式和叙事治疗的重要性,通过解读战争、生、死等各种仪式给士兵们带来的创伤及各自的救赎方式;士兵在战争中的感受种种创伤,奥布莱恩希望借由他本人的口,他的笔还原战场上的种种,让世人清楚的认识到这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从而实现士兵内心的救赎,通过比较小说中无能力实现叙事治疗最终选择死亡的士兵,以此强调叙事治疗性的强大意义。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论,在《士兵的重负》中,可以看到士兵们为了实现各自的精神救赎所做的不懈努力,但过程为之艰苦,结果不令人满意。创伤依旧存在,但为此所做的的精神救赎应该给世人以警示。(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黄彬[6](2013)在《论梯姆·奥布莱恩《如果我死在战区》中的成长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战争,越南战争深刻影响着当代美国文坛。以越南战争为题材的越南战争文学异军突起,已经并将继续吸引文学评论者的目光。美国的越战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时至今日已取得丰硕成果。中国的越战文学研究起步于90年代,至今为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国内学者对于越战文学的研究既有专着出版,也有硕士论文和评论文章。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越战对美国参战士兵以及整个美国社会的影响,或者集中于作品的写作技巧。对作品体现的成长主题却鲜有涉足。着名的越战小说家梯姆·奥布莱恩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我死在战区》就体现了这一主题。梯姆·奥布莱恩亲历了越南战争,《如果我死在战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作者在越南的所见所闻以及对越战的反思。作者自幼倾听着战争故事长大,对战争有着某种特别的光荣感。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作者终于对越战、美国社会以及人生有了一个更为成熟的认识。论文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梯姆·奥布莱恩和他的作品,特别是《如果我死在战区》,说明研究现状、意义和布局。第二章主要论述作者在参加越战之前的“天真”。本章分叁小节,第一小节给出成长主题和天真的定义。第二小节阐述作者认为战争是光荣的。第叁小节说明作者对社会和政治的态度。第叁章集中分析作者在参战后的成长历程。本章分为四小节。第一小节介绍成长的第二个阶段,即经验、成熟。第二小节表明作者认为越战是非人道的。第叁小节论证作者认为生命是可贵的。最后一小节提出人们要对自己和他人抱有积极的态度。第四章对论文进行小结,指出论文存在的局限性和可以进一步进行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12-01)

张媛[7](2013)在《论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七月,七月》的创伤主题》一文中研究指出1964年至1975年间进行的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海外干涉活动。参战的美国士兵发现,在战场上除了残酷的杀戮几乎没有正义或荣耀可言。美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相当大一部分美国士兵在战时就受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他们回国后又将这些噩梦带给了他们的家人。因此,即便是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间,美国民众依然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在战争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这些思考也催生了美国越战文学,包括诗歌、小说、自传、喜剧及回忆录等等。在这些题材中,小说的影响最大,地位最高,其中影响较大的作家及作品有菲利普·卡普托的《战争的谣言》、梯姆·奥布莱恩的《他们携带的东西》,朗·科维克的《生于国庆日》和罗伯特·斯通的《狗士兵》等等。梯姆·奥布莱恩被称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越战作家。1973年,奥布莱恩出版了第一部小说《如果我死在战区》,此后至2002年,他共出版了8部小说,《七月,七月》是他最新的一部作品。本文主要通过现当代心理学家和心理分析家的理论,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叁大类症状来分析该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及其相应的心理变化,并结合史实和一些相关研究的数据来诠释该作品中的创伤主题。本文共分叁大部分:前言、正文和总结。第一部分,也是本文的第一章,介绍越南战争、美国越战小说、梯姆·奥布莱恩的影响和地位及其作品主题和特征、研究现状,并简要介绍本文的布局。正文部分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叁大核心症状共分成相应的叁个章节,每章从小说中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分析和论述。第二章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一类症状:重复性体验。论文分析遭受心理创伤后,大卫·托德和艾莉·艾伯特各自对创伤性记忆的持续性再体验,反映出这种体验对他们正常生活的影响。第叁章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二类症状:回避。它主要分析大卫·托德和斯布克·斯皮内利在各自遭受心理创伤后,对创伤源,也就是创伤性事件及所有相关事物的回避态度,表现为对创伤性事件的沉默,并拒绝向任何人提及和回忆创伤性事件。第四章介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第叁类症状:警觉。大卫·托德和比利·麦可曼在各自遭受创伤后都表现出愤怒。在以上的介绍中,大卫·托德是唯一一个贯穿所有章节的人物。作为小说中唯一的越战老兵来说,大卫的症状是最明显的,也是最持久和最顽固的。最后一章为总结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再次点明小说的创伤主题。通过对以上人物的分析,论文指出奥布莱恩笔下的人物是越战阴影下遭受集体创伤的代表,并揭示创伤能够被治愈的可能。(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11-01)

周玉花[8](2013)在《一种独特的战争叙述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梯姆·奥布莱恩是美国最富盛名的越战小说家之一,其越战经历为他的越战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作品则采用真实和想象、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技巧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再现越战之前、越战期间和越战之后的美国社会图景,越战本身的特征以及战争对美国士兵和家庭造成的影响。《他们携带的物品》是奥布莱恩1990年出版的一部作品,自出版之后在美国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批评家的广泛关注,被称为反映越战的最好的小说。作者打乱时空顺序,采用非线性叙事手法使片段式的同一故事在各章节中随意穿插,通过现实、记忆和想象以及叁者相结合的方式由一个与作者同名的叙述者讲述出来,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这样一种战争叙述手法使得读者能更真切地感知越战,却也给读者解读该小说造成一定的困难。通过仔细阅读,论文作者发现《他们携带的物品》中有叁个独特的叙述特征:一是真实战场的“缺席”;二是真实与虚构界限的消弭;叁是叙述话语与评论话语并置。这叁种叙事模式不同于传统战争小说的写法。通过分析小说中这种独特的叙事模式,该论文旨在为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他们携带的物品》提供指导。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对奥布莱恩及其作品的简介、对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结构的陈述。第二部分通过介绍美国士兵基奥瓦、波克以及莱蒙的死,美国军官克罗斯队长对美国女孩玛莎、福斯对美国女孩玛丽以及士兵奥布莱恩对女同学琳达的爱来阐释作者的第一个叙述特征“真实战争的缺席”。第叁部分通过分析作者及与其同名且经历极为相似的叙述者,以及阐释故事中的真实和想象来探查作者是如何消弭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第四部分分析作者的第叁个叙述特征,通过将叙述话语与评论话语并置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感受越战的真实。结论部分展示论文的成果与写作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以及该作品后续研究的可行性切入点。(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3-10-01)

林子森[9](2013)在《论蒂姆·奥布莱恩小说《士兵的重负》中人物的创伤与康复》一文中研究指出蒂姆·奥布莱恩(Tim O’Brien)作为美国着名的小说家之一和越战的亲历人,创作了许多以越战为背景的小说。通过对越战后美国参战士兵因长期受到“创伤后压力失调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影响而最终无法回归普通生活的描写,奥布莱恩力求展示出老兵们创伤表象下的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想要诉说创伤记忆,试图以此达到自身精神宣泄的目的;另一方面,创伤事件对老兵们基本信任感的摧毁造成了他们无法向周围人诉说创伤,同时其本身所引发的恐惧感使得受害者不愿再次回忆。因此,奥布莱恩大多数小说的主题都是关于“愧疚、共犯感、责难、以及道德上的勇气”(Collella6)。小说《士兵的重负》是颇为着名的一部作品。它“被[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是当年最优秀的十本小说之一”(ibid.6)。作者通过二十二个看似支离破碎却又相互联系的小故事,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精神负重,以引发读者对于友爱和信仰、生存和死亡的思考。因此,对于该小说的研究,奥布莱恩独树一帜的战争创伤叙事手法成为文学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对于小说中人物的创伤表现以及他们对康复的向往却少有人提及。本论文将参照朱迪斯·赫尔曼(Judith Herman)个人对创伤后压力失调症状的分类以及对康复阶段的探索,详述小说中人物创伤症状的表现以及他们内心对康复的渴望。本论文还探究了作者是怎样将个人经历赋予小说人物,来构建出自身的创伤康复之路。本论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文的介绍。该部分主要对作家蒂姆·奥布莱恩以及《士兵的重负》进行简要介绍,并对国内外关于奥布莱恩作品的研究进行概述,由此提出对小说进一步解读的空间和可能性,并对论文的大致结构框架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文章的第一、二、叁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创伤理论和越南战争”,主要包括简述创伤理论的定义和创伤研究发展状况、越战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伤理论与小说《士兵的重负》的适用性。论文认为,越战老兵的创伤与美国政府在越南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以及在战后没有给与老兵应有的重视息息相关。第二章分析小说人物的创伤症状。论文基于朱迪斯·赫尔曼的对“创伤后压力失调症”的分类,分析了小说人物所表现出的“过度兴奋”、“记忆侵入”以及“压迫感”症状,揭示出战争的不确定性。小说中,由于士兵们在战场上长期处在一种极度警觉的状态,以至于他们重返家乡之后也依旧如此。在经受到一定的刺激后,创伤记忆会再次进入他们的意识层面使得他们重历创伤。这种重历将士兵置于一种受压迫、麻木的状态中,这极不利于他们的康复。第叁章主要根据赫尔曼所提出康复阶段,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自身经历寄托于小说人物奥布莱恩身上,并构建出自身康复之路的。赫尔曼的康复阶段包括“重建安全感”、“回忆创伤事件并哀悼逝者”以及“重建(社会)联系”。安全感的重建可以让小说人物身上的过度兴奋症状得到缓解,这个过程也为幸存者能够进入到“回忆创伤事件并对逝者哀悼”这一阶段做了铺垫。讲述或是哀悼成了创伤老兵们精神宣泄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自身联系社会主体的一种方式。而这对他们重塑自身身份,实现创伤康复是非常重要的。第叁部分为论文的结论部分。《士兵的重负》作为一部以越战为背景的小说,脱离了往日常见美国式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物类型,更加深刻地揭示出战争的真实与可怕,反映出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作者蒂姆·奥布莱恩也是在赞颂那些如自己一样一直负重前行的越战老兵。他们不仅承受了自身的越战创伤,也肩负着那些已经死去的战友们的创伤。对这些“负重前行”的人而言,那些心灵的伤口常常由于无法言说而让他们印象深刻。(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3-05-01)

张丽[10](2012)在《历史创伤——论梯姆·奥布莱恩《林中之湖》的互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林中之湖》是美国着名越战作家梯姆·奥布莱恩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描写的是美国越南战争的残酷性和不公平性,尤以揭示臭名昭着的"美莱村大屠杀"的真实性着称。互文性是当代文学中颇受青睐的一种写作技巧。在《林中之湖》中处处可见互文文本,奥布莱恩多处引用历史事实、其他着名作家的小说、军事法庭的证词、采访和新闻报道来揭示美莱村屠杀案的残酷以及战争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创伤。该文即运用互文性理论,分别从小说文本与真实历史、大众传媒和军事法庭之间的互文来揭示战争的本质、影响及"美莱村大屠杀"不可抹杀的历史真实性,推进了文学与历史进一步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2年24期)

梯姆奥布莱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以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作家们越来越关注战争对人类的影响,随之产生的战争文学也逐步登上文学舞台,对于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精神创伤更是作者们关注的重点。而在美国这个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国家中,越战是对这个国家,尤其是参与越战的老兵们来说,是一次影响较为严重的战争。在众多越战作家当中,梯姆·奥布莱恩尤为突出。作为一名越战老兵,他根据自身的经验,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半自传体小说《士兵的重负》更是其中杰出的代表,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当年最优秀的十本小说之一。国内对于《士兵的重负》的批评研究主要集中于作者对于小说中越战老兵们创伤及康复的关注,或是研究奥布莱恩独特的创伤叙事写作方式。而本文将战争创伤体验、创伤症状表征、创伤治愈的可能性叁方面作为小说中所体现的创伤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小说中越战老兵经历了战争所带来的创伤,而奥布莱恩作为参战老兵之一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创伤化的症状,最后分析越战老兵们创伤恢复情况。通过对小说创伤的剖析,建构出一条帮助人们走近创伤,理解创伤,并帮助创伤人群恢复健康的道路。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简介部分,主要介绍梯姆·奥布莱恩及其作品《士兵的重负》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此外还包括越南战争简介,和创伤理论概述。第二章是越战老兵的创伤经历,包括越战期间老兵们目击死亡的震撼,他们纯真心灵的丧失和内心中英雄梦的破碎,另外还包括越战之后老兵们回到自己家乡后经历的创伤,因其已经不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总是充满被边缘化感和紧张感。第叁章是小说在叙述中所体现的创伤的叁个表征,分别为重复记忆,无逻辑性叙述,以及第一人称叙述,叁种表征都体现出叙事者创伤化的讲述自身经历。第四章是越战老兵的创伤恢复,包括一些老兵们恢复失败,他们有些人已经不能融入社会,失去了爱的能力,还有些老兵成功恢复创伤,重新走向了社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梯姆奥布莱恩论文参考文献

[1].许静雯.从梯姆·奥布莱恩的《茶棚河畔的心上人》看越战后美国的性别关系[C].东北亚外语论坛(2017No.2).2017

[2].赵琦.对梯姆·奥布莱恩《士兵的重负》中战争创伤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白光.浅议蒂姆·奥布莱恩作品中的两性关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

[4].崔雪.梯姆·奥布莱恩的《林中之湖》中男主人公的创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5].杨巍.寻找精神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4

[6].黄彬.论梯姆·奥布莱恩《如果我死在战区》中的成长主题[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张媛.论梯姆·奥布莱恩的小说《七月,七月》的创伤主题[D].武汉理工大学.2013

[8].周玉花.一种独特的战争叙述模式[D].武汉理工大学.2013

[9].林子森.论蒂姆·奥布莱恩小说《士兵的重负》中人物的创伤与康复[D].河南师范大学.2013

[10].张丽.历史创伤——论梯姆·奥布莱恩《林中之湖》的互文性[J].海外英语.2012

标签:;  ;  ;  ;  ;  

梯姆奥布莱恩论文-许静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