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安居区第一幼儿园遂宁629000)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各种研究表明,活动区活动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各活动区的内容与设置与活动指导就成为各位幼儿园教师共同探讨的课题。《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在幼儿园应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创设自然角环境,发挥自然角的教育功能,利用自然角环境设置,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因此我们对幼儿园自然角的环境创设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提高自然角的参与性,让自然角具有趣味化、游戏化、知识化
(一)让幼儿参与到活动角的布置上来。凡是幼儿自己能做的,就让幼儿自己做,凡是幼儿能自己想的,就让幼儿自己想。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世界。在以往自然角常常是老师包办的布局,怕幼儿打翻、怕麻烦、怕布置不够美等。其实成人布置的自然角就是再美,幼儿感觉那不是自己的自然角,不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能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参与布置就能激发孩子关注。首先可以让布置孩子和老师一起来搜集相关的材料,一些种子、植物、动物,利用搜集的机会让孩子去了解,其次是让孩子把自己搜集来的物品想大家来介绍,利用时间每天请两个孩子来想大家展示和介绍自己的动物和植物。最后是将物品和孩子一起来探讨如何布置。有了孩子的参与自然角果然丰富起来,因为我园活动空间较小,所以先引导幼儿因地制宜拓展空间,使空中、墙面、走廊、栏杆都尽可能的利用起来,再通过一系列问题,如自然角可以种些什么、如何摆放才美观协调、如何陈列才有利于植物生长,让幼儿共同参与有关自然角布置的讨论。如有一次我们是把自然角分类布置的,一类是“大树妈妈的孩子”,主要是成列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干果和水果,陈列植物的架子也是呈高低之行,可以按观赏类、种植类交替排列,从高到低。便于孩子进行观察和管理。如将果品结合废旧物品制作成各种娃娃,娃娃的身上带有五颜六色的儿歌牌、问题牌及植株图片,再引起幼儿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调动家长的参与性;一类是“水底世界”,把一些透明的坚固的容器悬挂在走廊的墙上,用各种贝壳、水草布置好水底世界,养殖各种鱼、泥鳅、螺蛳等;一类是“大地妈妈的孩子”,如利用废旧易拉罐做成小列车,将透明的饮料瓶剪成一定形状后错落有致的悬挂在栏杆间也是立体空间的有效利用。这样就可以在每节车厢里、在透明的饮料瓶里进行种植活动,土豆、黄瓜、大蒜等;一类是“昆虫娃娃”主要是饲养小昆虫,如蝴蝶、蜗牛、蚂蚁等让幼儿在饲养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认识、观察。此外,还有一类“奇妙的小试验”,主要是进行一些有关的小实验,如:植物吸水的试验——两色花、向光性试验——豆芽钻小孔等。另外还鼓励幼儿收集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东西放入自然角;让幼儿自己选择要照顾的一样或几样动植物照顾,比比谁可以让它长的更好。当自然角是孩子自己亲手建立起来的时候,自然就成为他们心目中最美的亮点。
(二)让幼儿参与管理。在孩子参与布置后对自然界就多了关注,管理自然角并不只是教师的事情,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特点,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让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管理从而让自然角与孩子发生长久的互动。这个不同的年龄班参与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小班的幼儿主要是观察和协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增添食物等。中班的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用值日的方法,分工轮流照顾自然角的动植物,也可以集体共同清扫自然角。培养幼儿分工合作、互相帮助的好品质。大班的幼儿可以独立地做好自然角的管理工作,自己分工,建立值日交班制,头天值日的幼儿向第二天值日的幼儿交班时,应告知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集体清扫自然角时,应自己准备工具,结束时要收拾整理好工具,教师在幼儿劳动过程中只是起督导检查的作用。幼儿通过亲自喂养、管理自然角中的动植物,体验到劳动的辛苦,会更加关心、爱护自然角。因为这是他们一天天管理、看护着长大的,他们经历了整个劳动过程,情感和生理上的需要都得到了满足,可以促使幼儿产生再种植的动机,使孩子真正成为自然角的主人。
由于幼儿参与了自然角的布置与管理,所以他们的兴趣一直很高,同时老师又注意了让它集知识化与趣味化于一体,所以效果十分好。幼儿知识增加了,观察力得到了提高,记录的水平也得到了锻炼,同时还培养了做事认真的态度。
二、要真正达到创设自然角的目的,教师必须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这又表现在两个方面,选择具体内容和具体引导。
(一)内容的选择
幼儿的年龄水平不同,他们的观察力水平不同,他们所能接受的东西不同,教师在设置自然角的内容时,一定要从班级实际年龄水平出发,选择适当的内容。拿种植来说,不同年龄班级就不一样。在小班,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观察的习惯,因此,教师可以提供一种种子。而在中、大班,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相应有所发展,因此,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如中班就可以开展“种子发芽”试验,设置三种环境,置于空气中,不放水、浸入水中一部分,完全浸入水中,引导幼儿观察发芽情况,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习作观察记录,让幼儿自己来获取知识,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而在大班则可以设置更为复杂一些的生长环境,如泥土、盐水、清水、糖水、果汁等,观察不同生长环境中的生长情况,做好观察记录,从而了解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中的生长,什么样的养料是种子所需要的,同时培养了幼儿的分析理解力。其次,还要结合教育教学的内容,如大班认识了蜘蛛,就可在自然角中增加蜘蛛的知识、抓几只蜘蛛让它们在自然角里安家,让幼儿进一步去观察,去探索。再者,还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及时增设内容,如有幼儿发现有幼儿发现家里的蒜没有种在土里也发芽了,几个小朋友在讨论原因,就可以生成一个关于大蒜发芽的自然角探究活动,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式种植,然后观察记录。
(二)教师的引导
我主要是以提问的方式加以引导。首先通过教师提问来引导。我们希望幼儿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要向幼儿提问,通过有组织的提问,吸引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提问可以引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关注和观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帮助幼儿组织和思考已知的东西,发现未知的奥秘,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还有助于幼儿充分使用材料等等。如在观察种子发芽时“哪一种先发芽呢?”他们长的芽一样吗?什么不一样呢?”“小蝌蚪的尾巴什么时候没有的?”不仅促使孩子去看,而且还会让幼儿围绕着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其次,通过幼儿提问来引导。好奇好问是幼儿的特点。在活动中幼儿会产生许多疑问。所以我们的老师就鼓励幼儿来提问,还专门设立了问题记载本;如种子发芽长出的两片是叶子吗?第三片为什么和前两片不一样?金鱼缸里的水为什么会变成绿色?金鱼有心吗?幼儿的质疑正是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正是要依靠问题的不断推动,所以教师要发展幼儿提问的技能。首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提问,多向幼儿抛砖引玉,多说几个“有不同意见吗?”多提几个“你发现什么了?”其次对幼儿的提问,应持科学和诚实的态度努力按幼儿的理解方式来解释。
幼儿年龄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引导组织上也应有所不同。
自然角的创设应本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地点的选择应考虑到班级所处的地理位置,应向阳、阳光充足;器皿的运用提倡废物利用,如塑料瓶子、酸奶杯、油桶、薯片罐等等,安全不易碎,还可以用一些饮料瓶制作洒水壶、铲子等劳动工具,这些废旧物简单易得,还可在上面做可爱的装饰,增加自然角的情趣。
自然角是幼儿认识、探索自然的窗口,是亲近自然的最好途径。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从而开阔幼儿的眼界,增长幼儿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只要我们注意合理的创设与利用,同样可以在教育中发挥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