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大小论文-郑已东,吴文明

叶片大小论文-郑已东,吴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片大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海上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全面建设阶段,总装机容量,上网电量,大型风机,钢管桩,中心高度,高桩承台,塔筒

叶片大小论文文献综述

郑已东,吴文明[1](2019)在《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完成首台风机装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电机组共41台项目选址于平海湾海上风电场B、C区海域范围内,总装机容量24.6万千瓦,计划布置单机容量6000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共41台,建成后,年上网电量约8亿千瓦时。本报讯( 郑已东 通讯员 吴文明)4月18日,随着最后一根(本文来源于《湄洲日报》期刊2019-04-21)

边秀艳[2](2019)在《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构建及BpPHD3和BpPHD4对叶片大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各级叶脉彼此联通的网络系统在叶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及生物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已证明诸多转录因子、酶分子和激素信号转导分子参与或调控叶脉的形态建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高大落叶乔木,由于其枝叶扶疏、树皮洁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叶脉的形态建成对于白桦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关于桦树叶脉发育的分子模型仍鲜见报道。为了挖掘调控叶脉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本研究以欧洲白桦(B.pendula)的种内变种-裂叶桦(B.penudula 'Dalecarlica')为取材对象。在裂叶桦叶脉解剖结构观察的基础上,以顶芽(DS0)和由幼嫩至成熟的不同发育阶段主脉(DS1、DS2、DS3、DS4、DS5和DS6)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基于Bottom-upgraphic Gaussian model(GGM)模型的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为了验证来自叶脉遗传调控网络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白桦转基因技术对2个Plant Homeodomain(BpPHD3和BpPHD4)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裂叶桦主叶脉的解剖结构观察显示:基本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和机械组织是主脉的主要组成成分。随着主脉的发育成熟,主脉各组成成分的厚度逐渐增大。其中,机械组织厚度与主脉厚度由DS1至DS6发育阶段的生长变化规律一致。裂叶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DS1和DS4发育阶段主脉中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此外,叶脉遗传调控网络显示,BpPHD3和BpPHD4基因在顶芽中低表达,在主脉中随着主脉的生长发育其表达量依次升高。(2)从白桦组织克隆得到BpPHD3和BpPHD4基因。序列分析显示:BpPHD3的开放阅读框为1389bp,编码462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Plant Homeodomain-Like(PHD-L)保守结构域;BpPHD4的开放阅读框为1323 bp,编码440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PHD-L保守结构域。(3)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获得BpPHD3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白桦株系。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体积均降低,尤其过表达株系降低程度明显。叶表皮细胞方面,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叶表皮细胞变大、数量降低。在叶片厚度和内部结构上,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表现不同。过表达株系的叶片厚度变薄,同时内部结构如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的厚度均变小;而抑制表达株系的叶片变厚,内部结构除下表皮以外的厚度均增大。叶脉性状上,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主脉长度、二级脉数量及脉间距均变小,而主脉与二级脉间的夹角变大。主脉直径在过表达株系中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升高。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生长素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叶片中均降低。细胞分裂素ZR(Zeatin Riboside)含量在过表达株系叶片中显着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显着升高。主脉中,IAA和ZR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中均显着降低。二级脉中,IAA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中显着降低。ZR含量在过表达株系二级脉中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升高。活性氧测定发现,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叶片内的活性氧积累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过表达株系的活性氧积累最多。由叶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可知,许多与细胞周期、转录因子和生长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在BpPHD3转基因白桦叶片中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在过表达株系中呈下调表达,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呈上调表达。(4)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获得BpPHD4过表达及抑制表达株系。表型分析发现,与对照白桦相比,过表达株系的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度和叶体积均降低;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少;叶表皮细胞变小、细胞数量增加;叶片内的IAA和ZR含量均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积累增加;主脉长度、二级脉的数量和主脉直径均降低;主脉和二级脉的IAA和ZR含量均降低。然而,抑制表达株系在以上性状上与超表达株系呈现相反的结果。由叶脉发育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可知,许多与细胞周期、转录因子和生长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在BpPHD4转基因白桦中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在过表达株系叶片中呈上调表达,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下调表达。(5)BpPHD4过表达白桦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多数与细胞壁组成、防御机制和生长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呈下调表达;与细胞数量、细胞周期、染色体结构有关的基因呈上调表达。将BpPHD4过表达白桦转录组数据与欧洲白桦基因组相结合预测BpPHD4的靶基因,28条涉及防御机制、细胞周期、植物激素及其它发育过程的基因为候选靶基因。综上所述,在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中,BpPHD3和BpPHD4是叶片形态发生和叶脉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成员。其中,BpPHD3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稳态、叶脉发育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氧的积累从而改变叶片大小和脉络结构特征;BpPHD4通过抑制内源激素合成、增加活性氧的积累及调控叶脉发育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叶片和叶脉的发育。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白桦叶脉发育的分子模型,探讨了叶脉形成与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植株叶片形态建成的基础理论,也为植物叶片的分子设计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3-01)

陈良,周天阳,顾骏飞[3](2018)在《水稻叶片捕光天线大小对光捕获、光抑制、光合电子传递及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光是植物生长的动力,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然而光系统易受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的光损伤。因此,植物已经进化出诸如非光化学淬灭的各种保护机制,以消散过度吸收的太阳能作为热量;然而,光抑制和NPQ代表了太阳能和光合效率的显着损失,降低了作物的产量潜力,导致光能的浪费、光合效率的降低和产量潜力的下降;【材料与方法】为了提高光能的捕获和光能转化效率,我们在高、低光处理下研究了一个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叶绿素含量、光吸收、叶绿体超微结构、捕光复合体蛋白丰度、电子传递、光化学与非光化学猝灭、活性氧的含量等;【结果与分析】实验表明叶色突变体的捕光天线小,吸收的光能少于野生型对照,非光化学猝灭与活性氧含量也较野生型少,但是光系统Ⅱ效率和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高于对照,从而光抑制现象缓解,光合作用高于野生型。突变体与野生型对光的响应也不同,高光处理增加突变体叶绿素的合成与光能转化效率,却降低野生型叶绿素含量与光能转化效率。在野生型中,过量的光吸收不仅增加了活性氧的产生和非光化学猝灭,而且增加了冠层温度,导致光合午休现象。植物倾向于过度合成叶绿素,并在其光合做作用中分配大尺寸水稻叶片捕光天线。这些大的天线相对于光系统会吸收过多的光能。这种过剩的光能随后导致高水平ROS的产生或者被NPQ导致热消散,因此浪费光量,从而降低太阳能转换效率。然而,在本研究中,具有较短光收获叶绿素天线尺寸的pg1基因型显示出较低水平的NPQ和ROS产生。光系统Ⅱ效率和ETR在pg1基因型中也很高;【结论】本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减小叶绿素捕光天线分子大小来提高光合与产量潜力,选择具有小尺寸水稻叶片捕光天线可以提高太阳能转换效率,减轻光抑制损伤的影响,改善适应水稻生长的阳光高温环境。虽然讨论了生理机制,但是其遗传基础仍然不为人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我们的发现。(本文来源于《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14)

袁典,李道春,向锦武[4](2018)在《弦向带弯叶片弯度大小及位置对扑旋翼升力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弯度大小在0-30%范围内、最大弯度位置在0.2c-0.5c范围内的扑旋翼弦向带弯叶片的气动力进行了计算,比较分析了弯度大小和最大弯度位置对扑旋翼弦向带弯叶片升力特性的影响。结果标明,叶片的弦向弯度大小对升力的影响较小,而最大弯度的位置对升力有较大影响,最大弯度位置越靠近叶片前缘,增升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1-21)

薛盛祥[5](2017)在《玉米MATE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叶片衰老、下胚轴伸长与种子大小》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药及有毒化合物外排家族(Mutidrug and Toxic Compund Extrusion,MATE)蛋白是阳离子次级转运蛋白,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众多生理功能调控。虽然越来越多MATE蛋白被鉴定发现,但对于MATE蛋白的了解还非常局限。关于玉米MATE蛋白家族的研究目前还非常少,因此本研究采用反向遗传学手段对玉米MATE蛋白家族ZmMATE884(GRMZM2G423884)基因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本研究从玉米gDNA中克隆得到MATE基因ZmMATE884(GRMZM2G423884)。ZmMATE884与56个拟南芥MATE蛋白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ZmMATE884与拟南芥9个MATE蛋白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后续ZmMATE884与PfMATE蛋白同源比对结果显示二者高度同源,由PfMATE蛋白结构预测ZmMATE884蛋白同样具有12个跨膜结构域。(2)定量RT-PCR显示ZmMATE884在玉米B73植株根和叶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表明ZmMATE884具有有组织特异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果显示ZmMATE884蛋白与原液泡/次级内体、反式高尔基体/早期内体及高尔基体/内体上的特异标志蛋白有部分共定位,表明ZmMATE884蛋白分布于细胞内体形成转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囊泡结构中。(3)通过农杆菌侵染技术构建ZmMATE884过表达系,观察表型显示过表达系植株较野生型开花明显提前、叶片的自然衰老加快、角果变小,过表达系植株整体矮化丛生。ZmMATE884过表达系在黑暗中萌发6 d、12 d和光下生长7 d时的下胚轴都明显短于野生型;外源添加蔗糖可以促进过表达系和野生型下胚轴的伸长,但过表达系下胚轴长度仍然短于野生型。表明ZmMATE884基因参与植物下胚轴伸长的负调控,且ZmMATE884基因对于下胚轴的调控与蔗糖属于不同调控通路。(4)ZmMATE884过表达突变体种子千粒重小于野生型,且种子长度也更小。表明ZmMATE884参与植物种子大小的调控。(5)ZmMATE884过表达系植物莲座叶衰老加快。碳饥饿诱导处理5 d和7 d后ZmMATE884过表达系植株明显黄于野生型,且总蛋白量也少于野生型。ZmMATE884过表达使叶片衰老提前。(6)ZmMATE884过表达可以将ABS3及其同源基因ABS4、ABS3L1和ABS3L2共同缺失突变体mateq表型回复至野生型,表明ZmMATE884与ABS3、ABS4、ABS3L1和ABS3L2基因具有相似功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黄钟山,王延荣,付志忠[6](2016)在《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能量法和时域法对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进行了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获得了叶片的气动模态阻尼比和叶片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功分布.对叶片的振动位移响应进行了频域分析,并与常规设计转子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大小叶片存在的结构失谐和气动失谐对气动弹性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气动失谐改善了叶片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功分布,结构失谐改变了叶间相位角的影响.大小叶片对应的1阶模态振型的气动模态阻尼比为0.000 791,而常规设计转子的值为0.000 217,大小叶片相对于常规设计转子,不仅改善了气动性能,同时还提高了气动弹性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6年08期)

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顾中言[7](2015)在《施液量、雾滴大小、叶片倾角及助剂对农药在稻叶上沉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固定农药剂量条件下,综合分析施液量、雾滴大小、叶片倾角及助剂对农药在水稻片上沉积的影响,为稻田的农药高效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以生物染料丽春红-G为示踪剂,采用自动行走式喷雾塔,配置3种TEEJET喷嘴TP80050、TP8002、TP8005进行细雾滴、中等雾滴及粗雾滴喷雾,分析农药在倾角为0°、15°、30°、45°、60°、75°、90°水稻叶片上的沉积量随施液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施液量、雾滴大小、叶片倾角和助剂四个因素对农药的沉积都有显着影响,且影响效应叶片倾角>施液量>雾滴大小>助剂。丽春红-G在稻叶上的最大沉积量随叶片倾角值θ的增大,呈减少趋势。对于细雾滴喷嘴TP80050,丽春红-G的沉积量先随施液量的增加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继续增加施液量,沉积量减少。对中等雾滴喷嘴TP8002和粗雾滴喷嘴TP8005,施液量20~40 L时,丽春红-G沉积量即达到最大值,加大施液量则减少沉积量。不添加助剂,低施液量时丽春红-G沉积量TP8002>TP8005>TP80050;高施液量且叶片倾角θ<45°时,TP80050沉积量最高;θ≥45°时,雾滴大小间无显着差异。添加助剂,低施液量时TP8002沉积量高,高施液量时TP80050沉积量高。施液量、雾滴大小、叶片倾角及助剂4个因素均能影响水稻叶片上的丽春红-G沉积,且存在互作效应。建议田间喷雾时,根据叶片形态、药液表面性质及喷嘴特性科学确定施液量及是否添加助剂。(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余琴,毋洁,梁德飞,张晶然,李谆[8](2015)在《积水和网孔大小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化草甸优势种黑褐苔草叶片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3年5月,在青藏高原高寒沼泽化草甸收集优势种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立枯体凋落物。6月初,选择3个样带:长期积水带、周期性积水带和无积水带,并结合凋落物分解袋的方法,在每个样带区设置网孔大小分别为大(4.5 mm)、中(2.0 mm)、小(0.1mm)的3种凋落物分解袋,研究积水状态和网孔大小对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积水显着抑制凋落物的分解,而周期性积水和无积水环境中凋落物的质量损失率在大、中、小网孔凋落物袋中没有显着性的差异;网孔显着影响凋落物质量损失率,表现为大网孔>中网孔>小网孔;在早期分解过程中,凋落物的氮、磷均表现为富集;积水状态显着影响凋落物分解后氮、磷的富集;网孔大小对凋落物氮富集的影响显着,而对磷富集的影响不显着;积水状态和网孔大小对凋落物氮富集影响的交互作用极显着,但对磷富集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积水状态和网孔大小影响高寒沼泽化草甸凋落物分解以及氮、磷养分动态,由于不同网孔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可用来反映不同土壤生物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此,积水和土壤生物对维持高寒沼泽化草甸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5年10期)

张蕾蕾,钟全林,程栋梁,张中瑞,费玲[9](2015)在《刨花楠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9和13年生刨花楠为对象,分析叶片碳氮磷含量与林木胸径的关系,研究林木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在个体大小及林龄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利用实生苗所营造的刨花楠人工林,个体分化随年龄增大而明显;两刨花楠人工林林木叶片C、N、P含量及C∶N均存在显着差异,但二者叶片C∶P及N∶P差异不显着;9年生林木叶片平均C、N、P含量及N∶P均低于13年生林木,但叶片C∶N、C∶P高于13年生林木;同一林龄中,不同个体大小之间叶片的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均存在显着差异;9年生刨花楠不同个体叶片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与胸径呈显着线性相关,13年生不同个体林木叶片N、P含量及C∶P、N∶P与胸径呈显着抛物线关系,而C∶N与胸径呈显着线性相关;9年生刨花楠叶片N、P转移率高于13年生,叶片N、P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的养分转移策略因不同生长阶段和生长环境而产生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曲震,柳恺骋[10](2015)在《基于周期对称的大小叶片叶盘振动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大叶片和小叶片组合形式的轴流压气机的叶盘结构进行固有振动特性分析时,其高保真模型的有限元的计算规模将会非常大。利用其叶盘结构的旋转周期对称性,选取包含大叶片、小叶片和相应轮盘的一个基本扇区模型,对其有限元模型施加周期对称约束,可以使求解的规模大大降低,有效提高了计算效率、节约机时。计算得到了某转速下的大小叶片叶盘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和相应模态分布规律。(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叶片大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植物各级叶脉彼此联通的网络系统在叶的形态、大小、空间分布及生物量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已证明诸多转录因子、酶分子和激素信号转导分子参与或调控叶脉的形态建成。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为高大落叶乔木,由于其枝叶扶疏、树皮洁白,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被广泛应用于庭院观赏和园林绿化。叶脉的形态建成对于白桦生长发育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关于桦树叶脉发育的分子模型仍鲜见报道。为了挖掘调控叶脉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本研究以欧洲白桦(B.pendula)的种内变种-裂叶桦(B.penudula 'Dalecarlica')为取材对象。在裂叶桦叶脉解剖结构观察的基础上,以顶芽(DS0)和由幼嫩至成熟的不同发育阶段主脉(DS1、DS2、DS3、DS4、DS5和DS6)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构建基于Bottom-upgraphic Gaussian model(GGM)模型的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为了验证来自叶脉遗传调控网络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白桦转基因技术对2个Plant Homeodomain(BpPHD3和BpPHD4)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裂叶桦主叶脉的解剖结构观察显示:基本组织、木质部、韧皮部、形成层和机械组织是主脉的主要组成成分。随着主脉的发育成熟,主脉各组成成分的厚度逐渐增大。其中,机械组织厚度与主脉厚度由DS1至DS6发育阶段的生长变化规律一致。裂叶桦转录组数据分析发现,DS1和DS4发育阶段主脉中的差异基因数量最多。此外,叶脉遗传调控网络显示,BpPHD3和BpPHD4基因在顶芽中低表达,在主脉中随着主脉的生长发育其表达量依次升高。(2)从白桦组织克隆得到BpPHD3和BpPHD4基因。序列分析显示:BpPHD3的开放阅读框为1389bp,编码462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Plant Homeodomain-Like(PHD-L)保守结构域;BpPHD4的开放阅读框为1323 bp,编码440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PHD-L保守结构域。(3)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获得BpPHD3过表达及抑制表达白桦株系。表型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白桦相比,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体积均降低,尤其过表达株系降低程度明显。叶表皮细胞方面,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叶表皮细胞变大、数量降低。在叶片厚度和内部结构上,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表现不同。过表达株系的叶片厚度变薄,同时内部结构如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下表皮的厚度均变小;而抑制表达株系的叶片变厚,内部结构除下表皮以外的厚度均增大。叶脉性状上,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的主脉长度、二级脉数量及脉间距均变小,而主脉与二级脉间的夹角变大。主脉直径在过表达株系中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升高。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生长素IAA(Indoleacetic Acid)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叶片中均降低。细胞分裂素ZR(Zeatin Riboside)含量在过表达株系叶片中显着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显着升高。主脉中,IAA和ZR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中均显着降低。二级脉中,IAA含量在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中显着降低。ZR含量在过表达株系二级脉中降低,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升高。活性氧测定发现,过表达与抑制表达株系叶片内的活性氧积累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过表达株系的活性氧积累最多。由叶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可知,许多与细胞周期、转录因子和生长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在BpPHD3转基因白桦叶片中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在过表达株系中呈下调表达,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呈上调表达。(4)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获得BpPHD4过表达及抑制表达株系。表型分析发现,与对照白桦相比,过表达株系的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叶厚度和叶体积均降低;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减少;叶表皮细胞变小、细胞数量增加;叶片内的IAA和ZR含量均降低;叶片内的活性氧积累增加;主脉长度、二级脉的数量和主脉直径均降低;主脉和二级脉的IAA和ZR含量均降低。然而,抑制表达株系在以上性状上与超表达株系呈现相反的结果。由叶脉发育基因表达特性分析可知,许多与细胞周期、转录因子和生长素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表达量在BpPHD4转基因白桦中发生了明显改变。其中,与细胞周期相关的基因在过表达株系叶片中呈上调表达,而在抑制表达株系中下调表达。(5)BpPHD4过表达白桦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多数与细胞壁组成、防御机制和生长素合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呈下调表达;与细胞数量、细胞周期、染色体结构有关的基因呈上调表达。将BpPHD4过表达白桦转录组数据与欧洲白桦基因组相结合预测BpPHD4的靶基因,28条涉及防御机制、细胞周期、植物激素及其它发育过程的基因为候选靶基因。综上所述,在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中,BpPHD3和BpPHD4是叶片形态发生和叶脉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成员。其中,BpPHD3通过调节内源激素稳态、叶脉发育基因的表达和活性氧的积累从而改变叶片大小和脉络结构特征;BpPHD4通过抑制内源激素合成、增加活性氧的积累及调控叶脉发育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叶片和叶脉的发育。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分析了白桦叶脉发育的分子模型,探讨了叶脉形成与发育的分子机制。本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丰富植株叶片形态建成的基础理论,也为植物叶片的分子设计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片大小论文参考文献

[1].郑已东,吴文明.平海湾海上风电场二期项目完成首台风机装机[N].湄洲日报.2019

[2].边秀艳.白桦叶脉遗传调控网络构建及BpPHD3和BpPHD4对叶片大小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9

[3].陈良,周天阳,顾骏飞.水稻叶片捕光天线大小对光捕获、光抑制、光合电子传递及光能转化效率的影响[C].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4].袁典,李道春,向锦武.弦向带弯叶片弯度大小及位置对扑旋翼升力特性的影响[C].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8

[5].薛盛祥.玉米MATE基因参与调控植物叶片衰老、下胚轴伸长与种子大小[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黄钟山,王延荣,付志忠.轴流压气机大小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分析[J].航空动力学报.2016

[7].徐德进,徐广春,许小龙,顾中言.施液量、雾滴大小、叶片倾角及助剂对农药在稻叶上沉积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

[8].余琴,毋洁,梁德飞,张晶然,李谆.积水和网孔大小对青藏高原高寒沼泽化草甸优势种黑褐苔草叶片凋落物早期分解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5

[9].张蕾蕾,钟全林,程栋梁,张中瑞,费玲.刨花楠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与个体大小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5

[10].曲震,柳恺骋.基于周期对称的大小叶片叶盘振动特性分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5

标签:;  ;  ;  ;  ;  ;  ;  ;  ;  ;  

叶片大小论文-郑已东,吴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