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等化效应论文-吴军民,李丹妃,徐志毅

均等化效应论文-吴军民,李丹妃,徐志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均等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居住空间,生计禀赋,政策均等化,空间包容性

均等化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吴军民,李丹妃,徐志毅[1](2019)在《居住空间、生计禀赋与“弱有所扶”政策均等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弱有所扶"政策均等化置于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背景下,以残疾人为对象通过抽样问卷调查并运用OLS回归模型揭示弱势人群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与农村和非中心城区相比,城市及中心城区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更高;街区、民间机构与基层组织的空间包容性以及基于生计禀赋的空间能力促进残疾人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贫困、残疾等级、残疾年限等脆弱性因素则相反。研究认为,在当前新型城镇化运动中,弱势人群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仍难以摆脱二元化、区隔化的影响。改变这一空间分割格局的关键在于彻底剥离附着于户籍制度上的福利,促进弱势群体的生计救助、生计保护向整体社会权利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行政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邱强[2](2019)在《福建省县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基于泰尔指数测算及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2000-2017年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福建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行转移支付对福建省叁大区域下的总体财力失衡和组内财力失衡状况发挥了调节作用,但转移支付的实施却使区域间的财力差异状况有所恶化,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和问题;相对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异是构成县际财力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向财力薄弱的闽西北地区倾斜,但闽东南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最后,围绕转移支付均等化定位提升、资金分配结构优化以及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童莹[3](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特色阅读空间运营模式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阅读空间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场所,主要用于文化知识获取、文化价值观塑造、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元文化活动的开展。特色阅读空间与图书馆相比,在创办主体、运营模式、建设目标上均呈现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间文化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减少城乡文化空间发展的地缘差距;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着力构建符合城乡群体需求的体制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期刊2019年08期)

方忠[4](2019)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空间异质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空间滞后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进行空间异质性检验,并考察了两者之间的非线性空间联系。研究表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水平与贫困率在空间上呈非线性均衡分布,而且对于减贫作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外溢性,同时存在着门槛特征,即减贫弹性随公共文化投入强度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而提高,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递增后递减。(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19年05期)

田发,梁思婧[5](2018)在《基于泰尔指数的四川省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四川省为样本,利用泰尔指数测算区域财力均等化水平,结果显示区域财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差异均呈现明显缩小趋势,造成区域财力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由五大经济区之间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内转变为由区域间来贡献。省级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内财力均衡的效果显着,而对提升总体和区域间财力均衡仍有较大改进空间。相关改革建议是增强五大经济区和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各城市的财政自生能力,及实施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体系。(本文来源于《财会研究》期刊2018年09期)

于金娜[6](2018)在《政府干预、市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门槛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政府干预、市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影响的门槛效应。方法基于2008-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首先利用相对剥夺指数测算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因变量,然后以人均GDP、老龄化、城镇化、交通状况等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以政府干预和市场化程度为门槛变量进行面板门槛回归。结果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存在省际差异,新医改后,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机构的配置均等化水平得到极大改善,而医疗机构床位配置均等化水平明显下降。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超过4.50和9.08,政府干预分别对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配置均等化起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以8.58为界,政府干预对医疗机构配置均等化起倒U型的抑制作用。当财政卫生支出超过3.04%,市场化对卫生技术人员和床位配置均等化起促进作用,财政卫生支出以0.82%为界,市场化对医疗机构配置均等化起倒U型的抑制作用。结论为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政府需要加大财政卫生支出比重,同时重视卫生领域市场化程度的培育,并重视落后地区人才的培养与输送。(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统计》期刊2018年03期)

郭明杰,王赛赛,郭磬馨[7](2018)在《“全面改薄”推进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政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分析义务教育的特征入手,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服务内容的变迁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界定了义务教育服务的"优效品"特征。结合新一轮教育改革"全面改薄"政策的进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和分析了"全面改薄"政策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方面的绩效表现,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全面改薄"的政策效应,进而提出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财政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王邦州[8](2018)在《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着提升,但是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明显,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是落后于全国,经济的落后导致了民族地区自身财政创收能力弱,加之分税制改革以来形成的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使得民族地区不能够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有效的财力支撑,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支持,因此研究转移支付对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在目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阐述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相关理论及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固定效应模型,测算了西部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其均等化现状,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西北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第一,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落后于西部非民族地区,西南民族地区落后于西北民族地区,第二,民族地区总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低于非民族地区,但是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内部均等化程度较高,第叁,转移支付总体上提升了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但是降低了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的均等化水平,同时转移支付降低了西南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经济增长在提升西南、西北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也拉大了两地的差距,造成均等化水平的下降。最后在这些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8-06-01)

姜姗姗[9](2018)在《吉林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都处在不断提高和改善中。然而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差距,甚至有的地区间差距十分大,这与各地的地理条件、资源环境、人文经济等方面都有关系,财政体制的影响也是其一,这就需要发挥转移支付的作用来减小地区间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地区间的财力均等化,不断满足分税制后地方政府提供其辖区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支出需求。而进行转移支付后的均等化效果是否理想是否实现转移支付的目标初衷,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转移支付为核心进行研究,但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有对省以下的研究,而且财政收入均等化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所以本文将对吉林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研究分析。文章主要分为五章来论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对国内外相关方面现有研究进行文献综述、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对转移支付均等化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包括分别对转移支付和均等化进行概念界定和分类,以及文章理论基础的论述。第叁章和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第叁章对吉林省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和转移支付现状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分析发现各县级政府的财政自给能力较弱,比较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其次,分析转移支付现状,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着手,就规模而言,从绝对规模看,除了税收返还外其他各项转移支付和总和都是递增的;从相对规模来看,除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占财政支出比重是处于波动趋势中外,其他各项大体上都是逐渐减小的;就结构而言,一般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总额的比例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专项转移支付是先增后减的。第四章选取2009-2015年的《吉林统计年鉴》、《吉林财政年鉴》和《全国地市县统计数据资料》中相关数据,通过变异系数法和基尼系数法分别对转移支付总体和各分项的均等化效应进行研究,以分析近年来转移支付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从转移支付总体的均等化效果来看,变异系数法分析结果表明其是具有均等化效应的,但基尼系数法分析的结果显示其总体上能够缩小县级政府间的财力差距,但其中2011-2013年却起到相反作用,这主要是因为专项转移支付在这叁年中的相对集中系数都大于1,它的非均等化作用导致了总体的非均等性;从各分项的均等化效应来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最好,专项转移支付次之,而税收返还几乎不具有均等化作用,甚至扩大了县域间的财力差异。最后一章对转移支付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进行完善的对策建议。存在的问题如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以及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等。提出的对策建议包括:一、调整完善转移支付结构,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绝对规模占转移支付总和的比重、减小专项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的比重直至取消后者;二、加快构建转移支付监管制度,可以分别从设立专门机构、调动审计和财政部门监督积极性和推进第叁方监管等叁个方面着手,并且引入绩效评价体系,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应用进行绩效考核;叁、推进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体系构建,比如在《宪法》和《预算法》中加入相关具体内容,并加快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最后是要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以便为上级政府拨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3-01)

夏珺,李春根[10](2018)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低保财政支出形成事实上以中央财政为主的支出模式,研究中央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既有利于提高中央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又有利于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地区社会政治的稳定。文章分析在财政共担机制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均等化情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公平性尚有较大改进空间;泰尔指数分析虽然发现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改善了农村低保财政支出的地区公平性,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发现这一改善作用在减弱,两个分析为实现农村低保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均等化指明同一方向。(本文来源于《财政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均等化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基于2000-2017年县级财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福建省县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现行转移支付对福建省叁大区域下的总体财力失衡和组内财力失衡状况发挥了调节作用,但转移支付的实施却使区域间的财力差异状况有所恶化,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和问题;相对于区域间差距,区域内差异是构成县际财力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转移支付向财力薄弱的闽西北地区倾斜,但闽东南地区财力差距问题凸显。最后,围绕转移支付均等化定位提升、资金分配结构优化以及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均等化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吴军民,李丹妃,徐志毅.居住空间、生计禀赋与“弱有所扶”政策均等化效应[J].中国行政管理.2019

[2].邱强.福建省县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基于泰尔指数测算及分解[J].财会研究.2019

[3].童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视域下特色阅读空间运营模式与效应研究[J].中国出版.2019

[4].方忠.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减贫效应及门槛特征研究——基于空间异质的视角[J].经济研究参考.2019

[5].田发,梁思婧.基于泰尔指数的四川省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J].财会研究.2018

[6].于金娜.政府干预、市场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门槛效应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8

[7].郭明杰,王赛赛,郭磬馨.“全面改薄”推进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政策效应研究[J].财政科学.2018

[8].王邦州.财政转移支付对西部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研究[D].贵州大学.2018

[9].姜姗姗.吉林省县级政府转移支付财力均等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8

[10].夏珺,李春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J].财政研究.2018

标签:;  ;  ;  ;  

均等化效应论文-吴军民,李丹妃,徐志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