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陈露,蒋高明

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陈露,蒋高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针织生产,智能排产,约束因素,EDF算法

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文献综述

陈露,蒋高明[1](2018)在《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针织智能排产》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织造车间生产计划依赖经验安排生产,不可避免出现安排不合理和资源浪费的情况,对影响排产的约束因素即订单量、产品交期、机台产能、机台负荷等进行了分析,采用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EDF),结合影响排产的多种因素,实现针织MES系统的智能排产功能;文章以某一针织织造车间、交期在1月份的订单数据信息进行模拟测试,分析了人工和系统两种模式排产下的全部订单完成日期、有效工作时日、所有机器的开机天数,结果表明:系统的智能排程有效缩短了生产周期,使企业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本文来源于《纺织导报》期刊2018年12期)

钱光明,周垠宇[2](2016)在《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任务对带宽转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调度的实时任务集,研究新任务插入或现行任务加速引起的带宽转让问题。提出任务对带宽转让模式,使一个正在运行的任务出让带宽来满足另一个新任务的插入。证明在某个时间点,任务对中的新任务从该点开始的插入是平滑的,不会引起任何任务的截止期丢失。提出的定理显示,只要已知任务对中2个任务各自的周期和执行量,以及出让带宽的任务在当前周期的剩余执行量,用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即可求得该时间点。假定减去任务对所用带宽后,系统的剩余带宽需要为其他任务完全保留,则该时间点就是新任务插入的最早可行时刻。仿真实例验证了该定理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6年04期)

夏荣坤,蒋蓉蓉,胡天水[3](2015)在《最早截止期优先的网络控制系统动态调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控制是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最优化理论等的综合学科,网络调度对网络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可调度性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由实时任务调度理论改进的网络动态调度理论——最早截止期优先(EDF)动态调度算法,并在控制器局域网络下采用Truetime与Simulink仿真工具共同构建了多回路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最早截止期优先动态调度算法可以在不确定的网络环境下使各回路控制器性能达到最优。(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钱光明[4](2014)在《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过渡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以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调度的实时系统中,如果出现新任务插入和/或现行任务加速要求,而系统所剩带宽又不足时,必须进行带宽转让,系统运行模式将被迫发生改变。针对该问题,研究新任务插入和/或现行任务加速的动态过程,分析带宽转让对系统可调度性的影响。应用处理器需求准则,证明截止期丢失只可能出现在某一时间点之前。通过该结论可以合理定义过渡过程的长度,从而展示一个清晰的叁阶段模型。最后给出相关仿真实例。(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4年09期)

程禹,赵宏伟,龙曼丽,李玉翠[5](2013)在《最早截止期优先调度算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IEEE802.16d协议的服务流调度过程中,为了保证优先级较高的任务优先得到服务,并尽量将调度过程对系统资源的消耗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在分析已有的非抢占式及抢占式两种方案的最早截止期优先(EDF)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时间特性、重要性特性、顺序参考叁方面作为调节参数,同时兼顾传输距离,对已有的EDF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基于重要性因素抢占的半抢占式EDF算法。通过仿真实验,把改进后的EDF算法应用到IEEE802.16d协议的实时轮询业务(RTPS)服务流调度中。结果表明,改进后的EDF算法较好地平衡了抢占及非抢占式EDF算法的优缺点,具备较前两者更小且更稳定的延时。(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马永军,杨帆[6](2012)在《用于多媒体的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经典实时调度算法之一的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死线时间的改进方法,避免了瞬时过载导致的系统不可预测的行为.实验表明,本方法保证了连续多媒体应用的服务质量,达到较高的资源利用率,使该算法更加适合多媒体应用环境.(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阚君满,秦俊,赵宏伟,曹文浩[7](2012)在《基于累计价值的最早最终截止期优先调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累计价值的最早最终截止期优先调度策略.通过分析抢占式EDF算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认为系统中存在非必须的抢占行为,这些非必须抢占行为影响了调度器的效率,通过为EDF算法引入一个任务累计价值参数,调整EDF算法对优先级的分配策略,能减少这种非必须的抢占式开销.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EDF算法减少了系统的抢占式开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张杰[8](2009)在《最早截止期优先实时调度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系统具有及时响应、高可靠性、专用性、少人工干预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军事防御、信号处理、航空航天技术等方面。在实时系统研究和应用的各个领域中,实时调度算法都是其中的一个基础问题,针对各种实时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在采用某种实时调度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该实时调度算法的性质才能更好的证明其可行性,并且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也可以很好的启发各种实时问题的解决,因此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对实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有重要的意义。最早截止期优先(earliest deadline first,简称EDF)调度算法作为最优的动态优先级调度算法,调度策略简单,并且周期任务集的总负载可以达到100%,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EDF算法调度周期任务集的最大可挪用时间在非周期任务调度、软实时任务调度和多处理器容错调度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通过对最大可挪用时间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最大可挪用时间等于系统中所有任务的最小可延迟时间且具有最小可延迟时间的任务发生在超周期的第一个繁忙区间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可延迟时间逼近(delay time approximation,简称DTA)算法,利用EDF算法调度的最优性,通过最小周期任务的可延长执行时间逐次逼近,快速准确的计算最大可挪用时间。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函数只和周期任务集的总负载、周期任务数有关,不需要在整个超周期中计算。现有的硬实时周期任务和非周期任务混合调度算法的目标是为了缩短非周期任务的响应时间,不能判断该调度能否满足非周期任务的时限要求,所以它们都只适用于软实时任务的调度,而不适用于偶发任务的调度。因为EDF算法根据实时任务的截止期进行调度,所以可以直接用EDF算法来统一调度硬实时周期任务和偶发任务,并且具有最优的可调度性。通过计算EDF算法调度过程中的空闲时间和可挪用时间,以及调度偶发任务后对空闲时间和可挪用时间的影响,提出一种空闲挪用时间(idle slack stealing,简称ISS)算法来进行偶发任务的可调度性判定。在多个实时任务之间有共享资源访问时,采用资源访问控制协议可以防止实时任务被无限期的阻塞,但是避免不了优先级反转引起的直接阻塞,还会导致继承阻塞。这些阻塞的过程都是低优先级的任务抢占高优先级的任务运行,打乱了EDF算法的正常调度。通过证明阻塞不会改变EDF调度时的空闲时间分布,并且在一个繁忙区间内,所有周期任务的每次运行最多都只会因为同一个资源的阻塞被推迟一次,然后把阻塞时间看成是挪用时间,根据最大可挪用时间的定义和性质提出了一种阻塞挪用时间(blocking translate stealing time,简称BTS)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只要所有共享资源的最大临界区的长度之和不大于最大可挪用时间,硬实时周期任务集就是可以被调度的。(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9-11-01)

刘勇[9](2007)在《基于DNA-GA的最早截止期限优先调度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实时调度算法是嵌入式实时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保障实时系统两个必备特性(时限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方法,是实时系统中重要而活跃的研究领域。在众多的实时调度算法中,速率单调(Rate Monotonic,RM)和最早截止期限优先(Earliest Deadline First,EDF)分别是静态调度和动态调度领域中经典的调度算法。RM算法属于静态调度算法,在系统运行前决定任务的调度,实现简单,在满足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实时任务集的成功调度。EDF算法属于动态调度算法,在系统运行时决定任务的调度,CPU利用率可以达到100%(理想情况下)。虽然RM和EDF算法以其各自所具备的优良性能在嵌入式实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它们本身存在的实时性问题。本文是在考虑“任务调度开销时间”的情况下,通过优化EDF调度算法中各个任务的启动时间来提高EDF调度算法的实时性能的。首先介绍实时调度算法的应用背景:实时系统、嵌入式系统、实时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接着对现有的实时调度模型、实时调度基本理论、调度策略和实时调度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RM和EDF实时调度算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举例说明了它们的调度过程。然后介绍了本文用到的优化算法—DNA遗传算法(Deoxyribonucleic acid Genetic Algorithm,DNA-GA),及其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并说明了DNA(Deoxyribonucleic acid)算法的生物学基础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最后,通过使用DNA-GA对EDF调度算法中各个任务的启动时间进行离线优化,离线计算各实时任务的启动时间,运用这些优化的启动时间作为在线实时系统使用EDF调度算法的参数进行实时任务调度,以此来提高实时系统的实时性能。本文模拟了基于DNA-GA的最早截止期限优先调度算法的优化调度,并比较了优化前后因抢占引起的调度开销。实验结果表明:使用DNA遗传算法可以对实时任务的启动时间进行优化,可以减少实时任务因抢占引起的调度开销。说明了使用DNA遗传算法对EDF调度算法进行优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结论对实时调度算法的研究和使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使用DNA遗传算法对EDF调度算法中各个任务的启动时间进行优化,实现了DNA遗传算法在嵌入式实时调度算法领域的运用。(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07-05-01)

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调度的实时任务集,研究新任务插入或现行任务加速引起的带宽转让问题。提出任务对带宽转让模式,使一个正在运行的任务出让带宽来满足另一个新任务的插入。证明在某个时间点,任务对中的新任务从该点开始的插入是平滑的,不会引起任何任务的截止期丢失。提出的定理显示,只要已知任务对中2个任务各自的周期和执行量,以及出让带宽的任务在当前周期的剩余执行量,用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即可求得该时间点。假定减去任务对所用带宽后,系统的剩余带宽需要为其他任务完全保留,则该时间点就是新任务插入的最早可行时刻。仿真实例验证了该定理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参考文献

[1].陈露,蒋高明.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针织智能排产[J].纺织导报.2018

[2].钱光明,周垠宇.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任务对带宽转让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6

[3].夏荣坤,蒋蓉蓉,胡天水.最早截止期优先的网络控制系统动态调度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5

[4].钱光明.基于最早截止期优先算法的过渡过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4

[5].程禹,赵宏伟,龙曼丽,李玉翠.最早截止期优先调度算法的改进[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

[6].马永军,杨帆.用于多媒体的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改进[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2

[7].阚君满,秦俊,赵宏伟,曹文浩.基于累计价值的最早最终截止期优先调度策略[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

[8].张杰.最早截止期优先实时调度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9].刘勇.基于DNA-GA的最早截止期限优先调度算法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07

标签:;  ;  ;  ;  

最早截止期优先论文-陈露,蒋高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