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体验论文-李良

象征体验论文-李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象征体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苦闷的象征,日本体验,“语丝体”散文

象征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良[1](2015)在《“苦闷的象征”——域外体验与“语丝体”散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域外体验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积极建构是明显的。域外体验不应单单理解为作家身体的异域移动,还应涵指作家本人对于异域文学、文艺、文化等生产的阅读、翻译、感受等非客观空间进入式的体验方式与效果。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之后,鲁迅于1924年9月译毕的《苦闷的象征》,是其于所处时代环境下生命彳亍中的主动选择,也是其彷徨心灵的表征。同年11月问世的同人刊物《语丝》,与此种苦闷情绪呼应,成为后五四阶段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抒怀发声的阵地之一。基于时间和人事的现实,加以理论的梳理及逻辑钩联,足以看出,留日归国的周氏兄弟领衔"语丝体"散文,他们的声音成为时代"苦闷的象征"的典型。(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5年04期)

李梅花[2](2014)在《想象与真实之旅:在韩朝鲜族的跨国体验和流动的象征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韩建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朝鲜族社会形成大规模的赴韩打工热潮。许多朝鲜族在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而跨界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预期利益,但也被卷入了流入地——韩国社会的排斥与隔离的图景中,他们在身体、工作、居住、社会交往等方面处于严重的被边缘化和排斥境地。(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民族丛刊》期刊2014年06期)

林平[3](2014)在《以音乐审美象征体验提升公共音乐传播和教育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的公共音乐传播机制和音乐教育体系在实现自己应有的工作理想或工作效能方面还存在缺陷,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认知和工作还存在不足。要改变这一状况,不仅要提升认识水平,更要在相关工作思路和方式上有所开拓和创新。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应在公共音乐传播和音乐教育中树立一种新理念,即以帮助公众了解音乐创作象征手法、引导公众在音乐欣赏中尝试音乐审美象征体验为切入点,提升公众音乐审美能力,获得音乐审美的基本共识。具体地说来,人们可以尝试新的音乐电视创作思想,利用音乐电视帮助更多人理解中外主要音乐风格流派在创作中曾采用的象征手法,以此引导公众在音乐审美中拥有合理的象征体验实践。(本文来源于《音乐传播》期刊2014年03期)

罗伯特·莱顿,关祎,刘雅超[4](2013)在《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氏族符号,民族象征与感知体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卫·特纳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他如何在格鲁特岛上通过使用地理测绘、定位氏族界限、记录宗族亲属关系等方法完成了对当地音乐的初步研究。15年后,他返回该岛继续对当地音乐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并向之前采访过的乐师询问他所唱的曲子是如何创作的。一方面,文化传统中的能者大贤善用其智力资源构建物质世界。他们构建出作用于不同感官体验集合之上的明喻、暗喻以及其他一些比喻,同时构想出关于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因果假设。通过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它们成为了社会秩序的一种认定。另一方面,这种创作行为产生自一个超越于创作者控制的世界,这个世界决定着他们的命运。(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邱艳[5](2013)在《青春的神秘体验与理想的痛苦追寻——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诗歌创作的个性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兰波是法国象征主义的重要诗人,在其短暂的人生中为我们留下了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诗歌作品。他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17——19岁这段青春岁月,这是一种基于青春的生命体验,一种特属青春的心灵呐喊。对青春的歌咏、对生命的探寻与人类灵魂的展示,使他的诗作达到了西方诗歌艺术的巅峰,然而最终他却放弃了诗歌创作。本文结合兰波独特的青春历程和个性心理,运用心理分析的相关理论,分别从"不朽的暗示来自童年","非常态的青春心理"和"个体生命的神秘感悟"叁方面来解读兰波独特诗歌风格形成的原因,力求更好地指向文本的深层意蕴。(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徐志福[6](2013)在《斗兽场与十字架:罗马帝国由盛到衰的象征——欧洲九国文化体验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5月,我以个人身份参加组团作了一次欧洲九国游。除天上往返飞行36小时外,整整17天在欧洲土地上乘车达5400公里,穿过意大利、梵蒂冈、奥地利、德国、瑞士、法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家(从欧洲西南部、中部再到北部)。一路所见,除车窗外匆匆掠过的如诗如画的广袤原野外,就是这些国家保护完好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诸如教堂、皇宫、城堡、广场、古街、古巷、博物馆、展览馆、名人故居,以及得以保持原貌的废墟、遗址等。(本文来源于《文史杂志》期刊2013年05期)

王爱华[7](2013)在《注重自我感受 强化自我体验——教学“运用象征手法作文”有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切身体验,不断深化自我感受,学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消化,才能真正生成一些思想。这对于作文教学尤为重要。教学"运用象征手法作文·植物篇",为了深刻学生感受,强化(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3年01期)

毛强[8](2012)在《象征交换及其在体验经济语境中的理论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构思建立在“祛主体化”这一基础概念之上,它是对市场经济交换系统一种重要而普遍的特征的概括,这一特征就是:经济交换不为主体的情感所左右,不受主体范围的价值所指导。与此相对应,本文提出了“主体标记”这一概念来描述礼物交换的主体情感特征。主体标记指认附着在交换媒介即礼物中的情感价值和象征意义。主体标记作为一种符号存在需要我们用“体验”这种本能去“观察”,正如我们在理解商品品牌的“地位符码”价值时所做的那样。在主体标记的基础上本文定义:象征交换是指以附有主体标记的媒介物为交换内容按照主体价值等价进行的自主交换。象征交换这一词项有影响力的使用最早出现在让.波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及《象征交换与死亡》等着作中。但他并未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读者只能通过全文内容去理解。我们所知道的是,波德里亚在比我们宽泛的多的语境中使用这一词项,例如易位书写中的词项交换以及世代之间的死亡交换。本文的象征交换概念与波德里亚的象征交换思想在深层内涵上有相当程度的默契,但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经济交换和象征交换的比较研究是有趣的,我们会发现正是经济交换的无限扩展导致了一维经济价值的统治地位以及同质化弊病和现代社会的孤立感。而象征交换秩序的扩展可以解决同质化,虽然以经济价值为参照这一交换技术有些“低效”,但在物质丰裕的后现代社会这一弊端已成次要。因此,在体验经济的语境中我们讨论象征交换秩序复归并与经济交换秩序共存的可能。此外,本文还阐释了“表达困境”及网络世界的“符号主体”等有意义的现象。(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2-04-01)

顾力豪[9](2009)在《人性体验与象征细节——《爱情》(杰西·斯图尔特)研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人性的视角,将人性体验和象征手法作为研读对象,通过剖析小说的基本结构、主体的矛盾冲突、主题的展现方法等叁个方面,探讨了小说带给读者的有关爱情、生命、人性的思考(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理论)》期刊2009年11期)

吴坤[10](2009)在《“象征”作为“象征体验”的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胡戈·封·霍夫曼斯塔尔是19、20世纪之交一位重要的德语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有大量象征手法的应用。然而他对于“象征”这一概念有其独特的理解。他认为,创作者会将其在某一瞬间的某种感悟用言语的形式表述出来,而该言语就是所谓的象征的本体,作家的这种感悟就是象征的抽象意义。瞬间过后,这种抽象意义随即消失,留下的只是言语这种实体。人们可以通过阅读这些象征性言语而产生某种感悟,这种感悟可能会跟当初创作者在其创作时产生的感悟相同,但更多情况下是不同的,是因人而异的。本论文尝试通过与象征理论研究史上几种关于象征的重要观点做比较来发现霍夫曼斯塔尔对于“象征”的理解的独到之处,即霍夫曼斯塔尔更倾向于将象征作为一个过程来理解,将它视为创作者在瞬间的某种“象征体验”的产物。本文先通过探讨“象征”这一概念的产生过程及其发展等问题从理论的角度阐释霍夫曼斯塔尔对于象征的理解;然后结合他的一部未完成作品《蒙面女的童话》来具体分析霍夫曼斯塔尔在其创作中如何运用象征这一文学手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09-05-01)

象征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中韩建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朝鲜族社会形成大规模的赴韩打工热潮。许多朝鲜族在为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而跨界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预期利益,但也被卷入了流入地——韩国社会的排斥与隔离的图景中,他们在身体、工作、居住、社会交往等方面处于严重的被边缘化和排斥境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象征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良.“苦闷的象征”——域外体验与“语丝体”散文[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5

[2].李梅花.想象与真实之旅:在韩朝鲜族的跨国体验和流动的象征边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

[3].林平.以音乐审美象征体验提升公共音乐传播和教育效能[J].音乐传播.2014

[4].罗伯特·莱顿,关祎,刘雅超.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氏族符号,民族象征与感知体验[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3

[5].邱艳.青春的神秘体验与理想的痛苦追寻——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诗歌创作的个性心理[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6].徐志福.斗兽场与十字架:罗马帝国由盛到衰的象征——欧洲九国文化体验之一[J].文史杂志.2013

[7].王爱华.注重自我感受强化自我体验——教学“运用象征手法作文”有感[J].新课程(中学).2013

[8].毛强.象征交换及其在体验经济语境中的理论价值[D].郑州大学.2012

[9].顾力豪.人性体验与象征细节——《爱情》(杰西·斯图尔特)研读[J].大众文艺(理论).2009

[10].吴坤.“象征”作为“象征体验”的产物[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标签:;  ;  ;  

象征体验论文-李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