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力论文-刘素珊

盆底肌力论文-刘素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底肌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后恢复,盆底肌力,盆底康复

盆底肌力论文文献综述

刘素珊[1](2019)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影响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产后产妇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后的效果与对盆底肌力影响。方法:在2015.1-2018.12间,共从医院内收集50例生产后的产妇,因采取的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盆底肌收缩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应用效果显着,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收缩能力,推广价值高。(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付丽霞[2](2019)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POP-Q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OP-Q分度以及盆底肌力。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OP-Q分度0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着,能够有效降低POP-Q分度,促进其盆底肌力恢复。(本文来源于《江西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李金燕,姜莉,王俊青,苗凤玲[3](2019)在《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在女性盆底功能方面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00例,根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盆底超声检查以及盆底肌力评估,对比两组产妇盆底肌力指标情况,记录两组产妇膀胱颈角度、旋转角度以及移动度等参数。结果在盆底肌力指标方面,自然分娩组产妇与剖宫产产妇盆底肌力指标对比差异显着(P<0.05);在膀胱颈指标方面,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妇膀胱颈各指标对比差异显着(P<0.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给产妇盆底肌力造成影响,改变尿道膀胱颈位置,剖宫产可一定程度保护产妇盆底功能。(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1期)

贺琴安[4](2019)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产后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而研究组34例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和穴位按摩治疗,评估两组的盆底功能肌力改善情况,观察压力性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盆底肌力分级情况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康复治疗可显着改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产后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同时还可减少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脱垂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黄青敏[5](2019)在《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及对盆底肌力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方法:将我院115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7例予高位骶韧带悬吊术,观察组58例予盆底重建术,术后均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比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PDF-Q分度及肌纤维肌电压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提升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力,改善盆腔器官脱垂情况,降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0期)

王亚楠,杨晓花[6](2019)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后盆底肌力减退是经阴道分娩的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移位甚至脱垂等疾病,同时也严重影响产妇后续性生活,因而必须及时治疗~([1,2])。近年来,产后盆底康复发展迅速,各种治疗手段不断改进、优化,为进一步探索可靠的产后盆底肌力减退康复疗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产后42 d检查且检出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治疗后盆底肌力及肌纤维相关指标改善效果,并评估性功能改善情况,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20期)

张双娥,王晶霞,刘建红[7](2019)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及盆底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肌力恢复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阴道分娩产后42 d产科门诊复诊的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产后健康教育和常规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连续治疗8周,于第8周治疗后比较2组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阴道紧缩度、盆底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盆底肌肌力恢复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9.17%)(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紧缩度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FDI-20量表评分分别为(22.11±1.99)分和(8.75±1.36)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21.78±1.89)分和(13.76±1.26)分,2组治疗后PFDI-20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盆底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可有效提高产妇盆底肌收缩力和阴道紧缩度,改善盆底功能。(本文来源于《长治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尚文慧[8](2019)在《关于无创接生技术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无创接生技术在初产妇盆底肌力中的影响价值。方法研究收录时间在2018年7月~2019年8月,在该时间段中抽选96例初产妇进行研讨,采用对比研究法,对初产妇进行组别划分,分组标准为抽签法。落实无创接生技术的命名为研究组,落实会阴侧切的命名为参照组,每组初产妇为48例,分析指标为盆底肌功能损伤程度。结果最终检验数值呈现出,研究组的盆底肌功能损伤率更低。结论初产妇在怀孕期间,盆底肌肉会在牵拉、受压的影响下,损害患者的盆底肌功能,落实无创接生技术,可以降低初产妇盆底肌损伤程度,有助于患者盆腔功能康复。(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7期)

张惠英[9](2019)在《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影响的分析中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的作用。方法:本次85例研究对象都是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其中32例行剖宫产术,53例阴道分娩,均进行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两组产妇盆底功能。结果:阴道分娩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旋转角度、膀胱颈角度(Valsalva)、膀胱颈角度(静息)高于剖宫产的产妇,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产妇的持续收缩力、最大收缩力低于剖宫产的产妇,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分娩方式都会改变膀胱颈位置和盆底肌收缩力,但是阴道分娩比剖宫产的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更高,可以通过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再准确判断。(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18期)

姜仁建,李航,周杰,王美元[10](2019)在《悬吊训练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悬吊训练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产后42 d确诊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接受凯格尔训练,观察组接受悬吊训练,共1个月。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盆底肌肌电,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盆底肌肌电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t> 3.879, P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13.83, P <0.05)。结论悬吊训练能更有效地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患者溢尿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9期)

盆底肌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量化分期法(POP-Q)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脱垂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仅给予患者常规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POP-Q分度以及盆底肌力。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POP-Q分度0度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着,能够有效降低POP-Q分度,促进其盆底肌力恢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底肌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素珊.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影响的疗效观察[J].名医.2019

[2].付丽霞.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子宫脱垂患者盆底肌力POP-Q分度的影响[J].江西医药.2019

[3].李金燕,姜莉,王俊青,苗凤玲.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

[4].贺琴安.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

[5].黄青敏.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及对盆底肌力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6].王亚楠,杨晓花.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盆底肌力减退中的价值分析与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

[7].张双娥,王晶霞,刘建红.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对产后盆底肌力恢复及盆底功能的影响[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9

[8].尚文慧.关于无创接生技术对初产妇盆底肌力影响的研究[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

[9].张惠英.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10].姜仁建,李航,周杰,王美元.悬吊训练疗法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力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9

标签:;  ;  ;  

盆底肌力论文-刘素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