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常流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定常流动,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涡系结构
定常流动论文文献综述
蒋首民,张海华,王雷,陈云,马广健[1](2019)在《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非定常流动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减小涡轮过渡段流动损失,深入了解涡轮过渡段中的非定常损失机理,开展了大扩张角过渡段研究。在过渡段的非定常流动机理研究中,过渡段进口流场的最显着特点是:转子泄漏涡、通道涡和尾迹。采用数值方法对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进行3维非定常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支板尾缘部分的静压波动小于支板前缘部分的;高压涡轮静子尾迹被转子切割后进入转子通道中向下游传播并在过渡段内形成尾迹通道,尾迹在过渡段内的时空演化是过渡段内损失的主要来源;过渡段支板表面负荷分布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支板表面承受较强的非定常力,在过渡段设计中必须考虑。(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5期)
周越,张国锋[2](2019)在《水平流管内理想气体定常流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理想气体在水平流管内的定常流动,本文讨论了可压缩流动的基本性质,并与理想流体做了对比,分析了气体的可压缩性可以忽略的条件.(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9年09期)
刘祯,吴华伟,林鑫,宋盼盼[3](2019)在《不同膨胀状态下涡旋膨胀机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工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适应于微型压缩空气储能(micro-CAES)系统的涡旋膨胀机工作过程进行非定常数值模拟,得到膨胀机内部压力场、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分布,研究了相同排气背压下外膨胀比对涡旋膨胀机非稳态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工作腔流场结构分布,结果显示:排气背压一定时,外膨胀比的变化对进气质量流量的脉动规律影响较小,外膨胀比的增加,增大了出口质量流量脉动程度、增大了膨胀机内压缩空气的热量利用程度、增大了膨胀机非稳态驱动力矩、增大了背压腔内二次流旋涡的强度和尺度,背压腔中存在明显局部高温区。(本文来源于《储能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陈叔平,汪乘红,成永军,习振华,孙雯君[4](2019)在《毫秒量级快速动态真空校准稀薄气体非定常流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毫秒量级快速动态真空标准压力建立过程进行分析,获得了经实际气体特性和温度变化修正的动态真空标准压力理论模型,分析表明:上游室压力呈指数规律衰减,快速开合超高真空插板阀打开时间和限流小孔流导值是决定标准压力建立时间的关键因素。此外,在阻塞流态下,对气体膨胀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做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上游室压力均匀变化,意味着被校真空计安装位置不会影响校准结果;上游室温度下降呈现出较大梯度,实验测量时应将热电偶尽量布置在上游室中心位置;理论和模拟压力与实测压力最大不确定度分别为10%和4.65%,表明该校准系统能够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内产生可以预测的压力变化;实际气体特性修正因子值为1,可忽略其对标准压力建立的影响;限流小孔流导最大和最小值相差0.8,证明了推导标准压力模型时假设小孔流导为定值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舒欣,任芸,吴登昊,祝之兵,牟介刚[5](2019)在《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吸泵由于其特有的气液分离腔和回流孔结构使得其内部流动更为复杂,本文针对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开展实验和数值研究。通过开展模型泵水力性能实验,发现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利用熵产理论和Q准则定量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自吸泵内不同区域的能量损失特性及涡核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泵内熵产分布特征与水力损失分布特征基本一致,叶轮、蜗壳和气液分离腔是自吸泵内能量损失的主要区域。蜗壳内部的压力脉动强度在靠近隔舌区域较大,蜗壳中段处变弱,蜗壳出口扩散段处又进一步增强。在小流量工况下,叶轮和蜗壳内部涡核分布面积较大,涡核主要分布在叶轮的进口处和出口处。(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于向阳,姚凌虹,孟庆昌,刘巨斌,张志宏[6](2019)在《椭球体定常流动粘性流场和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潜艇等水下航行体粘性流场和水动力对其操纵性预报至关重要。而潜艇等水下航行体作操纵运动时,其水动力主要集中在主体部分,因此主体水动力预报的准确程度备受关注。6:1椭球体类似于潜艇等水下航行体的主体,对其流动预报的结果可以间接检验数值计算模型对潜艇等水下航行体操纵性预报的能力。论文应用CFD软件对6:1椭球体水动力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基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和湍流模式,对流项采用二阶迎风格式,速度-压力耦合采用SIMPLE方法处理,得到6个攻角的水动力数值计算结果。综合比较5种湍流模型对椭球体的水动力数值计算结果,并且分析了不同计算域,不同网格密度等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A和SST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效果,并且认为以牺牲1.5%网格密度相对偏差换取百万网格的代价值得考虑。论文的计算结果和结论为后续湍流模式、计算域范围和网格密度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段磊,王恵军,黄春蓉,何春涛[7](2019)在《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通气空化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了解通气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流动特性,采用实验与数值计算的方法对绕锥头回转体通气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的流场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反向射流使附着在回转体肩部的透明空泡破灭,在反向射流与通气气体共同作用下,附着空泡内部形成一个大尺度旋涡结构,此旋涡结构与主流相互作用逐渐分裂成多个小尺度的旋涡结构,最终形成脱落空化涡。(本文来源于《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2019年02期)
万丽佳,宋文武,李金琼[8](2019)在《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非定常流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叶片包角在固液两相流下对低比转速离心泵非定常特性的影响,利用ANSYS CFX软件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对4种不同叶片包角离心泵的固液两相湍流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分析了叶片包角对离心泵瞬时扬程、压力及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瞬时扬程会降低,并且降低速度越来越快;叶片包角每增大10°,瞬时扬程的波动时间延迟0. 000 52 s。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叶片工作面与叶片背面的压力会降低。叶片包角每增加10°,固液两相流时离心泵的压力脉动时间均向后延迟0. 007 s。不同包角下的主要脉动幅值均出现在转频处。颗粒浓度为0. 02和0. 05时,压力脉动最小值均出现在叶片包角值为140°时;当颗粒浓度为0. 1时,脉动幅值随着叶片包角的增大而减小,叶片包角从130°增加到160°时,此时的压力脉动受到叶片包角的影响最为严重,脉动幅值减小了14. 52%。因此,在高颗粒浓度下适当增加叶片包角可以改善固液两相离心泵的压力脉动。(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郭荣[9](2019)在《射流离心泵非定常流动与声学响应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噪声污染作为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并列的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将其控制、降低甚至彻底消除越来越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射流离心泵过流部件多、内部流动形态十分复杂,运行过程中常伴随着强烈的噪声,随着环境保护标准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用户对射流离心泵的声学性能也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以JET750G1型的射流离心泵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试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非自吸工况下泵内部非定常流动及其声学响应特性进行研究,旨在为射流离心泵的“高效和安静”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也为其他类型泵的流体动力噪声的控制和优化提供借鉴。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有:1、开展射流离心泵水力性能与内场流体动力噪声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声压在时域的脉动周期与叶轮旋转周期一致;声压峰值主要表现在轴频及叶频处,其中轴频处的噪声水平最为明显;流体动力噪声主要表现在400Hz以内的中低频段,除了轴频、叶频等特征频率处表现出明显的离散噪声外,在其他频段也呈现出不可忽视的宽带噪声。2、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不同工况下射流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流动特性。结果表明:射流离心泵水力性能及其内部流场的脉动特性主要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泵体内流动在各个方向不对称且流动过程复杂,破坏了导叶、叶轮、喷射器内流动在时间的稳定性和空间的平衡性,致使泵的水力效率较低;二是叶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涉作用是影响射流离心泵内部流场非定常脉动规律最关键的因素。3、基于声类比理论及方法,研究和分析不同工况下过流部件诱发的不同机理的流体动力噪声在内、外场空间的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叶轮和导叶之间的动静干涉、泵内流体和泵体结构的共振均是射流离心泵内、外场流体动力噪声的重要影响因素,过流部件自身的结构和材料属性对流体动力噪声有重要影响。叶轮诱导噪声是射流离心泵内场流体动力噪声的最大贡献因素,导叶诱导噪声是外场流体动力噪声的最大贡献因素。4、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结合CFD/CFA技术分析叶片型线对射流离心泵水力性能及叶轮旋转噪声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包角、叶片出口安放角、叶片进口直径是影响射流离心泵水力和声学性能最显着的3个因素;水力性能最优和声学性能最优存在相互制约性,较小的包角、较大的出口安放角、较小的叶片进口直径有助于改善射流离心泵的水力性能,声学性能最优时叶型各控制参数不宜偏大或偏小;声学性能和水力性能的映射在叶片型线的样本空间具有逼近Pareto解的能力,Pareto前沿解沿一条呈下的凸形曲线分布。5、采用数值方法研究动静干涉对叶轮和导叶内部流场及其诱导噪声的特性。结果表明:良好的导叶叶型设计能够改善叶轮内部的流场结构,减少漩涡及流道堵塞等现象,提升叶轮的水力和声学性能,同时良好的叶轮叶型设计能够提升导叶的水力和声学性能;动静干涉作用对叶轮和导叶内部流场脉动强度的影响要明显比对其时均值的影响更加敏感;导叶叶片的存在破坏了叶轮内部流场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叶轮诱导噪声水平;叶轮诱导噪声受导叶进口安放角和动静叶栅间隙的影响最为明显,导叶诱导噪声水平受叶轮出口安放角和动静叶栅间隙的影响最为明显;动静叶栅内部流场的演化过程主要与叶轮及导叶叶片数有关,叶轮和导叶的其他结构参数只影响漩涡的强度,而不改变其基本演化规律。6、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结合CFD/CFA技术对叶轮与正导叶的动静叶栅匹配进行多目标优化,采用矩阵分析法确定兼顾水力和声学性能指标的综合性能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额定工况下泵的扬程不变,水力效率提高0.5%,叶轮诱导噪声降低7.1%,导叶诱导噪声升高2.1%;动、静叶栅的不同匹配方案对射流离心泵扬程的影响比对其效率的影响敏感,对导叶诱导噪声的影响比对叶轮诱导噪声的影响敏感;低噪声射流离心泵设计的关键是合理确定动静叶栅间隙及动、静叶栅的叶片数,动静叶栅的匹配设计是实现射流离心泵高效低噪设计的有效方法。7、采用本征正交分解(POD)法结合CFD/CFA技术对叶轮域非定常流场脉动强度及其诱导噪声进行重构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样本的叶型参数、流场脉动强度场及流动诱导噪声的映射关系,重构目标叶型压力脉动强度场的相对误差在4.0%以内,速度脉动强度场的相对误差在3.0%以内,湍动能脉动强度场的相对误差在4.5%以内,流动诱导噪声相对误差在10%以内。将Gappy POD方法作为代理模型对离心泵叶轮优化过程中流场脉动强度、噪声辐射水平预估,不仅可以明显减少计算量和计算时间,极大提高优化速度和效率,亦可在优化过程中为模型的噪声和振动等特性判断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8)
钟路阳,柳阳威,陆利蓬[10](2019)在《不同间隙大小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泄漏非定常流动的DDES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尖泄漏流动对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对其进行准确的数值模拟十分重要。延迟脱落涡模拟(DDES)方法在保证计算准确性的同时节省了计算资源。本文针对不同间隙大小和不同工况对大尺寸低速轴流压气机转子进行了DDES模拟。将时均结果与瞬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叶尖尺寸下流动的非定常性。然后利用LUMLEY叁角形分析了叶尖泄漏流动的雷诺应力各向异性。各向异性沿叶尖泄漏涡向下游发展方向变化。小间隙情况下各向异性较弱,这是由于小间隙情况下流动更加稳定。最后,利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了泄漏涡核心的速度脉动频谱,讨论了泄漏流动的非定常性。(本文来源于《风机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定常流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理想气体在水平流管内的定常流动,本文讨论了可压缩流动的基本性质,并与理想流体做了对比,分析了气体的可压缩性可以忽略的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常流动论文参考文献
[1].蒋首民,张海华,王雷,陈云,马广健.大扩张角涡轮过渡段非定常流动数值仿真[J].航空发动机.2019
[2].周越,张国锋.水平流管内理想气体定常流动研究[J].大学物理.2019
[3].刘祯,吴华伟,林鑫,宋盼盼.不同膨胀状态下涡旋膨胀机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19
[4].陈叔平,汪乘红,成永军,习振华,孙雯君.毫秒量级快速动态真空校准稀薄气体非定常流动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5].舒欣,任芸,吴登昊,祝之兵,牟介刚.自吸泵内能量损失及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2019
[6].于向阳,姚凌虹,孟庆昌,刘巨斌,张志宏.椭球体定常流动粘性流场和水动力计算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9
[7].段磊,王恵军,黄春蓉,何春涛.超空化发展初始阶段通气空化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J].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2019
[8].万丽佳,宋文武,李金琼.叶片包角对低比转速离心泵固液两相非定常流动的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9
[9].郭荣.射流离心泵非定常流动与声学响应特性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10].钟路阳,柳阳威,陆利蓬.不同间隙大小轴流压气机转子叶尖泄漏非定常流动的DDES研究(英文)[J].风机技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