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精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唐宋绘画,匠人精神
绘画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朱光耀,孔祥震[1](2019)在《略论唐宋绘画中的匠人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较之明清,唐宋时期画匠和画家之间的身份认同感差异并不明显。诸多画匠或画匠出身的画家创造了一系列艺术经典,同时该时期"体物专精"的匠人品格不仅存在于画匠身上,而且融入吴道子等天才画家的生命。该文探讨唐宋时期的画工与画家的身份、匠人精神以及本源回归等问题。(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闫慈[2](2019)在《吴大羽艺术思想及其形成脉络研究——兼论民国绘画现代性中的“人本”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有关吴大羽的学术研究呈现日渐活跃面貌。然就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而言,现有成果大多以"中西融合"论及"意象"油画观作为理论预设,着力于绘画作品的形式风格分析,对推动其风格形成的艺术思想所论较少。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建构吴大羽与同时代文艺界人士的社交网络,并追踪吴氏艺术思想的形成脉络,对阐释其艺术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艺术是"人"的艺术,艺术与人的密切关系,绘画创作中深层的"人本"精神,是吴大羽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基石。(本文来源于《艺术探索》期刊2019年06期)
张博林[3](2019)在《绘画中写意精神的哲学艺术脉络的形成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写意精神这个概念越来越来被学术界所提及,逐渐成为中国美术届整体的一种风格面貌。因此,关于写意精神的相关学术研究往往成为在美术界和学术界的重要议题。本文紧紧围绕写意精神在哲学艺术历史的纬度上进行梳理。(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0期)
罗琳[4](2019)在《从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探析其绘画“不似之似”的“写生”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恽寿平大部分绘画作品是以"写生"入手,他的作品色彩柔而不艳,媚而不俗,但并不是单纯的物象描摹,而是强调画面虚、实、远、近,以淡的设色,追求荒远的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那种带有"生气"的韵味。(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20期)
张宜[5](2019)在《纪念百年苦禅 弘扬写意精神——《百年苦禅·李苦禅绘画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纪念李苦禅的艺术人生,深入研究他的爱国情怀和绘画成就,挖掘李苦禅艺术的当代价值,推动当下美术创作的繁荣,继2018年11月"法古禅心—纪念李苦禅诞辰120周年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之后,2019年6月14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百年苦禅·李苦禅绘画艺术研究》文集首发式暨中国书画名家馆联会邀请展系列活动在山东济南趵突泉景区举办。(本文来源于《美术观察》期刊2019年10期)
李晓民[6](2019)在《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性思辨》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精神是源自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概念,在黑格尔看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精神是艺术独具的内在品质,有着特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它是某民族文化的根本理念,是深深根植在艺术中的精神内蕴。艺术不只是简单地再现生活,而是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情怀,并集中反映某个民族的共同理想。人类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从未停止,是艺术一度满足了他们对于"无限世界"的神秘向往。作为人类情感活动,艺术是通往生命意义的必由之路。艺术所展现的美是高于生活的纯化的美,并通过(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5期)
朱瑞[7](2019)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典艺术中的各种精神力量,都深深地体现出人类智慧以及探索未知自然的勇气。各个时代、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体现出其在某一特定时期的艺术精神和审美。由此可见,辉煌灿烂的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其艺术表现折射出鲜明的美学特征和独特的精神文化。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结合中国传统绘画中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思想理念和"以人为本"思想理念分别来探讨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10期)
王薇,张子涵[8](2019)在《16世纪尼德兰绘画世俗性表现的多种维度及精神隐喻》一文中研究指出16世纪尼德兰绘画在激烈的宗教改革、开放的资本市场及文艺复兴传播的热潮中不断发生变化,不仅从意大利艺术风格中汲取养分,探索出多种新的创作路径,更突破了原有的绘画题材,创作了大量表现静物、风景及以日常生活场景的绘画作品。尼德兰艺术家开始转向对生活和自然的观照,凸显出一种浓厚的世俗趣味。本文尝试分析这一时期尼德兰绘画的典型特征与内在成因,探讨艺术家们在特殊历史环境下如何从不同表现维度,既构建出生动的世俗生活,又隐喻着背后的精神世界。(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9年10期)
刘亮[9](2019)在《绘画视觉语言当中独有的精神内涵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绘画当中所表现出来的视觉艺术语言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以及更好的表现方式,这些特点随着现当代外界因素的影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视觉语言中的精神内涵是绘画艺术表达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绘画视觉语言灵魂的源泉。视觉语言中精神内涵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联系着绘画创作者的艺术思想与鉴赏者的审美感受。文章将绘画视觉语言当中独有的精神内涵表达分析作为重点的研究对象,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绘画艺术的开拓与创新。(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俞玮,杨振东,童捷,丁霞兰,邱静[10](2019)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0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接受团体绘画艺术干预、药物治疗和其他康复活动,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和其他康复活动;在接受绘画艺术干预之前和之后两组患者都分别接受精神科评定和心理测验。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SQLS量表总分、各因子分后测评分均降低,且前测-后测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SPI量表总分、各因子分较干预前均增加,且前测-后测差值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绘画艺术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本文来源于《护士进修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绘画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有关吴大羽的学术研究呈现日渐活跃面貌。然就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而言,现有成果大多以"中西融合"论及"意象"油画观作为理论预设,着力于绘画作品的形式风格分析,对推动其风格形成的艺术思想所论较少。通过梳理相关史料,建构吴大羽与同时代文艺界人士的社交网络,并追踪吴氏艺术思想的形成脉络,对阐释其艺术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强调艺术是"人"的艺术,艺术与人的密切关系,绘画创作中深层的"人本"精神,是吴大羽艺术创作与教育的基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光耀,孔祥震.略论唐宋绘画中的匠人精神[J].美术教育研究.2019
[2].闫慈.吴大羽艺术思想及其形成脉络研究——兼论民国绘画现代性中的“人本”精神[J].艺术探索.2019
[3].张博林.绘画中写意精神的哲学艺术脉络的形成与演变[J].艺术品鉴.2019
[4].罗琳.从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探析其绘画“不似之似”的“写生”精神[J].明日风尚.2019
[5].张宜.纪念百年苦禅弘扬写意精神——《百年苦禅·李苦禅绘画艺术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观察.2019
[6].李晓民.中国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性思辨[J].文艺评论.2019
[7].朱瑞.中国古典绘画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J].美与时代(中).2019
[8].王薇,张子涵.16世纪尼德兰绘画世俗性表现的多种维度及精神隐喻[J].美术.2019
[9].刘亮.绘画视觉语言当中独有的精神内涵表达分析[J].大观(论坛).2019
[10].俞玮,杨振东,童捷,丁霞兰,邱静.团体绘画艺术治疗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