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烷论文-李超,王竹槽,王志良

氯乙烷论文-李超,王竹槽,王志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氯乙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二氯乙烷,吸附,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废气

氯乙烷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王竹槽,王志良[1](2019)在《化工企业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回收废气中二氯乙烷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装置对安徽某化工企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氯乙烷进行回收,该工艺对化工行业有机废气的治理去除率高达99%。自2017年7月以来,该装置运行状态稳定,净化效果良好,自动化水平高。企业使用该装置后,每年产生经济效益56.3万元,回收二氯乙烷约206 t。(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9年11期)

梁贺升,张和达[2](2019)在《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脱氯六氯乙烷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零价铁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多种污染物,近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由于纳米零价铁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因而易团聚,稳定性差。而且容易被空气氧化,导致活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然后研究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六氯乙烷的脱氯效果,探究了不同六氯乙烷的初始浓度、不同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投放量、不同的反应时间以及不同的初始pH值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 mL六氯乙烷溶液的起始浓度由10 mg/L增大至200 mg/L时,与12 g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在室温下反应40 min的氯原子脱除率先增大后减少,当六氯乙烷起始浓度等于50 mg/L,其氯原子脱除率最大,为74.73%。(2)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投放量从2 g增加至16 g时,与20 mL 50 mg/L六氯乙烷反应40 min的氯原子脱除率先迅速增长后趋于平缓,投放量超过12 g后,氯原子脱除率几乎停止增长。(3)12g活性炭负载纳米铁与20mL50mg/L六氯乙烷在室温下反应,氯原子脱除率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先迅速增长后趋于平缓,反应时间大于40min后,脱除率趋于平缓;同样的反应条件,溶液初始pH值处于弱酸时有利于脱氯反应,过酸或者碱性条件反而制约了六氯乙烷的脱氯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马航帆,李新勇[3](2019)在《富含碳空位多孔碳电催化还原脱氯邻二氯乙烷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寻求经济、高性能的碳基材料对于电催化还原脱氯很有吸引力,然而由于掺杂剂或边缘效应与固有拓扑缺陷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拓扑缺陷对催化活性的贡献目前研究较少.利用两步活化法成功构建了富含碳空位的疏水分级多孔碳材料(Vc-GC),考察了其对邻二氯乙烷(DCE)的电催化还原脱氯性能,同时结合原位漫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分析了碳空位对材料催化活性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碳空位能有效调节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子云分布,增强材料对DCE的化学吸附作用,提高材料的吸附性能,且电子云重排提高了材料的导电性,进而促进电催化活性.其中Vc-GC的乙烯产率是低缺陷石墨碳(GC)和氧化活性炭(oAC)的1.4倍和3.6倍.同时,碳空位的存在能显着提高产物中乙烯的选择性,引入碳空位后,乙烯产率为氯乙烯产率的325.1倍,相比于oAC和GC分别提高了14倍和1.7倍.碳空位修饰显着提升了碳材料电催化活性,拓扑缺陷工程拓宽了进一步提高碳材料环境净化和能源转化性能的途径.(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边新军[4](2019)在《二氯乙烷长输管线卸船工艺方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二氯乙烷长输管线卸船工艺方案进行探讨,以期减少操作环节又能节约投资成本,对危险化学品码头安全作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具体的二氯乙烷长输管线卸船工艺方案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海湾港务二氯乙烷的卸船工艺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了长输管线卸船工艺影响因素,明确了卸船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具体的工艺旨在优化二氯乙烷长输管线的卸船工艺,保障整体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32期)

邵敏,王安慰,韩惠,沈梦,万玉山[5](2019)在《CeO_2/S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环氧丙烷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多孔SiO_2包覆的CeO_2/SiO_2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考察。1,2-二氯乙烷(DCE)是典型的含氯挥发性有机物,将其作为探针分子进行催化剂反应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焙烧温度下制得的催化剂CeO_2/SiO_2-400呈现非晶相结构,多孔的无定型结构使得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氧、优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对1,2-二氯乙烷(DCE)表现出最优异的催化燃烧性能。在DCE质量浓度4 420 mg/m~3、空速15 000 h~(-1)、氧质量分数20%的条件下,275℃时CeO_2/SiO_2-400催化燃烧DCE的转化率达到90%。在长达100 h的稳定性测试中,CeO_2/SiO_2-400的反应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梁博萱,江亮,钟怡洲,胡满江,林莉[6](2019)在《1,2-二氯乙烷通过miR-182-5p/PLD-1通路诱导NIH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调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1,2-二氯乙烷(1,2-DCE)暴露致大脑损伤的潜在机制。方法:以动式吸入染毒方式对40只雄性NIH小鼠进行1,2-DCE染毒,浓度分别为0、100、350和700 mg/m3,染毒时间为连续28天,对吸入暴露后的NIH小鼠剖取大脑皮质并进行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为探讨1,2-DCE暴露下细胞凋亡的特异性途径,以染毒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的1,2-DCE对人星形胶质细胞SVG p12处理,并使用凋亡相关蛋白芯片对其检测。结果:1,2-DCE主要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NIH小鼠大脑皮质细胞和SVGp12细胞的凋亡;mRNA和miRNA微阵列分析结果提示在1,2-DCE暴露后,小鼠大脑皮质中基因磷脂酶D1(PLD1)表达显着降低并且miRNA-182-5p表达显着升高;进一步的体外实验结果显示miRNA-182-5p可直接靶向SVG p12细胞中的PLD1,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结论:1,2-DCE暴露可引起NIH小鼠大脑皮质miRNA-182-5p的表达异常,miRNA-182-5p可以直接靶向PLD1进而导致大脑皮质线粒体凋亡。(本文来源于《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5)

[7](2019)在《预防职业危害 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职业接触1,2-二氯乙烷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在工业上常作为清洗剂、粘合剂、脱脂剂。商品名有"ABS514胶"、"3434胶"、"3435胶"等,常用于制鞋、箱包加工、塑料玩具和化工等行业的黏合剂。二、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七届毒理学史研讨会暨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班讲义汇编》期刊2019-10-17)

刘利军,李颖异,刘永杰,谢莹,张雷[8](2019)在《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双对氯苯基叁氯乙烷污染土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对比研究植物(油菜)修复、微生物(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修复、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Tween 60))以及联合修复技术对双对氯苯基叁氯乙烷(DDT)污染土壤的DDT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植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DDT去除效果最好,土壤DDT去除率达到52.44%;油菜不仅可有效去除土壤中残留的DDT,同时只在地下部分对DDT进行了微量吸收,但没有进行转运,防止了农药在油菜可食部位的累积,保障了食品与生产安全。(本文来源于《环境污染与防治》期刊2019年10期)

孙东越,王明玉,王慧芳,王亚静,陈建平[9](2019)在《地下水1,2-二氯乙烷污染静态氧化修复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地下水1,2-二氯乙烷(1,2-DCA)污染的修复问题,通过在室内构建受1,2-DCA污染的不同介质条件下的水土固液柱体,应用4种典型的氧化剂进行室内静态氧化修复批实验,分析各氧化剂在不同污染物浓度和不同砂土粒径环境下对砂土固液相中1,2-DCA的修复效果,同时对原位氧化与自然衰减结合的修复方式进行可行性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的4种氧化剂均可有效去除1,2-DCA,但去除率略有不同。污染物浓度越高,反应越强烈;沙土粒径越小,对污染物吸附效果越强。另外,在氧化反应期间,水中菌落总数会急速下降,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氧化剂的减少,菌落总数回升,菌落数量回升速率与氧化剂剂量有关。氧化剂剂量仍是原位化学氧化与监测自然衰减集成修复方法的关键指标。(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徐卫国,张建君[10](2019)在《1,1-二氟-1,2-二氯乙烷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1,1-二氟-1,2-二氯乙烷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氯乙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纳米零价铁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多种污染物,近年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研究。由于纳米零价铁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因而易团聚,稳定性差。而且容易被空气氧化,导致活性降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制备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然后研究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六氯乙烷的脱氯效果,探究了不同六氯乙烷的初始浓度、不同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投放量、不同的反应时间以及不同的初始pH值对脱氯效果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20 mL六氯乙烷溶液的起始浓度由10 mg/L增大至200 mg/L时,与12 g活性炭负载纳米铁在室温下反应40 min的氯原子脱除率先增大后减少,当六氯乙烷起始浓度等于50 mg/L,其氯原子脱除率最大,为74.73%。(2)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投放量从2 g增加至16 g时,与20 mL 50 mg/L六氯乙烷反应40 min的氯原子脱除率先迅速增长后趋于平缓,投放量超过12 g后,氯原子脱除率几乎停止增长。(3)12g活性炭负载纳米铁与20mL50mg/L六氯乙烷在室温下反应,氯原子脱除率随着反应时间增加先迅速增长后趋于平缓,反应时间大于40min后,脱除率趋于平缓;同样的反应条件,溶液初始pH值处于弱酸时有利于脱氯反应,过酸或者碱性条件反而制约了六氯乙烷的脱氯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氯乙烷论文参考文献

[1].李超,王竹槽,王志良.化工企业活性炭吸附-蒸汽脱附回收废气中二氯乙烷实例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

[2].梁贺升,张和达.活性炭负载纳米铁的制备及其脱氯六氯乙烷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9

[3].马航帆,李新勇.富含碳空位多孔碳电催化还原脱氯邻二氯乙烷性能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9

[4].边新军.二氯乙烷长输管线卸船工艺方案分析[J].化工管理.2019

[5].邵敏,王安慰,韩惠,沈梦,万玉山.CeO_2/SiO_2的制备表征及其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性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6].梁博萱,江亮,钟怡洲,胡满江,林莉.1,2-二氯乙烷通过miR-182-5p/PLD-1通路诱导NIH小鼠大脑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调亡[C].2019全国呼吸毒理与卫生毒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7]..预防职业危害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的预防[C].中国毒理学会第七届毒理学史研讨会暨职业中毒防治知识培训班讲义汇编.2019

[8].刘利军,李颖异,刘永杰,谢莹,张雷.表面活性剂强化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双对氯苯基叁氯乙烷污染土壤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

[9].孙东越,王明玉,王慧芳,王亚静,陈建平.地下水1,2-二氯乙烷污染静态氧化修复实验[J].环境工程.2019

[10].徐卫国,张建君.1,1-二氟-1,2-二氯乙烷的应用[J].浙江化工.2019

标签:;  ;  ;  ;  

氯乙烷论文-李超,王竹槽,王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