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刀豆蛋白A,免疫性肝损伤,小鼠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1](2019)在《Con A建立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刀豆蛋白A(Con A)诱导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最适剂量及最佳给药途径.方法选用雄性ICR小鼠180只,分为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每个给药途径分为6组,对照组、Con A 10,20,30,40和50 mg/kg剂量组,Con A各剂量组注射相应剂量的Con A,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在注射8 h后,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Con A各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无明显变化;尾静脉注射Con A 40 mg/kg剂量组的ALT和AST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组织学病理显示:肝损伤明显,Con A 10,20,30 mg/kg剂量组ALT和AST水平变化不明显,50 mg/kg剂量组死亡率较高.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40 mg/kg的Con A可成功诱导ICR小鼠的急性肝损伤.(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李红,于慧杰,盛国光[2](2016)在《刀豆蛋白A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单次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刀豆蛋白A(ConA)诱导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探讨ConA诱导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①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6mg/kg、12mg/kg、20mg/kg、30mg/kg的ConA,8h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②另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0、1、4、8h),每组10只,0h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另外3组小鼠使用12mg/kg ConA尾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后0、1、4、8h后眼球取血,测定不同剂量及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ConA后C57BL/6J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注射6mg/kg、12mg/kg、20mg/kgConA 8h后小鼠血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注射30mg/kgConA的小鼠8h内全部死亡。与对照组相比,随注射ConA剂量增加,8h内小鼠肝组织呈进行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实质灶性坏死。12mg//kg剂量组小鼠染毒后,4 h后脾脏病变达高峰;血清ALT、AST水平在早期呈上升趋势,并在8h达到高峰(P<0.05),呈显着性肝损害。对照组小鼠以上指标无显着变化。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可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最佳剂量为12mg/kg。(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邱英锋,缪晓辉,蔡雄,王俊学,张瑞祺[3](2004)在《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旨在制造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方法 :用不同数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用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用量 30 μg·kg 1时ALT升高明显。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有较大相似 ,可以用其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04年05期)

邱英锋,缪晓辉,王俊学,张瑞祺,蔡雄[4](2004)在《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构建接近临床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的肝损伤动物模型 ,以便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作进一步的研究。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卡介苗 (BCG)及不同剂量的脂多糖 (LPS)诱导SD大鼠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 ,以大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变化和肝脏病理学检查等指标作为肝损伤判断标准 ,并以流式细胞仪对该模型的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计数 ,以ELISA法对TNFα IgG、白介素 (IL 6和IL 10 )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BCG +LPS”所造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当以BCG剂量 5× 10 7个活菌 /只及LPS剂量 30 μg kg时ALT升高明显 ,达正常对照 10倍以上 ,AST也较正常对照升高两倍 ;肝脏组织病理损伤中“Ⅲ”级和“Ⅳ”级大于 70 % ,而且其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大鼠升高。对血清中CD3+ 、CD4 + 、CD8+ 细胞百分比也有影响。结论 以“BCG +LPS”所造模型比较成功 ,该模型能充分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 ,且能影响免疫系统 ,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相似 ,可以用其对病毒性暴发性肝炎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期刊2004年03期)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单次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刀豆蛋白A(ConA)诱导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探讨ConA诱导建立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实验条件。方法:①5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6mg/kg、12mg/kg、20mg/kg、30mg/kg的ConA,8h后眼球取血处死小鼠。②另4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0、1、4、8h),每组10只,0h组小鼠使用生理盐水,另外3组小鼠使用12mg/kg ConA尾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后0、1、4、8h后眼球取血,测定不同剂量及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射ConA后C57BL/6J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肝脾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注射6mg/kg、12mg/kg、20mg/kgConA 8h后小鼠血清ALT、AST均明显升高(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注射30mg/kgConA的小鼠8h内全部死亡。与对照组相比,随注射ConA剂量增加,8h内小鼠肝组织呈进行性病变,最终发展为肝实质灶性坏死。12mg//kg剂量组小鼠染毒后,4 h后脾脏病变达高峰;血清ALT、AST水平在早期呈上升趋势,并在8h达到高峰(P<0.05),呈显着性肝损害。对照组小鼠以上指标无显着变化。结论:小鼠尾静脉注射ConA可建立急性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最佳剂量为12mg/kg。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ConA建立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红,于慧杰,盛国光.刀豆蛋白A诱导的C57BL/6J小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6

[3].邱英锋,缪晓辉,蔡雄,王俊学,张瑞祺.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的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

[4].邱英锋,缪晓辉,王俊学,张瑞祺,蔡雄.卡介苗加脂多糖建立大鼠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2004

标签:;  ;  ;  

急性免疫性肝损伤模型论文-单莹莹,王佳烨,王晓丽,于佳卉,王春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