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沉降论文-韩飞,韩红梅,邹连庆

压缩沉降论文-韩飞,韩红梅,邹连庆

导读:本文包含了压缩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面沉降,自重应力,前期固结压力,固结状态

压缩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韩飞,韩红梅,邹连庆[1](2019)在《济宁城区地面沉降固结特性分析及压缩层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济宁城区2处钻孔沉积物的物理力学相关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地层的物理特征、塑性特征和压缩特征,计算有效自重压力和前期固结压力,判断地层固结状态,研究地层物理力学特性变化与地面沉降的相关联系,并进行地面沉降压缩层组的划分。结果表明:济宁城区204.5m以浅土层的物理特性的总体趋势受自重压力控制,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是相对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次级波动与矿物成分和颗粒分布关系密切,同时也是多重因素共同迭加的结果。100m以浅地层属中压缩性,正常固结状态,100~200m地层属低压缩性,超固结状态,产生原因与地下水过量开采有关,是历史地面沉降发生的主要层位;该区地层可以划分为5个特征较为明显的地面沉降压缩层组。(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9年11期)

杨亮,赵忠义,秦爱芳[2](2019)在《长江口软土的压缩特性及围堤沉降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长江口地区软土沉降预测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原状软土与重塑软土固结试验,以研究软土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探究长江口软土的压缩指数范围、次固结系数与荷载的关系等,对长江口软土、典型上海软土及崇明岛软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采用两种沉降计算方法对工后沉降进行计算及预测,并分析两种方法的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压缩指数为0.316~0.364,淤泥质黏土为0.267~0.313,略大于典型上海软土的压缩指数;原状土次固结系数随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重塑土次固结系数与荷载无关;长江口软土次固结系数大于典型上海软土的次固结系数.长江口软土与典型上海软土及崇明岛区域软土物理性质指标有一定差异.(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陈立华,李维斌,吴伟杰[3](2019)在《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复合土层压缩模量取值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1复合地基形变计算地基与基础是工程结构的根基,又是地下隐蔽工程,一旦出现地基基础事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经济损失,有可能还造成人员伤亡,对地基进行加固及修补也很困难。复合地基就是指由地基土和竖向增强体(桩)组成、共同承担荷载的人工地基;复合地基技术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及基础的差异沉降,对建筑物的地基变形加以控制,从而(本文来源于《水泥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王晓海[4](2019)在《咸阳城区地面沉降与深层土体压缩回弹特征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咸阳城区早期因过量抽取地下水,从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但地面沉降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对其地面沉降发展规律、影响因素、成因机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总结了咸阳城区地面沉降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孔钻探,选取XG65钻孔不同深度的土体,测定相关物理参数指标,分别对粘性土和饱和砂性土进行压缩试验和回弹试验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咸阳城区地面沉降与深层土体压缩回弹特征,得出的结论如下:(1)通过分析咸阳地区地下水、降水漏斗及沉降漏的发展关系,发现叁者都经历了持续下降、平稳波动、缓慢回升叁个阶段,且同一阶段对应的时间点较为吻合,可知咸阳地区地面沉降主要由地下水位下降所引起。(2)咸阳地区地面沉降严重区域为沿渭河断裂两侧分布的主城区,但沉降年均形变量不大,年均沉降形变量小于10mm。而主城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属于相对的稳定区,局部地区出现明显的沉降变形。(3)二级阶地砂层多以颗粒较粗的粗砂、中砂为主,而叁级阶地砂层以颗粒较细的粉砂、细砂为主。二级阶地下部地层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叁级阶地下部地层主要以湖相沉积为主。对比两钻孔土体基本物理参数指标得知二级阶地比叁级阶地更易发生压缩,这与二级阶地较叁级阶地地层要新是吻合的。(4)土体压缩变形经历了快速-缓慢-平稳压缩叁个阶段。受土体埋深的影响,埋深越浅,土体的压缩变形量越大。对比二级阶地粘性土和砂性土的压缩参数,可知咸阳地面沉降出现主要受砂性土层的压缩。(5)随着土体所受荷载值得减小,土体的回弹点不断提高,回弹量增大。其中粘性土的回弹能力比砂性土的回弹能力差,粘性土的回弹占比约为总压缩量的9%~11.3%,而饱和砂性土的回弹量占比为12.9%~15.6%。但土体发生的回弹量对地面沉降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5-01)

张建[5](2019)在《冻结-融化层软土压缩特性及路基沉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区地基表面存在着一层冬冻夏融的冻结-融化层,在其冻融过程中土体性质产生变化,直接影响道路结构稳定,尤其在软土地区,由于其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差,如处理不当还会产生地基失稳、边坡失稳、沉降过大等各类公路病害。我国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分布着较大范围的软土,同时土层霜冻期长达7个多月,每年仅6~10月五个月内无冻结状态,路基稳定受季节及地质条件双重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寒区软土压缩特性及路基沉降规律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以国道332线拉布大林至哈达图段公路工程为依托,选取沿线典型软土为研究对象,测定土样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与其它地区软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对比,证明寒区软土地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其它地区公路软土地基成熟的处理手段。(2)选取典型公路断面进行路基温度及沉降监测,分析路基温度场和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段的最大冻结深度约为3.25m;各深度土层温度年变化曲线近似为余弦型,且与气温变化有时间延迟;沉降随时间发展曲线一定程度上受温度影响;相对于毛石强夯置换法(0.5m),采用换填法(0.5m)处理软土地基效果更好。(3)根据软土基本物性指标及现场温度监测结果,通过改进现有的单轴固结仪,设计了恒温变载、恒载变温及变温变载叁种非常规条件下的压缩试验方法,选取含水率、温度及固结压力叁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多水平的全组试验,结果表明:负温状态下土体产生的压缩量较小;土体的压缩系数与含水率之间呈线性规律变化;温度可以看作为一种广义荷载,当软土处于-1.5~0℃温度区间时,温度的升高会引起压缩量急剧增加;总相对压缩系数与温度呈指数变化规律;温度作用会使土体产生一定的附加压缩量,且在高固结压力作用下产生的附加压缩量较大。(4)根据恒温变载压缩试验的结果,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了叁种因素对软土压缩系数的影响程度,并对叁种因素不同组合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进行评价,得出了较优的软土压缩系数预报模型,并将压缩试验测试值和预测模型计算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根据依托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软土压缩系数预报模型的计算参数,将压缩系数计算值采用分层总和法及固结度法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并与现场实测值进行对比,证明了压缩系数预报模型在寒区软土地基沉降计算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贾尚华,王琰,陶利,韦坤[6](2018)在《垃圾填埋场压缩沉降模型对比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生活垃圾(MSW)压缩量大,垃圾土沉降预测对于垃圾填埋场意义重大。各国学者对垃圾沉降模型较为重视,目前提出的沉降模型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基于土力学压缩固结理论的沉降模型、经验模型、流变及蠕变模型、生物降解模型和综合类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前叁类模型存在明显的缺陷,只能反映出某一方面的沉降机理;生物降解模型和综合类模型可以反映多个沉降机理,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所有的生物降解类模型没有考虑环境等因素对有机物降解的影响,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综合类模型虽然结合了多种沉降机理对垃圾土沉降进行了预测,但是其预测的总沉降只是多种沉降机理引起沉降的迭加,在机理方面没有突破。所以不完善的有机物降解规律和不同种类垃圾土特性成为MSW沉降问题研究的瓶颈。在有机物降解规律和垃圾土特性基础上发展的综合类沉降模型将会是将来沉降模型研究的主流方向。(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刘启塬,梁金国,冯怀平[7](2018)在《考虑压缩模量随应力水平变化的地基沉降变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大型堆山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地基土体的压缩模量随应力增长的关系,提出了基于Janbu公式改进的地基沉降计算模型,并通过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整个施工过程结束后的地基沉降进行了计算,经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后,验证了该模型计算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在类似工程中,可以先通过室内试验确定计算模型中的参数,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地基在分级荷载工况中任意应力水平下的地基沉降量,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孙大壮[8](2018)在《固体废弃物压缩特性及填埋场沉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沉降问题已经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固体废弃物压缩特性以及填埋场沉降为研究对象,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8年07期)

王瑷琳,崔俊杰,韩志霞,张强[9](2018)在《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沉降控制有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化和完善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对大量的高速铁路路基勘察及土工试验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中低压缩性土的基本工程特性;采用叁轴试验、压缩试验、单元结构模型试验等土工试验方法,对中低压缩性土的变形状态及其随所受应力水平、时间变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给出中低压缩性土的4种变形状态与其所受应力水平(荷载比)的关系;研究提出具有变形时间效应的地基压缩层厚度确定方法,并通过对比研究得出: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地基的压缩层厚度,可采用0. 2倍应力比值法确定。(本文来源于《铁道标准设计》期刊2018年11期)

骆祖江,胡颖,陈卓,田小伟[10](2018)在《地下水压缩开采对沧州市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准确探究地下水压缩开采对沧州市地面沉降的控制效应,在结合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比奥固结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沧州市地下水开采与地面沉降的叁维全耦合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识别、验证从而提高其预测模拟的准确性。分别在现状开采和压缩开采条件下,预测了从2015年12月31日至2030年12月31日逐年的地下水流场的变化特征和地面沉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至2030年12月31日,现状开采条件下,沧州市累计最大地面沉降量为431.37mm,最大沉降速率为28.76mm/a;压缩开采条件下,沧州市累计最大地面沉降量为267.45mm,最大沉降速率为17.83mm/a,沧州市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本文来源于《工程勘察》期刊2018年05期)

压缩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长江口地区软土沉降预测困难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原状软土与重塑软土固结试验,以研究软土的固结和次固结特性.探究长江口软土的压缩指数范围、次固结系数与荷载的关系等,对长江口软土、典型上海软土及崇明岛软土工程特性进行了对比.采用两种沉降计算方法对工后沉降进行计算及预测,并分析两种方法的实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长江口地区淤泥质粉质黏土压缩指数为0.316~0.364,淤泥质黏土为0.267~0.313,略大于典型上海软土的压缩指数;原状土次固结系数随荷载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重塑土次固结系数与荷载无关;长江口软土次固结系数大于典型上海软土的次固结系数.长江口软土与典型上海软土及崇明岛区域软土物理性质指标有一定差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压缩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韩飞,韩红梅,邹连庆.济宁城区地面沉降固结特性分析及压缩层组划分[J].山东国土资源.2019

[2].杨亮,赵忠义,秦爱芳.长江口软土的压缩特性及围堤沉降预测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陈立华,李维斌,吴伟杰.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复合土层压缩模量取值的探讨[J].水泥工程.2019

[4].王晓海.咸阳城区地面沉降与深层土体压缩回弹特征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9

[5].张建.冻结-融化层软土压缩特性及路基沉降规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6].贾尚华,王琰,陶利,韦坤.垃圾填埋场压缩沉降模型对比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8

[7].刘启塬,梁金国,冯怀平.考虑压缩模量随应力水平变化的地基沉降变形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8].孙大壮.固体废弃物压缩特性及填埋场沉降研究[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

[9].王瑷琳,崔俊杰,韩志霞,张强.高速铁路中低压缩性土地基沉降控制有关问题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8

[10].骆祖江,胡颖,陈卓,田小伟.地下水压缩开采对沧州市地面沉降的控制效果预测[J].工程勘察.2018

标签:;  ;  ;  ;  

压缩沉降论文-韩飞,韩红梅,邹连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